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9619U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69619U CN220569619U CN202321616367.7U CN202321616367U CN220569619U CN 220569619 U CN220569619 U CN 220569619U CN 202321616367 U CN202321616367 U CN 202321616367U CN 220569619 U CN220569619 U CN 2205696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phase
- shell
- groove
- plug
- insulat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6507 interpha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间绝缘结构,相间绝缘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和相间隔板,断路器本体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端面以及与壳端面的一端连接的壳顶面,壳端面上开设有塞槽,壳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相间隔板与壳端面贴合设置,且相间隔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相间隔板设置有与塞槽插接的塞柱以及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方便相间隔板的安装,且通过塞柱插接于塞槽内的方式以防止相间隔板移位,进而保证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稳定,有效防止相间隔板于壳体上脱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现有的小型化设计断路器,受尺寸及结构限制,其相间距离无法进行增大,特别是断路器内部的线排之间,在产品进行高电压测试时,容易出现断路器本体内部相间击穿,因此需要安装相间隔板。而现有的相间隔板仅采用单侧卡接的形式与断路器本体连接,在断路器的使用过程中,相间隔板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间绝缘结构,与断路器本体的连接稳定可靠,不易脱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相间绝缘结构,包括:
断路器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端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壳端面沿第一方向一侧的壳顶面,所述壳端面上开设有塞槽,所述壳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相间隔板,所述相间隔板与所述壳端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相间隔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相间隔板设置有与所述塞槽插接的塞柱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母排,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相邻的两组所述母排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相间隔板。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灭弧罩,所述灭弧罩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壳顶面上,每个所述灭弧罩对应一组所述母排;
所述相间隔板靠近所述壳顶面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罩之间,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壳顶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与所述壳顶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抽屉座,所述抽屉座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桥接件,每组桥接件均与一组所述母排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抽屉座开设有抽屉槽,所述抽屉槽内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抽屉槽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每个所述第一槽部内均设置有一组桥接件,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相间隔板贴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相间隔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隔板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一隔板贴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相间隔板上设置有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定位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定位筋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塞柱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塞柱的轴向间隔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通过塞柱插接于塞槽内的方式以防止相间隔板移位,进而保证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稳定,有效防止相间隔板于壳体上脱落。此外,第一卡接部设置于壳顶面上,塞槽设置于壳端面上,方便隔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本体和相间隔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隔板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隔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设延伸部的相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的一视角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的另一视角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绝缘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屉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隔板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断路器本体;110、外壳;111、壳端面;1111、塞槽;1112、第一定位槽;112、壳顶面;1121、第一卡接部;120、母排;130、灭弧罩;
200、相间隔板;210、塞柱;211、环形凸起;220、第二卡接部;230、延伸部;231、分隔板;2311、加强筋;232、筋板;240、定位筋;250、第二定位槽;251、凸条;
310、抽屉座;311、抽屉槽;312、第一隔板;313、第二隔板;320、桥接件;32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间绝缘结构,相间绝缘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100和相间隔板200。
具体地,断路器本体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包括壳端面111以及与壳端面111的一端连接的壳顶面112,壳端面111上开设有塞槽1111,壳顶面11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21;相间隔板200与壳端面111贴合设置,且相间隔板200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相间隔板200设置有与塞槽1111插接的塞柱210以及与第一卡接部112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20。其中,图1中的a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壳端面111的一端可以是壳端面111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塞柱210插接于塞槽1111内的方式以防止相间隔板200移位,进而保证第一卡接部1121与第二卡接部220卡接稳定,有效防止相间隔板200于壳体上脱落。此外,第一卡接部1121设置于壳顶面112上,塞槽1111设置于壳端面111上,方便相间隔板200的安装。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壳端面1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塞槽1111,相间隔板200设置有至少一个塞柱210,塞柱210一一对应插接于塞槽1111内,以使相间隔板200相对于外壳110的连接稳定可靠。