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5793U -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5793U
CN218095793U CN202222708874.5U CN202222708874U CN218095793U CN 218095793 U CN218095793 U CN 218095793U CN 202222708874 U CN202222708874 U CN 202222708874U CN 218095793 U CN218095793 U CN 218095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panel
emitted
lam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88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勇
唐方如
陈婧
王爱君
单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wan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wan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wan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wan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88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5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5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5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灯具单元包括:发光板,具有第一发光面;背板,与发光板相对设置;边框部,在发光板和背板的周边支撑发光板,并在发光板和背板之间形成腔体;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和第二光,其中,第一光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第二光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第二发光面设置在发光板的周边;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将灯具单元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灯具单元能够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单元拼接之后形成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灯具领域。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可以通过拼接组合的方式形成特定的发光样式和发光效果。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LED面板灯仅可以实现面发光,无法实现线发光,从而使得由LED面板灯形成的发光样式形式单一,发光效果不佳。
鉴于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线发光/线发光和面发光的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能够实现线发光和/或面发光,使得灯具单元拼接之后形成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单元,包括:发光板,具有第一发光面;背板,与发光板相对设置;边框部,在发光板和所述背板的周边支撑发光板,并在发光板和背板之间形成腔体;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和第二光,其中,第一光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第二光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第二发光面设置在发光板的周边;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将灯具单元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灯具单元能够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单元拼接之后形成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第一光属性和所述第二光属性相同或者不同,其中,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色温,颜色,亮度,以及色温、颜色、亮度或其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通过使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相同或者不同,可分别独立控制灯具单元的面发和光线发光,从而使得灯具单元的发光样式丰富,进一步改善了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边框部内侧,被引导为向第一发光面发射第一光;以及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背板中心的内侧,被引为向第二发光面发射第二光。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一种设置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发光板和背板的边缘处,被引导为向第一发光面发射第一光;以及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边框部和第一发光组件之间,被引导为向第二发光面发射第二光。
通过设置两个发光组件,实现从第一发光面发射的面发光和从第二发光面发射的线发光。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第二发光组件由背板内侧支撑。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二发光组件的一种设置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灯具单元进一步包括:光源组件支撑件,设置在边框部内侧发光板和背板的边缘之间,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分别设置在光源组件支撑件的两侧上。
通过设置光源组件支撑件,提供了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一种设置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均为侧发光式发光组件,第二光由第二发光组件发射至边框部的内侧,经过边框部调整光路方向后再经由第二发光面发出。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实现灯具单元线发光的一种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第二发光面位于边框部上。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二发光面的一种设置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边框部包括第一斜面部,第一斜面部在发光板的周边处相对于发光板向背板倾斜,第二发光面位于第一斜面部上。
通过上述方式,第二光通过第一斜面部发射至灯具单元的外部,当两个灯具单元拼接在一起时,两个灯具单元的第一斜面部形成V形槽,从视觉上看,第二光沿着V形槽呈线状发射出灯具单元,使得灯具单元的线发光效果更明显。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背板包括背部和第二斜面部,背部与发光板相对设置,第二斜面部在背部的边缘处相对于背部向发光板倾斜,第二光发射至第二斜面部,经过第二斜面部和边框部调整光路方向后再经由第二发光面发出。
通过在背板上设置第二斜面部,可以将从设置在背板中心内侧的第二发光组件发射的第二光反射至边框部从第二发光面发出而形成线发光。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边框部包括侧边框,第一斜面部和背板通过侧边框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一斜面部的具体设置方式。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灯具单元进一步包括:挡光件,挡光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面和所述第一发光面之间,以阻止第二光与所述第一光发生干涉。
