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8806U -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8806U
CN220538806U CN202321918244.9U CN202321918244U CN220538806U CN 220538806 U CN220538806 U CN 220538806U CN 202321918244 U CN202321918244 U CN 202321918244U CN 220538806 U CN220538806 U CN 220538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drainage
groove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82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超仁
孟壮
彭柯
黄维
许荣花
刘海宇
简华伟
赵阳丽
李国鹏
严国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82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8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8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8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部前端安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两端与排水槽的内壁之间分别设为清理腔和收集腔,所述清理腔内安装设有承接槽和第一滤水网,所述第一滤水网倾斜安装于承接槽的右侧顶端,所述承接槽和第一滤水网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排水槽的左右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承接槽的正面呈U型,所述承接槽的前端连通有开设于隔板上的通槽,所述承接槽上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收集腔内安装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排水槽上安装设有进水机构,所述排水槽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收集机构和进水机构,可以防止排水槽内部产生堵塞现象,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现有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多是在道路上设置排水沟槽,在雨天时,雨水流入排水沟槽内部时会夹带泥土或树叶等杂物,随着排水沟槽的长时间使用,杂物会堆积在排水沟槽内部,容易造成排水槽内部产生堵塞现象,降低排水效率。因此,现有技术急需提供一种给排水装置,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槽的排水效率,防止其内部产生堵塞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1),所述排水槽(1)的内部前端安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左端、右端和底端均与所述排水槽(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隔板(2)的前后两端与所述排水槽(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为清理腔(3)和收集腔(4),所述清理腔(3)内安装设有承接槽(12)和第一滤水网(5),所述第一滤水网(5)倾斜安装于所述承接槽(12)的右侧顶端,所述承接槽(12)和所述第一滤水网(5)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所述排水槽(1)的左右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承接槽(12)的正面呈U型,所述承接槽(12)的前端连通有开设于所述隔板(2)上的通槽(6),所述承接槽(12)上设有清理机构(7);所述收集腔(4)内安装设有收集机构(8),所述排水槽(1)上安装设有进水机构(9),所述排水槽(1)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0)。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防水罩(71),所述防水罩(7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安装板(72)连接位于所述排水槽(1)内的后端壁上,所述防水罩(71)内安装设有电动推杆(73),所述电动推杆(73)远离防水罩(71)的一侧输出端活动贯穿防水罩(71)且连接有清理板(74),所述清理板(74)与所述承接槽(12)相适配,且所述清理板(74)滑动贴合于所述承接槽(12)的内部后端。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8)包括收集槽(81),所述收集槽(8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设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的外部表面活动套接有卡环(83),四个所述卡环(83)分别安装位于所述收集腔(4)内的左右两端壁上且呈两两相互对立,所述收集槽(8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流水口(84),所述流水口(84)内安装设有第二滤水网(85)。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81)的顶部面积与所述收集腔(4)的内部面积相同,所述收集槽(81)的外部高度为所述清理腔(3)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收集槽(81)位于所述通槽(6)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81)的顶端安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提手(11),所述提手(11)呈倒状的U型。
优选的,所述进水机构(9)包括两个分别呈前后对立的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所述第一活动板(9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92)相远离的一侧端均通过多个铰链(93)与所述排水槽(1)一侧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板(91)顶部的右端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滤水网(5)相对应的进水口(94),所述第一活动板(9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92)相对一侧的顶端表面均固设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9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所述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与所述承接槽(12)的宽度相同,所述承接槽(12)的宽度小于所述清理腔(3)的内壁宽度,所述第一滤水网(5)和第二滤水网(85)的网孔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收集机构和进水机构,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排水槽内部,通过滤水网将雨水中夹杂的泥土或树叶等杂物进行过滤,过滤出的杂物通过水流冲击顺着滤水网的倾斜面落入承接槽的内部,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向前运动,即可带动清理板向前运动,通过清理板可以将承接槽内的杂物推向通槽的方向,并通过通槽掉落至收集槽内,通过第二滤水网可以