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0848U -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0848U
CN220570848U CN202321754881.7U CN202321754881U CN220570848U CN 220570848 U CN220570848 U CN 220570848U CN 202321754881 U CN202321754881 U CN 202321754881U CN 220570848 U CN220570848 U CN 22057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rear side
front side
electronic devic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48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平
李晓伟
康雷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7548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所述弹性套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和将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连接的周向壁,所述周向壁沿着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周边延伸,以使得所述前侧壁、所述后侧壁和所述周向壁限定位于所述弹性套内的内部腔室,其中,所述前侧壁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的前侧开口,所述后侧壁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的后侧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套设有多个从所述前侧壁和/或所述后侧壁的内表面突出的定位柱、以及多个从所述前侧壁和/或所述后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定位塞。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弹性套以及容纳在所述弹性套内的散热风扇。

Description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散热风扇固定在电子设备上的弹性套以及使用该弹性套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更高的性能伴随着更高的发热量,因此需要被动散热来解决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其中,由散热风扇提供的风冷散热是最常用的散热方式之一。然而,散热风扇可能在运转过程中受到电子设备的振动的影响,振动的加剧往往伴随着散热风扇噪音提高、寿命降低、转速不均等问题。特别地,对于智能车辆的控制器来说,上述问题尤甚,因为这类控制器不得不在维持高运算能力的同时承受车辆行驶期间产生的振动,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振动传递到风扇上,那么风扇将产生较大的噪音,甚至无法帮助控制器有效地散热。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固定风扇的方式有两种,即,用金属螺钉将风扇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机箱上以及用硅胶塞将风扇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机箱上。然而,金属螺钉将风扇与机箱刚性连接,从而导致振动被直接传递到风扇上,硅胶塞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轴向方向上的振动,但无法抑制其径向方向上的振动,从而导致其径向方向上的振动被传递到风扇上,因此目前常用的两种方式都无法有效地抑制振动的传递。另外,虽然发展出了用硅胶套帮助固定风扇的技术,但是这类技术需要在机箱中为硅胶套设置复杂的支撑结构,从而导致机箱结构复杂、加工、装配难度大并且成本升高。
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振动传递到风扇上并且使得加工装配简单方便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弹性套,其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将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连接的周向壁,所述周向壁沿着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周边延伸,以使得所述前侧壁、所述后侧壁和所述周向壁限定位于所述弹性套内的内部腔室,其中,所述前侧壁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的前侧开口,所述后侧壁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的后侧开口,其中,所述弹性套设有多个从所述前侧壁和/或所述后侧壁的内表面突出的定位柱、以及多个从所述前侧壁和/或所述后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定位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每个定位柱被设置在所述后侧壁的内表面上,并且每个定位塞被设置在所述前侧壁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后侧壁还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的电缆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槽与所述后侧开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每个定位塞具有与所述前侧壁的外表面相连接的柱部、与所述前侧壁的外表面间隔开的头部以及将所述柱部与所述头部相连接的颈部,其中,所述柱部与所述头部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颈部的径向尺寸。