通过在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之间设置挡光件,可以避免将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的第一光和将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的第二光之间的干涉,增强了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灯具单元进一步包括:遮光部,设置在背部的内侧,以遮挡第二光从背部发射至灯具单元的外部。
通过在灯具单元的背部设置遮光部,防止光从灯具单元背部射出而影响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同时避免光的浪费。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单元,包括:发光板,具有第一发光面;背板,与发光板相对设置;边框部,在发光板和背板的周边支撑发光板,并在发光板和背板之间形成腔体;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和第二光,其中,第一光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第二光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第二发光面设置背板的边缘处;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将灯具单元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灯具单元能够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单元拼接之后形成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背板包括背部和第二斜面部,背部与发光板相对设置,第二斜面部在背部的边缘处相对于背部向发光板倾斜,第二发光面位于第二斜面部上。
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二光从背板的第二斜面部发射出灯具单元的外部,可以形成线状光晕的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边框部包括侧边框,第二斜面部与侧边框连接,灯具单元进一步包括:柔性组件,包括位于侧边框内侧的第一表面、位于第二斜面部内侧的第二表面和位于背部内侧的第三表面,其中,在柔性组件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光源组件,在柔性组件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将第二光引导为发射至灯具单元外部的开口,在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光源组件的控制器。
通过在柔性组件的第二表面上设置开口,光源组件可以仅采用一个发光组件来产生第一光和第二光,例如,从设置在柔性组件的第一表面上的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光通过发光板发射出灯具单元,形成面发光,从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的剩余部分作为第二光通过开口从背板的第二斜面部发出,形成线发光,从而灯具单元同时实现了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单元拼接之后形成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系统,包括若干个灯具单元和若干个连接器,每个灯具单元包括:发光板,具有第一发光面;背板,与发光板相对设置;以及边框部,在发光板和背板的周边支撑发光板,并在发光板和背板之间形成腔体;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和第二光,其中,第一光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第二光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第二发光面设置在发光板的周边;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将灯具单元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其中,相邻的灯具单元通过各自相邻的连接端口分别与一连接器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灯具系统能够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系统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灯具系统中,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其中,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色温,颜色,亮度,以及色温、颜色、亮度或其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通过使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相同或者不同,可分别独立控制灯具单元的面发和光线发光,从而使得灯具系统的发光样式丰富,进一步改善了灯具系统的发光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灯具系统中,边框部包括围绕发光板的边缘的第一斜面部,第二发光面位于第一斜面部上。
通过上述方式,相邻两个灯具单元的第一斜面部形成V形槽,第二光通过第一斜面部发射至灯具单元的外部,从视觉上看,第二光沿着V形槽呈线状发射出灯具单元,使得灯具系统的线发光效果更明显。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灯具系统中,第一斜面部在发光板的边缘处相对于发光板向背板倾斜,当相邻的灯具单元通过连接端口和连接器进行拼接时,相邻的灯具单元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斜面部形成V形槽。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V形槽的一种形成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示意性整体外观图。
图3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一个实例。
图4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另一个实例。
图5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另一个实例。
图6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另一个实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框图。
图8示出了沿着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一个实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的柔性组件的具体配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单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示意性整体外观图,其中,图2的(a)为灯具单元的正面外观图,图2的 (b)为灯具单元的背面外观图,图3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一个实例,注意,由于灯具单元呈对称结构,为清楚起见,在图3中仅示出了沿线AA'截取的截面的左侧部分,该截面的右侧部分具有与左侧部分对称的结构。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进行描述。
灯具单元10可以包括发光板101、背板103、边框部105、光源组件组件107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
发光板101具有第一发光面1011,背板103与发光板101相对设置。
边框部105在发光板101和背板103的周边支撑发光板101,并在发光板101和背板103之间形成腔体。
光源组件107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其中,第一光10711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1011发出,第二光 10731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1012发出,第二发光面1012设置在发光板101的周边。
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用于将灯具单元10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背板103可以包括背部1031和斜面部1032。注意,这里的斜面部1032在本文中也称为“第二斜面部”1032。背部1031 与发光板101相对设置,背部1031的大小和发光板101的大小对应。第二斜面部1032从背部1031的边缘处相对于背部1031向发光板101方向倾斜延伸。
