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341U -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341U
CN220581341U CN202322310464.XU CN202322310464U CN220581341U CN 220581341 U CN220581341 U CN 220581341U CN 202322310464 U CN202322310464 U CN 202322310464U CN 220581341 U CN220581341 U CN 220581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an
cavity
shel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04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3104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壳及挂脖风扇,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活动结构,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腔体、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二腔体和第二出风口,活动结构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能够通过活动结构相对转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而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上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连通同时可相对转动,仅需在进风口安装一个扇轮即可同时驱使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风,减少了挂脖风扇内部的零部件,挂脖风扇结构简单,减少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风扇的快速迭代,如今有一种可用于挂置在脖颈上挂脖风扇被广泛使用。挂脖风扇能够佩戴在脖颈上,无需手持,方便人们在运动和行走时使用,且出风能够到达头部、颈部甚至肩部,因此,挂脖风扇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例如公告号为CN218407869U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挂脖风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架单元,两个支架单元组成U型结构,所述的支架单元包括面壳和底壳,其中一个支架单元设有凸起,另一个支架单元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凸起两端设有转轴,转轴可与凹槽转动连接,使得两个支架单元能够相对转动而方便不同形体差异的用户佩戴。
然而,该现有专利还存在缺陷,例如两个支架单元的转动处无法过风,两个支架单元均需要安装扇轮和电机,才能使两个支架单元均吹风,导致挂脖风扇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两个支架单元的转动处无法过风,两个支架单元均需要安装扇轮和电机,才能使两个支架单元均吹风,导致挂脖风扇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壳,包括:
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腔体、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二腔体和第二出风口;
活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能够通过所述活动结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连通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上述风扇壳可用于充当挂脖风扇的外壳,风扇壳包括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活动结构相连接,并能够通过活动结构相对转动来调节佩戴。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部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可以在第一外壳的进风口安装扇轮。当扇轮在转动时,可以驱使外部空气由进风口进入气流通道,再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出,为用户散热。可见,挂脖风扇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连通同时可相对转动,仅需在进风口安装一个扇轮即可同时驱使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风,减少了挂脖风扇内部的零部件,挂脖风扇结构简单,减少了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销轴,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互靠近的端部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对转动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风扇壳所在的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还包括转动基台,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互靠近的转动转动设于所述转动基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结构均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两个所述活动结构间隔设置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能够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对转动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包括软胶套,所述软胶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状,所述软胶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软胶套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均位于所述风扇壳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壳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腔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电池、扇轮和上述的风扇壳,所述扇轮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扇轮,并用于驱使所述扇轮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剖面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在一个视角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在另外一个视角的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100,挂脖风扇100用于挂置在使用者的脖颈上,为使用者吹风散热,尤其适合在炎热的夏天使用。挂脖风扇100只需要在其中一侧安装扇轮,即可使挂脖风扇100的两侧同时吹风,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且挂脖风扇100内部无需安装过多的零部件,使得挂脖风扇100可以做到小型化,外表显得小巧美观。
挂脖风扇100包括风扇壳1和设于风扇壳1内部的电路板2、电池3、电机4、扇轮5和控制开关6,其中,电池3、电机4和控制开关6均电性连接电路板2,电机4连接扇轮5,电池3能够为电机4供电,以使电机4带动扇轮5转动,扇轮5驱使外部空气流入风扇壳1的内部形成气流,再从风扇壳1吹风,为用户散热。
控制开关6用于控制电机4工作或不工作,从而控制扇轮5转动或不转动,进而控制挂脖风扇100吹风或不吹风。电路板2和电机4电性连接,可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可在风扇壳1的内部走线。或者,电路板2和电机4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可省去走线的麻烦。
参考图2,风扇壳1包括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和分流板13,其中,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连接,分流板13设于第一外壳11或者第二外壳12的内部。
第一外壳11开设有第一腔体111、进风口112和第一出风口113,其中,第一腔体111连通进风口112和第一出风口113。
第二外壳12开设有第二腔体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当第二外壳12连接第一外壳11时,第二腔体121和第一腔体111连通形成气流通道14。可以理解,进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22均连通于气流通道14。当扇轮5转动时,外部空气能够进入进风口112,并沿着气流通道14流动,再从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22吹出,形成吹风。
分流板13可以仅设于第一腔体111,可以仅设于第二腔体121。分流板1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均设置。
参考图3,图3所示实施例的分流板13的数量为多个,在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均有设置。由图2可看出,第一腔体111设置有两个分流板13,在气流通道14的气流流动方向上,两个分流板13位于气流通道14的同一侧,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分流板13还可以位于气流通道14的不同侧;或者分流板13的数量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多个分流板13在气流通道14的方向上交错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13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在此不作限定。
当分流板1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分流板13能够逐层对气流通道14进行分流。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第一腔体111设置两个分流板13,当进风口112有空气进入时,气流朝向第二腔体121的方向流动。气流先通过第一个分流板13分流成两路气流,一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3吹出,另一部分朝向第二腔体121流动,气流再通过第二个分流板13继续分流,一部分气流从另外两个第一出风口113吹出,另一部分气流直接流入第二腔体121。
当分流板13的数量为一个时,该分流板13能够将气流通道14隔成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第一出风口113位于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口122位于第二出风通道。当进风口112有空气进入时,气流被分流板13分流,分别进入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在第一出风通道的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113吹出,在第二出风通道的气流经过第二出风口122吹出。可见,在该实施例中,只需要设置一个分流板13和一个扇轮5即可实现同时从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22吹出,极大地节省了挂脖风扇的制造成本,而且气流通道14无需容纳过多的零部件,所以风扇壳1可以做成体积小巧,显得外表美观。
