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3921U -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3921U
CN220563921U CN202322139382.3U CN202322139382U CN220563921U CN 220563921 U CN220563921 U CN 220563921U CN 202322139382 U CN202322139382 U CN 202322139382U CN 220563921 U CN220563921 U CN 220563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assembly
driving piece
piece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93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春江
章春发
徐月英
刘建军
邹运红
罗飞清
徐韶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ang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ang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ang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ang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93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3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3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3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纠偏组件及张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放卷驱动件及收卷驱动件,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间隔设置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组件包括滑轨及张紧辊,滑轨沿重力方向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辊与滑轨滑动连接;纠偏组件具有出料端,滑轨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随时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上下料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切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通常,薄膜在生产后的形状为连续长条带状的结构,在包装和运输时,需要缠绕在卷筒上形成卷装结构,而加工薄膜时往往还需要进行打孔,打孔设备一般需要对卷装的薄膜进行放料,将薄膜平摊开来,然后用打孔机进行打孔,打孔机每打孔一次后,都需要上料装置将卷材向前拖拉一定距离,使得下一个功能单元对准打孔机的打孔单元,以继续下一次的打孔。
为保证于薄膜基材上打孔的精准度,如申请号为201420420104.3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卷材薄膜的打孔机,其通过于放卷机构内设置纠偏控制系统,使得卷材薄膜由放卷机构放出后位置不会偏移,提高了卷材薄膜打孔的精度,但是,即使在放料时对卷材薄膜进行了纠偏,由于卷材薄膜非常轻薄且表面光滑,在卷材薄膜到达打孔机构之前,极易皱起从而再次发生偏移,从而造成加工位置不精确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卷材薄膜加工设备依旧存在上料精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纠偏组件及张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放卷驱动件及收卷驱动件,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间隔设置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组件包括滑轨及张紧辊,滑轨沿重力方向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辊与滑轨滑动连接;纠偏组件具有出料端,滑轨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
优选地,滑轨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及限位边,第一滑道沿重力方向设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连接,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连接,张紧辊一端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限位边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
优选地,张紧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均环设于张紧辊,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沿张紧辊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大于卷材薄膜的宽度。
优选地,张紧组件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设于机架上,其位于出料端与限位边之间,且面向张紧辊设置。
优选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具有入料端,第一导向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纠偏组件之间,且位于纠偏组件具有入料端的一侧,第一导向件与放卷驱动件平行设置。
优选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均设于机架上,第二导向件位于纠偏组件与滑轨之间,第三导向件位于收卷驱动件与滑轨之间,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均与张紧辊平行设置。
优选地,第三导向件与收卷驱动件于机架上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张紧辊选用橡胶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打孔设备包括上下料机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使得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基材可保持张紧状态,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张紧组件可拉动薄膜基材经过纠偏组件,使得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纠偏,同时张紧组件使得薄膜基材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的纠偏效果,收卷驱动件收料时基材也可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收放卷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上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一中基材过料路线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张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上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实施例二中打孔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穿有基材的打孔设备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驱动组件;3-纠偏组件;4-张紧组件;5-导向组件;
21-放卷驱动件; 22-收卷驱动件;
31-出料端; 32-入料端;
41-滑轨;42-张紧辊;43-第一限位件;44-第二限位件;45-感应件;
51-第一导向件;52-第二导向件;53-第三导向件;
411-第一滑道;412-第二滑道;413-限位边;