边框部105从发光板101的侧面和背板103的第二斜面部1032的侧面连接发光板101和背板103,从而在背板103和发光板101之间形成腔体,在腔体中容纳有灯具单元10的其他组件,例如,光源组件107。
边框部105的透光率可以大于背板103的透光率,例如,边框部105 由透明的材料制成,背板103由半透明的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光源组件107可以包括第一发光组件1071和第二发光组件1073。第一发光组件1071设置在边框部105的内侧,被引导为向发光板101的第一发光面1011发射第一光10711。第二发光组件1073设置在背板103的背部1031的中心部分的内侧,被引导为向背板103的第二斜面部1032和边框部105发射第二光10731,第二光10731经由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出灯具单元1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背板103的中心部分,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发光组件1073进行控制的主板113,第二发光组件1073设置在主板113上。第二发光组件1073可以为多个LED灯,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任何光源都可以用作第二发光组件1073。
在背板103的背部1031的除了中心部分之外的区域上,可以进一步设置下导光板115,以用于将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射的第二光10731 引导至背板103的第二斜面部1032和边框部105,更具体地,将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射的第二光10731引导至背板103的第二斜面部1032,第二光10731被第二斜面部1032改变光路(例如反射)而进入能透光的边框部105,从边框部105发射至灯具单元10的外部。
在背板103的背部1031和下导光板115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遮光部 117,以阻挡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射的第二光10731从背部1031发射出灯具单元10。遮光部可以为遮光膜,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任何能够对第二光进行阻挡的元件都可以用作遮光部。
第一发光组件1071设置在边框部105的内侧,被引导为向发光板101 发射第一光10711。具体地,在下导光板115上可以进一步设置上导光板 119,以用于将从第一发光组件1071发射的第一光10711引导至发光板101。第一发光组件1071可以为多个LED灯,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任何光源都可以用作第一发光组件1071。
第一光10711的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10731的第二光属性可以相同或不同,且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的光属性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第一光属性和第二光属性可以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色温,颜色,亮度,以及色温、颜色、亮度或其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包括但不限于闪烁、渐变等。
在上导光板119和下导光板115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射部121,以用于将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分别反射回上导光板119和下导光板115内,从而将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分别限制在上导光板119和下导光板115内传播。
如图3所示,第二斜面部1032与背板103的夹角可以为135度,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斜面部1032与背板103之间的夹角。
边框部105可以包括可以包括斜面部1051和侧边框1053。注意,这里的斜面部1051在本文中也称为“第一斜面部”1051。
第一斜面部1051设置在发光板101的周边处相对于发光板101向背板103倾斜,第二发光面1012可以位于第一斜面部1051上,进入边框部 105的第二光10731经由第一斜面部1051发射至灯具单元10的外部。第一斜面部1051与发光板101的夹角可以为45度,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斜面部1051与发光板101之间的夹角。
侧边框1053连接第一斜面部1051和背板103。
在图3所示的灯具单元10中,第一斜面部1051和侧边框1053一体形成,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第一斜面部1051和侧边框1053可以分开形成。
灯具单元10可以进一步包括挡光件123。
挡光件123可以设置在第二发光面1012和第一发光面1011之间,即,挡光件123可以设置在边框部105和发光板101之间、边框部105的内侧,以阻止第二光10731与第一光10711发生干涉。
注意,挡光件123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双射成型形成边框部105和挡光件123。
发光板101可以为防眩光的棱镜板。从第一发光组件1071发射的第一光10711从发光板101向灯具单元10外发出,形成面发光。为了使从发光板101发出的面发光更均匀,例如,可以在发光板101和上导光板119 之间进一步设置扩散板125。
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射的第二光10731从边框部105的第一斜面部1051向灯具单元10外发出,形成线发光。
可以设想,当将两个灯具单元拼接在一起时,两个灯具单元的第一斜面部形成V形槽,从视觉上看,第二光沿着V形槽呈线状发射出灯具单元,使得灯具单元的线发光效果更明显。
可以设想,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071和第二发光组件1073的光属性和发光方式,灯具单元可以实现各种线发光/线发光和面发光的组合,从而使得灯具的发光样式更加多样,发光效果更好。
在图2的(b)中示出了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设置在背板103的中心部分的情况,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设想,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 可以以USB接口的形式设置在边框部的边缘。
上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了边框部105和背板103分开形成的情况,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边框部105也可以与背板103一体形成。
图4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另一个实例。如图4所示,边框部105与背板103一体形成,除此之外,图4 中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其他结构和结合图1至图3描述的灯具单元10的结构相同,为避免过度描述造成本公开晦涩难懂,将不再对图4中的其他结构进行描述。
注意,在上述图3和图4所示的灯具单元10中,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均为侧发光式发光组件。
上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了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背板中心内侧的灯具单元的结构,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第二发光组件也可以设置在边框部和第一发光组件之间,即,第二发光组件也可以设置在灯具单元的边缘处。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另外实例,在这些实例中,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边框部和第一发光组件之间。在图5和图6中,以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至图4中相似的部件。
在图5所示的灯具单元10中,在发光板101和背板103相对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光源组件支撑件127,边框部105设置在发光板101和背板103 的周边支撑发光板101,从而与光源组件支撑件127形成内腔C。光源组件支撑件127具有面向内腔C的第一表面1271和与第一表面1271相对的第二表面1273。优选地,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第一发光组件1071设置在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的第二表面1273上,被引导为向第一发光面1011发射第一光10711。
