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0680U -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40680U CN220540680U CN202322038851.2U CN202322038851U CN220540680U CN 220540680 U CN220540680 U CN 220540680U CN 202322038851 U CN202322038851 U CN 202322038851U CN 220540680 U CN220540680 U CN 2205406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electronic device
- turnover
- supporting
- fl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7 polyurethane coatin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该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接触;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在远离第一本体的中心的侧边,在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在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翻转而位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分离的位置,并且支撑部朝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第一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配置有保护夹。保护夹的一部分固定在平板电脑上,另一部分可以相对电子设备翻折,以对平板电脑以横屏或竖屏的方式进行支撑。
相关技术中,保护夹对电子设备的支撑高度有限,往往使电子设备不在用户的最佳观看视角范围内,用户需要长时间低头观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支撑件的展开状态,以调整支撑件的支撑高度,使支撑件支撑的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较高的支撑位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接触;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在远离第一本体的中心的侧边,在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在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翻转而位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分离的位置,并且支撑部朝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第一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还具有承载部,支撑部与承载部可翻转地连接,支撑部能够相对承载部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第一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翻折部,翻折部贯通支撑部和承载部,且翻折部与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翻转的轴线相平行,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通过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承载部包括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承载部和位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通过部分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能够将第二电子设备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承载部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本体上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底座部,第二承载部和底座部通过第一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支撑部与底座部通过第二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且第一翻折痕和第二翻折痕呈夹角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支撑部包括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支撑部、位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支撑部和位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三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部分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通过第三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第三翻折痕和第一翻折痕连通且同轴设置,底座部和第三支撑部能够通过第一翻折痕和第三翻折痕一同翻转。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本体上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承载部通过第四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且连接部上具有第一连接件,第一本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沿第四翻折痕的轴向方向上,支撑部上靠近连接部的一端与连接部相分离。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支撑件,其中,电子设备本体具有固定部;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和与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具有与固定部对应的连接部,第一本体和电子设备本体通过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在远离第一本体的中心的侧边,在第一本体上和第二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其中,在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翻转而位于与电子设备本体分离的位置,并且支撑部朝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电子设备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支撑部;31-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3-第三支撑部;4-承载部;41-第一承载部;42-第二承载部;5-翻折部;51-第一翻折部;52-第二翻折部;53-第三翻折部;6-底座部;71-第一翻折痕;72-第二翻折痕;73-第三翻折痕;74-第四翻折痕;8-连接部;81-避让孔;91-电子设备本体;92-第二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因其便携性而广受欢迎,在使用时,通常为其配备一个支撑件。通过支撑件,一方面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外表进行防护,以减小电子设备外表被划伤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打开支撑件,以通过支撑件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以使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放置角度。