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1518U -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1518U
CN220551518U CN202322268078.9U CN202322268078U CN220551518U CN 220551518 U CN220551518 U CN 220551518U CN 202322268078 U CN202322268078 U CN 202322268078U CN 220551518 U CN220551518 U CN 220551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sealing
contact surface
sealing r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80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会
王休雷
王功乾
周宏灯
王沈磊
周宇
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shu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shu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shu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shu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80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1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1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1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包括阀座以及位于阀座上方的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与连杆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阀座上设有容纳所述密封件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一侧为围绕封水口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密封件具有与环形凸起相对的可形变部,所述密封件具有在所述连杆与阀座分离时未受压的初始状态,以及在阀座与连杆安装时被挤压的受压状态,当密封件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使所述可形变部朝阀座开口方向或背向环形凸起的一侧产生弹性形变,该电磁阀的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在电磁阀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应用于净水器,而净水器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必需品,电磁阀是净水器集成水路的一个重要部件,电磁阀通常包括绕组、设置在绕组内部的支架,支架下方设置阀座,支架和阀座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支架与阀座配合安装时大多采用常规的O型密封圈,阀座的封水口处设有被O型密封圈围绕的环形壁,当支架与阀座配合安装时会挤压O型密封圈以实现密封安装,由于支架整个压合在O型密封圈上部,使O型密封圈受压只能向两侧发生弹性形变并对环形壁造成挤压,加上环形壁本身设计的较薄,在受到O型密封圈较大的形变力挤压下很容易发生变形情况,从而造成封水口处关闭不稳会引起漏水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当支架向下压时,密封圈会挤压环形凸起发生变形情况,导致阀内水体外泄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包括阀座以及位于阀座上方的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与连杆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阀座上设有容纳所述密封件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一侧为围绕封水口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密封件具有与环形凸起相对的可形变部,所述密封件具有在所述连杆与阀座分离时未受压的初始状态,以及在阀座与连杆安装时被挤压的受压状态,当密封件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使所述可形变部朝环形槽开口方向或背向环形凸起的一侧产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与连杆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向环形凸起一侧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所述可形变部与第一接触面相连,当密封件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所述可形变部朝环形槽开口方向的一侧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杆包括连接本体、第一挤压杆以及第二挤压杆,当密封件处于受压状态下,所述第一挤压杆挤压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挤压杆挤压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可形变部设置于第一密封环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二密封环上,所述第二密封环与第一挤压杆之间相对的形成有用于缓冲形变的缓冲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一体成型且两者相连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杆与第二挤压杆的横截面呈倒“L”型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形变部为环状结构,其顶部成型有与第一接触面相连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一连接面之间相连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可形变部呈环状结构分布于环形凸起外侧,所述可形变部与环形凸起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内部设置有静磁芯,所述静磁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阀座与连杆配合安装时挤压位于环形槽中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具有与环形凸起相对的可变形部,可变形部在密封件受压状态下朝背向阀座一侧弹性形变,此结构设计的密封件相比于之前的O形密封圈大大减少对环形凸起的挤压作用力,从而有效避免对内环壁(为实施例中所指的环形凸起)造成挤压变形的情况,又能保证阀座与连杆之间配合安装的密封性,提升电磁阀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第一接触面为向环形凸起一侧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可形变部与第一接触面相连,当连杆向下压在斜面结构上,由于支架两侧还有空隙,则可形变部会朝阀座开口方向的一侧形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连杆向下挤压的时候,第一挤压杆与第一密封环挤压形成第一道密封屏障,第二挤压杆挤压第二密封环形成第二道密封屏障,第二密封环侧面与第一挤压杆侧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缓冲第二密封环形变的缓冲空间,缓冲空间能够为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提供形变力缓冲,避免第一密封环的第二密封环形变时相互影响。