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0411U -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 Google Patents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0411U
CN220560411U CN202322253886.8U CN202322253886U CN220560411U CN 220560411 U CN220560411 U CN 220560411U CN 202322253886 U CN202322253886 U CN 202322253886U CN 220560411 U CN220560411 U CN 220560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heel
casting
rotating shaft
whee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38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青山
柯荣鑫
曹斌
汪继华
唐红星
罗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Shengtel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Shengtel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Shengtel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Shengtel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38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0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0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0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下方设有两条互为平行的轨道(2),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与对应轨道(2)连接的轮组,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3)和至少一个从动轮(4),车体(1)的底部设有变频电机(5),变频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减速器(6),减速器(6)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3);所述从动轮(4)包括第一轮架(7),第一轮架(7)的内侧设有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通过第一转轴(9)连接第一轮架(7),第一滚轮(8)与第一转轴(9)之间设有调心滚子轴承(10)。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对准中铸管和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浇钢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背景技术
中铸管,又称中注管,外部为铸铁管,内衬为耐火砖,用于将浇钢车的钢水转移到铸造模具中,中铸管固定,且一端连接至与模具的浇口。浇钢车运送钢水至中铸管,将钢水从浇钢车排出,经中铸管导引进入到铸造模具中。
现有浇钢车的结构,如湖州盛特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车间中所用的浇钢车的结构,包括运送钢水的车体,车体的下方设有两条平行的轨道,轨道的一端靠近中铸管,轨道的另一端靠近冶炼炉,车体的底部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滚轮,两条轨道之间设有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被动链轮,主动链轮上设有驱动电机,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分别位于轨道的两端,链条与车体的底部固定。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链轮旋转,主动链轮带动链条旋转,链条带动浇钢车沿着轨道移动,浇钢车从冶炼炉获取钢水,将钢水移动到中铸管,倒入铸造模具中。
现有浇钢车存在的缺陷是,链条与链轮之间存在虚位,导致当驱动电机断电停止工作,且通过自身具有的抱闸装置锁定后,浇钢车仍可在外力作用下来回移动。在浇注钢水的过程中,伴随浇钢车重心改变以及钢水倾倒时的反作用力,浇钢车容易轻微移动,难以对准中铸管,容易有钢水溅出,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安全性较低。
并且,在冶炼车间中,地面上具有很多的炉渣以及飞溅出来的铁颗粒,容易粘附到链条上,加速链条的磨损,链条容易断裂,维修频率较高。
因此,现有浇钢车存在难以对准中铸管和维修频率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对准中铸管和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下方设有两条互为平行的轨道,车体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与对应轨道连接的轮组,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车体的底部设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减速器,减速器的壳体与变频电机的壳体固定,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从动轮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一轮架,第一轮架的内侧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轮架,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轮架的两侧固定,第一滚轮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调心滚子轴承。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配合的第一环形槽。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驱动轮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二轮架,第二轮架的内侧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轮架,第二转轴与第二滚轮固定,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轮架的两侧轴承连接。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从动轮,两个从动轮的第二转轴之间设有差速器,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联轴器连接两个第二转轴,差速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
前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中,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配合的第二环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变频电机和减速器的组合直接驱动浇钢车移动,避免虚位产生,当变频电机停止工作的时候,利用减速器的自锁能力,使浇钢车不会再移动,使浇钢车易于对准中铸管,并且变频电机和减速器位于浇钢车的底部,变频电机和减速器也是相对密封的元件,不易受炉渣和铁水飞溅干扰,不易损坏,维修频率较低。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在弯曲轨道上移动,移动时保留较小的摩擦阻力,减少磨损,进一步的降低维修频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对准中铸管和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在B-B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在驱动轮处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2在驱动轮处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车体,2-轨道,3-驱动轮,4-从动轮,5-变频电机,6-减速器,7-第一轮架,8-第一滚轮,9-第一转轴,10-调心滚子轴承,11-第一环形槽,12-第二轮架,13-第二滚轮,14-第二转轴,15-第一联轴器,16-差速器,17-第二联轴器,18-第三联轴器,19-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如图1至图3所示,在现有浇钢车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下方设有两条互为平行的轨道2,特点如下,
