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5041U -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5041U
CN220545041U CN202321970254.7U CN202321970254U CN220545041U CN 220545041 U CN220545041 U CN 220545041U CN 202321970254 U CN202321970254 U CN 202321970254U CN 220545041 U CN220545041 U CN 220545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wall
rear shell
radiat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02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贲雪莲
贲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te'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te'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te'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te'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02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5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5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5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包括:手机后壳,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安装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于散热翅片外壁,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嵌入安装有导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散热翅片,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散热翅片转动,使散热翅片转动至与手机后壳外壁为垂直状态,且散热翅片的一侧外壁与手机后壳外壁的导热板贴合,每组散热翅片上方一行散热孔漏出,热量沿散热孔排出,并且沿导热板传递至散热翅片外壁,通过散热翅片加大散热面积,有益于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手机后壳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后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背景技术
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手机后壳是手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使用时,通常将手机背面安装于手机后壳内部,对手机进行防护,当手机长时间运行后,手机本身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手机后壳对手机本体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手机用散热后壳仅通过开设若干孔洞对手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专利文件CN217849503U公开了一种防滑手机壳,保护的权项公开了“包括:手机壳主体、柔性外壳、手指卡座和卡槽,所述手机壳主体一侧中央设有导热片,所述手机壳主体外壁位于导热片外侧设有柔性外壳,所述柔性外壳中部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卡接有手指卡座,所述柔性外壳中央开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根手指卡在手指卡座的指槽内,然后再用手握持手机壳,增加手部和手机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部出汗造成手机滑落,同时当手机发热时,通过导热片将热量导入到柔性外壳和手机壳主体之间的空腔中,通过手动按压柔性外壳,将空腔中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排出,加快手机的散热,减少手机过热造成的手部出汗”。但是上述专利文件中提出的手机壳,通过散热孔对手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手机用散热后壳仅通过开设若干孔洞对手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包括:
手机后壳,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散热孔;
安装框,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框;
连接杆,所述安装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杆,且蜗杆贯穿安装框的顶部,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于散热翅片外壁,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嵌入安装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孔洞。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充电插孔。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耳机插孔。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贯穿开设有镜头孔。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橡胶框。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的正面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缓冲垫,橡胶缓冲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散热孔、散热翅片和导热板,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散热翅片转动,使散热翅片转动至与手机后壳外壁为垂直状态,且散热翅片的一侧外壁与手机后壳外壁的导热板贴合,每组散热翅片上方一行散热孔漏出,热量沿散热孔排出,并且沿导热板传递至散热翅片外壁,通过散热翅片加大散热面积,有益于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手机后壳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橡胶框、防护框和弹簧,通过安装橡胶框,当手机后壳的背面摔落至地面时,通过橡胶框对冲击进行缓冲,对手机镜头进行防护,避免将手机镜头摔坏,当手机后壳的正面摔落至地面时,防护框与地面先接触,推动连接板沿安装槽内壁滑动,挤压弹簧,并通过弹簧和橡胶缓冲垫对冲击进行缓冲,对手机正面进行防护,实现提高对手机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后壳;2、孔洞;3、充电插孔;4、耳机插孔;5、镜头孔;6、散热孔;7、安装框;8、连接杆;9、蜗轮;10、蜗杆;11、散热翅片;12、橡胶框;13、安装槽;14、橡胶缓冲垫;15、缓冲弹簧;16、连接板;17、防护框;18、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包括:手机后壳1,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孔洞2,通过开设孔洞2,避免堵塞手机出音孔,影响声音传递,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充电插孔3,充电插孔3位于孔洞2的右侧,通过开设充电插孔3,便于使手机连接充电连接线,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耳机插孔4,耳机插孔4位于充电插孔3的右侧,用于使手机连接耳机连接线,手机后壳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镜头孔5,镜头孔5开设于手机后壳1外壁且靠近手机后壳1顶部处,通过开设镜头孔5,避免对手机拍摄镜头造成阻挡。