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265U -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265U
CN220544265U CN202321821674.9U CN202321821674U CN220544265U CN 220544265 U CN220544265 U CN 220544265U CN 202321821674 U CN202321821674 U CN 202321821674U CN 220544265 U CN220544265 U CN 220544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unting plate
plate body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16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金
李璐
陈建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chweiz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chweiz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chweiz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chweiz AG
Priority to CN2023218216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4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该接线端子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卡接单元和防退单元。接线端子的后长肋在穿过第一通孔后能够与安装板本体卡接,以对后长肋与安装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卡接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卡接块,相邻卡接块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允许接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卡扣通过,在接线端子安装于预设的安装位置时,卡扣与卡接块卡接,以对卡扣与安装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在接线端子安装于安装位置时,防退单元对接线端子与安装板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本申请提供的接线端子安装板可以避免接线端子上卡扣的损坏,方便组装。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部件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温控器,房间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及相关楼宇产品等设备在接线时需要通过接线端子进行线路连接,首先需要将接线端子安装在安装板上,然后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平面上,最后在接线端子上进行设备线路的连接,以对设备进行供电。
目前,通过特殊的夹具将接线端子上的卡扣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板的卡扣容纳槽内。
然而,由于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的卡扣容纳槽以及接线端子上的卡扣均为刚性结构,在夹具将卡扣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板的过程中容易使卡扣发生损坏,从而导致接线时接线端子在接线端子安装板上松动或者脱落,导致装配工艺过程复杂,装配时间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的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可以避免接线端子上卡扣的损坏,方便组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卡接单元和防退单元。接线端子的后长肋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能够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卡接,以对所述后长肋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本体。所述卡接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卡接块,所述至少两个卡接块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且相邻卡接块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能够允许所述接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卡扣通过,在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预设的安装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块卡接,以对所述卡扣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在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防退单元对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卡扣穿过所述间隔后,所述接线端子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接线端子抵靠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上的与所述卡接块同侧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长肋的长度,以在所述接线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后长肋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退单元包括:防退挡板和弹片;所述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纳所述防退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弹片的背离所述卡接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本体相连接,所述弹片的朝向所述卡接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防退挡板相连接;所述防退挡板在所述接线端子的压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防退挡板偏离初始位置以使所述接线端子上的至少部分卡扣穿过所述间隔;在所述接线端子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后,所述防退挡板能够在所述弹片的复位力作用下运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以对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安装板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退单元与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块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后,所述接线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靠于所述卡接块的第一侧面,所述卡接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朝向所述防退单元的面为第二侧面,所述卡接块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相交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单元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安装板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卡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接线端子上的每个接线口与一个所述容纳槽相对;所述容纳槽,用于在所述接线端子接线时容纳从所述接线口中伸出的针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本体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卡接块沿所述第三通孔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上,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至少部分卡扣穿过所述间隔后,所述卡扣