相关技术中,支撑件的支撑高度有限,不能使电子设备处于较高的支撑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件,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图2和图3均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撑件不仅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也可以应用于手机、电子阅读器、电子画板等等其他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支撑件的应用场景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其中,第一本体1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接触;第二本体2与第一本体1连接;在远离第一本体1的中心的侧边,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3;在第二本体2相对第一本体1翻转而位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分离的位置,并且支撑部3朝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第一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件可以采用玻纤板和聚氨酯材料制成。采用玻纤板作为支撑板,根据支撑件上不同部分的结构形状,设置每一部分的玻纤板的形状,再将聚氨酯包覆在多块玻纤板上,相邻的两块玻纤板之间预留一部分用于翻折的翻折痕,该翻折痕为聚氨酯包覆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1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接触。例如,可以将第一本体1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背面(背向显示屏幕的一面)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将第二本体2相对第一本体1翻转,使第二本体2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正面(具有显示屏幕的一面),从而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提供防护,以减小第一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或被划伤等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件,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均设置多条翻折痕,以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均划分为多个相连接的部分。从而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中的不同部分进行翻折,以使支撑件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以将第一电子设备支撑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和不同的放置姿态。例如,将位于第一本体1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和位于第二本体2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共同作为支撑部3,通过对支撑件进行翻折,以使支撑部3提供支撑力,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由于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可以通过第一本体1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以将支撑件与第一电子设备固定连接或者是可拆卸地连接;并且通过翻转第二本体2,可以通过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包覆,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防护;同时,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形成支撑部3,在将第二本体2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翻转,并且使支撑部3朝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支撑。相比于相关技术中,仅通过翻转第二本体2,以改变支撑件的结构形状而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支撑,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部3设置为包括第一本体1上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本体2中至少一部分,可以延长支撑部3的长度,从而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支撑在较高的支撑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可以通过调整支撑件的展开状态,以调整支撑件的支撑高度,使支撑件支撑的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较高的支撑位置。
在一些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本体1上远离第二本体2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8;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形成有两个支撑部3,两个支撑部3分为位于远离第一本体1中心的两侧;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还形成有承载部4,承载部4位于两个支撑部3的中间;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形成有翻折部5;在第二本体2上远离第一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底座部6。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本体1上远离第二本体2的一端形成第四翻折痕74,第四翻折痕7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本体2到第一本体1的方向相垂直,并且第四翻折痕74贯通第一本体1。以通过第四翻折痕74使第一本体1上远离第二本体2的一端具有连接部8,可以在连接部8上设置第一连接件,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支撑件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例如,第一连接件可以采用第一磁性件,相对应地,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与第一磁性件适配的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可以采用磁铁,或者,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采用磁铁,另一个采用铁片或钢片。
另一示例,可以在连接部8上设置避让孔81,该避让孔81的位置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和照明灯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通过避让孔81使光线进入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中,使照明灯的光线通过避让孔81传输。
又一示例,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形成翻折部5,也就是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通过翻折部5连接。翻折部5的宽度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厚度确定,以使第二本体2通过翻折部5翻转之后,可以包覆在第一电子设备上。
又一示例,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将支撑部3设置为包括第一支撑部31、第二支撑部32和第三支撑部33的结构形式。其中,第一支撑部31位于第一本体1上的连接部8和翻折部5之间。可以将第一支撑部31设置为梯形的结构形状,也就是第一支撑部31上靠近翻折部5的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部31上靠近连接部8的一端的宽度。
第二支撑部32位于第二本体2上靠近翻折部5的一端,并且第二支撑部32和第一支撑部31通过翻折部5可翻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32也可以设置为梯形的结构形状,也就是第二支撑部32上靠近翻折部5的一端的宽度小于第二支撑部32上远离翻折部5的一端的宽度。在沿第四翻折痕74的轴向方向上,支撑部3上靠近连接部8的一端和连接部8相分离,也就是第一支撑部31和连接部8之间是分离的,第一支撑部31和连接部8之间并没有连接,两者是断开的。
