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4654U -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4654U
CN220564654U CN202322216100.5U CN202322216100U CN220564654U CN 220564654 U CN220564654 U CN 220564654U CN 202322216100 U CN202322216100 U CN 202322216100U CN 220564654 U CN220564654 U CN 220564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quenching
water
assembly
box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61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Baite Metallur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Baite Metallur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Baite Metallur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Baite Metallur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61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4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4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4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渣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水淬箱;上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的左侧;挡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内底部;晃动过滤组件,设置于过滤箱内;水淬机构包括水源输送组件、旋转组件和水淬组件;水淬组件包括旋转管件,旋转管件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一排喷头,旋转管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组件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的旋转带动旋转管件和一排喷头旋转,可利用水源输送组件将水导入旋转管件,从而通过喷头喷入水淬箱内部,从动齿轮的带动下,一排喷头可进行旋转喷水,扩大喷水范围,以便均匀水淬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锰合金渣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硅锰合金是指由锰、硅、铁和少量的碳元素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用途较广、产量较大。在冶炼硅锰合金时会产生大量的炉渣,称为硅锰合金渣,这些硅锰合金渣如不利用将造成资源浪费,而对硅锰合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硅锰合金渣的水淬处理是硅锰合金生产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现有的硅锰合金渣的水淬处理装置上设置有相应的喷水组件,当硅锰合金渣落入装置内部时,可以通过其喷水对其高碎渣进行水淬处理,而其喷水装置通常是直接朝下进行喷水水淬处理,往往需要水注满等待很久才能充分浸泡水淬完毕,不仅效率低而且水淬的不够均匀,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具有便于对合金渣高效且均匀水淬处理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水淬箱,过滤箱设置于水淬箱下方;
上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的左侧;
挡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内底部;
晃动过滤组件,设置于过滤箱内;
水淬机构包括水源输送组件、旋转组件和水淬组件;
水淬组件包括旋转管件,活动套接于水淬箱顶壁的中部,旋转管件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一排喷头,旋转管件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管件顶端与水源输送组件连通,当从动齿轮、旋转管件和喷头旋转时,可利用水源输送组件将水导入其内部,再进行旋转喷水,以便均匀水淬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源输送组件包括水泵、输送管和抽水管;
所述水泵设置于水淬箱顶端以及旋转管件的后方,所述水泵分别与抽水管和输送管固定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与旋转管件的顶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源输送组件还包括套接环块,所述套接环块设置于旋转管件顶部以及输送管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主动齿轮;
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水淬箱的顶壁上,所述转轴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套设于转轴的外表面,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溜渣槽和铁水包本体;