10-上下料机构;20-打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上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料机构用于对卷料基材上料及下料,其包括机架1、驱动组件2、纠偏组件3及张紧组件4,机架1用于承载驱动组件2、纠偏组件3及张紧组件4,驱动组件2用于放卷及拉卷,纠偏组件3用于对放卷后的基材纠偏,张紧组件4用于张紧基材。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基材过料路线示意图,图3为张紧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组件2包括放卷驱动件21及收卷驱动件22,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间隔设置设于机架1上,纠偏组件3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张紧组件4包括滑轨41及张紧辊42,滑轨41沿重力方向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张紧辊42与滑轨41滑动连接;纠偏组件3具有出料端31,滑轨41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31。
本例中,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端,纠偏组件3位于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张紧组件4位于纠偏组件3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且纠偏组件2于机架1上的高度高于滑轨41最低位置的高度,收卷驱动件22高于滑轨41最低位置为优选方案,张紧辊42可沿滑轨41滑动。
应用时,卷料基材需套设于放卷驱动件21上,而后将基材的一端依次穿过纠偏组件3、张紧组件4及收卷驱动件22,并将基材的一端固定于收卷驱动件22上,使得基材由张紧辊42的下方穿过;放卷驱动件21对卷料基材放料后,放卷驱动件21于收料驱动件之间的基材松弛,此时张紧辊42在重力作用下沿滑轨41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张紧辊42逐渐压动基材,使得基材由放卷驱动件21朝向张紧辊42处移动,基材穿过纠偏组件3并逐渐张紧,当张紧辊42的重力与基材对张紧辊42的拉力达到平衡后,张紧辊42停止滑动,基材张紧,而后拉料驱动件拉动基材,基材移动过程中逐渐拉动张紧辊42上升,拉料驱动件逐渐收卷基材,过程中基材保持张紧,如此反复,实现卷料基材的上料。
通过于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42,使得卷料基材在张紧辊42重力作用下,放卷驱动件21放料后基材可保持张紧状态,放卷驱动件21放料后,张紧组件4可拉动薄膜基材经过纠偏组件3,使得纠偏组件3对薄膜基材纠偏,同时张紧组件4使得薄膜基材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纠偏组件3对薄膜基材的纠偏效果,收卷驱动件22收料时基材也可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42于滑轨41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上下料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请参阅图4,图4为上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进一步地,滑轨41包括第一滑道411、第二滑道412及限位边413,第一滑道411沿重力方向设于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其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413连接,第二滑道412与第一滑道411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413连接,张紧辊42一端与第一滑道4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道41滑动连接,限位边413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31。
本例中,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均沿机架1高度方向设置,张紧辊42滑动于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之间,限位边4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且限位边413于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下方,应用时,基材经纠偏组件3的出料端31后,由张紧辊42的下方、限位边413的上方通过。
如此,通过间隔平行设置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使得张紧辊42可沿重力方向滑动,通过于第一滑道411及第二滑道412的下方设置限位边413,对张紧辊42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张紧辊42滑落,同时还对第一滑道411与第二滑道412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张紧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第一限位件43及第二限位件44均环设于张紧辊42,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沿张紧辊42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的间距大于卷材薄膜的宽度。
本例中,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均为圆环状,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间隔套设于张紧辊42,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可根据基材宽度调整。
如此,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可对经过张紧辊42的基材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张紧组件4还包括感应件45,感应件45设于机架1上,其位于出料端31与限位边413之间,且面向张紧辊42设置。
具体地,感应件45可选用相机或感应器,感应件45用于识别张紧辊42的高度,应用时,当感应件45识别到张紧辊42达到预设的高度后,放卷驱动件21对卷料基材放料。
如此,通过感应件45感应张紧辊42的位置,可使得放卷驱动件21与张紧驱动件配合驱动放料及拉料。
进一步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5,导向组件5包括第一导向件51,第一导向件51设于机架1上,纠偏组件3具有入料端32,第一导向件51位于放卷驱动件21与纠偏组件3之间,且位于纠偏组件3具有入料端32的一侧,第一导向件51与放卷驱动件21平行设置。
本例中,第一导向件51位于入料端32与放卷驱动件21之间,第一导向件51对由放卷驱动件21进入纠偏组件3的基材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基材进入纠偏组件3内。
进一步地,导向组件5还包括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均设于机架1上,第二导向件52位于纠偏组件3与滑轨41之间,第三导向件53位于收卷驱动件22与滑轨41之间,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均与张紧辊42平行设置。
本例中,第二导向件52与第三导向件53分别位于滑轨41的两侧,第二导向件52位于出料端31与限位边413之间,且第二导向件52高度高于限位边413的高度,第三导向件53位于限位边413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且第三导向件53的高度高于限位边413的高度。
如此,第二限位件44与第三限位件分别对经过张紧组件4的基材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卷料基材的上料更为流畅。
进一步地,第三导向件53与收卷驱动件22于机架1上的高度相同。
如此,可于第三导向件53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对基材加工,基材可平稳通过,进一步地提高了加工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张紧辊42选用橡胶辊。
如此,一方面橡胶辊可尽可能减小张紧辊42对基材的摩擦损耗,另一方面,橡胶辊重量适中,可避免张紧辊42过重对基材造成损坏。
综上,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使得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基材可保持张紧状态,收卷驱动件收料时基材也可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上下料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5为打孔设备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孔设备,包括上下料机构10及打孔机构20,上下料机构10用于对卷料基材运送上料,打孔机构20用于对上下料机构10运送的基材进行打孔加工。
请参阅图6,图6为穿有基材的打孔设备示意图,进一步地,本例中上下料机构10选用实施例一中相同结构,打孔机构20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三导向件53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