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本体还包括限位块;所述接线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接线端子抵靠于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防退单元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固定在外部的安装平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本体还包括: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用于在所述接线端子接线时使线材穿过所述安装板本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接线端子,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安装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可以卡接接线端子上的后长肋,接线端子的卡扣可以穿过卡接单元中卡接块之间间隔,且接线端子在安装位置时,可以与卡接块卡接,通过防退单元可以对接线端子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由此实现了固定接线端子,由于安装过程未使用夹具,因此可以减少生产夹具的成本,且在安装过程中卡扣穿过间隔,在安装位置时与卡接块卡接,因此与相关技术中将接线端子压入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比,不会导致接线端子上卡扣的损坏,可以防止接线端子在接线端子安装板上松动或者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容纳槽的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三通孔的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限位块的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安装孔的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走线孔的接线端子安装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接线端子 101:后长肋 102:接线口
103:卡扣 200:接线端子安装板 201:安装板本体
202:卡接单元 203:防退单元 2021:卡接块
2031:防退挡板 2032:矩形弹片 2033:第二通孔
2022:倒角结构 205:容纳槽 206:第三通孔
207:限位块 208:安装孔 209:走线孔
204:第一通孔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前所述,温控器,房间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及相关楼宇产品等设备在接线时需要通过接线端子进行线路连接,首先需要将接线端子安装在安装板上,然后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平面上,最后在接线端子上进行设备线路的连接,以对设备进行供电。图1示出了一种接线端子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线端子100包括后长肋101、接线口102和卡扣103,后长肋101和卡扣103分别设置于接线端子100的上下边缘,后长肋101和卡扣103可以使接线端子100卡接在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目前,通过特殊的夹具将接线端子100上的卡扣103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板的卡扣容纳槽内。然而,由于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的卡扣容纳槽以及接线端子100上的卡扣103均为塑料材质的刚性结构,在夹具将卡扣103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板的过程中容易使卡扣103发生损坏,从而导致接线时接线端子100在接线端子安装板上松动或者脱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板本体上的第一通孔可以卡接接线端子上的后长肋,接线端子的卡扣可以穿过卡接单元中卡接块之间间隔,且接线端子在安装位置时,可以与卡接块卡接,通过防退单元可以对接线端子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由此实现了固定接线端子,由于安装过程未使用夹具,因此可以减少生产夹具的成本,且在安装过程中卡扣穿过间隔,在安装位置时与卡接块卡接,因此与相关技术中将接线端子压入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比,不会导致接线端子上卡扣的损坏,可以防止接线端子在接线端子安装板上松动或者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各个说明书附图仅用于便于说明和理解本实施例,而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任何限制,其未必是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的。为了方便说明,在下述任一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0均用图1所示的接线端子100指代,但不应对接线端子100造成任何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安装板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包括:安装板本体201,安装板本体20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4、卡接单元202和防退单元203。接线端子100的后长肋101在穿过第一通孔204后能够与安装板本体201卡接,以对后长肋101与安装板本体201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第一方向X垂直于安装板本体201。卡接单元202包括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第二方向Y平行于安装板本体201,且相邻卡接块2021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能够允许接线端子100的至少一个卡扣103通过,在接线端子100安装于预设的安装位置时,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卡接,以对卡扣103与安装板本体201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在接线端子100安装于安装位置时,防退单元203对接线端子100与安装板本体201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第一通孔204可以为矩形通孔、长圆形通孔等等,接线端子100的后长肋101穿过第一通孔204后与安装板本体201相抵靠,由此可以将接线端子100的上边缘卡接在安装板本体201上,可以固定接线端子100的上边缘。
卡接单元202中包括的卡接块2021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相邻卡接块2021之间设置有间隔,相邻卡接块2021之间的间隔长度相同,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图2示出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中包括有3个卡接块2021,3个卡接块2021两两之间设置有长度相同的间隔。每个间隔可以允许接线端子100的至少一个卡扣103通过。安装时,接线端子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该多个间隔。如图2所示,卡接单元202有2个间隔,在安装过程中,图1接线端子的3个卡扣103中的两个能够分别通过该两个间隔,接线端子在安装位置时,卡接块2021与卡扣103卡接,从而可以固定接线端子100的下边缘。
当接线端子100在安装位置时,防退单元203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对接线端子100与安装板本体201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即可以防止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脱离卡接状态,防止接线端子100在第二方向Y脱离安装板本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板本体201上的第一通孔204可以卡接接线端子100上的后长肋101,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可以穿过卡接单元202中卡接块2021之间的间隔,且接线端子100在安装位置时,可以与卡接块2021卡接,通过防退单元203可以对接线端子100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由此实现了固定接线端子100,由于安装过程未使用夹具,因此可以减少生产夹具的成本,且在安装过程中卡扣103穿过间隔,在安装位置时与卡接块2021卡接,因此与相关技术中将接线端子100压入接线端子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比,不会导致接线端子100上卡扣103的损坏,可以防止接线端子100在接线端子安装板200上松动或者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间隔后,接线端子1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运动至安装位置。