所述溜渣槽连通于水淬箱的左侧,所述铁水包本体连通于溜渣槽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气压缸和挡板;
所述气压缸设置水淬箱底部的左侧,所述挡板设置于气压缸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排水管、排气管;
所述排水管设置于过滤箱右侧的底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水淬箱顶端以及从动齿轮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活动门和把手;
所述活动门铰接于过滤箱正面的两侧,所述把手设置于活动门正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晃动过滤组件包括两个托块、过滤网框、两个连接块、两个安装板、动力电机和丝杠;
两个所述托块设置于过滤箱相对两侧内壁间,所述过滤网框的底部两侧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托块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托块的后端且贯穿过滤箱,两个所述安装板设置于过滤箱背面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块的外侧,所述动力电机设置于右端安装板的外侧,所述丝杠设置于动力电机输出轴的左侧,所述丝杠贯穿右端安装板、两个连接块并延伸至左端安装板且与其活动套接,当丝杠发生旋转时,可带动连接块、托块和过滤网框的整体发生左右来回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管件、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可启动水泵,使得抽水管抽取外界水,再通过输送管导入至旋转管件,同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转轴带动主动齿轮发生旋转,进而可以使得从动齿轮、旋转管件和一排喷头整体发生转动,随后可通过旋转管件和一排喷头整体旋转喷水对水淬箱底部的硅锰合金渣进行均匀的喷洒水淬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块、连接块和丝杠,可先启动动力电机,由于动力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丝杠发生旋转,以便带动两个连接块和托块整体左右来回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托块顶部之间的过滤网框左右来回晃动,进而可以使得过滤网框内的水和合金渣发生晃动,提高过滤效率,避免合金渣堵塞孔洞,影响后续渣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2、水淬箱;3、旋转管件;4、喷头;5、从动齿轮;6、驱动电机;7、转轴;8、主动齿轮;9、水泵;10、输送管;11、抽水管;12、套接环块;13、溜渣槽;14、铁水包本体;15、气压缸;16、挡板;17、托块;18、过滤网框;19、连接块;20、安装板;21、动力电机;22、丝杠;23、排水管;24、排气管;25、活动门;2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1、水淬箱2,过滤箱1设置于水淬箱2下方;
上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2的左侧;
挡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2内底部;
晃动过滤组件,设置于过滤箱1内;
水淬机构包括水源输送组件、旋转组件和水淬组件;
水淬组件包括旋转管件3,活动套接于水淬箱2顶壁的中部,旋转管件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一排喷头4,旋转管件3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组件可以带动从动齿轮5旋转,旋转管件3顶端与水源输送组件连通;从动齿轮5的旋转带动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旋转,可利用水源输送组件将水导入旋转管件3,从而通过喷头4喷入水淬箱2内部,从动齿轮5的带动下,一排喷头4可进行旋转喷水,以便水淬处理。
当硅锰合金渣落入至水淬箱2内部时,可启动旋转组件,进而可使得从动齿轮5、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整体转动,同时启动水源输送组件,使得水源输送组件抽取外界水并导入至旋转管件3,最终利用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整体旋转喷水对合金渣进行水淬处理,不仅扩大了喷水范围,还使得水淬处理更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水淬处理后,挡料组件解除对水淬箱2内底部的阻挡,以使水淬箱2与过滤箱1连通,水淬后的硅锰合金渣和水一起落入过滤箱1内,通过过滤箱1内的晃动过滤组件对硅锰合金渣进行快速过滤,以获得水淬后的硅锰合金渣。
其中,水源输送组件包括水泵9、输送管10和抽水管11;
水泵9设置于水淬箱2顶端以及旋转管件3的后方,水泵9分别与抽水管11和输送管10固定连通,输送管10的底端与旋转管件3的顶部活动连接。
通过设置水泵9,在水泵9运行时,可使得抽水管11抽取外界水,再通过输送管10导入至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的内部,从而喷入水淬箱2内部。
其中,水源输送组件还包括套接环块12,套接环块12设置于旋转管件3顶部以及输送管10的内壁。通过套接环块12设置于输送管10的内壁上并套接于旋转管件3的顶部,从而使得输送管10的底端与旋转管件3连接得更稳固,避免在旋转管件3旋转过程中输送管10与旋转管件3之间发生脱离。
其中,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转轴7和主动齿轮8;
驱动电机6连接在水淬箱2的顶壁上,转轴7设置于驱动电机6输出轴的顶部,主动齿轮8套设于转轴7的外表面,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5的外表面相啮合。