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与对应轨道2连接的轮组,轮组包括一个驱动轮3和一个从动轮4,车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变频电机5,两个变频电机5分别驱动两个驱动轮3,变频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蜗轮蜗杆式的减速器6,减速器6的壳体与变频电机5的壳体固定,减速器6的输出端连接对应的驱动轮3。
所述从动轮4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一轮架7,第一轮架7与车体1的底部固定,第一轮架7的内侧设有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通过第一转轴9连接第一轮架7,第一转轴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轮架7的两侧固定,第一滚轮8与第一转轴9之间设有调心滚子轴承10。采用调心滚子轴承10的目的是使第一滚轮8和第一轮架7之间可以有一定的摆动角度,第一滚轮8可以沿着轨道2的弯曲切线方向前进,减少浇钢车在弯曲轨道2上运行时的阻力。
所述第一滚轮8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2配合的第一环形槽11。
所述驱动轮3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二轮架12,第二轮架12与车体1的底部固定,第二轮架12的内侧设有第二滚轮13,第二滚轮13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2配合的第二环形槽19,第二滚轮13通过第二转轴14连接第二轮架12,第二转轴14与第二滚轮13固定,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轮架12的两侧轴承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14的内侧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5与对应减速器6的输出端固定。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在车体上设置连接变频电机5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变频电机5相应动作,变频电机5通过减速器6工作,减速器6通过第一联轴器15驱动第二转轴14旋转,第二转轴14带动第二滚轮13旋转,使浇钢车沿着轨道2移动。由于两个驱动轮3由不同的变频电机5驱动,两个驱动轮3的转速可以单独控制,使浇钢车在曲率轨道2上移动而保留较小的前进阻力,即在过弯时,使两个驱动轮3的移动角速度保持相等即可,但这种控制的实现比较麻烦,需要对轨道轨迹测量,并依托相应的软件控制,虽然依靠现有技术就能实现,但工程量比较大。
实施例2。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车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变频电机5,两个第二转轴14之间设有差速器16,差速器1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联轴器17连接两个第二转轴14,差速器16的输入端通过第三联轴器18连接减速器6的输出端。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在车体上设置连接变频电机5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变频电机5相应动作,变频电机5通过减速器6工作,减速器6通过差速器16驱动两个两个第二滚轮13旋转,使浇钢车沿着轨道2移动。
和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采用单个变频电机5驱动浇钢车移动,能耗会有所降低,并且,由于两个驱动轮3之间设置有差速器16,在过弯道的时候,两个驱动轮3之间的转速可以自动适应,易于控制,只需要设定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即可,轨道中间弯曲部分不用考虑。

Claims (7)

1.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下方设有两条互为平行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与对应轨道(2)连接的轮组,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3)和至少一个从动轮(4),车体(1)的底部设有变频电机(5),变频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减速器(6),减速器(6)的壳体与变频电机(5)的壳体固定,减速器(6)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4)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一轮架(7),第一轮架(7)的内侧设有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通过第一转轴(9)连接第一轮架(7),第一转轴(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轮架(7)的两侧固定,第一滚轮(8)与第一转轴(9)之间设有调心滚子轴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8)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2)配合的第一环形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包括截面为U形的第二轮架(12),第二轮架(12)的内侧设有第二滚轮(13),第二滚轮(13)通过第二转轴(14)连接第二轮架(12),第二转轴(14)与第二滚轮(13)固定,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轮架(12)的两侧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5)与减速器(6)的输出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从动轮(4),两个从动轮(4)的第二转轴(14)之间设有差速器(16),差速器(1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联轴器(17)连接两个第二转轴(14),差速器(16)的输入端通过第三联轴器(18)连接减速器(6)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13)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轨道(2)配合的第二环形槽(19)。
CN202322253886.8U 2023-08-18 2023-08-18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Active CN220560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886.8U CN2205604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886.8U CN2205604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0411U true CN220560411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3886.8U Active CN220560411U (zh) 2023-08-18 2023-08-18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0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3366Y (zh) 输送工件小车轨道道岔装置
CN220560411U (zh) 易于对准中铸管的浇钢车
CN201458619U (zh) 一种慢速辅助提升机
CN108246990A (zh) 一种轨道式铸铁机
CN104760599B (zh) 自驱式转向架结构轨道车辆
CN207900192U (zh) 一种轨道式铸铁机
CN203753137U (zh) 自驱式转向架结构轨道车辆
CN105689695B (zh) 一种安装有斜面轨道的钢包加揭盖装置
KR20080001841A (ko) 비상인출장치를 갖는 수강래들 이송대차
CN217807019U (zh) 一种轨道式钢包转运车
CN216637852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板材对中装置
CN107554549B (zh) 一种列车转向架上的导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3968984U (zh) 一种能爬坡转弯双钢包高温铅液运送电动轨道车总成
CN211758430U (zh) 铁水地面输送系统用双工位铁水包专用小车
CN204942452U (zh) 安全可靠型两瓣式铁水包的加揭盖装置
CN204777313U (zh) 车轴输送车
CN217574854U (zh) 一种可离合的车轮驱动机构
CN218892550U (zh) 一种新能源轨道车辆的可转向行走驱动结构
CN211545728U (zh) 一种钢件锻造专用的行车
CN215638734U (zh) 一种台车运动位置精确控制装置
CN215033569U (zh) 浇铸用拉铁水转盘
CN216970777U (zh) 一种移动压缩机轨道行走装置及移动压缩机
CN216575503U (zh) 电瓶车接铁装置
CN213083138U (zh) 一种高炉矿渣运输车传动装置
CN201470867U (zh) 铸铁机机尾铁块用堆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