同样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固定至所述壳体主体的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设有多个匹配通孔;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设有多个定位通孔;以及如本文所述的弹性套,其中,所述散热风扇被容纳在所述弹性套的内部腔室中,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柱被插入相应的定位通孔中,并且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塞被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通风格栅通过多个铆钉固定至所述壳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柱将所述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内部腔室中,以使得在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弹性套的前侧壁、后侧壁和/或周向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前侧壁、所述后侧壁和所述周向壁之间均存在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扇壳体被夹持在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之间,并且在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周向壁之间存在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每个定位塞的颈部被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中,以使得所述定位塞的柱部和头部位于所述匹配通孔的两侧,并且所述柱部将所述前侧壁与所述通风格栅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柱部和所述头部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匹配通孔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电缆,所述电缆延伸穿过所述弹性套的后侧壁中的电缆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扇壳体还设有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格栅还设有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区域,所述弹性套的前侧开口和后侧开口与所述通风通道和所述通风区域对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前侧开口和所述后侧开口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风通道和所述通风区域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必然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弹性套以及散热风扇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组装后的图1所示的弹性套以及散热风扇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4是分解后的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并不必然地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必然地限制于这里示出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及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将散热风扇固定至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弹性套,该弹性套由于其新颖的设计而能够可靠地抑制振动在散热风扇与电子设备之间传递,由此可以避免散热风扇因电子设备的振动而产生噪音增大、寿命降低、转速不均等问题,从而提高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散热风扇帮助电子设备有效地散热,同时还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因散热风扇的振动而产生虚连、损坏等问题,从而提高各个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还能够以简单、方便的方式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壳体,而不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设置复杂的支撑结构,由此简化了电子设备壳体的结构以及组装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由于其上述以及下述的诸多优点而特别适用于智能车辆的控制器,这类控制器需要在车辆行驶期间维持高运算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在振动环境下维持高功率地工作并具有高散热需求,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能够通过抑制这些振动来维持散热风扇高效且稳定地运转,从而能够不受车辆行驶期间产生的振动的影响地满足控制器的高散热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包括该弹性套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在弹性套的帮助下能够高效地散热并且能够高效地运转。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弹性套以及散热风扇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弹性套100可以由诸如橡胶、硅胶之类的弹性体材料一体模制而成,并且可以包括沿着厚度方向TT’彼此间隔开的一对侧壁,即,旨在面向电子设备的外侧的前侧壁110以及旨在面向电子设备的内侧的后侧壁120,该厚度方向TT’也可称为轴向方向,因为其可以与后文中提及的气流流动的方向、散热风扇200的扇叶的旋转轴线等平行或重合。弹性套100还可以包括位于前侧壁110与后侧壁120之间并将二者相连接的周向壁130,该周向壁130总体呈围绕厚度方向TT’沿着前侧壁110和后侧壁120的周边延伸的环形形状,也就是说,该周向壁130在垂直于厚度方向TT’的方向上截取的横截面是环形的,由此,前侧壁110、后侧壁120以及周向壁130共同限定了位于弹性套100内部的内部腔室140,该内部腔室140用于容纳散热风扇200,并且前侧壁110、后侧壁120以及周向壁130各自的内表面面向该内部腔室140,而它们的外表面则背对该内部腔室140。另外,前侧壁110设有通向内部腔室140的前侧开口111,而后侧壁120设有通向内部腔室140的后侧开口121,该前侧开口111和该后侧开口121既提供了供散热风扇200进出内部腔室140的通道,又提供了供容纳在内部腔室140中的散热风扇200与外部交换气流的通道。
弹性套100还可以设有多个(图中示出了四个)从前侧壁110的内表面和/或后侧壁120的内表面沿着厚度方向TT’突出到内部腔室140中的定位柱150,这些定位柱150用于将散热风扇200固定在内部腔室140中,并且每个定位柱150可以大体呈圆柱形。如图1所示,散热风扇200包括风扇壳体210以及设置在风扇壳体210中的电机(未示出)和扇叶220,其中,扇叶220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以产生气流,该气流可以促进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帮助电子设备散热。风扇壳体210设有供多个定位柱150插入的多个(图中示出了四个)定位通孔211,也就是说,弹性套100的每个定位柱150可以插入风扇壳体210的相应定位通孔211中。在组装时,可以先将散热风扇200穿过前侧开口111或后侧开口121嵌入内部腔室140中,然后将各个定位柱150插入相应的定位通孔211中,在此期间,弹性套100可能发生各种弹性变形,例如,前侧开口111或后侧开口121扩大、各个壁弯曲、各个定位柱弯曲、压缩等等。由此,可以通过各个定位柱150将散热风扇200简单、方便并且可靠地固定在内部腔室140中。
