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9345U -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9345U
CN220569345U CN202322227673.8U CN202322227673U CN220569345U CN 220569345 U CN220569345 U CN 220569345U CN 202322227673 U CN202322227673 U CN 202322227673U CN 220569345 U CN220569345 U CN 220569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se statio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76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印建
王伟
王傑
易圣
王林江
赵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76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9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9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9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均位于外壳内,导光部件设置于发光部件与显示区域之间;导光部件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和用于防止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导光部与显示区域相对设置,遮光部位于导光部的外周。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部件中导光部与遮光部相配合,保证具有良好导光能力的同时,通过遮光部可达到遮光、防止窜光的目的,减少光损,有效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背景技术
基站中需要指示灯显示不同的颜色、符号来呈现基站工作的状态, 目前市面上常采用的显示方案是LED灯加遮光件(或柔光片)显示、数码管显示或者直接采用透明导光件进行显示等。采用LED灯加遮光件(或柔光片)显示的方式,导光亮度不足,存在窜光的问题,显示效果不佳;而采用数码管显示或者直接采用透明导光件进行显示的方式,即使在灯不亮时,从外部也会看到数码管或LED灯等结构件,导致基站外观效果欠佳,影响基站的美观。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在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内增设导光部件,导光部件中的导光部分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可减少光损,另外,在导光部分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分,可达到遮光、防止窜光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
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光部件;
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件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
所述导光部件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和用于防止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所以导光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对设置,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导光部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还包括多个显示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发光部件之间,所述导光部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所述显示部, 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部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与对应位置上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部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部和所述显示部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 以在所述凹部位置形成所述显示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体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层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层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部件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 所述主板与多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卡接片与卡槽配合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所述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上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由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的特点及优点是: 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 在外壳内设置有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 导光部件设置于对应的发光部件与显示区域之间,通过导光部件中的导光部可将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传导至与其相对的显示区域, 导光部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 可减少光损; 另外, 由于在导光部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 通过遮光部可起到遮光作用, 防止漏光、窜光情况的发生, 有效避免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 从而能够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前壳体的外侧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前壳体的内侧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后壳体的内侧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后壳体与主板处于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后壳体、 主板与显示部件处于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部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处于点亮状态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1、 外壳; 101、 前壳体;
1011、 第一层; 1012、 第二层;
1013、 凹部; 102、 后壳体;
1021、 连接柱; 1022、 散热孔;
2、 主板; 201、 卡槽;
3、 导光部件; 301、遮光部;
302、 显示部; 303、 导光部;
304、 卡接片; 4、 发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1、 发光部件4和导光部件3, 外壳1上具有显示区域,发光部件4和导光部件3均位于外壳1内,且导光部件3设置于发光部件4与显示区域之间; 其中, 导光部件3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303和用于防止导光部303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301, 导光部303与显示区域相对设置, 遮光部301位于导光部303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中, 外壳1上具有显示区域,在外壳1内设置有发光部件4和导光部件3, 导光部件3设置于对应的发光部件4与显示区域之间, 通过导光部件3中的导光部303可将发光部件4发射的光线传导至与其相对的显示区域, 导光部303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可减少光损; 另外, 由于在导光部303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301, 通过遮光部301可起到遮光作用, 防止通过导光部303的光线出现漏光、窜光的情况, 有效避免导光部303内的光线减弱, 从而能够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使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如图7、 图8所示, 导光部件3还包括多个显示部302, 导光部303位于对应的多个显示部302与对应的发光部件4之间,导光部303用于将至少一个发光部件4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显示部302, 以使至少部分显示部302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导光部303的设置, 可将一个发光部件4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显示部302,使得一个发光部件4可对应点亮多个显示部302, 与一个发光部件4可对应点亮一个显示部302相比, 可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光部件4的数量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达到预设的显示效果, 不仅降低成本, 而且在发光部件4发生故障时, 可迅速判断故障所在位置, 实现快速维修和更换。 当然, 一个导光部303也可对应一个显示部302,导光部303用于将发光部件4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显示部302,以通过该显示部302对外显示发光信号。
进一步的, 导光部303与对应位置上的显示部302为一体结构。其中, 一个导光部303可与一个显示部302一体成型,一个导光部303也可与位置相靠近的多个显示部302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遮光部301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 导光部303和显示部302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具体的, 如图7、 图8所示, 显示部302为透光圆点, 导光部303为连接于显示部302与发光部件4之间的透光柱,多个显示部302按预设规则排布(如: 排布呈“日”字形), 通过点亮不同的发光部件4, 可使对应位置上的透光圆点发光,如图9所示, 多个发光的透光圆点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如: 数字或预设的图案等) 。
进一步的, 发光部件4可为但不限于LED灯, 每个导光部303对应一个LED灯, 因此, 1个LED灯可点亮多个(如: 3至4个)透光圆点,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LED灯的使用数量。