将杂物中掺杂的水分进行再次过滤,有利于提高收集槽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通过排水口可以将排水槽内的水排出,通过将收集槽从收集腔内取出即可将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可以防止排水槽内部产生堵塞现象,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槽俯视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俯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槽正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俯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槽;2、隔板;3、清理腔;4、收集腔;5、第一滤水网;6、通槽;7、清理机构;71、防水罩;72、安装板;73、电动推杆;74、清理板;8、收集机构;81、收集槽;82、连接杆;83、卡环;84、流水口;85、第二滤水网;9、进水机构;91、第一活动板;92、第二活动板;93、铰链;94、进水口;10、排水口;11、提手;12、承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1,排水槽1的内部前端安装设有隔板2,隔板2的左端、右端和底端均与排水槽1的内壁相连接,隔板2的前后两端与排水槽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为清理腔3和收集腔4,清理腔3内安装设有承接槽12和第一滤水网5,第一滤水网5倾斜安装于承接槽12的右侧顶端,第一滤水网5的右端向上倾斜45度,通过将第一滤水网5设置成倾斜状态,便于雨水中夹杂的杂物顺着第一滤水网5进入承接槽12的内部,承接槽12和第一滤水网5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排水槽1的左右两侧内壁相连接,承接槽12的正面呈U型,承接槽12的前端连通有开设于隔板2上的通槽6,承接槽12的内部底端与通槽6的内部底端相连接,便于承接槽12内的杂物可以顺利通过通槽6进入收集腔4的内部,承接槽12上设有清理机构7,收集腔4内安装设有收集机构8,排水槽1上安装设有进水机构9,排水槽1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0,通过设置排水口10,可以将排水槽1内部完成过滤后的雨水排出去。
请参阅图1,清理机构7包括防水罩71,防水罩7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安装板72连接位于排水槽1内的后端壁上,安装板72通过防水螺栓与排水槽1相连接,安装板72可拆卸连接,防水罩71内安装设有电动推杆73,电动推杆73远离防水罩71的一侧输出端活动贯穿防水罩71且连接有清理板74,通过设置防水罩71,可以对电动推杆73进行外部防护,有利于延长电动推杆73的使用寿命,清理板74与承接槽12相适配,且清理板74滑动贴合于承接槽12的内部后端,通过设置清理机构7,通过电动推杆73的输出端动清理板74向前运动,即可使清理板74将承接槽12内的杂物推向通槽6并推至收集腔4内,方便使用。
请参阅图1和图3-4,收集机构8包括收集槽81,收集槽8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设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的外部表面活动套接有卡环83,卡环83与连接杆82相适配,四个卡环83分别安装位于收集腔4内的左右两端壁上且呈两两相互对立,收集槽8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流水口84,流水口84内安装设有第二滤水网85,通过设置收集机构8,通过收集槽81可以将通过通槽6处的杂物进行集中收集,便于后期清理,通过设置连接杆82和卡环83,通过连接杆82和卡环83之间的卡接作用,便于将收集槽81安装在收集腔4的内部,方便收集槽81的拆卸和安装,通过设置四个卡环83和四个连接杆82,有利于提高收集槽81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流水口84和第二滤水网85,可以将杂物中掺杂的水分进行二次过滤,有利于提高收集槽81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2,进水机构9包括两个分别呈前后对立的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相远离的一侧端均通过多个铰链93与排水槽1一侧端相铰接,第一活动板91顶部的右端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滤水网5相对应的进水口94,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相对一侧的顶端表面均固设有拉杆,通过设置铰链93,便于单独转动使用第一活动板91或第二活动板92,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的底部面积总和与排水槽1的顶部面积相同,且第一活动板91的宽度与排水槽1后端壁到隔板2的二分之一处的距离相同,第二活动板92的宽度与排水槽1前端壁到隔板2的二分之一处的距离相同,通过转动打开第一活动板91即可将清理腔3打开,通过转动打开第二活动板92即可两收集腔4打开,便于后期单独打开收集腔4将收集槽81的清理或更换,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性和实用性,通过设置拉杆,拉杆的正面呈回字形,通过抓住拉杆可以打开使用第一活动板91或第二活动板92。
请参阅图1和图3,收集槽81的顶部面积与收集腔4的内部面积相同,收集槽81的外部高度为清理腔3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收集槽81和收集腔4的底端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排水,且可以避免收集槽81内部的杂物过多时,收集槽81的重量也大,不便将收集槽81从收集腔4的内部取出,收集槽81位于通槽6的下方,便于通过通槽6的杂物可以顺利掉落至收集槽81的内部。
请参阅图1-4,进水口94的宽度小于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通过进水口94的雨水可以集中在第一滤水网5的右侧上方,且可以使滤水网5上的杂物可以顺利的进入承接槽12的内部,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与承接槽12的宽度相同,承接槽12的宽度小于清理腔3的内壁宽度,第一滤水网5和第二滤水网85的网孔大小相同,通过第二滤水网85可以进一步将杂物中掺杂的水分进行过滤,防止第一滤水网5上的杂物落入承接槽12内部时带着一部分雨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提手11,请参阅图1和图3-4,收集槽81的顶端安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提手11,所述提手11呈倒状的U型,通过设置提手11,便于将收集槽81从收集腔4中拎出来,有利于提高收集槽81的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动推杆73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雨水通过进水口94进入排水槽1内部,通过滤水网将雨水中夹杂的泥土或树叶等杂物进行过滤,过滤出的杂物通过水流冲击顺着滤水网的倾斜面落入承接槽12的内部,当承接槽12内产生杂物堆积时,启动电动推杆73,通过电动推杆73的输出端向前运动,即可带动清理板74向前运动,通过清理板74可以将承接槽12内的杂物推向通槽6,使堆积的杂物通过通槽6掉落至收集槽81内,通过第二滤水网85可以将杂物中掺杂的水分进行再次过滤,防止经过第一滤水网5过滤的杂物中还掺杂着一部分雨水,有利于提高收集槽8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通过排水口10可以将排水槽1内的水排出,当收集槽81内的杂物过多时,清理人员手动将第二活动板92上的拉杆抓住,将第二活动板92转动打开,接着手动将收集槽81上的两个提手11抓住并向上提,将收集槽81从收集腔4内取出即可将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通过将排水槽1内的杂物进行集中收集并清理,可以防止排水