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6691U - 一种定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6691U
CN220556691U CN202322100256.7U CN202322100256U CN220556691U CN 220556691 U CN220556691 U CN 220556691U CN 202322100256 U CN202322100256 U CN 202322100256U CN 220556691 U CN220556691 U CN 220556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stator
partition plate
middle ring
coo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02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杰
崔豪杰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02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6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6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6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包括机壳、定子本体和冷却管,所述机壳具有相对的定子面和水道面,所述水道面上设置有水道;所述定子本体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连接于所述定子面上,所述定子绕组套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的绕组端部伸出至所述定子铁芯外部;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合理利用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的空间,以使定子绕组直接接触冷却管,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部的定子和转子,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由铁芯,及绕设于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线圈是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其中定子的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以使转子在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内部会产生许多热量,其中大部分热量由线圈产生,导致线圈温度升高。如果线圈温度过高,会破坏线圈表面的绝缘层,铜线之间会发生短路,造成电机被烧毁的严重后果。另外转子上的永磁体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永磁体温度过高会发生退磁,进而降低电机性能,因此电机需配备冷却结构来实现降温。
现有电机的冷却结构大都以水道的方式布置于机壳上,以双定子单转子的轴向磁场电机为例,参考图1,转子200气隙地保持在两个定子100之间,并整体封装于机壳300内,其中机壳300包括与定子铁芯110抵接的底板310上,底板310内部设置水道400以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定子绕组120热量需要通过定子铁芯110才能传递至水道400,可见定子绕组120的热传递路径长,造成传导热阻大,使得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提高电机冷却效率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相对的定子面和水道面,所述水道面上设置有水道;
定子本体,所述定子本体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连接于所述定子面上,所述定子绕组套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的绕组端部伸出至所述定子铁芯外部;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绕组端部包括绕组内端部和绕组外端部,所述绕组内端部和所述绕组外端部分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的内外侧;
所述冷却管包括内冷却管和/或外冷却管,所述内冷却管设置在所述绕组内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所述内冷却管通过至少一个内端口与所述水道连通,所述外冷却管设置在所述绕组外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所述外冷却管通过至少一个外端口与所述水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外冷却管位于所述水道的径向外侧,所述水道的外圈连通有第一进出口,所述外冷却管的一个所述外端口与所述中环水道连通,所述外冷却管的另一个所述外端口与第二进出口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冷却管位于所述水道的径向内侧,所述水道包括中环第一水道和中环第二水道,所述中环第一水道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中环第一水道的外圈与第一进出口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的外圈与第二进出口连通,所述内冷却管的一个内端口与所述中环第一水道连通,所述内冷却管的另一个内端口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外冷却管位于所述水道的径向外侧,所述内冷却管位于所述水道的径向内侧,所述水道包括中环第一水道和中环第二水道,所述中环第一水道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沿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中环第一水道的外圈与第一进出口连通;
所述内冷却管的一个内端口与所述中环第一水道连通,所述内冷却管的另一个内端口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连通;
所述外冷却管的一个所述外端口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连通,所述外冷却管的另一个所述外端口与第二进出口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水道由隔板间隔而成,所述隔板包括第二周向隔板和第三周向隔板,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沿径向并从内至外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之间设置有水道,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
所述内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周向隔板相对设置,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水道相对设置;所述外冷却管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板还包括:
第一径向隔板,所述第一径向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之间,所述内冷却管的两个内端口分设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的两侧;
第二径向隔板,所述第二径向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之间,所述外冷却管的两外端口分设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的两侧;
所述中环水道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隔板和所述第二径向隔板分隔为中环第一水道和中环第二水道。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板还包括:
第一分流件,所述第一分流件位于中环第一水道内,所述第一分流件连接所述第一径向隔板,所述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之间存在间隙;
若干个第二分流件,所述第二分流件位于中环第二水道内,若干个第二分流件依次间隔连接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板还包括:
若干个连接件,若干个所述连接件沿周向间隔设置,用于锁紧所述定子铁芯的螺钉,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位于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上的第二分流件。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水管焊接于所述水道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周向隔板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定子铁芯直接连接于所述定子面上,并通过所述水道进行散热。合理利用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之间的空间,并在该空间内布置水管,以使定子绕组直接接触水管,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定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沿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定子本体、110定子铁芯、111齿部、112轭部、120定子绕组、120a绕组内端部、120b绕组外端部、120c绕组中部、121线圈、200转子、300机壳、310底板、310a定子面、310b水道面、320内侧板、330外侧板、331出线口、400水道、430中环水道、431中环第一水道、432中环第二水道、500隔板、520第二周向隔板、521第二开口、522第二凹陷部、523减重孔、530第三周向隔板、531第三开口、532第三凹陷部、541第一进出口、542第二进出口、561第一径向隔板、562第二径向隔板、571第一分流件、572第二分流件、580连接件、600冷却管、610内冷却管、611内端口、620外冷却管、621外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定子结构,包括:
机壳300,所述机壳300具有相对的定子面310a和水道面310b,所述水道面310b上设置有水道400;
定子本体100,所述定子本体100包括定子铁芯110和定子绕组120,所述定子铁芯110连接于所述定子面310a上,所述定子绕组120套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所述定子绕组120的绕组端部伸出至所述定子铁芯110外部;
冷却管600,所述冷却管600设置于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
所述定子铁芯110直接连接于所述定子面310a上,并通过所述水道400进行散热。合理利用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的空间,并在该空间内布置冷却管600,以使定子绕组120直接接触冷却管600,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机壳300包括底板310、内侧板320和外侧板330,所述内侧板320和所述外侧板330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310的内外边缘,并且所述内侧板320和所述外侧板330均位于所述底板310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定子面310a位于所述底板310的上表面,所述水道面310b位于所述底板310的下表面,因此连接在所述定子面310a上的所述定子本体100,其位于所述内侧板320和所述外侧板330之间。
所述定子面310a可为一水平面,所述定子铁芯110和所述冷却管600直接抵接固定在所述定子面310a上。
所述底板310、内侧板320和外侧板330均呈环形,但不限于此。所述内侧板320内部用来连接电机轴。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外侧板330上开设有出线口331,用于所述定子绕组120出线。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定子本体100包括定子铁芯110和定子绕组120,所述定子铁芯110连接于所述定子面310a上,所述定子绕组120套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
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若干个齿部111和一个轭部112,若干个所述齿部111呈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轭部112上表面,而所述轭部112的下表面抵接固定在所述定子面310a上。所述轭部112呈环形,所述齿部111的宽度沿径向从内至外逐渐增大,即所述齿部111呈梯形,所述齿部111的径向内表面和所述轭部112的径向内表面均为凹面,并且两者齐平,所述齿部111的径向外表面和所述轭部112的径向外表面均为凸面,并且两者齐平。所述定子铁芯110构成电机磁通回路和固定线圈的重要部件,可由冲片及各种紧固件压紧构成。
所述定子绕组120包括若干个线圈121,所述线圈121和所述齿部111的形状相适配,每个所述齿部111上分别套设一个所述线圈121。所述线圈121用漆包线绕制而成,通电产生磁场,同时会产生热量。所述漆包线包括铜线及设置在铜线外的绝缘漆层。参见图7,所述线圈121表面包覆有绝缘纸122,用于隔离所述线圈121与其它导电结构,例如在相邻的两个齿部111的定子槽之间设置有两个线圈121,通过在所述线圈121表面包覆所述绝缘纸122,防止位于同一定子槽内的两个线圈121导通。
继续参考图2、图3和图7,所述绕组端部包括绕组内端部120a、绕组外端部120b和绕组中部120c,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之间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绕组中部120c,所述绕组中部120c内嵌于所述相邻两个齿部111的定子槽之间,而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伸出至所述定子铁芯110外部,其中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分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内外侧。
参考图1,现有的定子绕组120的热量需要通过所述定子铁芯110传递至水道400,所述定子绕组120的热传递路径长,使得散热效率低。目前还会在所述定子本体100和所述机壳300之间填充灌封胶,此时所述定子绕组120可经过灌封胶作为途径传递至机壳300,并由水道400带走热量,而灌封胶的导热性差,而且空间浪费,本实施例通过在定子面310a和所述绕组端部之间设置冷却管600,进而提升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管600和所述水道400可分别独立进行冷却介质的输送,冷却介质包括冷却水或冷却油等。当然所述冷却管600和所述水道400可相连通,以使所述冷却介质循环通过所述冷却管600和所述水道400。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冷却管600包括内冷却管610和/或外冷却管620,所述内冷却管610设置在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与水道400连通,所述外冷却管620设置在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两个外端口621与水道400连通。
所述内冷却管610呈环形,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相互靠近,以使所述内冷却管610具有较长的弧长,增加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冷却效果。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通过所述底板310,并插入至所述水道400内。同理所述外冷却管620呈环形,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两个外端口621过所述底板310,并插入至所述水道400内。
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外冷却管620可采用铜管等材质制成,并利用焊接等方式与所述水道400相连。除此之外,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外冷却管620的横截面可呈圆形或方形等。
参考图4,所述中环水道430包括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的周向尺寸小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的周向尺寸。
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一个内端口611连通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所述内冷却管610的另一个内端口61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外端口62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外冷却管620的另一外端口621连通外部。
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可作为进水,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可作为出水,其中冷却介质依次通过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所述内冷却管610、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和所述外冷却管620,直至排出至外部,以使冷却均匀通过各水道,提升冷却效果。当然进水和出水可互换。
如图4所示,所述水道400由隔板500间隔而成,所述隔板500包括第二周向隔板520和第三周向隔板530,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沿径向并从内至外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设置有中环水道430,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上开设有第一进出口541和第二进出口542,所述第一进出口541和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连通;
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相对设置,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一个内端口611连通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所述内冷却管610的另一个内端口61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
所述定子铁芯110和所述中环水道430相对设置;
所述外冷却管6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相对设置,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外端口62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外冷却管620的另一外端口621连通第二进出口524。
第二周向隔板520和第三周向隔板530均呈环形,其中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的内圈可与所述内侧板320的内圈之间可设置有台阶,用于布置连接电机轴的轴承,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的外圈和所述外侧板330的外圈可齐平。
所述定子铁芯110对应所述中环水道430,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对应所述内冷却管610,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对应所述外冷却管620。由于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外冷却管620分别与所述中环水道430连通,以使冷却介质依次通过所述内冷却管610、所述外冷却管620和所述中环水道430。