为了使支撑部3可以翻转,可以将翻折部5设置为第一翻折部51、第二翻折部52和第三翻折部53。其中,第一翻折部51位于一个支撑部3中的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之间;第三翻折部53位于另一个支撑部3中的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之间;第二翻折部52位于第一翻折部51和第三翻折部53之间。这样,可以使一个第一支撑部31、第一翻折部51和一个第二支撑部32作为一个平面一同翻转,使另一个第一支撑部31、第三翻折部53和另一个第二支撑部32也作为一个平面一同翻转。
第三支撑部33与第二支撑部32相邻,在第二支撑部32和第三支撑部33之间形成第三翻折痕73,第三翻折痕73的轴线与翻折部5的轴线相平行,可以将第三支撑部33设置为三角形的结构形状,也就是第三支撑部33上靠近翻折部5的一端的宽度与第二支撑部32上远离翻折部5的一端的宽度相一致。
这一实施例中,由于将支撑部3设置为包括第一本体1上的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本体2上的第二支撑部32与第三支撑部33的结构形式,在将支撑部3翻转之后,支撑部3的长度至少为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的长度,从而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支撑在较高的支撑位置。
又一示例,可以在第二本体2上远离第一本体1的一端设置底座部6。在第二本体2上形成与第三翻折痕73同轴的第一翻折痕71,也就是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三翻折痕73和位于中间的第一翻折痕71均相连通,两个第三翻折痕73和第一翻折痕71共同贯通第二本体2。沿着第三支撑部33的一边形成第二翻折痕72,第二翻折痕72的一端与第三翻折痕73和第一翻折痕71的连接点相连通,使支撑部3与底座部6通过第二翻折痕72可翻转地连接,第二翻折痕72和第一翻折痕71呈夹角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二翻折痕72和第一翻折痕71在第二本体2上形成底座部6。
这一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本体2上设置有底座部6,在通过翻转两个支撑部3使支撑件处于展开支撑的状态下,通过底座部6可以将支撑件放置在桌面上,以使支撑件稳定地支撑在桌面上。
又一示例,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还具有承载部4,支撑部3与承载部4可翻转地连接,支撑部3能够相对承载部4向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第一电子设备。承载部4位于连接部8、两个支撑部3和底座部6的中间。可以将承载部4设置为包括第一承载部41和第二承载部42的结构形状,其中,第一承载部41位于第一本体1上的两个第一支撑部31的中间,第二承载部42位于第二本体2上的两个第二支撑部32的中间,并且第二承载部42和第一承载部41通过第二翻折部52相连接,第一承载部41和第二承载部42通过第二翻折部52可翻转地连接。
又一示例,可以在第二承载部42上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能够将第二电子设备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承载部42上。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音响、氛围灯等电子设备。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第三磁性件,相对应地,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与第三磁性件对应的第四磁性件,以通过磁性吸附力将第二电子设备吸附在第二承载部42上。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均可以采用磁铁;或者,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中的一个采用磁铁,另一个采用铁片或钢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91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其中,电子设备本体91具有固定部,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1和与第一本体1连接的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上具有与固定部对应的连接部8,第一本体1和电子设备本体91通过固定部和连接部8连接;在远离第一本体1的中心的侧边,在第一本体1上和第二本体2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3;其中,在第二本体2相对第一本体1翻转而位于与电子设备本体91分离的位置,并且支撑部3朝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支撑件能够支撑电子设备本体91。
示例性地,可以在电子设备本体91上的固定部设置第二磁性件,在第一本体1上的连接部8设置第一磁性件,以通过磁性吸附力将支撑件吸附固定在电子设备本体9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
参照图5和图6,图5和图6均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将支撑件通过支撑件上的连接部8连接在电子设备本体91上。在需要使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较高的支撑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第二本体2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使第二本体2和第一本体1处于同一平面;再将支撑部3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也就是将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相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此时,第三支撑部33在第二支撑部32的牵引下,带动底座部6的自由端向靠近第二支撑部32的方向翻转,直至第三翻折痕73与底座部6相抵接,则可以通过支撑件对电子设备本体91进行支撑。此时,第二支撑部32和第一支撑部31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第二支撑部32可以增加对电子设备本体91的支撑高度,使电子设备本体91处于较高的支撑位置。同时,由于第一支撑部31与连接部8之间是断开的,也就是第一支撑部31上靠近连接部8的一端具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可以增加第一支撑部31的整体面积,使支撑部3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可以为电子设备本体91提供稳定地支撑力。
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通过支撑件将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较高的支撑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92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承载部42上。例如,电子设备本体91可以是平板电脑,第二电子设备92可以是音响,将音响与平板电脑通过蓝牙连接,以通过音响播放声音,从而可以使用户具有较好的体验感。
参照图8和图9,图8和图9均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需要将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适中的支撑位置时,可以先使第二本体2、第一承载部41和第一支撑部31均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再将底座部6和第三支撑部33翻转至电子设备本体91的背面(电子设备本体91上与第一本体1连接的表面),此时,底座部6和第一承载部41通过第二承载部42连接,将第二支撑部32和第二承载部42作为底座,使第二支撑部32和第二承载部42与桌面抵接,以通过支撑件将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适中的支撑位置。
参照图10和图11,图10和图11均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需要将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较低的支撑位置时,可以先使第二本体2、第一承载部41和第一支撑部31均向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方向翻转;再将底座部6和第三支撑部33翻转至电子设备本体91的背面(电子设备本体91上与第一本体1连接的表面),此时,底座部6和第一承载部41通过第二承载部42连接,则可以将连接部8上远离第二本体2的一端和翻折部5作为支撑点,使连接部8上远离第二本体2的一端和翻折部5均与桌面抵接,以通过支撑件将电子设备本体91支撑在较低的支撑位置。