示例性地,塞柱210的形状为圆柱状。具体地,多个塞柱21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塞柱210的长度可以不同,且最远离第二卡接部220的塞柱210至最靠近第二卡接部220的塞柱210的长度逐渐减小,方便相间隔板200的安装。当然,塞柱210的长度也可以相等。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塞柱210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211,例如一至五个。具体地,环形凸起211沿塞柱210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环形凸起211与塞槽111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效保证塞柱210稳定地插接于塞槽1111内,防止塞柱210脱离塞槽1111,且通过环形凸起211的设计有效减少塞柱210与塞槽1111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塞柱210插入至塞槽1111内。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塞柱210的端部开设凹槽,利于成型制造,有效保证成型精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1121和第二卡接部220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另一者为卡接凸起,方便相间隔板200与外壳110之间的拆装。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1121为卡接槽,第二卡接部220为卡接凸起,方便相间隔板200和外壳110的成型制造。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接部220设置于相间隔板200靠近壳顶面112的一端,方便成型制造。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至图8所示,断路器本体100还包括母排120,且母排1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相邻的两组母排12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相间隔板200,保证相邻的两组母排120之间不会出现相间短路。其中,图1中的b方向为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母排120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有两个母排120。
进一步地,断路器本体100还包括灭弧罩130,灭弧罩130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壳顶面112上,每个灭弧罩130对应一组母排120,通过灭弧罩130的设置,能有效消除断路器本体100因合闸或分闸而排出的气体中掺杂的电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相间隔板200靠近壳顶面11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230,延伸部230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灭弧罩130之间,且延伸部230与壳顶面112贴合设置。其中,图1中的c方向为第三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延伸部230分隔灭护罩顶部的空间,以防止因灭弧罩130处的电弧而造成相间短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间隔板200靠近壳顶面112的一端可以不设延伸部230,如图6所示。示例性地,断路器本体100包括三组母排120,相邻的母排120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一个不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或相邻的母排120之间的相间隔板200均包括延伸部230;或相邻的母排120之间的相间隔板200均不包括延伸部230。
具体地,延伸部230包括分隔板231,分隔板23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232,筋板232与壳顶面112贴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31增加电弧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效防止相间短路。筋板232可以有效防止分隔板231发生形变或断裂,且加大延伸部230与壳顶面112的贴合面积,使其更加有效地防止相间短路的发生。
具体地,延伸部230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板231,分隔板23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延伸部230设置有一至三个分隔板231。当延伸部230设置有多个分隔板231时,分隔板的高度可以适当减小。其中,分隔板231的高度指的是分隔板231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壳端面111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112,相间隔板200上设置有定位筋240,第一定位槽1112和定位筋240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定位筋240插接于第一定位槽1112内,实现了相间隔板200沿第二方向的定位,且进一步地保证第一卡接部1121与第二卡接部220卡接稳定,防止相间隔板200于壳体上脱落。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1所示,相间绝缘结构还包括抽屉座310,抽屉座310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桥接件320,每组桥接件320均与一组母排120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和维护断路器主体。具体地,每组桥接件320均包括两个桥接件320,桥接件320包括插槽321,桥接件320通过插槽321与母排120一一对应插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12所示,抽屉座310开设有抽屉槽311,抽屉槽311内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312,多个第一隔板3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隔板312与抽屉槽311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每个第一槽部内均设置有一组桥接件320,且第一隔板312与相间隔板200贴合设置,以将相邻的各组桥接件320完全隔离开,有效防止相间短路的发生。
进一步地,桥接件320穿设抽屉槽311的槽底延伸至抽屉座310外,以用于电连接外部构件。具体地,桥接件320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包括设置于抽屉槽311内的插槽321件以及穿设抽屉座310并与插槽321件接触的线排件,插槽321件上设置插槽321。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槽部内设置有第二隔板313,第二隔板31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通过第二隔板313将一组桥接件320中的两个桥接件320分隔开,利于线路快速分断。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13所示,相间隔板20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槽250,第一隔板312插接于第二定位槽250内,以实现相间隔板200与第一隔板312之间的定位,且有效保证相间隔板200与第一隔板312配合的紧密性,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更加有效地防止相间短路。其中,当外壳110上安装多个相间隔板200时,每个相间隔板200上的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宽B可以不同,其中,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宽B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其中一个相间隔板200的第二定位槽250沿第二方向的两个槽壁均与相对应的第一隔板312贴合,其余的第二定位槽250沿第二方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隔板312沿第二方向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方便安装,有效避免因精度而导致安装干涉的情况发生。例如,断路器本体100包括三组母排120,相邻的母排120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一个不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其中,不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的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宽可以大于包括延伸部230的相间隔板200的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宽。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槽250沿第二方向对应设置的两个槽壁均设置有倒角或圆角,以方便第一隔板312插接于第二定位槽250内。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分隔板231延伸设置有加强筋2311,加强筋2311延伸至第二定位槽250内,在提高密封绝缘的同时,有效防止延伸部230于相间隔板200靠近壳顶面112的一端处发生断裂。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底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凸条251,凸条25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凸条251与第一隔板312贴合设置,配合第二定位槽250,能有效地提高绝缘效果,更加有效地防止相间短路。其中,凸条25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状,利于贴合密封。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断路器本体(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包括壳端面(111)以及与所述壳端面(111)的一端连接的壳顶面(112),所述壳端面(111)上开设有塞槽(1111),所述壳顶面(11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21);
