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3154U -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3154U
CN220573154U CN202321908521.8U CN202321908521U CN220573154U CN 220573154 U CN220573154 U CN 220573154U CN 202321908521 U CN202321908521 U CN 202321908521U CN 220573154 U CN220573154 U CN 220573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housing
descal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85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萍
黄涛
张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3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3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净水设备除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旨在解决现有净水机中除垢模块使用不便利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垢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第二腔室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透水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水流经过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内将第二腔室上的透水孔浸没时,借助透水孔浓缩除垢剂被水稀释并扩散至第一腔室形成除垢溶液,避免频繁地向壳体内添加除垢溶液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以下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23年04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32102546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净水设备除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净水机接入生活自来水,即,生活自来水通过净水机中的反渗透滤芯的物理过滤产生出可直接饮用的纯水。随着净水机长时间制水工作,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胶体以及大颗粒等物质不断地沉积在反渗透膜表面而结垢并且导致反渗透膜产水量下降,降低了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导致滤芯提前失效,增加用户换芯成本。
在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管路上设置除垢剂箱直接将除垢剂送入反渗透滤芯以溶解并去除结垢。使用过程中,除垢剂消耗量较高且需要人工频繁操作向除垢剂箱补充除垢剂,使用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不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除垢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解决现有净水机中除垢模块使用不便利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该除垢模块包括:壳体,其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透水孔,当水流经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将所述第二腔室浸没时,借助所述透水孔所述浓缩除垢剂被水稀释并扩散至所述第一腔室形成除垢溶液。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腔室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之间,所述第二腔室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透水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上。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设有容纳槽,所述透水孔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区域。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料通道。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浓缩除垢剂为食品级别的物质。
在上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透水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包括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
在上述的净水机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反渗透滤芯,所述除垢模块与连接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管路并联设置。
在上述的净水机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除垢模块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的壳体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第二腔室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透水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水流经过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内将第二腔室浸没时,借助透水孔浓缩除垢剂被水稀释并扩散至第一腔室形成除垢溶液,保持第一腔室内持续具有除垢溶液,避免了人工频繁的添料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形成在第一壳体上,第一腔室形成在第一壳体内壁与第二壳体外壁之间,第二腔室形成在第二壳体内,透水孔形成在第二壳体的顶面上。通过这样的设置,设计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的顶面设有容纳槽,透水孔位于容纳槽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将第一腔室内的除垢溶液抽出后,容纳槽内能够截留部分除垢溶液以便下次快速与进入第一腔室内水流快速混合,进而提高制作除垢溶液的效率。
进一步地,出水口位于第一壳体的下部区域。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将第一壳体内的除垢溶液抽取出来。
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料通道。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浓缩除垢剂添加至第二腔室内。