弹性套100还可以设有多个(图中示出了四个)从前侧壁110的外表面和/或后侧壁120的外表面沿着厚度方向TT’突出的定位塞160。如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设有多个匹配通孔,弹性套100的每个定位塞160可以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中。在组装时,可以先按照上述方式将散热风扇200嵌入弹性套100中,然后将各个定位塞160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中,在此期间,定位塞160可能发生各种弹性变形,例如,弯曲、压缩等等。由此,可以通过各个定位塞160将弹性套100连同位于其中的散热风扇200简单、方便并且可靠地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在该配置下,散热风扇200通过弹性体材料的定位柱150固定在弹性套100中,而弹性套100通过同样弹性体材料的定位塞160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由于弹性体材料对振动的阻尼或抑制作用,弹性套100能够抑制振动从电子设备传递到散热风扇200,从而可以避免散热风扇200产生噪音增大、寿命降低、转速不均等问题,以使得散热风扇200能够可靠、高效地帮助电子设备散热并且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同时,弹性套100还能够抑制振动从散热风扇200传递到电子设备,从而确保电子设备的各个电子元器件能够可靠、稳定地工作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附加地参考图2,其中示出了组装后的图1所示的弹性套以及散热风扇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定位塞160包括与前侧壁110的外表面和/或后侧壁120的外表面相连的柱部161、与前侧壁110的外表面和/或后侧壁120的外表面间隔开的头部162、以及将柱部161与头部162相连的颈部163,其中,柱部161和头部162的径向尺寸(即,在垂直于厚度方向TT’的方向上测得的尺寸)均大于颈部163和匹配通孔的径向尺寸,并且颈部163旨在插入电子设备的壳体中的匹配通孔中,而柱部161和头部162旨在位于匹配通孔的两侧,也就是说,在组装时,可以挤压定位塞160的头部162以使其穿过匹配通孔,而头部162将在穿过匹配通孔后恢复原状,从而与柱部161配合,以卡合住电子设备的壳体。在该配置下,各个定位塞160的头部162可以避免定位塞160例如因振动而意外脱离电子设备的壳体,从而使得各个定位塞160可以将弹性套100可靠地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另外,各个定位塞160的柱部161可以将前侧壁110或后侧壁120的外表面与电子设备的壳体间隔开,以减小弹性套10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弹性套100对振动传递的抑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每个定位柱150被设置在后侧壁120的内表面上,而每个定位塞160被设置在前侧壁110的外表面上。在该配置下,以来自电子设备的振动为例,该振动需要经过定位塞160、前侧壁110、周向壁130、后侧壁120以及定位柱150才能传递到散热风扇200上,因此通过将定位柱150与定位塞160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可以显著地延长振动的传递路径,而更长的传递路径意味着有更多的弹性体材料来抑制振动,因此该配置可以进一步改善弹性套100对振动传递的抑制。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后侧壁120还设有同样通向内部腔室140的电缆槽122,该电缆槽122可以供散热风扇200的电缆230穿过,以便于电缆230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更特别地,电缆槽122可以与后侧开口121连通,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电缆230置于电缆槽122中,从而简化组装操作。以上借助于图1和图2描述了定位柱150、定位塞160和电缆槽122的特定配置,然而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150、定位塞160和电缆槽122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配置,例如,一组定位柱150设置在前侧壁110的内表面上,而另一组定位柱150设置在后侧壁120的内表面上,其中,每组定位柱150都可用于固定散热风扇200;一组定位塞160设置在前侧壁110的外表面上,而另一组定位塞160设置在后侧壁120的外表面上,其中,每组定位塞160都可用于固定弹性套100;并且,前侧壁110和后侧壁120都设有电缆槽122。在该配置下,弹性套100没有特定的安装方向,散热风扇200可以固定在内部腔室140的任一侧,并且弹性套100的任一侧都可以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每个定位柱150被配置成按照以下方式将散热风扇200固定在内部腔室140中,即,在散热风扇200的风扇壳体210与前侧壁110、后侧壁120和/或周向壁13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在该配置下,风扇壳体210与前侧壁110、后侧壁120和/或周向壁13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间隙减小了散热风扇200与弹性套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进一步抑制了振动在散热风扇200与弹性套100之间的传递。特别地,如图2所示,其中以虚线示出了容纳在内部腔室140中的风扇壳体210,风扇壳体210被夹持在前侧壁110与后侧壁120之间,也就是说,风扇壳体210与前侧壁110和后侧壁120之间不存在间隙而是直接接触,但是在风扇壳体210与周向壁130之间存在围绕风扇壳体210(即,围绕厚度方向TT’)延伸的环形间隙,也就是说,风扇壳体210与周向壁130完全不接触。