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静磁芯采用工型槽结构设置,使橡胶圈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提升,并且橡胶圈可以设置2个或者多个,从而起到多层防水的效果,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磁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连杆、阀座以及密封件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密封件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座;2、连杆;21、连接本体;22、第一挤压杆;23、第二挤压杆;3、密封件;31、第一接触面;32、第二接触面;33、第一密封环;34、第二密封环;4、可形变部;5、缓冲空间;6、环形凸起;7、环形槽;71、第一连接面;8、静磁芯;9、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包括阀座1以及位于阀座1上方的连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1与连杆2之间的密封件3,所述阀座1上设有容纳所述密封件3的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的一侧为围绕封水口设置的环形凸起6,所述密封件3具有与环形凸起6相对的可形变部4,所述密封件3具有在所述连杆2与阀座1分离时未受压的初始状态,以及在阀座1与连杆2安装时被挤压的受压状态,当密封件3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使所述可形变部4朝环形槽7开口方向或背向环形凸起6的一侧产生弹性形变。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阀内部包括阀座1和连杆2,阀座1和连杆2之间设置了密封件3,密封件3上设置了可形变部4,阀座1与连杆2未安装之前,连杆2与阀座1分离,密封件3未受压,密封件3处于初始状态,安装时,密封件3套设于阀座1内,密封件3上具有可形变部4,然后连杆2向下挤压密封件3,由于连杆2两侧具有空隙,所以当连杆2向下挤压后,可形变部4会向上形变或者背向环形凸起的一侧进行形变(形变只要不朝阀座1一侧进行延伸就可以),现有技术中,O型橡胶圈或者硅胶圈,由于支架整个压合在O型密封圈上部,使O型密封圈受压只能向两侧发生弹性形变并对环形壁造成挤压,加上环形壁本身设计的较薄(大约只有0.65mm),在受到O型密封圈较大的形变力挤压下很容易发生变形情况,从而造成封水口处关闭不稳会引起漏水情况,而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受到挤压时会朝上或者朝背向环形凸起的一侧进行形变,从而减小了密封件3对阀座1的压力,有效的避免了阀座1产生形变,从而起到防漏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密封件3还包括与连杆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为向环形凸起6一侧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所述可形变部4与第一接触面31相连,当密封件3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所述可形变部4朝环形槽7开口方向的一侧形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密封件3还包括第二接触面32,所述连杆2包括连接本体21、第一挤压杆22以及第二挤压杆23,当密封件3处于受压状态下,所述第一挤压杆22挤压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二挤压杆23挤压第二接触面32。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2所示,密封件3包括了与连杆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31和第二接触面32,第一接触面31为斜面,连杆2向下压的时候,第一挤压杆22挤压第一接触面31,第二挤压杆23挤压第二接触面32,当第一挤压杆22向下挤压的时候,实际上第一接触面31的左右两侧,也就是可形变部4和第二接触面32部分都会产生形变,但是第二接触面32部分的厚度比较厚,则形变力较小,而可形变部4的厚度较小,形变力较大,又由于连杆2两侧具有空隙,则可形变部4便会向环形槽开口的一侧形变,从而避免密封件3在形变的时候挤压环形凸起,导致电磁阀漏水,并且通过第一接触面31和第二接触面32的设置,能够实现阀体的双层密封,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密封件3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所述第一密封环33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面31,所述可形变部4设置于第一密封环3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面32位于第二密封环34上,所述第二密封环34与第一挤压杆22之间相对的形成有用于缓冲形变的缓冲空间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一体成型且两者相连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分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挤压杆22与第二挤压杆23的横截面呈倒“L”型结构设置。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件3包括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可形变部4位于第一密封环33靠近阀座1的一侧,第一密封环33与第一挤压杆22接触,第二密封环34与第二挤压杆23接触,并且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的横截面呈“L”型排列,也就是呈梯形结构,第二密封环34侧面与第一挤压杆22侧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缓冲第二密封环34形变的缓冲空间5,当第一挤压杆22和第二挤压杆23向下挤压时,第二密封环34的左侧是阀体侧壁,右侧是缓冲空间5,则第二密封环34朝缓冲空间5进行形变,则形变力不会作用到第一密封环33上,而第一挤压杆22挤压第一密封环33的时候,第一挤压杆22的左侧是缓冲空间5,第一密封环33左侧的形变力被缓冲空间5给缓冲掉了,形变力不会作用到第二密封环34上,右侧形变力作用到可形变部4上,导致可形变部4朝靠近第二密封环34的一侧形变,并且第二密封环34的高度高于第一密封环33的高度,因此即使当阀体内的水通过第一密封环33进入了缓冲空间5,也难以越过第二密封环34,通过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的设置,增加了阀体内的水体流向外部的路径,提高了防水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可形变部4为环状结构,其顶部成型有与第一接触面31相连的第一连接面71,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与第一连接面71之间相连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可形变部4呈环状结构分布于环形凸起6外侧,所述可形变部4与环形凸起6之间存在间隙。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3所示,阀座1上设置了环形凸起6,一般环形凸起6的的厚度为0.65mm,因此当现有技术中的O型圈挤压环形凸起6的时候,环形凸起6容易产生形变,可形变部4呈环状结构分布于环形凸起6外侧,可形变部4的顶部可以为平面或者斜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可形变部4呈环状结构分布于环形凸起6外侧,所述可形变部4与环形凸起6之间存在间隙。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2所示,可形变部4与环形凸起6之间存在间隙,是为了在第一挤压杆22在挤压第一密封环33的时候,能够为第一密封环33提供缓冲,避免可形变部4挤压环形凸起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杆2内部设置有静磁芯8,所述静磁芯8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橡胶圈9。