进一步的, 遮光部301可采用但不限于黑色的聚碳酸酯(PC)制成, 导光部303和显示部302可采用但不限于透光性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能够减少光的损耗, 对光线实现最大限度的传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如图2至图6所示, 外壳1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 前壳体101 的内侧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1013, 以在凹部1013位置形成显示区域。 由于凹部1013的设置, 使得显示区域的壁厚小于前壳体101上非显示区域(即: 凹部1013以外的位置)的壁厚, 以便光线能够透过显示区域并在外壳1上显示出来,而且能够提高对外显示的亮度。
进一步的, 显示区域的壁厚可为但不限于0.5mm至0.9mm, 其中优选0.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如图2、 图3所示, 前壳体101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1011和第二层1012,位于外侧的第一层101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位于内侧的第二层1012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 当发光部件4点亮时, 通过导光部件3的光线可透过第一层1011和第二层1012, 通过前壳体101对外显示预显示图案; 而当发光部件4熄灭后, 所显示的仅为前壳体101的外表面(从外部无法透过第一层1011和第二层1012看到外壳1内的结构和部件),保证良好显示效果的同时, 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外观的美感。 当然, 可将前壳体101的外表面设置为平面或者弧形面,或者在前壳体101的外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凸起部分和/或下凹部分, 从而形成特定的图案, 以提升美感。
进一步的,第一层1011可为但不限于透明的ABS塑料制成,第二层1012可为但不限于白色或茶色的聚碳酸酯(PC)制成。其中,第一层1011与第二层1012可采用双色注塑技术成型, 并使第一层1011与第二层1012形成一个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如图5、 图6所示,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外壳1内的主板2, 主板2上设置有控制电路, 发光部件4焊接于主板2上, 控制电路与发光部件4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对个发光部件4按照预设顺序点亮, 从而显示预设的图案。
进一步的, 如图4所示, 后壳体102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021,在主板2与多个连接柱1021之间旋拧有多个螺丝, 通过多个螺丝将主板2固定与外壳1内。其中,固定主板2后, 主板2与前壳体101的内侧壁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为20mm,在该距离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依然能够对外进行的清晰显示。
具体的, 如图5至图8所示, 导光部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L”型卡接片304,在主板2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卡槽201,导光部件3与主板2之间通过卡接片304与卡槽201配合卡接, 从而方便导光部件3的拆装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在后壳体102上且与主板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22, 提高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散热能力,避免温度过高, 保证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通过卡扣和/或螺丝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由于发光部件4与外壳1相距较远而导致显示亮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导光部件3中的导光部303可将发光部件4发射的光线传导至与其相对的显示区域,导光部303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可减少光损;另外, 由于在导光部303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301, 通过遮光部301可起到遮光作用, 防止通过导光部303的光线出现漏光、 窜光的情况, 有效避免导光部303内的光线减弱,从而能够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使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二、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部302与发光部件4之间设置有导光部303,导光部303可将至少一个发光部件4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显示部302,使得一个发光部件4可对应点亮多个显示部302, 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光部件4的数量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达到预设的显示效果, 不仅降低成本, 而且在发光部件4发生故障时, 可迅速判断故障所在位置, 实现快速维修和更换。
三、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前壳体101包括第一层1011和第二层1012,第一层101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第二层1012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当发光部件4点亮时, 通过前壳体101可对外显示预显示图案; 而当发光部件4熄灭后,所显示的仅为前壳体101的外表面,从而可提升前壳体101外观的美感。
四、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中, 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 以及导光部件3与主板2之间分别采用可拆卸结构进行固定, 拆装方便, 便于组装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该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上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可清晰显示预设的图案和/或颜色, 从而实时呈现基站的工作状态, 同时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满足基站的外观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上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特点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
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光部件;
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件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
所述导光部件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和用于防止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所以导光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对设置,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导光部的外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还包括多个显示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发光部件之间,所述导光部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部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与对应位置上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部和所述显示部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以在所述凹部位置形成所述显示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层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层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部件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主板与多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卡接片与卡槽配合相连。
10.一种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CN202322227673.8U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Active CN220569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673.8U CN220569345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673.8U CN220569345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9345U true CN220569345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2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7673.8U Active CN220569345U (zh) 2023-08-17 2023-08-17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9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0935B2 (ja) エンブレムを照明するための光アセンブリ
CN220569345U (zh)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CA2809933C (en) Button ligh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24851B (zh) 直下式發光鍵盤
TWI484122B (zh) Guidance structure with wide range of light guide characteristics
KR101291233B1 (ko) 조명등 노브 스위치
CN109873631B (zh) 一种发光触摸按键及按键光效交互方法
US86026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guiding structure thereof
JP2003050555A (ja) 屋外用看板装置
CN212725100U (zh) 一种侧边发光的键盘
CN110220160B (zh) 可变换点灯效果的光学模块
CN114078644A (zh) 发光按键结构
CN107388097B (zh) 一种led灯的导光结构和一种机器人眼睛
CN216527787U (zh) 一种显示器
CN209880072U (zh) 显示装置
CN217955392U (zh) 一种可调整数字图案的标志灯
JP7444037B2 (ja) 発光エンブレム
CN219832077U (zh) 发光组件及电子相框
CN218095769U (zh) 开关面板导光结构及开关面板
CN219014062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导光装置
CN218095793U (zh)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CN211600621U (zh) 控制开关及镜灯
CN215643557U (zh) 发光组件及具有发光组件的电子产品
CN217082415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