在安装接线端子100时,将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放入间隔内,使卡扣103穿过间隔,然后给接线端子100一个平行于直线延伸方向的外力,接线端子100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运动至预先设定的安装位置,此时卡接块2021与卡扣103卡接,从而可以固定接线端子100的下边缘。
防退单元203,可以防止接线端子100向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防止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脱离卡接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安装过程为接线端子100上的卡扣103穿过卡接块之间的间隔后,沿第二方向Y运动,因此与相关技术中将接线端子100压入接线端子安装板200上的安装孔相比,不会导致接线端子100上卡扣103的损坏,可以防止接线端子100在接线端子安装板200上松动或者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线端子100安装于安装位置时,接线端子100抵靠于安装板本体201上的与卡接块2021同侧的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0抵靠于安装板本体201上的与卡接块2021同侧的表面,使接线端子100上的卡扣103卡接在安装板本体201上,实现了在第一方向X上对接线端子100的限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孔204的长度大于后长肋101的长度,以在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后长肋101在第一通孔204内沿第二方向Y运动。
第一通孔204的长度大于接线端子100上后长肋101的长度,由此可以将后长肋101穿过第一通孔204后与安装板本体201卡接,且在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后长肋101可以在第一通孔204中跟随接线端子100运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04的长度大于后长肋101的长度,由此可以在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后长肋101可以在第一通孔204中跟随接线端子100运动,避免由于第一通孔204的长度较短导致接线端子100无法在外力作用下运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防退单元203包括:防退挡板2031和弹片2032。安装板本体20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033,第二通孔2033可以容纳防退单元203。在第二方向Y上,弹片2032的背离卡接单元202的第一端与安装板本体201相连接,弹片2032的朝向卡接单元202的第二端与防退挡板2031相连接。防退挡板2031在接线端子100的压力作用下驱动弹片2032发生弹性形变,防退挡板2031偏离初始位置以使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间隔。在接线端子100运动至安装位置后,防退挡板2031能够在弹片2032的复位力作用下运动至初始位置,以对接线端子100与安装板本体201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弹片2032可以弹性形变,当安装接线端子100时,接线端子100在外力作用下给防退挡板2031一个向下的压力,防退挡板2031将向下的压力传递至弹片2032上,弹片2032发生弹性形变,带动防退挡板2031偏离初始位置,例如:使防退挡板2031与安装板本体201处于同一高度。这时,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可以穿过卡接单元202中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之间的间隔,且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运动至预设的安装位置。
当接线端子100运动至安装位置时,接线端子100停止给防退挡板2031向下的压力,此时在弹片2032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弹片2032恢复初始状态,带动防退挡板2031回到初始位置,防退挡板2031与接线端子100运动方向相对的边缘相接触,防止接线端子100向运动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对接线端子100进行平行于安装板本体201的方向上的限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退单元203设置于安装板本体201上的第二通孔2033中,通过防退单元203中的弹片2032可以带动防退挡板2031在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上运动,由此可以使接线端子100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运动,并在接线端子100运动至安装位置后,弹片2032的复位力带动防退挡板2031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可以对接线端子100进行限位,防止接线端子100向反方向运动,以完成接线端子100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退单元203与安装板本体201一体成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退单元203和安装板本体201一体成型,由此可以节省制作安装板本体201的材料,且无需将防退单元203和安装板本体201进行组合,因此在成型过程中减少了组合的步骤,提高了制作安装板本体201的效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卡接块2021为长方体结构,在接线端子100运动至安装位置后,接线端子100在第一方向X上抵靠于卡接块2021的第一侧面,卡接块2021在第二方向Y上朝向防退单元203的面为第二侧面,卡接块2021上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相交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2022。
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且第二侧面与接线端子100运动至安装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对。卡接块2021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邻且相互垂直,在安装接线端子100时,接线端子100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卡接块2021之间的间隔后,卡扣103与运动方向相同的侧面首先与卡接块2021的第二侧面相抵靠,当接线端子100受到外力作用时,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由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相交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2022,因此卡扣103可以沿倒角结构2022跟随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当接线端子100在外力作用下运动至安装位置后,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的第一侧面抵靠,实现与卡接块2021的卡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块2021为长方体结构,卡接块202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交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2022,接线端子100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卡扣103可以沿倒角结构2022跟随接线端子100运动,可以减少接线端子100安装时所需的外力,且由于倒角结构2022可以使卡扣103更加容易运动,避免了接线端子100运动时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之间的碰撞,从而避免卡扣103或卡接块2021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卡接单元202还包括一连接部,连接部由安装板本体201沿第一方向X延伸形成,卡接块2021设置于连接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单元202还包括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接块2021,由此可以容纳卡扣103,使卡扣103与卡接块2021卡接,实现了卡扣103的安装,使接线端子安装板200适用于具有一定高度的卡扣,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适用性。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容纳槽205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至少两个容纳槽205。接线端子100安装于安装位置时,第一方向X上接线端子100上的每个接线口102与一个容纳槽205相对。容纳槽205可以在接线端子100接线时容纳从接线口102中伸出的针脚。