参考图4,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的外圈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522,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522内,这样能够使所述内冷却管610连通所述中环水道430。
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的内圈向外侧凹陷形成第三凹陷部532,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外端口621位于所述第三凹陷部532内,所述外冷却管620的另一外端口621位于所述第三周向隔板630内部,这样是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外端口621和所述中环水道430连通,所述外冷却管620的另一个外端口62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524相连通。
继续参考图4,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第一径向隔板561,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分设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的两侧;
第二径向隔板562,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两外端口621分设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的两侧;
所述中环水道430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和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分隔为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
所述第一进出口541位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和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之间,所述第二进出口542位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和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之间,所述第一进出口541相对所述第二进出口542靠近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设置。
所述第一进出口541可作为进水口,所述第二进出口542可作为出水口,当然两者可互换。以所述第一进出口541为进水口,所述第二进出口542为出水口为例,冷却介质通过第一进出口541进入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左侧的所述内端口611进入所述内冷却管610,之后冷却介质逆时针通过所述内冷却管610,直至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右侧的所述内端口611流出,并顺时针通过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直至通过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左侧的外端口621进入所述外冷却管620,之后冷却介质逆时针通过所述外冷却管620,直至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左侧的外端口621流出,直至从所述第二进出口542排出。
参考图4,所述冷却管600可仅只有外冷却管620,此时所述外冷却管62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外侧,所述水道400的外圈连通有第一进出口541,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所述中环水道430连通,所述外冷却管的另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第二进出口542连通。
冷却介质可从第一进出口541进入所述水道400内,然后顺时针通过所述水道400,直至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左侧的外端口621进入所述外冷却管620,之后冷却介质逆时针通过所述外冷却管620,直至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左侧的外端口621流出,直至从所述第二进出口542排出。
继续参考图4,所述冷却管600可仅只有内冷却管610,此时所述内冷却管61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内侧,所述水道400包括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的外圈与第一进出口54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的外圈与第二进出口542连通,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连通,所述内冷却管610的另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连通。
冷却介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541进入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左侧的所述内端口611进入所述内冷却管610,之后冷却介质逆时针通过所述内冷却管610,直至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右侧的所述内端口611流出,并顺时针通过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直至从所述第二进出口542排出。
如图4所示,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第一分流件571,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位于中环第一水道431内,所述第一分流件571连接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之间存在间隙;
若干个第二分流件572,所述第二分流件572位于中环第二水道432内,若干个第二分流件572依次间隔连接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
当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541进入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时,首先进入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和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之间,之后沿逆时针并从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之间的间隙通过,并流入至所述第一分流件571和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并顺时针流至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左侧的所述内端口611处,防止冷却介质没有在各水道内均匀流动,进而降低冷却效果。
当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右侧的所述内端口611流出时,在所述第二分流件572的作用下,呈S型通过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增大了冷却介质的湍流程度,并有效提升换热能力。
如图4所示,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若干个连接件580,若干个所述连接件580沿周向间隔设置,用于锁紧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螺钉,所述连接件580位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所述连接件580连接位于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上的第二分流件572,以及第一分流件571。
所述定子铁芯110和所述机壳300的底板3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连接件580呈圆形,用于螺钉通过。所述第二分流件572呈直线型,而所述连接件580呈圆形,并且所述连接件580和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使冷却介质通过,当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连接件580处时发生涡流,有利于提高冷却介质对流,进一步提升换热能力。
所述定子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隔板500上,以封闭所述水道400。
参考图4,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523,以减轻重量。
第二实施例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所述轴向磁场电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和转矩密度高等优点。所述轴向磁场电机可以是单定子单转子或者单定子双转子的轴向磁场电机。
综上所述,所述定子铁芯110直接连接于所述定子面310a上,并通过所述水道400进行散热。合理利用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的空间,并在该空间内布置冷却管600,以使定子绕组120直接接触冷却管600,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300),所述机壳(300)具有相对的定子面(310a)和水道面(310b),所述水道面(310b)上设置有水道(400);