在边框部105和光源组件支撑件127之间的背板103的内侧上设置第二发光组件1073。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出的第二光10731被引导为向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
在图5所示的灯具单元10中,边框部105的第一斜面部1051和侧边框1053以及背板103分开形成,且第一斜面部1051由透光材料形成,侧边框1053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第二发光面1012位于边框部105上,具体地,第二发光面1012位于第一斜面部1051上。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出的第二光10731从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出灯具单元10。
在图5所示的灯具单元10中,由于第二发光组件1073设置在边框部 105和第一发光组件1071之间而不是设置在背板103中心的内侧,所以,在背板103的背部1031上并未设置下导光板和遮光部。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图5所示的灯具单元10的其他部件和结合图1 至4中所描述的灯具单元的相应部件相同,为避免过度描述可能造成本公开晦涩难懂,将省略这些部件的重复描述。
图6中示出的灯具单元10与图5中示出的灯具单元1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中示出的灯具单元10中,第一发光组件1071和第二发光组件 1073分别设置在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的两侧上。具体地,第一发光组件 1071设置在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的第二表面1273上,第二发光组件1073 设置在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的第一表面1271上。另外,边框部105的侧边框1053由导光的第一部分10531和设置在第一部分10531的外侧的不透光的第二部分10533构成,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出的第二光10731 发射至第一部分10531,经由第一部分10531调整光路后再经由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至灯具单元10的外部,不透光的第二部分10533防止从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出的第二光10731从边框部105的侧边射出。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图6所示的灯具单元10的其他部件和结合图5 中所描述的灯具单元的相应部件相同,为避免过度描述可能造成本公开晦涩难懂,将省略这些部件的重复描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图6中所示的灯具单元10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均为侧发光式发光组件。
图5和图6中示出的灯具单元同样可以获得结合图1至图4所描述的灯具单元类似的效果。
上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了灯具单元的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以实现灯具单元的线发光和面发光,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灯具单元的光源组件也可以包括一个发光组件来实现灯具单元的线发光和面发光,下面对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利用一个发光组件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的灯具单元进行描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框图。由于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整体外观图与图2中所示的灯具单元的整体外观图相同,为简单起见,这里不再另外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整体外观图,下文中需要利用该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的外观图时,可以参考图2。图8示出了沿着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灯具单元的截面图的一个实例。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单元中的柔性组件的具体配置。
如图7至图8所示,灯具单元20可以包括发光板201、背板203、边框部205、光源组件207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209。
发光板201具有第一发光面2011,背板203与发光板201相对设置。
边框部205在发光板201和背板203的周边支撑发光板201,并在发光板201和背板203之间形成腔体。
光源组件207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20711和第二光20731,其中,第一光20711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2011发出,第二光 20731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2012发出,第二发光面2012设置在背板203的周边。
至少一个连接端口209用于将灯具单元20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8所示,背板203可以包括背部2031和第二斜面部2032。背部2031与发光板201相对设置,背部2031的大小和发光板201的大小对应。第二斜面部2032从背部2031的边缘向发光板201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发光面2012位于第二斜面部2032上。
边框部205从发光板201的侧面和背板203的侧部2032的侧面连接发光板201和背板203,从而在背部2031和发光板201之间形成腔体,在腔体中容纳有灯具单元20的其他组件,例如,光源组件207。边框部205 为不透光的。
边框部205包括第一斜面部2051和侧边框2053。第一斜面部2051 设置在发光板201的周边处相对于发光板201向背板203倾斜,第一斜面部2051与发光板201的夹角可以为45度,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斜面部2051与发光板201之间的夹角。边框部205也可以不具有第一斜面部2051。
侧边框2053连接第一斜面部2051和背板203,具体地,背板203的第二斜面部2032与侧边框2053连接。
灯具单元20可以进一步包括柔性组件213。
如图8和图9所示,柔性组件213包括位于侧边框2053内侧的第一表面2131、位于背板203的第二斜面部2032内侧的第二表面2132和位于背板203的背部2031内侧的第三表面2133。
光源组件207设置在第一表面2131上,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光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光20711被引导为向发光板201发射。
在柔性组件213的第二表面2132上设置有将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光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光20731引导为从第二发光面2012发射至灯具单元 20外部的开口21321,在第三表面213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光源组件207 发光的控制器21331。
背板203的背部2031上可以设置导光板215,以用于将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光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光20711引导至发光板201。在导光板211 与背部2031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射部217,以用于将从光源组件207 发射的第一光20711反射回导光板215内,从而将第一光20711限制在导光板215内传播。
从开口21321发出的第二光20731穿过第二斜面部2032发射至灯具单元20的外部。第二斜面部2032与背板203的夹角可以为135度,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斜面部2032与背板203之间的夹角。