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腔体111设置的分流板13较短,在气流通道14的气流流动方向上,该分流板13与气流通道14的腔壁的距离递减,使得分流板13与气流通道14的腔壁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气流较大,从该出风通道所在的第一出风口113吹出的风较大,对用户的散热体验感更好。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13还可以设置成其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图3所示实施例的分流板13在第一腔体111的气流流动方向上,分流板13的末端密封连接气流通道14的腔壁,分流板13的首端(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为开口状,使得分流板13与气流通道14的腔壁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气流较大,从该出风通道所在的第一出风口113吹出的风较大。
图3所示实施例靠近进风口112的分流板13仅覆盖了一个第一出风口113,另一个分流板13覆盖了两个第一出风口113。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1的分流板13的长度可以设置更长,使得一个分流板13能够同时覆盖三个第一出风口113。
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二外壳12开设有三个第二出风口12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2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量,例如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在此不作过多限定。
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二腔体121仅设置有一个分流板13,该分流板13的长度比第一腔体111的分流板13均要长。该分流板13能够同时覆盖三个第二出风口12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腔体121还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流板13,在此不作限定。
图4所示实施例的分流板13为连续的弧形状,能够对气流起到更顺畅的导流作用,使得从三个第二出风口122吹出的风更大。
参考图2,风扇壳1还包括活动结构15,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活动结构15转动连接,以便于调节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形成的穿戴口大小,使挂脖风扇100适配不同体型的用户佩戴。另外,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的相互连通,不影响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22吹风。
参考图5,活动结构15包括第一转动件151、第二转动件152和转动基台153,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连接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相互靠近的端部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相互靠近的端部通过销轴155连接,以销轴155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相对转动。通过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能够相对转动。
转动基台153与第二外壳12为一体成型结构,转动基台153具有弧形导向面,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相互靠近的端部置于弧形导向面,以便于弧形导向面对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起支撑作用,使之顺畅地转动。
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上均设置有螺柱154,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均开设有通孔155,通孔用于供安装螺丝穿设,以使安装螺丝螺纹连接于螺柱154。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结构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5,活动结构15具有两个,两个活动结构15间隔设置而形成过风通道156,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通过过风通道156相连通。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过风通道156是一直存在的,所以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能够一直保持相连通。
图3所示实施例的活动结构15位于气流通道14,可理解为位于风扇壳1的内侧。在其它实施例中,活动结构15还可以设置于风扇壳1的外部,在此不作限定。
图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转动件151和第二转动件152相对转动的旋转轴为销轴155的中心轴,销轴155的中心轴垂直于风扇壳1所在的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旋转轴还可以设置为平行于风扇壳1所在的平面,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活动结构15还可以使用软胶套代替,软胶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状,软胶套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均为塑胶材质,软胶套可通过热压合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或者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连接方式有许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一外壳11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二外壳12的第二腔体121可通过软胶套相连通,并且当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在相对转动时,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21依旧能通过软胶套实时连通,不影响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22吹风。
软胶套可以是橡胶或者硅胶材质,或者为其它具有弹性且可发生形变的柔性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软胶套相较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活动结构,使得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能够在多个方向上相对转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腔体、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二腔体和第二出风口;
活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能够通过所述活动结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连通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结构均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两个所述活动结构间隔设置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能够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对转动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销轴,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互靠近的端部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对转动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风扇壳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还包括转动基台,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互靠近地转动设于所述转动基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为软胶套,所述软胶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状,所述软胶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软胶套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均位于所述风扇壳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腔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
10.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扇轮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壳,所述扇轮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扇轮,并用于驱使所述扇轮转动。
CN202322310464.XU 2023-08-25 2023-08-25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Active CN220581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464.XU CN220581341U (zh) 2023-08-25 2023-08-25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464.XU CN220581341U (zh) 2023-08-25 2023-08-25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341U true CN220581341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0464.XU Active CN220581341U (zh) 2023-08-25 2023-08-25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7241B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11624370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11795957B2 (en) Neck fan
US2021035595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104110727A (zh) 壁挂式空调器
US11873825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6913443B2 (en) Oscillating means for multi-fan assembly
CN220581341U (zh) 风扇壳及挂脖风扇
CN213931251U (zh) 一种可穿戴风扇装置
WO2022048653A1 (zh) 便携调温装置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220551293U (zh) 风扇外壳及挂脖风扇
CN213928819U (zh) 便携风扇组件
CN217107518U (zh) 一种基于四电机的挂脖风扇
CN218780534U (zh) 风扇外壳及挂脖风扇
CN219139471U (zh) 可降低风量损耗的挂脖风扇
CN216111353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8780533U (zh) 风扇外壳及挂脖风扇
CN21440405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2011838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3928808U (zh) 挂脖风扇
CN217152341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7152384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6111379U (zh) 挂脖风扇
CN216111374U (zh) 挂脖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