上述具体改进为:如图1所示,静磁芯8采用工型槽结构设置,使橡胶圈9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提升,并且橡胶圈9可以设置2个或者多个,从而起到多层防水的效果,提高防水性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包括阀座(1)以及位于阀座(1)上方的连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1)与连杆(2)之间的密封件(3),所述阀座(1)上设有容纳所述密封件(3)的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的一侧为围绕封水口设置的环形凸起(6),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具有与环形凸起(6)相对的可形变部(4),所述密封件(3)具有在所述连杆(2)与阀座(1)分离时未受压的初始状态,以及在阀座(1)与连杆(2)安装时被挤压的受压状态,当密封件(3)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使所述可形变部(4)朝环形槽(7)开口方向或背向环形凸起(6)的一侧产生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还包括与连杆(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为向环形凸起(6)一侧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所述可形变部(4)与第一接触面(31)相连,当密封件(3)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受压状态下,所述可形变部(4)朝环形槽(7)开口方向的一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还包括第二接触面(32),所述连杆(2)包括连接本体(21)、第一挤压杆(22)以及第二挤压杆(23),当密封件(3)处于受压状态下,所述第一挤压杆(22)挤压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二挤压杆(23)挤压第二接触面(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所述第一密封环(33)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面(31),所述可形变部(4)设置于第一密封环(3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面(32)位于第二密封环(34)上,所述第二密封环(34)与第一挤压杆(22)之间相对的形成有用于缓冲形变的缓冲空间(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33)和第二密封环(34)一体成型且两者相连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杆(22)与第二挤压杆(23)的横截面呈倒“L”型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部(4)为环状结构,其顶部成型有与第一接触面(31)相连的第一连接面(71),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与第一连接面(71)之间相连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部(4)呈环状结构分布于环形凸起(6)外侧,所述可形变部(4)与环形凸起(6)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内部设置有静磁芯(8),所述静磁芯(8)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橡胶圈(9)。
CN202322268078.9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Active CN220551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8078.9U CN220551518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8078.9U CN220551518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1518U true CN220551518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8078.9U Active CN220551518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1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7000U (zh) 一种双向密封浮动硬密封球阀弹簧防压并结构
WO2022078135A1 (zh) 一种用于低压工况的单向阀
CN220551518U (zh) 一种低压启动大流量耐高温直动放水电磁阀
US6776182B2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stop valve
CN117145997A (zh) 一种自泄压闸阀
CN101718343A (zh) 无泄露可逆止自动排气阀
CN219932945U (zh) 一种自适应高可靠性蜂窝结构金属密封件
CN219994547U (zh) 一种天然气场站新型阀套式排污阀
CN212616329U (zh) 一种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的密封结构
CN216519838U (zh) 一种具有漏水槽设计的执行机构与阀门连接结构
CN220134699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止回阀
CN214367769U (zh) 一种多功能水力控制阀主阀
CN216768496U (zh) 一种阀门法兰连接面的密封处理结构
CN218094384U (zh) 一种双向抗压阀芯及水龙头
CN218863414U (zh) 一种防水锤的控制阀及出水装置
CN215410292U (zh) 一种耐用防漏水水龙头阀芯
CN218031732U (zh) 进水阀波纹密封件
CN216382590U (zh) 一种气动角座阀的密封结构
CN219571029U (zh) 一种改进型防冻裂单冷内阀芯管及具有该内阀芯管的龙头
CN220352984U (zh) 一种水锤泄压装置
CN214404803U (zh) 一种双控制分水器
CN215892345U (zh) 一种采用面密封的燃油喷嘴
CN215715797U (zh) 一种防止渗漏的水槽
CN219866540U (zh) 阀体组件及用水设备
CN219388671U (zh) 全焊接式波纹管阀座偏心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