相间隔板(200),所述相间隔板(200)与所述壳端面(111)贴合设置,且所述相间隔板(200)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相间隔板(200)设置有与所述塞槽(1111)插接的塞柱(210)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2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100)还包括母排(120),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相邻的两组所述母排(12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相间隔板(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100)还包括灭弧罩(130),所述灭弧罩(130)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壳顶面(112)上,每个所述灭弧罩(130)对应一组所述母排(120);
所述相间隔板(200)靠近所述壳顶面(11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230),所述延伸部(230)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罩(130)之间,且所述延伸部(230)与所述壳顶面(112)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30)包括分隔板(231),所述分隔板(23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232),所述筋板(232)与所述壳顶面(112)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屉座(310),所述抽屉座(310)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桥接件(320),每组桥接件(320)均与一组所述母排(120)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310)开设有抽屉槽(311),所述抽屉槽(311)内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312),多个所述第一隔板(3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隔板(312)与所述抽屉槽(311)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每个所述第一槽部内均设置有一组桥接件(320),且所述第一隔板(312)与所述相间隔板(200)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间隔板(20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槽(250),所述第一隔板(312)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5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50)的槽底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凸条(251),所述凸条(25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凸条(251)与所述第一隔板(312)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端面(111)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112),所述相间隔板(200)上设置有定位筋(240),所述第一定位槽(1112)和所述定位筋(240)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定位筋(240)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1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210)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211),所述环形凸起(211)沿所述塞柱(210)的轴向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16367.7U CN220569619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16367.7U CN220569619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69619U true CN220569619U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09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16367.7U Active CN220569619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69619U (zh) |
-
2023
- 2023-06-25 CN CN202321616367.7U patent/CN2205696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71656B1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EP2871654B1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KR100905020B1 (ko) | 스위치기어의 모선연결장치 및 그의 모선연결방법 | |
CN101436474A (zh) | 电气开关设备、电弧罩组件及其烟囱 | |
EP2871657B1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CN220569619U (zh)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
CN110047717B (zh) | 一种断路器的隔弧罩 | |
EP1496585B1 (en) | Metal closed type distributor | |
WO2016082715A1 (zh) | 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 | |
CN220509948U (zh) | 一种相间绝缘结构 | |
JP2010022139A (ja) | キュービクル形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CN216648179U (zh) | 一种端子罩及交流接触器 | |
CN220208859U (zh) | 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断路器结构 | |
CN110993297A (zh) | 一种适用于10kV小型化开关柜的电流互感器 | |
CN118116783B (zh) | 一种交直流两用断路器消弧结构 | |
CN219873386U (zh) | 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端子罩结构 | |
CN220341142U (zh) | 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 | |
CN219998127U (zh) | 一种隔板组件及断路器 | |
CN217134304U (zh) | 一种端子罩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 |
CN221201025U (zh) | 一种带有隔板的接触器 | |
CN220526678U (zh) | 绝缘子、开关设备和电气装置 | |
CN213242421U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 | |
KR102681439B1 (ko) | 차단기 안전 커버 | |
CN101901715B (zh) | 断路器 | |
CN215680595U (zh) |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消弧罩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