应用时,卷料基材由放卷驱动件21放出,经第一导向件51导向后进入纠偏组件3,纠偏组件3对基材纠偏后,依次穿过第二导向件52、张紧辊42及第三导向件53,经张紧辊42时,由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之间穿过,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分别对基材导向,张紧辊42使得放卷驱动件21与收卷驱动件22之间的基材张紧,打孔机构20对位于第二导向件52与收卷驱动卷22之间的基材进行打孔加工,收卷驱动件22拉料并收卷基材,完成卷料基材的打孔加工。
如此,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使得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基材可保持张紧状态,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张紧组件可拉动薄膜基材经过纠偏组件,使得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纠偏,同时张紧组件使得薄膜基材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的纠偏效果,收卷驱动件收料时基材也可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收放卷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驱动组件(2)、纠偏组件(3)及张紧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放卷驱动件(21)及收卷驱动件(22),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间隔设置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纠偏组件(3)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组件(4)包括滑轨(41)及张紧辊(42),所述滑轨(4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辊(42)与所述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出料端(31),所述滑轨(41)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1)包括第一滑道(411)、第二滑道(412)及限位边(413),所述第一滑道(41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第二滑道(412)与所述第一滑道(411)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张紧辊(4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道(4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道(41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边(413)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所述第一限位件(43)及所述第二限位件(44)均环设于所述张紧辊(42),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4)沿所述张紧辊(42)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4)的间距大于卷材薄膜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还包括感应件(45),所述感应件(45)设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出料端(31)与所述限位边(413)之间,且面向所述张紧辊(4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5),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第一导向件(51),所述第一导向件(5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入料端(32),所述第一导向件(51)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纠偏组件(3)之间,且位于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所述入料端(3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件(51)与所述放卷驱动件(21)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还包括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所述第二导向件(52)及所述第三导向件(53)均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导向件(52)位于所述纠偏组件(3)与所述滑轨(41)之间,所述第三导向件(53)位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与所述滑轨(41)之间,所述第二导向件(52)及所述第三导向件(53)均与所述张紧辊(42)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件(53)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于机架(1)上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42)选用橡胶辊。
9.一种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上下料机构(10)。
CN202322139382.3U 2023-08-09 2023-08-09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Active CN220563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382.3U CN22056392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382.3U CN22056392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3921U true CN220563921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9382.3U Active CN22056392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3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752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730438B (zh)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US20170106681A1 (en) Guide device for guiding a printed medium onto a take-up roll in a printing system
EP0943569A3 (en) Reel-up
CN113233231B (zh) 换卷装置及贴胶设备
CN220563921U (zh) 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US20190062098A1 (en) Media-sheet stacking systems
CN104228359A (zh) 记录装置、输送装置以及被输送介质的输送方法
CN101374743B (zh) 用于分切卷绕机中的方法
JP2009078918A (ja) シートの集積装置及びシートの集積方法
CN213291410U (zh) 一种预浸料的生产系统
CN213497234U (zh) 一种激光极耳成型设备
JP2794300B2 (ja) 写真フイルム巻取装置及び巻取方法
CN111634737A (zh) 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JP3415455B2 (ja) タイヤ形成装置
CN217225843U (zh) 一种模切检测设备
JP2781099B2 (ja) スタッカ
DE202020100749U1 (de) Spender-Vorrichtung und System
US20160207334A1 (en) Printer accessory and printer
US6808329B2 (en) Paper ejection apparatus in a print apparatus
CN217296077U (zh) 转帖机构及模切产品生产线
CN216661959U (zh) 一种调节收卷张力的品检机
US20150274484A1 (en) Conveying device
CN214569530U (zh) 一种料带浮动张紧机构
CN211869930U (zh) 贴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