CN220584800U -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4800U
CN220584800U CN202322254728.4U CN202322254728U CN220584800U CN 220584800 U CN220584800 U CN 220584800U CN 202322254728 U CN202322254728 U CN 202322254728U CN 220584800 U CN220584800 U CN 22058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inboard
casing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47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毓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o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o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o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o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47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4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座舱技术领域,尤其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和第一壳体,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下平台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电动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第一壳体内侧开设有烟雾孔,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风流箱内侧开设有热风孔,本实用新型中,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沉浸式VR实训设备弥补了传统受限空间培训模式和线下培训模式的不足,提供了超越实际限制的虚拟培训体验,个性化学习和实操练习,降低培训成本,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Description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座舱技术领域,具体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背景技术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是基于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座椅技术,结合智能化培训外壳设计而开发,旨在提供高度真实的虚拟体验和全方位的操作培训,使用户能够在安全控制的前提下,感受和感知受限空间作业特点,进行高难度和高风险场景的实操练习,从而有效提高其应对受限空间作业操作与应急处置能力。
一些特定行业,如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受限空间作业环境,我们发现传统培训和模拟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真实再现复杂的操作场景和互动应急处置,这些问题限制了培训效果和学员体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以解决传统培训和模拟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真实再现复杂的操作场景和互动应急处置,这些问题限制了培训效果和学员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和第一壳体,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所述下平台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开设有烟雾孔,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所述风流箱内侧开设有热风孔,所述风流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LED主灯,所述第一壳体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下端设有辅助灯,所述螺栓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壳,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集风槽,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第一风孔,所述风壳内侧开设有第二风孔,所述风壳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罩,所述第一遮罩内侧固定连接有主风机,所述风壳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遮罩,所述第二遮罩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机,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
优选的,所述风流箱内侧开设的热风孔数量若干,所述热风孔与热风机连通,所述热风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侧。
优选的,所述电动缸的数量三个,所述上平台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内侧,所述上平台的形状三角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遮布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下端内侧,所述第一壳体与螺栓下端内侧设置支撑平台,所述遮布的数量若干。
优选的,所述烟雾孔的数量若干,所述烟雾孔开设在第一壳体与螺栓内侧,所述烟雾孔内侧与烟雾发生器连通,所述主风机与第二风孔连通,所述第二遮罩与第一风孔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VR眼镜,所述VR眼镜与控制器(28)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动缸、烟雾孔、风流箱、热风孔、热风机、LED主灯、辅助灯和烟雾发生器,在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座椅底部电缸摆动带动座椅的移动与震动,已达到运行VR课件过程中,模拟真实作业时,座椅出现的移动和震动,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使培训更加真实和沉浸,热风与烟雾系统,提高学员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增强了培训效果,辅助灯具拟在受限空间中的昏暗灯光,营造真实受限空间作业氛围,增强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并在实训过程中起到应急灯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流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壳体;3、螺栓;4、第二壳体;5、座椅;6、下平台;7、连接座;8、电动缸;9、上平台;10、烟雾孔;11、风流箱;12、热风孔;13、热风机;14、固定架;15、LED主灯;16、挂环;17、辅助灯;