通过设置有主动齿轮8,由于驱动电机6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7带动主动齿轮8发生旋转,主动齿轮8的旋转带动从动齿轮5旋转。
其中,上料组件包括溜渣槽13和铁水包本体14;
溜渣槽13连通于水淬箱2的左侧,铁水包本体14连通于溜渣槽13的左侧。
通过设置溜渣槽13分别与铁水包本体14与水淬箱2连通,当铁水包本体14内部的硅锰合金渣溢出时,可通过溜渣槽13落入至水淬箱2内。
其中,挡料组件包括气压缸15和挡板16;
气压缸15设置水淬箱2底部的左侧,挡板16设置于气压缸15的右侧。
通过在水淬箱2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气压缸15,而且在水淬箱2底部左侧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挡板16相匹配,并且滑槽位于气压缸15的右侧。当气压缸15运行时,可带动挡板16的整体发生左右位置活动,当气压缸15带动挡板16从滑槽中向右完全伸出时,阻挡水淬箱2与过滤箱1之间的连通处,可实现对水淬箱2底部的封闭,当气压缸15带动挡板16向左运动至滑槽内时,可实现对水淬箱2底部的开放。
其中,本申请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水管23和排气管24;
排水管23设置于过滤箱1右侧的底部,排气管24设置于水淬箱2顶端以及从动齿轮5的右侧。
当硅锰合金渣在水淬箱2内进行水淬处理时会产生热气,热气可通过排气管24排出。而且,通过过滤箱1内的晃动过滤组件将水淬后的硅锰合金渣和水分离后,最后将水通过排水管23向外排出。
其中,本申请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还包括活动门25和把手26,活动门25铰接于过滤箱1正面的两侧,把手26设置于活动门25正面上。
通过设置有把手26,操作人员可以拉动把手26带动两个活动门25翻转打开。
其中,晃动过滤组件包括两个托块17、过滤网框18、两个连接块19、两个安装板20、动力电机21和丝杠22;
两个托块17设置于过滤箱1相对两侧内壁间,过滤网框18的底部两侧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托块17的顶部,两个连接块19设置于两个托块17的后端且贯穿过滤箱1,两个安装板20设置于过滤箱1背面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块19的外侧,动力电机21设置于右端安装板20的外侧,丝杠22设置于动力电机21输出轴的左侧,丝杠22贯穿右端安装板20、两个连接块19并延伸至左端安装板20且与其活动套接,当丝杠22发生旋转时,可带动连接块19、托块17和过滤网框18的整体发生左右来回晃动。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动力电机21运行时,将会使得丝杠22发生转动,由于丝杆22与两个连接块19螺纹连接,当丝杠22发生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连接块19比如向左移动,两个连接块19分别带动相应的托块17向左移动,过滤网框18设置于两个托块17的顶部,所以过滤网框18也随托块17向左移动。当动力电机21反向运行时,也会使得丝杆22反向旋转,从而带动两个连接块19比如向右移动,两个连接块19分别带动相应的托块17向右移动,过滤网框18也随托块17向右移动。如此,可带动连接块19、托块17和过滤网框18的整体发生左右来回移动。
为了保证托块17在过滤箱1内平稳移动,过滤箱1的内壁与托块17的前端接触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滑槽,将插块17的前端插入至滑槽中。其中,过滤网框18可以是在底面设置过滤网孔,过滤网框18的底面可以低于托块17与连接块19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当铁水包本体14内部溢出的液态硅锰合金渣通过溜渣槽13落入至水淬箱2的内部时,此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6,使得转轴7带动主动齿轮8发生旋转,进而使得从动齿轮5、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发生转动,同时启动水泵9,利用抽水管11抽取外界水,再通过输送管10导入至旋转管件3和喷头4整体内部,最后将水通过旋转管件3和一排喷头4旋转喷出对水淬箱2内壁的合金渣进行均匀水淬处理,而热气将会通过排气管24排出。
随后可以启动气压缸15带动挡板16向左运动,此时可以使得被水淬过后的合金渣和水下落至过滤网框18内收集,同时启动动力电机21,使得丝杠22带动连接块19、托块17和过滤网框18的整体发生左右晃动,最终可以使得过滤网框18内水和合金渣渣快速被分离开来,而水将会下落过滤箱1底部再从排水管23排出,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拉动把手26将活动门25翻转打开,以便将过滤网框18抽出,再对其内部的合金渣拿取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水淬箱(2),过滤箱(1)设置于水淬箱(2)下方;
上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2)的左侧;
挡料组件,设置于水淬箱(2)内底部;
晃动过滤组件,设置于过滤箱(1)内;
水淬机构包括水源输送组件、旋转组件和水淬组件;
水淬组件包括旋转管件(3),活动套接于水淬箱(2)顶壁的中部,旋转管件(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一排喷头(4),旋转管件(3)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管件(3)顶端与水源输送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输送组件包括水泵(9)、输送管(10)和抽水管(11);