在该配置下,既可以借助于前侧壁110与后侧壁120可靠地固定散热风扇200,又可以通过风扇壳体210与周向壁130之间的环形间隙大幅减小散热风扇200与弹性套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抑制振动在散热风扇200与弹性套100之间的传递,也就是说,该配置兼顾了对散热风扇200的可靠固定以及对振动传递的抑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壳体210与前侧壁110、后侧壁120和周向壁130之间都存在间隙,也就是说,该间隙在四周包围风扇壳体210,以使得风扇壳体210与前侧壁110、后侧壁120和周向壁130都不接触,而是被悬置在内部腔室140中,由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散热风扇200与弹性套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有效地抑制振动的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风扇200的风扇壳体210设有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通道212,扇叶220可以被设置在该通风通道212中,从而驱动气流流动通过该通风通道212。特别地,每个定位柱150和定位通孔211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在将散热风扇200嵌入弹性套100之后,前侧开口111和后侧开口121均与通风通道212对准。特别地,前侧开口111和后侧开口121的径向尺寸均大于通风通道212的径向尺寸。在该配置下,前侧开口111和后侧开口121不会对流动通过通风通道212的气流产生任何阻碍,由此可以避免弹性套100影响散热风扇200的散热效率。
参考图3和图4,其中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和分解后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3和图4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300以及按照上述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任意方式的组合或全部方式组装在一起的弹性套100和散热风扇200。壳体300包括壳体主体310以及固定在壳体主体310上的通风格栅320,该通风格栅320设有例如由多个通孔组成的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区域321,该通风区域321允许壳体300的内部与外部交换气流。特别地,如图4所示,通风格栅320设有多个(图中示出了四个)匹配通孔322,弹性套100的每个定位塞160可以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322中,以便将弹性套100连同其中的散热风扇200固定在通风格栅320上,具体地,固定至通风格栅320的内侧。特别地,每个定位塞160和匹配通孔322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在将弹性套100固定至通风格栅320之后,前侧开口111、后侧开口121和通风通道212均与通风格栅320的通风区域321对准。另外,前侧开口111和后侧开口121的径向尺寸也可以大于通风区域321的径向尺寸。在组装时,可以先将散热风扇200嵌入弹性套100中,然后将弹性套100固定在通风格栅320上,最后将通风格栅320固定在壳体主体310上,由此,如前文所述,弹性套100可以将散热风扇200可靠地固定在电子设备10的壳体300上,并且可以抑制振动在散热风扇200与壳体300之间传递。另外,仅仅需要在通风格栅320中加工出匹配通孔就可以安装弹性套100,而不需要在壳体300中为弹性套100设置复杂的支撑结构,由此,既简化了组装操作,又简化了壳体300的结构。借助于弹性套100的这些优点,电子设备10可以用作需要在振动环境下高功率运转并具有高散热需求的智能车辆的控制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也可以用作个人电脑的主机、工控机等其他类型的需要风冷散热的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通风格栅320通过多个铆钉330固定在壳体主体310上。在该配置下,铆钉330能够可靠地避免通风格栅320例如因散热风扇200和/或电子设备10的振动而意外脱离壳体主体310,因此与通过螺钉固定格栅的方式相比,该配置提高了电子设备10的可靠性。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匹配通孔322也可以形成在壳体主体310中,以使得弹性套100和通风格栅320可以分别固定在壳体主体310上,而不需要事先将弹性套100固定在通风格栅320上。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通风区域321和匹配通孔322都可以直接形成在壳体300中,从而使得壳体300不再包括壳体主体310和通风格栅320,换句话说,不再需要由壳体主体310和通风格栅320组装而成。
以上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内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技术和结构的修改和补充以及对各实施例中的特征的重新组合显然都应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能够设想到的这些修改和补充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日时已知的等效技术和尚未预见的等效技术。

Claims (15)

1.弹性套,其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包括:
彼此间隔开的前侧壁(110)和后侧壁(120);和
将所述前侧壁(110)与所述后侧壁(120)相连接的周向壁(130),所述周向壁(130)沿着所述前侧壁(110)和所述后侧壁(120)的周边延伸,以使得所述前侧壁(110)、所述后侧壁(120)和所述周向壁(130)限定位于所述弹性套内的内部腔室(140),其中,所述前侧壁(110)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140)的前侧开口(111),所述后侧壁(120)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140)的后侧开口(121),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套设有多个从所述前侧壁(110)和/或所述后侧壁(120)的内表面突出的定位柱(150)、以及多个从所述前侧壁(110)和/或所述后侧壁(120)的外表面突出的定位塞(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套,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柱(150)被设置在所述后侧壁(120)的内表面上,并且每个定位塞(160)被设置在所述前侧壁(110)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壁(120)还设有通向所述内部腔室(140)的电缆槽(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122)与所述后侧开口(1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套,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塞(160)具有与所述前侧壁(110)的外表面相连接的柱部(161)、与所述前侧壁(110)的外表面间隔开的头部(162)以及将所述柱部(161)与所述头部(162)相连接的颈部(163),其中,所述柱部(161)与所述头部(162)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颈部(163)的径向尺寸。