18、烟雾发生器;19、遮布;20、风壳;21、集风槽;22、第一风孔;23、第二风孔;24、第一遮罩;25、主风机;26、第二遮罩;27、辅助风机;2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VR眼镜、底板1和第一壳体2,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8,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6,下平台6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8,电动缸8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9,第一壳体2内侧开设有烟雾孔10,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11,风流箱11内侧开设有热风孔12,风流箱11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3,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内侧设有LED主灯15,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挂环16,挂环16下端设有辅助灯17,螺栓3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壳20,风壳20内侧开设有集风槽21,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一风孔22,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二风孔23,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罩24,第一遮罩24内侧固定连接有主风机25,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遮罩26,第二遮罩26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机27,第二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5。
风流箱11内侧开设的热风孔12数量若干,热风孔12与热风机13连通,热风机1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内侧,热风机13自动开机吹风,模拟爆炸和火焰等产生的热浪的效果,电动缸8的数量三个,上平台9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4内侧,上平台9的形状三角体,电动缸8能够根据虚拟场景的变化和动作进行实时反馈,通过VR课件中震动点与设备编程接口相结合,通过座椅5底部电缸摆动带动座椅5的移动与震动,已达到运行VR课件过程中,模拟真实作业时,座椅5出现的移动和震动,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使培训更加真实和沉浸,第二壳体4通过遮布19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下端内侧,第一壳体2与螺栓3下端内侧设置支撑平台,遮布19的数量若干,起到遮尘的效果,同时方便第二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的座椅5移动,烟雾孔10的数量若干,烟雾孔10开设在第一壳体2与螺栓3内侧,烟雾孔10内侧与烟雾发生器18连通,主风机25与第二风孔23连通,第二遮罩26与第一风孔22连通,为培训人员提供流动空气保障外,还可以模拟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和风力感受,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实际作业中的真实环境变化,增强沉浸感。
工作流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外接电源进行通电,VR眼镜与控制器28电连接,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的控制器28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界面按钮,可一键启动或关闭系统内所有设备及灯光,可单独控制每一展区设备、灯光和排风系统,支持培训过程记录并可导出培训成绩,底板1上端设置的第一壳体2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第二壳体4,便于运输与快速组装,可根据同时培训人数的增加进行扩展,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的遮布19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4下端,遮布19起到遮尘的效果,同时方便第二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的座椅5移动,第一壳体2下端内侧固定连接的下平台6,起到支撑电动缸8的效果,电动缸8通过连接座7固定连接在下平台6上端,电动缸8上端固定连接的上平台9方便对第二壳体4进行安装,电动缸8能够根据虚拟场景的变化和动作进行实时反馈,通过VR课件中震动点与设备编程接口相结合,通过座椅5底部电缸摆动带动座椅5的移动与震动,已达到运行VR课件过程中,模拟真实作业时,座椅5出现的移动和震动,增强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临其境感,使培训更加真实和沉浸,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的风流箱11安装在座椅5前部,风流箱11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3,与VR课件中出现热风的点通过编程结合,当课件运行至需要热风吹送时候,热风机13自动开机吹风,模拟爆炸和火焰等产生的热浪的效果,第一壳体2外侧固定连接的烟雾发生器18与第一壳体2内侧开设的烟雾孔10连通,烟雾发生器18外挂固定在设备封头外部平台下方,可以模拟在受限空间作业时物料泄漏及烘托气氛使用,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4,固定架14内侧设有LED主灯15,LED主灯15靠近座椅5前上方,灯光射线方向通过灯具自带的360°旋转支架通过摩擦力微调,主灯光在实训人员进入设备,并落座后关闭,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通过挂环16设有辅助灯17,在设备内壁,面向座椅5一侧上方两米处设置挂环16,辅助灯17在培训人员进入设备并落座后开启,模拟在受限空间中的昏暗灯光,营造真实受限空间作业氛围,增强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并在实训过程中起到应急灯光的作用,螺栓3一侧固定连接的风壳20,风壳20内侧开设额的集风槽21方便第二遮罩26进行吹风,风从集风槽21进入第二风孔23内部,从而吹出,辅助风机27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遮罩26起到对辅助风机27遮挡的效果,增强美观性,主风机25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遮罩24同理,第一遮罩24吹出的风从第二风孔23内部流出,主风机25系统除为培训人员提供流动空气保障外,还可以模拟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和风力感受,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实际作业中的真实环境变化,增强沉浸感,在培训时,多名培训人员在智慧座舱外的控制端建立培训档案后,通过安全门依次进入密闭空间智慧座仓内,落座在智能座椅上,头戴VR眼镜,做好培训准备,智能座舱安全门关闭,智能座舱内部LED主灯15与主空气置换器停止工作(低功率换气扇运行),培训人员体验幽暗、狭窄、憋闷的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等待培训开始,通过控制端选择