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手机后壳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散热孔6,散热孔6的开设组数为若干组,且均匀分布于镜头孔5的下方,手机后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框7,安装框7的安装个数为两个,且安装框7的设置方向与收集后壳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对称设置与散热孔6的两侧,安装框7的外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位于手机后壳1的后侧,连接杆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9,且蜗轮9位于右侧一组安装框7的内部,蜗轮9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杆10,且蜗杆10贯穿安装框7的顶部,连接杆8贯穿连接于散热翅片11外壁,且散热翅片11位于手机后壳1的后侧,散热翅片11的安装方向与手机后壳1的宽度方向相同,散热翅片11的安装组数为若干组,手机后壳1的外壁嵌入安装有导热板18,导热板18为石墨烯板,需要使用手机后壳1对手机进行散热时,转动蜗杆10,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使蜗轮9带动连接杆8转动,连接杆8带动散热翅片11转动,使散热翅片11转动至与手机后壳1外壁为垂直状态,且散热翅片11的一侧外壁与手机后壳1外壁的导热板18贴合,每组散热翅片11上方一行散热孔6漏出,热量沿散热孔6排出,并且沿导热板18传递至散热翅片11外壁,通过散热翅片11加大散热面积,有益于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手机后壳1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手机后壳1的背面外壁固定安装有橡胶框12,且橡胶框12位于镜头框的外部,手机后壳1的正面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缓冲垫14,橡胶缓冲垫14固定安装于安装槽13的内部底部,橡胶缓冲垫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的安装组数为若干组,且缓冲弹簧15位于安装槽13的内部,缓冲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外壁与安装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并且贯穿安装槽13的内壁顶部,延伸至手机后壳1的正面一侧,连接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框17,防护框17位于收集后壳的正面一侧的上方,通过安装橡胶框12,当手机后壳1的背面摔落至地面时,通过橡胶框12对冲击进行缓冲,对手机镜头进行防护,避免将手机镜头摔坏,当手机后壳1的正面摔落至地面时,防护框17与地面先接触,推动连接板16沿安装槽13内壁滑动,挤压弹簧,并通过弹簧和橡胶缓冲垫14对冲击进行缓冲,对手机正面进行防护,实现提高对手机的防护效果。
工作原理,一种散热手机后壳1使用时,需要使用手机后壳1对手机进行散热时,转动蜗杆10,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使蜗轮9带动连接杆8转动,连接杆8带动散热翅片11转动,使散热翅片11转动至与手机后壳1外壁为垂直状态,且散热翅片11的一侧外壁与手机后壳1外壁的导热板18贴合,每组散热翅片11上方一行散热孔6漏出,热量沿散热孔6排出,并且沿导热板18传递至散热翅片11外壁,通过散热翅片11加大散热面积,有益于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手机后壳1的散热效果,不需要对手机进行散热时,反向转动蜗杆10,蜗轮9带动连接杆8反向转动,使散热翅片11转动至与手机后壳1后侧外壁贴合状,便于携带,并且通过散热翅片11对散热孔6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沿散热孔6进入手机后壳1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机后壳(1),所述手机后壳(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散热孔(6);
安装框(7),所述手机后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框(7);
连接杆(8),所述安装框(7)的外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9),所述蜗轮(9)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杆(10),且蜗杆(10)贯穿安装框(7)的顶部,所述连接杆(8)贯穿连接于散热翅片(11)外壁,所述手机后壳(1)的外壁嵌入安装有导热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孔洞(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充电插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耳机插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镜头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橡胶框(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的正面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缓冲垫(14),橡胶缓冲垫(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框(17)。
CN202321970254.7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Active CN220545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0254.7U CN2205450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0254.7U CN2205450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5041U true CN220545041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0254.7U Active CN2205450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5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45041U (zh) 一种手机用散热后壳
CN213750426U (zh) 一种快速的光电信息转换设备
CN21004035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528025U (zh) 一种数据备份存储装置
CN213818057U (zh) 一种互联网信息采集交换箱
CN212034286U (zh) 一种无线扬声器系统
CN111146386B (zh) 固态锂电池模块框架防震装置
CN209963780U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的外壳
CN212810288U (zh) 一种高性能的esd晶体管
CN212086730U (zh) 一种物联网企业管理通用智能终端的备用防护罩
CN213783327U (zh) 一种中继媒体网关设备
CN213123838U (zh) 一种丁腈绝缘及护套扁电缆
CN215869555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锂电池
CN21591234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防尘型网通5g通信模块
CN220710497U (zh) 一种组合式新能源电池安装箱
CN220368073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
CN213243595U (zh) 一种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CN210274527U (zh) 一种硅基麦克风用防静电pcb板
CN219042206U (zh) 一种5g基站用连接装置
CN21814176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
CN216852070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室外用摄像机
CN219266748U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背光模组
CN210274070U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
CN218499396U (zh) 一种ku功放模块的防护装置
CN117595018B (zh) 一种无线电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