6.电子设备,其包括:
壳体(300),所述壳体(300)包括壳体主体(310)和固定至所述壳体主体(310)的通风格栅(320),所述通风格栅(320)设有多个匹配通孔(322);和
散热风扇(200),所述散热风扇(200)包括风扇壳体(210),所述风扇壳体(210)设有多个定位通孔(2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套,其中,所述散热风扇(200)被容纳在所述弹性套的内部腔室(140)中,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柱(150)被插入相应的定位通孔(211)中,并且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塞(160)被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3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320)通过多个铆钉(330)固定至所述壳体主体(31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的每个定位柱(150)将所述风扇壳体(210)固定在所述内部腔室(140)中,以使得在所述风扇壳体(210)与所述弹性套的前侧壁(110)、后侧壁(120)和/或周向壁(13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壳体(210)与所述前侧壁(110)、所述后侧壁(120)和所述周向壁(130)之间均存在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210)被夹持在所述前侧壁(110)与所述后侧壁(120)之间,并且在所述风扇壳体(210)与所述周向壁(130)之间存在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套,每个定位塞(160)的颈部(163)被插入相应的匹配通孔(322)中,以使得所述定位塞(160)的柱部(161)和头部(162)位于所述匹配通孔(322)的两侧,并且所述柱部(161)将所述前侧壁(110)与所述通风格栅(320)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部(161)和所述头部(162)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匹配通孔(322)的径向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套,所述散热风扇(200)还包括电缆(230),所述电缆(230)延伸穿过所述弹性套的后侧壁(120)中的电缆槽(122)。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210)还设有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通道(212),所述通风格栅(320)还设有供气流流动通过的通风区域(321),所述弹性套的前侧开口(111)和后侧开口(121)与所述通风通道(212)和所述通风区域(321)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开口(111)和所述后侧开口(1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风通道(212)和所述通风区域(321)的径向尺寸。
CN202321754881.7U 2023-07-05 2023-07-05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57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881.7U CN220570848U (zh) 2023-07-05 2023-07-05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881.7U CN220570848U (zh) 2023-07-05 2023-07-05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0848U true CN220570848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4881.7U Active CN220570848U (zh) 2023-07-05 2023-07-05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0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7404B2 (en) Fan module
EP2549629A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1742876A (zh) 组合式风扇框架
US20060233638A1 (en) Buffer and partition fixture for fans and fixture for rotating objects
US9985495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motor such that vibrations are decoupled
CN220570848U (zh) 弹性套以及电子设备
CN212992851U (zh) 多功能扩充基座
KR20220132435A (ko) 전동 압축기
CN114630251A (zh) 发声装置
JP2000172031A (ja) ファン固定装置
KR200181707Y1 (ko) 일체형공기조화기
CN106949618B (zh) 嵌入式空调器
CN220730764U (zh) 一种低噪主机电源外壳
US20240175448A1 (en) Fan unit
CN219085387U (zh) 风扇模组及服务器
CN214249456U (zh) 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风扇安装结构
CN21419890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22155502A (ja)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CN220510963U (zh) 散热壳体、逆变器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CN220653129U (zh) 一种冷凝器的内嵌式散热装置
CN217423456U (zh) 室外机壳体结构及室外机
KR100536582B1 (ko) 냉각 팬을 전자기기에 장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장치가 구비된휴대형 컴퓨터
CN219846228U (zh) 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
CN218599865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210038655U (zh) 电脑主机壳及电脑主机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