所述水泵(9)设置于水淬箱(2)顶端以及旋转管件(3)的后方,所述水泵(9)分别与抽水管(11)和输送管(10)固定连通,所述输送管(10)的底端与旋转管件(3)的顶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输送组件还包括套接环块(12),所述套接环块(12)设置于旋转管件(3)顶部以及输送管(1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转轴(7)和主动齿轮(8);
所述驱动电机(6)连接在所述水淬箱(2)的顶壁上,所述转轴(7)设置于驱动电机(6)输出轴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8)套设于转轴(7)的外表面,所述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5)的外表面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溜渣槽(13)和铁水包本体(14);
所述溜渣槽(13)连通于水淬箱(2)的左侧,所述铁水包本体(14)连通于溜渣槽(13)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气压缸(15)和挡板(16);
所述气压缸(15)设置水淬箱(2)底部的左侧,所述挡板(16)设置于气压缸(15)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23)、排气管(24);
所述排水管(23)设置于过滤箱(1)右侧的底部,所述排气管(24)设置于水淬箱(2)顶端以及从动齿轮(5)的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门(25)和把手(26);
所述活动门(25)铰接于过滤箱(1)正面的两侧,所述把手(26)设置于活动门(25)正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过滤组件包括两个托块(17)、过滤网框(18)、两个连接块(19)、两个安装板(20)、动力电机(21)和丝杠(22);
两个所述托块(17)设置于过滤箱(1)相对两侧内壁间,所述过滤网框(18)的底部两侧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托块(17)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块(19)分别设置于两个托块(17)的后端且贯穿过滤箱(1),两个所述安装板(20)设置于过滤箱(1)背面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块(19)的外侧,所述动力电机(21)设置于右端安装板(20)的外侧,所述丝杠(22)设置于动力电机(21)输出轴的左侧,所述丝杠(22)贯穿右端安装板(20)、两个连接块(19)并延伸至左端安装板(20)且与其活动套接。
CN202322216100.5U 2023-08-17 2023-08-17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564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6100.5U CN220564654U (zh) 2023-08-17 2023-08-17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6100.5U CN220564654U (zh) 2023-08-17 2023-08-17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4654U true CN220564654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6100.5U Active CN220564654U (zh) 2023-08-17 2023-08-17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4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6948B (zh) 一种工业废水中杂质过滤装置
CN21423278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润滑油生产提纯设备
CN220564654U (zh) 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CN109078749A (zh) 高粱酒原料加工设备
CN113230713A (zh) 一种化工厂用废水过滤设备
CN211069386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的除尘过滤系统
CN208033646U (zh) 一种铸件清洗装置
CN102847580A (zh) 煤样自动制粉机
CN210180024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挤压烘干装置
CN220779179U (zh) 一种生物制药提取液过滤装置
CN216558341U (zh) 石墨碳管炉除氨除粉尘装置
CN111645353A (zh) 一种往返式智能高效压榨机
CN220317917U (zh) 一种高效的金属废渣处理装置
CN218860493U (zh) 一种用于炼钢厂的废水收集设备
CN214808739U (zh) 一种化工产品加工用过滤辅助设备
CN219378237U (zh) 一种粉末冶金件清洗装置
CN217312195U (zh) 一种制备亚氯酸钠晶体用过滤装置
CN212596460U (zh) 一种易于分离物料的离心机
CN218980682U (zh) 一种环保型热敏性物料废水处理装置
CN219378970U (zh) 一种回转式带压力的粉末烧结炉设备
CN21977446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回喷系统输送泵
CN219702660U (zh) 一种大米加工除杂装置
CN217797349U (zh) 一种红茶筛选装置
CN216064492U (zh)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表面清洗装置
CN114345438B (zh) 一种荞麦的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