进一步地,浓缩除垢剂为食品级别的物质。通过这样的设置,避免传统除垢剂带来的有害物质,采用食品级别的固态除垢剂使用安全并且对人体零伤害。。
进一步地,透水孔的数量为多个。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浓缩除垢剂快速扩散至第一腔室内形成除垢溶液。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净水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除垢模块,因而具备上述除垢模块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的净水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采用除垢模块后,,除垢剂添加和使用操作更便利,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换芯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的水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增压泵;2、反渗透滤芯;3、除垢模块;31、第一壳体;310、第一腔室;32、第二壳体;320、第二腔室;321、透水孔;322、容纳槽;331、进水口;332、出水口;34、进料管;41、第一电磁阀;42、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5、水龙头;6、前置滤芯;7、后置滤芯;81、进水电磁阀;82、高压开关阀;83、废水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现有净水机中除垢模块使用不便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旨在简化对净水机添加除垢溶液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3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310和第二腔室320,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10连通的进水口331和出水口332。其中,第二腔室320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第二腔室32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10连通的透水孔321。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31和位于第一壳体31内的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固定在第一壳体31的底面上,第一腔室310形成在第一壳体31内壁与第二壳体32外壁之间,第二腔室320形成在第二壳体32内。其中,第二壳体32的顶面上具有容纳槽322,透水孔321的数量为12个,12个透水孔321均匀分布在容纳槽322内。此外,进水口331和出水口332均形成在第一壳体31上,出水口332位于第一壳体31的下部区域。浓缩除垢剂为食品级别的柠檬酸或柠檬酸钠等物质。
分别打开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顶面,将浓缩除垢剂预先储存在第二壳体32内。当水流经过进水口331进入第一腔室310内将第二壳体32顶面上的透水孔321浸没时,第一腔室310内的水借助透水孔321进入第二腔室320内,浓缩除垢剂被水溶解稀释并通过透水孔321扩散至第一腔室310形成除垢溶液,避免频繁地向壳体内添加除垢溶液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将第一腔室310内形成的除垢溶液经出水孔排出后,部分除垢溶液留存在容纳槽322内,待下次水流将容纳槽322内的除垢溶液快速与水混合,节约制取除垢溶液的时间,提高除垢溶液的制取效率。
此外,第一壳体31采用透明材质,其目的是便于观察第一壳体31内将第二壳体32浸没时的水位高低进而便于设置合适的进水量。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模块3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310和第二腔室320,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10连通的进水口331和出水口332。其中,第二腔室320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第二腔室32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10连通的透水孔321。
继续参阅图3,更具体地,壳体包括透明材质的第一壳体31和位于第一壳体31内的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固定在第一壳体31的底面上,第一腔室310形成在第一壳体31内壁与第二壳体32外壁之间,第二腔室320形成在第二壳体32内。其中,透水孔321的数量为12个,12个透水孔321均匀分布在第二壳体32的顶面上。进水口331和出水口332均形成在第一壳体31上,出水口332位于第一壳体31的下部区域。浓缩除垢剂为食品级别的柠檬酸或柠檬酸钠等物质。
其中,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320连通的进料管34。具体地,进料管34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并且伸入第二腔室320,进料管34的另一端具有漏斗状的进料口,进料口位于第一壳体31的顶面上。将浓缩除垢剂倒入进料管34的进料口,浓缩除垢剂沿进料管34输送至第二腔室320内,进而在补充浓缩除垢剂避免打开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顶面,提高补充浓缩除垢剂的便利性。
当水流经过进水口331进入第一腔室310内将第二壳体32顶面上的透水孔321浸没时,第一腔室310内的水借助透水孔321进入第二腔室320内,浓缩除垢剂被水溶解稀释并通过透水孔321扩散至第一腔室310形成除垢溶液,避免频繁地向壳体内添加除垢溶液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根据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透水孔321数量设置为10个,或者也可以将透水孔321数量设置为20个等等,只要是能够保证浓缩除垢剂通过透水孔321进行扩散即可,这种对透水孔321数量的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根据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固体的浓缩除垢剂,或者,也可以选择使用液态的浓缩除垢剂。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的除垢模块3。
具体地,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包括前置滤芯6(采用PP棉滤芯)、增压泵1、反渗透滤芯2、除垢模块3,后置滤芯7(采用活性炭滤芯)以及水龙头5。其中,前置滤芯6的进口接入水源的管路上设有进水电磁阀81,前置滤芯6的出口与增压泵1的进口连通,增压泵1的出口与反渗透滤芯2的原水口连通,反渗透滤芯2的净水口与后置滤芯7的进口连通,后置滤芯7的出口与水龙头5连通。其中,除垢模块3与连接反渗透滤芯2的进水管路并联设置。
如图4所示,除垢模块3设置在前置滤芯6的出口与增压泵1的进口之间的进水管路上。前置滤芯6的出口与除垢模块3的进水口331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1,除垢模块3的出水口332与增压泵1的进口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2,前置滤芯6的出口与增压泵1的进口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43。此外,与反渗透滤芯2的浓水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废水电磁阀83。后置滤芯7的出口与水龙头5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高压开关阀82。