体验课件,多名培训人员统一沉浸式参与到密闭空间相关事故案例,参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在发生爆炸的情况时,产生的座椅5在电动缸8的带动下产生震动,主风机25可以模拟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和风力感受,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实际作业中的真实环境变化,增强沉浸感和热风体感,控制端播放器同步播放VR眼镜中的画面,事故体验结束后,弹出对话框要求确认进入隐患排查风险体验模式,选择确认后,多名培训人员各自选择不同场景,开始操作相应隐患排查,体验因未能排查出隐患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培训人员完成相应的操作后,智能座舱中的LED主灯15亮起,智能座舱安全门主动开启,培训人员摘下VR眼镜离开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外控制端查看打印培训成绩与记录,完成相关培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包括底板(1)和第一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8),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平台(6),所述下平台(6)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8),所述电动缸(8)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9),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开设有烟雾孔(10),所述第一壳体(2)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流箱(11),所述风流箱(11)内侧开设有热风孔(12),所述风流箱(11)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3),所述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内侧设有LED主灯(15),所述第一壳体(2)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挂环(16),所述挂环(16)下端设有辅助灯(17),所述螺栓(3)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壳(20),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集风槽(21),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一风孔(22),所述风壳(20)内侧开设有第二风孔(23),所述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罩(24),所述第一遮罩(24)内侧固定连接有主风机(25),所述风壳(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遮罩(26),所述第二遮罩(26)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风机(27),所述第二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箱(11)内侧开设的热风孔(12)数量若干,所述热风孔(12)与热风机(13)连通,所述热风机(13)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8)的数量三个,所述上平台(9)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4)内侧,所述上平台(9)的形状三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通过遮布(19)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2)下端内侧,所述第一壳体(2)与螺栓(3)下端内侧设置支撑平台,所述遮布(19)的数量若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孔(10)的数量若干,所述烟雾孔(10)开设在第一壳体(2)与螺栓(3)内侧,所述烟雾孔(10)内侧与烟雾发生器(18)连通,所述主风机(25)与第二风孔(23)连通,所述第二遮罩(26)与第一风孔(2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R眼镜,所述VR眼镜与控制器(28)电连接。
CN202322254728.4U 2023-08-22 2023-08-22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Active CN22058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728.4U CN220584800U (zh) 2023-08-22 2023-08-22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728.4U CN220584800U (zh) 2023-08-22 2023-08-22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4800U true CN220584800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4728.4U Active CN220584800U (zh) 2023-08-22 2023-08-22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4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7459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模拟环境实验教学系统
CN206480289U (zh) 一种消防模拟逃生系统
CN105139740A (zh) 一种电梯半实物仿真训练装置
CN106448312A (zh) 模拟逃生教学车工作系统的控制方法
KR20090119681A (ko) 재난 체험 모의 시스템
CN220584800U (zh) 浸入式vr智能座舱设备
CN110444073A (zh) 一种远程在线教学训练操作平台
CN207571958U (zh) 一种楼宇火灾烟雾扩散演示模型
CN112967544A (zh) 一种沉浸式智能监督学习系统
CN214897556U (zh) 一种多维cave数字沙盘
CN209343570U (zh) 一种多功能教学飞机模拟舱
CN212694460U (zh) 一种三维情景模拟装置及其外景模拟模块和运动模型
CN209804038U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消防演练逃生舱系统
CN214312364U (zh) 一种航空舱行李架烟雾模拟起火装置
CN211455086U (zh) 一种硅铁冶炼过程演示仪
CN113431392A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体验舱
CN210488869U (zh) 一种大型造船厂的上层建筑体感馆
CN108320639A (zh) 一种高中物理磁力线模拟装置
CN207489282U (zh) 核灾难情景模拟体验系统
CN109215467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雾霾环境实验教学系统
CN2817937Y (zh) 一种人体自由飞翔的装置
CN108154750A (zh) 一种飞行模拟器的视觉投影仪
CN220367664U (zh) 一种心理训练用模拟机舱及其模拟跳伞平台
CN206516225U (zh) 消防报警仿真系统及其喷淋装置模拟机构
CN211349698U (zh) 一种封闭舱式飞行模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