定子本体(100),所述定子本体(100)包括定子铁芯(110)和定子绕组(120),所述定子铁芯(110)连接于所述定子面(310a)上,所述定子绕组(120)套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所述定子绕组(120)的绕组端部伸出至所述定子铁芯(110)外部;
冷却管(600),所述冷却管(600)设置于所述绕组端部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端部包括绕组内端部(120a)和绕组外端部(120b),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分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内外侧;
所述冷却管(600)包括内冷却管(610)和/或外冷却管(620),所述内冷却管(610)设置在所述绕组内端部(120a)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所述内冷却管(610)通过至少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水道(400)连通,所述外冷却管(620)设置在所述绕组外端部(120b)和所述定子面(310a)之间,所述外冷却管(620)通过至少一个外端口(621)与所述水道(400)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62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外侧,所述水道(400)的外圈连通有第一进出口(541),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中环水道(430)连通,所述外冷却管的另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第二进出口(542)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却管(61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内侧,所述水道(400)包括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的外圈与第一进出口(541)连通,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的外圈与第二进出口(542)连通,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连通,所述内冷却管(610)的另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62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外侧,所述内冷却管(610)位于所述水道(400)的径向内侧,所述水道(400)包括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和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沿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的外圈与第一进出口(541)连通;
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一水道(431)连通,所述内冷却管(610)的另一个内端口(611)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连通;
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所述中环第二水道(432)连通,所述外冷却管的另一个所述外端口(621)与第二进出口(542)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400)由隔板(500)间隔而成,所述隔板(500)包括第二周向隔板(520)和第三周向隔板(530),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沿径向并从内至外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设置有水道(400),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上开设有第一进出口(541)和第二进出口(542);
所述内冷却管(610)和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相对设置,所述定子铁芯(110)和所述水道(400)相对设置;所述外冷却管(6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第一径向隔板(561),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所述内冷却管(610)的两个内端口(611)分设于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的两侧;
第二径向隔板(562),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所述外冷却管(620)的两外端口(621)分设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的两侧;
所述中环水道(430)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和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分隔为中环第一水道(431)和中环第二水道(43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第一分流件(571),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位于中环第一水道(431)内,所述第一分流件(571)连接所述第一径向隔板(561),所述第一分流件(571)与所述第二径向隔板(562)之间存在间隙;
若干个第二分流件(572),所述第二分流件(572)位于中环第二水道(432)内,若干个第二分流件(572)依次间隔连接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0)还包括:
若干个连接件(580),若干个所述连接件(580)沿周向间隔设置,用于锁紧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螺钉,所述连接件(580)位于所述第二周向隔板(520)和所述第三周向隔板(53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00)焊接于所述水道(400)上。
CN202322100256.7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定子结构 Active CN220556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0256.7U CN22055669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定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0256.7U CN22055669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定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6691U true CN220556691U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5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0256.7U Active CN22055669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定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6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23676A1 (en) Electric machine end turn cooling apparatus
WO2018103307A1 (zh) 电机转子支架以及电机
JP2006033916A (ja) 電動機の冷却装置
CN115912734A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及其定子冷却结构和制作方法
CN115296498A (zh) 一种冷却结构、定子、轴向磁场电机及组装方法
CN115882622A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及其定子冷却结构和制作方法
CN115765259A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及其定子冷却结构和制作方法
CN115765258A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及其定子冷却结构和制作方法
WO2022110895A1 (zh) 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220556691U (zh) 一种定子结构
JP5892091B2 (ja) マルチ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219086975U (zh) 一种定子及轴向磁场电机
CN217984818U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CN218276240U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14337015B (zh) 一种具有定子浸油冷却结构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JP6942881B2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CN216564760U (zh) 电机及车辆
JP3594007B2 (ja) 回転電機
CN114928186A (zh) 一种定子槽内直接油冷的冷却结构及油冷电机
JP4355555B2 (ja) 回転電機
CN116995830A (zh) 一种定子结构及其冷却方法
CN219068015U (zh) 一种电机的油冷结构及电机
CN217935403U (zh) 一种冷却结构、定子及轴向磁场电机
CN219812015U (zh) 油冷电机
CN220067025U (zh) 定子总成、电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