当净水机正常制水模式下时,打开第三电磁阀43,关闭第一电磁阀41和第二电磁阀42。打开水龙头5后,后置滤芯7与水龙头5之间的高压开关阀82检测管路内水压下降,进而通过控制器打开进水电磁阀81并启动增压泵1开始制水工作,原水依次流经前置滤芯6、增压泵1以及反渗透滤芯2,反渗透滤芯2产生净水经后置滤芯7向水龙头5输出。
当净水机进入除垢模式下时,打开第一电磁阀41和第二电磁阀42,关闭第三电磁阀43,关闭水龙头5。打开进水电磁阀81,水流进入除垢模块3的壳体的第一腔室310内并将第二腔室320内的浓缩除垢剂溶解稀释出来制备出除垢溶液。制备好的除垢溶液随水流进入反渗透滤芯2内。反渗透滤芯2在除垢溶液中浸泡持续一段时间,打开废水阀,将浸泡反渗透滤芯2的除垢溶液排出并对反渗透滤芯2进行清洗进而完成除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除垢模块3也可以设置在增压泵1与反渗透滤芯2之间,只要能够使得除垢模块3内的除垢溶液送入反渗透滤芯2内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相比现有的除垢剂(如硅磷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食品级别的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等物质,使用安全对人体零伤害、对管路无污染且还能实现对净水机的管路进行消毒杀菌的效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310)和第二腔室(320),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310)连通的进水口(331)和出水口(332);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320)用于盛装浓缩除垢剂,所述第二腔室(32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310)连通的透水孔(321),当水流经过所述进水口(331)进入所述第一腔室(310)内将所述第二腔室(320)浸没时,借助所述透水孔(321)所述浓缩除垢剂被水稀释并扩散至所述第一腔室(310)形成除垢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31)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1)内的第二壳体(32),所述进水口(331)和所述出水口(332)均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上,所述第一腔室(310)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31)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32)外壁之间,所述第二腔室(320)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32)内,所述透水孔(321)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32)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顶面设有容纳槽(322),所述透水孔(321)位于所述容纳槽(3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3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下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320)连通的进料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除垢剂为食品级别的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321)的数量为多个。
8.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反渗透滤芯(2),所述除垢模块与连接所述反渗透滤芯(2)的进水管路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模块的所述进水口(331)和所述出水口(332)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CN202321908521.8U 2023-04-28 2023-07-19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Active CN2205731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5463 2023-04-28
CN2023210254634 2023-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3154U true CN220573154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8521.8U Active CN220573154U (zh) 2023-04-28 2023-07-19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3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9939B2 (en) Reverse osmosis system
CN215559587U (zh) 一种净水装置、自清洗过滤系统
CA2775542A1 (en) Reverse osmosis system with circulation and cleaning and/or disinfection device
CN210656419U (zh) 一种净水装置及净饮机
CN210855612U (zh) 一种节能循环及自消毒的净水装置
CN102358647A (zh) 水软化装置及方法
CN220573154U (zh)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CN218435432U (zh) 一种水驱罐纯水洗膜系统
CN220460352U (zh) 用于净水机的除垢模块以及净水机
CN213050120U (zh) 一种反渗透膜用清洗装置
CN212315748U (zh) 一种自动监测河湖水质净化设备
CN220056598U (zh) 净水装置
CN219585873U (zh) 超滤设备
CN219860628U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11999282U (zh) 一种无毒高效水质消毒净化装置
CN220056462U (zh) 净水系统
KR20130003203A (ko) 이온수기
CN216273445U (zh) 一种氢氧赋能机
CN216106289U (zh) 一种防污染效果好便于使用的反渗透膜
CN216863808U (zh) 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
CN211471037U (zh) 一种油田污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09974454U (zh) 一种洗手间空气除臭系统
CN217627909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N214060106U (zh) 一种应急保障用集成式净水设备
CN216972192U (zh) 一种新型陶瓷膜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