当接线端子100在安装位置时,接线口102进行接线后由于针脚,例如:PIN针脚,可能会突出接线端子100,因此在安装板本体201对应于位于安装位置的接线端子100的接线口102处设置有容纳槽205,容纳槽205可以有多种形状,可以为矩形、半圆形等等,例如:图5中示出了具有3个形状为半圆形的容纳槽205的安装板本体201。容纳槽205与接线端子100的接线口102一一对应,容纳槽205可以容纳突出接线口102的针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至少两个容纳槽205,至少两个容纳槽205可以容纳接线端子100中接线口102突出的针脚,由此可以使针脚穿过接线口102,防止针脚从接线口102中脱落,且可以减少接线端子安装板200整体的厚度,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适用性。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三通孔206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第三通孔206。卡接块2021沿第三通孔206的边缘设置于安装板本体201上,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相邻卡接块2021之间的间隔后,在垂直于安装板本体201的方向上,卡扣103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孔206内。
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第三通孔206,第三通孔206的边缘设置有条状凸起,条状凸起上沿直线分布有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在一示例中,图6示出了分布3个卡接块2021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第三通孔206可以容纳接线端子100上的卡扣103,在安装接线端子100时,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孔206内,卡扣103的剩余部分会穿出第三通孔206。
应理解,当接线端子100的卡扣103较薄时,存在卡扣103全部位于第三通孔206内的情况,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第三通孔206,第三通孔206可以容纳卡扣103的至少部分,由此可以使卡扣103较厚的接线端子100安装在安装板本体201上,且设置第三通孔206可以减少安装板本体201所需的材料,因此降低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成本,且可以降低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厚度。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限位块207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限位块207。接线端子100沿第二方向Y运动至安装位置时,接线端子100抵靠于限位块207朝向防退单元203的表面。
限位块207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接线端子100在安装时沿第二方向Y运动超过安装位置,限位块207的形状可以为条形、矩形等等,在一示例中,图7示出了条形限位块207。在接线端子100接线操作时,限位块207也可以起到帮接线端子100承受扭矩的作用,具体地,在接线端子100进行接线时,需要通过接线端子100上设置的螺丝固定线材,螺丝在拧紧时会产生一个扭矩,限位块207可以承受接线端子100的扭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端子安装板200还包括限位块207,接线端子100抵靠于限位块207朝向防退单元203的表面,由此可以防止接线端子100在安装时沿第二方向Y运动超过安装位置,实现了对接线端子100在第二方向Y上的限位,且可以承受接线端子100的扭矩,防止接线端子100或安装板本体201损坏。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安装孔208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208。至少两个安装孔208可以将安装板本体201固定在外部的安装平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201上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208,由此可以将安装板本体201通过螺丝钉等固定工具固定在外部安装平面上,例如:墙面、板面等。使该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环境,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适用性。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走线孔209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走线孔209。走线孔209可以在接线端子100接线时使线材穿过安装板本体201。
在使用接线端子安装板200时,可以将安装板本体201的走线孔209对准预留的走线位置,线材可以穿过走线孔209后连接在接线端子100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走线孔209,由此可以将线材穿过安装板本体201后连接在接线端子100上,从而可以将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安装在墙体、木板等安装平面上,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板200的适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接线端子1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接线端子100安装于接线端子安装板200。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申请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的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
即,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专利申请中关于人的名词和代词不限于具体性别。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本体(201),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上设置有:
第一通孔(204),接线端子(100)的后长肋(101)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4)后能够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卡接,以对所述后长肋(101)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
卡接单元(202),其包括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所述至少两个卡接块(2021)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且相邻卡接块(2021)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能够允许所述接线端子(100)的至少一个卡扣(103)通过,在所述接线端子(100)安装于预设的安装位置时,所述卡扣(103)与所述卡接块(2021)卡接,以对所述卡扣(103)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以及
防退单元(203),在所述接线端子(100)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防退单元(203)对所述接线端子(100)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卡扣(103)穿过所述间隔后,所述接线端子(1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Y)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线端子(100)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接线端子(100)抵靠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上的与所述卡接块(2021)同侧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04)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长肋(101)的长度,以在所述接线端子(100)沿所述第二方向(Y)运动时,所述后长肋(101)在所述第一通孔(204)内沿所述第二方向(Y)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单元(203)包括:防退挡板(2031)和弹片(2032);