示例性地,也可以将第二本体2通过翻折部5翻转至第一本体1上远离电子设备本体91的一侧,使第二本体2与第一本体1相贴合,这样便于将电子设备本体91拿在手中,或平放在桌面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接触;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的侧边,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和所述第二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
其中,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翻转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离的位置,并且所述支撑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支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还具有承载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承载部可翻转地连接,所述支撑部能够相对所述承载部向远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翻转,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支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具有翻折部,所述翻折部贯通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承载部,且所述翻折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翻转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承载部和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部分所述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将第二电子设备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底座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底座部通过第一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部通过第二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一翻折痕和所述第二翻折痕呈夹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支撑部和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部分所述翻折部可翻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第三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所述第三翻折痕和所述第一翻折痕连通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翻折痕和所述第三翻折痕一同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载部通过第四翻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四翻折痕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上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分离。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本体,具有固定部;
支撑件,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电子设备本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的侧边,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和所述第二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部;
其中,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翻转而位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分离的位置,并且所述支撑部朝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本体的方向翻转的情况下,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8851.2U CN220540680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8851.2U CN220540680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40680U true CN220540680U (zh) | 2024-02-27 |
Family
ID=8996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38851.2U Active CN220540680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40680U (zh) |
-
2023
- 2023-07-31 CN CN202322038851.2U patent/CN2205406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00763B2 (en) | Device case and mounting apparatus | |
US7780126B2 (en) | Modified tripod and “multi-pod” for cameras and other equipment | |
US20140049851A1 (en) |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ccessories to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 |
AU2001232330B2 (en) | Stationary Camera Device | |
US20070211415A1 (en) | Holding case usable with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20130075280A1 (en) | Combination cover and stan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084315A (zh) | 带有支架的电子装置夹持器 | |
EP3992517B1 (en) | Support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 |
GB2486812A (en) | Mounting device with a magnifying lens for view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 |
KR20210126526A (ko) | 휴대폰 거치대 | |
CN220540680U (zh) | 一种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 |
KR20160018306A (ko) |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커버 | |
KR102284322B1 (ko) | 높이조절기능을 구비한 다기능 독서대 | |
KR200472787Y1 (ko) | 휴대전자기기의 휴대용 거치대 | |
KR20180000621U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거치대 | |
WO2018058763A1 (zh) | 屏幕遮光罩及带有屏幕遮光罩的遥控设备 | |
KR101944484B1 (ko) | 접이식 거치대가 구비된 케이스 | |
CN219389281U (zh) | 一种支撑结构及电子系统 | |
KR200439165Y1 (ko) | 휴대기기의 화면 확대장치 | |
CN217463814U (zh) | 行动装置保护及支撑结构 | |
CN217116147U (zh) | 折叠支架 | |
CN211577651U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3077035U (ja) | 画面表示部を有する携帯用電気機器の拡大部付きスタンド | |
CN219317987U (zh) | 具有支撑结构的可移动设备背盖 | |
CN219389225U (zh) | 一种可移动设备保护及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