在图8所示的灯具单元20中,边框部205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从而阻止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光在边框部205中传输。至少背板203的第二斜面部2032由能透光的材料制成,例如,背板203的第二斜面部2032 为透光的或半透光的,整个背板203也可以为透光的或半透光的。
发光板201可以为防眩光的棱镜板。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第一光 20711从发光板201向灯具单元20外发出,形成面发光。为了使从发光板 201发出的面发光更均匀,例如,可以在发光板201和导光板215之间进一步设置扩散板219。
从光源组件207发射的光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光20731从开口21321穿过背板203的第二斜面部2032向灯具单元20外发出,形成线发光。
可以设想,当将两个灯具单元拼接在一起时,两个灯具单元的第二斜面部形成V形槽,沿着第二斜面部形成的V形槽射出的光呈现线状光晕的效果。
由于在灯具单元20仅设置一个光源组件即可实现灯具单元的线发光和面发光,这一方面简化了灯具单元的结构,另一方面也改善了灯具单元的发光效果。
类似于图2的(b)的连接端口109,至少一个连接端口209可以设置在背板203的中心部分,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设想,至少一个连接端口209可以以USB接口的形式设置在边框部205的边缘。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系统。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灯具系统的框图。
如图10所示,灯具系统30包括若干个灯具单元10和若干个连接器 40,每个灯具单元包括:发光板,具有第一发光面;背板,与发光板相对设置;以及边框部,在发光板和背板的周边支撑发光板,并在发光板和背板之间形成腔体;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和第二光,其中,第一光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第一发光面发出,第二光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发出,第二发光面设置在发光板的周边;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将灯具单元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其中,相邻的灯具单元通过各自相邻的连接端口分别与一连接器连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灯具系统30中的每个灯具单元10的具体结构和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结构完全相同,为避免过度描述造成本公开晦涩难懂,这里不再对灯具单元10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连接器40可以为两端具有接触器的柔性导体,连接器40两端的接触器经由灯具单元的连接端口将灯具单元电连接在一起。
通过上述设置,灯具系统能够实现线发光和面发光,使得灯具系统的发光样式更为丰富,改善了发光效果。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照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板(101),具有第一发光面(1011);
背板(103),与所述发光板(101)相对设置;
边框部(105),在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的周边支撑所述发光板(101),并在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之间形成腔体;
光源组件(107),设置在所述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其中,所述第一光(10711)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所述第一发光面(1011)发出,所述第二光(10731)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1012)发出,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设置在所述发光板(101)的周边;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用于将所述灯具单元(10)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属性和所述第二光属性相同或者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光属性和所述第二光属性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色温,颜色,亮度,以及色温、颜色、亮度或其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组件(107)包括:
第一发光组件(1071),设置在所述边框部(105)内侧,被引导为向所述第一发光面(1011)发射所述第一光(10711);以及
第二发光组件(1073),设置在背板(103)中心的内侧,被引为向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所述第二光(107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组件(107)包括:
第一发光组件(1071),设置在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的边缘处,被引导为向所述第一发光面(1011)发射所述第一光(10711);以及
第二发光组件(1073),设置在所述边框部(105)和第一发光组件(1071)之间,被引导为向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发射所述第二光(107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1073)由所述背板(103)内侧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10)进一步包括:
光源组件支撑件(127),设置在所述边框部(105)内侧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71)和第二发光组件(1073)分别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支撑件(127)的两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71)和第二发光组件(1073)均为侧发光式发光组件,
所述第二光(10731)由所述第二发光组件(1073)发射至所述边框部(105)的内侧,经过所述边框部(105)调整光路方向后再经由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发出。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位于所述边框部(10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部包括第一斜面部(1051),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在所述发光板(101)的周边处相对于所述发光板(101)向所述背板(103)倾斜,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位于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103)包括背部(1031)和第二斜面部(1032),所述背部(1031)与所述发光板(10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斜面部(1032)在所述背部(1031)的边缘处相对于所述背部(1031)向所述发光板(101)倾斜,
所述第二光(10731)发射至所述第二斜面部(1032),经过所述第二斜面部(1032)和所述边框部(105)调整光路方向后再经由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发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部(105)包括侧边框(1053),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和背板(103)通过所述侧边框(1053)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10)进一步包括:
挡光件(123),所述挡光件(123)位于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和所述第一发光面(1011)之间,以阻止所述第二光(10731)与所述第一光(10711)发生干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具单元(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10)进一步包括:
遮光部(117),设置在所述背部(1031)的内侧,以遮挡所述第二光(10731)从所述背部(1031)发射至所述灯具单元(10)的外部。
14.一种灯具单元(20),包括:
发光板(201),具有第一发光面(2011);
背板(203),与所述发光板(201)相对设置;
边框部(205),在所述发光板(201)和所述背板(203)的周边支撑所述发光板(201),并在所述发光板(201)和所述背板(203)之间形成腔体;
光源组件(207),设置在所述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20711)和第二光(20731),其中,所述第一光(20711)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所述第一发光面(2011)发出,所述第二光(20731)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2012)发出,所述第二发光面(2012)设置所述背板(203)的边缘处;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端口(209),用于将所述灯具单元(20)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灯具单元(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203)包括背部(2031)和第二斜面部(2032),所述背部(2031)与所述发光板(20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斜面部(2032)在所述背部(2031)的边缘处相对于所述背部(2031)向所述发光板(201)倾斜,所述第二发光面(2012)位于所述第二斜面部(203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灯具单元(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部(205)包括侧边框(2053),所述第二斜面部(2032)与所述侧边框(2053)连接,
所述灯具单元(20)进一步包括:
柔性组件(213),包括位于所述侧边框(2053)内侧的第一表面(2131)、位于所述第二斜面部(2032)内侧的第二表面(2132)和位于所述背部(2031)内侧的第三表面(2133),
其中,在所述柔性组件(213)的所述第一表面(2131)上设置有所述光源组件(207),在所述柔性组件(213)的所述第二表面(2132)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二光(20731)引导为发射至所述灯具单元(20)外部的开口(21321),在所述第三表面(213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207)的控制器(21331)。
17.一种灯具系统(30),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灯具单元(10)和若干个连接器(40),每个所述灯具单元(10)包括:
发光板(101),具有第一发光面(1011);
背板(103),与所述发光板(101)相对设置;以及
边框部(105),在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的周边支撑所述发光板(101),并在所述发光板(101)和所述背板(103)之间形成腔体;
光源组件(107),设置在所述腔体内,能够发出第一光(10711)和第二光(10731),其中,所述第一光(10711)具有第一光属性并从所述第一发光面(1011)发出,所述第二光(10731)具有第二光属性并从第二发光面(1012)发出,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设置在所述发光板(101)的周边;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9),用于将所述灯具单元(10)与另一灯具单元进行电连接,
其中,相邻的灯具单元通过各自相邻的连接端口分别与一所述连接器(40)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具系统(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属性和所述第二光属性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光属性和所述第二光属性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色温,颜色,亮度,以及色温、颜色、亮度或其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具系统(3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部(105)包括围绕所述发光板(101)的边缘的第一斜面部(1051),所述第二发光面(1012)位于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灯具系统(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在所述发光板(101)的边缘处相对于所述发光板(101)向所述背板(103)倾斜,当相邻的灯具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端口(109)和所述连接器进行拼接时,相邻的灯具单元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斜面部(1051)形成V形槽。
CN202222708874.5U 2022-10-14 2022-10-14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Active CN218095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8874.5U CN218095793U (zh) 2022-10-14 2022-10-14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8874.5U CN218095793U (zh) 2022-10-14 2022-10-14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5793U true CN21809579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8874.5U Active CN218095793U (zh) 2022-10-14 2022-10-14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5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4347B2 (ja) 照明システム、照明器具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
KR101684117B1 (ko) 차량용 무드등
US8425093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04023427A (zh) 照明装置
CN219177568U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KR2017003550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5727292A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N217082414U (zh) 灯具
CN104791620A (zh) 灯具
US20200132276A1 (en) Luminaire With Electrochromic Film Reflector
CN205227103U (zh) 一种反射式灯具
CN218095793U (zh)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CN212178562U (zh) 一种直发光式无边框面板灯
KR930002926B1 (ko) 면발광 장치
CN107388097A (zh) 一种led灯的导光结构和一种机器人眼睛
CN108679521A (zh) 一种壁灯
JP200706654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KR20150137959A (ko) 보조 광학 소자 및 광원 모듈
CN117927904A (zh) 灯具单元和灯具系统
CN212637315U (zh) 一种车用内饰灯
EP4105547A1 (en) Lamp
CN209839723U (zh)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JP43666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965704B (zh) 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17684581U (zh) 基于单光源实现两面出光效果的导光结构及充电口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