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033),所述第二通孔(2033)用于容纳所述防退单元(203);
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弹片(2032)的背离所述卡接单元(202)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相连接,所述弹片(2032)的朝向所述卡接单元(202)的第二端与所述防退挡板(2031)相连接;
所述防退挡板(2031)在所述接线端子(100)的压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弹片(2032)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防退挡板(2031)偏离初始位置以使所述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所述间隔;
在所述接线端子(100)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后,所述防退挡板(2031)能够在所述弹片(2032)的复位力作用下运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以对所述接线端子(100)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单元(203)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021)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100)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后,所述接线端子(100)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抵靠于所述卡接块(2021)的第一侧面,所述卡接块(202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朝向所述防退单元(203)的面为第二侧面,所述卡接块(2021)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相交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20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单元(202)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安装板本体(20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形成,所述卡接块(2021)设置于所述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至少两个容纳槽(205);
所述接线端子(100)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时,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接线端子(100)上的每个接线口(102)与一个所述容纳槽(205)相对;
所述容纳槽(205),用于在所述接线端子(100)接线时容纳从所述接线口(102)中伸出的针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第三通孔(206);
所述卡接块(2021)沿所述第三通孔(206)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上,在所述接线端子(100)上的至少部分卡扣(103)穿过所述间隔后,所述卡扣(10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206)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限位块(207);
所述接线端子(100)沿所述第二方向(Y)运动至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接线端子(100)抵靠于所述限位块(207)朝向所述防退单元(203)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208);
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208),用于将所述安装板本体(201)固定在外部的安装平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01)还包括:走线孔(209);
所述走线孔(209),用于在所述接线端子(100)接线时使线材穿过所述安装板本体(201)。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板(200),所述接线端子(100)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安装板(200)。
CN202321821674.9U 2023-07-11 2023-07-11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544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1674.9U CN22054426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1674.9U CN22054426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265U true CN220544265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1674.9U Active CN22054426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4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07476A (en) Self-locking rail securement device
US6981901B2 (en) Terminal devic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US8727288B2 (en) Snap-in bracket for attaching cabling to a support
US7909633B1 (en) Wire connection apparatus
US8213186B2 (en) Retaining assembly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0773643B1 (ko) 전장품 보호 장치
CN106605458A (zh) 冗余电源母板组件
US20110299253A1 (en) Electrical power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power module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a heat sink
EP2924815B1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a mounting interface and an electrical module
KR100711209B1 (ko) 판상 마이크로부품용 상호 연결 시스템
CN220544265U (zh) 接线端子安装板和电子设备
JP5029574B2 (ja) 湿度検出装置、及び湿度検出装置の窓ガラスへの取り付け方法
CN110595070A (zh) 热水器线盒、面盖组装结构及热水器
US20190078731A1 (en) Rail Mounte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nd Releasing Components of the Assembly
US4836808A (en) Captive nut terminal for electronic module power connectors
KR20200019223A (ko) 플레이트 고정 장치
TWM623962U (zh) 側向移動式鎖固連接器
US8784125B2 (en) Side retainer assembly for heat sink and memory modules
CN113445689B (zh) 一种装饰板卡装组件、装饰板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KR20130105069A (ko) 인쇄회로기판 조립 구조가 형성된 하우징
CN112436302B (zh) 一种模块化电气保护壳体结构
CN114284768B (zh) 连接器及印刷电路板组件
CN113431290B (zh) 一种插装组件、装饰板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20438905U (zh) 一种边框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设备
CN217956620U (zh) 一种线槽组件以及电控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