槽1内部产生堵塞现象,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清理完收集槽81之后,通过提手11将收集槽81对准插入收集腔4内部,直至多个连接杆82分别卡接在多个与其相对应的卡环83上,即可将收集槽81重新安装在收集腔4内,通过将第一活动板91转动打开,即可对清理腔3内的结构进行检修或维护,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1),所述排水槽(1)的内部前端安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左端、右端和底端均与所述排水槽(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隔板(2)的前后两端与所述排水槽(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为清理腔(3)和收集腔(4),所述清理腔(3)内安装设有承接槽(12)和第一滤水网(5),所述第一滤水网(5)倾斜安装于所述承接槽(12)的右侧顶端,所述承接槽(12)和所述第一滤水网(5)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所述排水槽(1)的左右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承接槽(12)的正面呈U型,所述承接槽(12)的前端连通有开设于所述隔板(2)上的通槽(6),所述承接槽(12)上设有清理机构(7);所述收集腔(4)内安装设有收集机构(8),所述排水槽(1)上安装设有进水机构(9),所述排水槽(1)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防水罩(71),所述防水罩(7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安装板(72)连接位于所述排水槽(1)内的后端壁上,所述防水罩(71)内安装设有电动推杆(73),所述电动推杆(73)远离防水罩(71)的一侧输出端活动贯穿防水罩(71)且连接有清理板(74),所述清理板(74)与所述承接槽(12)相适配,且所述清理板(74)滑动贴合于所述承接槽(12)的内部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8)包括收集槽(81),所述收集槽(8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设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的外部表面活动套接有卡环(83),四个所述卡环(83)分别安装位于所述收集腔(4)内的左右两端壁上且呈两两相互对立,所述收集槽(8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流水口(84),所述流水口(84)内安装设有第二滤水网(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81)的顶部面积与所述收集腔(4)的内部面积相同,所述收集槽(81)的外部高度为所述清理腔(3)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收集槽(81)位于所述通槽(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81)的顶端安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提手(11),所述提手(11)呈倒状的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9)包括两个分别呈前后对立的第一活动板(91)和第二活动板(92),所述第一活动板(9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92)相远离的一侧端均通过多个铰链(93)与所述排水槽(1)一侧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板(91)顶部的右端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滤水网(5)相对应的进水口(94),所述第一活动板(9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92)相对一侧的顶端表面均固设有拉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9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所述第一滤水网(5)的宽度与所述承接槽(12)的宽度相同,所述承接槽(12)的宽度小于所述清理腔(3)的内壁宽度,所述第一滤水网(5)和第二滤水网(85)的网孔大小相同。
CN202321918244.9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Active CN220538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244.9U CN220538806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244.9U CN220538806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8806U true CN220538806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8244.9U Active CN220538806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8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38806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CN214344757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装置
CN212881245U (zh) 一种水污染处理箱
CN21353859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2137413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蓄排水结构
CN114522450A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功能的净化装置
CN115025538A (zh) 一种桥梁建筑用工程道路雨水排水收集装置
CN210857475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蓄水装置
CN210825753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
CN211690680U (zh) 一体化截污井、一体化截污井用分滤机构及输送机构
CN211313123U (zh) 一种建筑顶部排水结构
CN210507030U (zh)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工程排水渠
CN218622507U (zh) 雨污分流管网系统
CN218060653U (zh) 一种绿色道路防堵塞型排水渠结构
CN216339996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雨水篦子
CN215480365U (zh) 低耗能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2208996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排水装置
CN217127907U (zh) 一种新型公路排水收集系统
CN220953745U (zh) 公路排水渠
CN221001324U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装置
CN220768640U (zh) 一种智能移动房屋雨水收集装置
CN220619672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公路排水渠
CN220450879U (zh) 一种护坡结构
CN220978190U (zh) 一种城市河岸雨水收集装置
CN214033890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