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8802U -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8802U
CN220538802U CN202322098125.XU CN202322098125U CN220538802U CN 220538802 U CN220538802 U CN 220538802U CN 202322098125 U CN202322098125 U CN 202322098125U CN 220538802 U CN220538802 U CN 22053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 layer
paved
drainage structure
permeabl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81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沐阳
孙成波
王晓凤
白香菊
林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981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8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8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排水技术领域,一种土建排水结构,包括基层,其为非渗水材料铺设,基层为斜面;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斜面的最低处,沿基层最低放线方向延伸;渗透层,铺设在基层表面,具有用于渗水的间隙,渗透层表面平整;面层,间隙的铺设在渗透层的上方。本土建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将硬质盲沟管设置在斜面最低处,渗透层作为主要渗透效果,少量水可流程在渗透层中,水量较大可通过硬质盲沟管集水排水,施工非常方便,整个渗透层稳定不容易塌陷,特别适合场地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排水需求不大,或者不具备设置排水沟条件的场地,通常采用自流形式排水,会造成场地表面微量积水,及排水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
一些场地采用暗渠排水的方式,暗渠对渗透效果不明显,如场地内中布置暗渠排水的暗渠布置受限,渗透要求较高施工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土建排水结构,其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效果,雨水较大或者冲刷地面均不受影响,施工非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包括
基层,其为非渗水材料铺设,基层为斜面;
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斜面的最低处,沿基层最低放线方向延伸;
渗透层,铺设在基层表面,具有用于渗水的间隙,渗透层表面平整;
面层,间隙的铺设在渗透层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层为水泥基础,所述基层为斜面或者“V”形面;
当所述基层为斜面时,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最低边缘处;
当所述基层为“V”形面时,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的“V”形夹角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渗透层为铺设均匀的建筑回收颗粒。
作为优选的,所述渗透层的建筑回收颗粒的最大厚度为60mm-80mm,渗透层的建筑回收颗粒每隔20mm-30mm厚度铺设防沉网。
作为优选的,所述面层对应硬质盲沟管上方铺设具有透水能力的塑料笼。
作为优选的,所述面层为间隔铺设的地砖,相邻地砖之间形成预留缝,预留缝中填充建筑回收颗粒。
作为优选的,所述面层表面铺设户外防水地毯。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层最低放线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成夹角。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土建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将硬质盲沟管设置在斜面最低处,渗透层作为主要渗透效果,少量水可流程在渗透层中,水量较大可通过硬质盲沟管集水排水,施工非常方便,整个渗透层稳定不容易塌陷,特别适合场地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建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基层,11-水泥基础;2-渗透层,21-建筑回收颗粒,22-防沉网,3-面层,31-地砖,32-预留缝,33-塑料笼,4-步层,41-地毯;5-硬质盲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暗渠一般采用渗透层2和盲沟管道等,一方面盲沟管道与渗透层2连通较为困难,集水能力较差,需专门布置渗水连接结构,因此导致暗渠集水施工较为复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土建排水结构,其通过暗渠的方式集水排水,渗水能力强,同时非常容易施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层1为“V”字形的水泥基础11,在施工前首先在场地挖掘地表施工为“V”字形土地基础,在土地基础上施工混凝土层形成水泥基础11,水泥基础11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保持2°-3°,其作用有两个,第一个作用是保持水可迅速向“V”字形的水泥基础11中的最低处,即向硬质盲沟管5方向汇集,还可以降低对硬质盲沟管5的压力。
在水泥基础11施工以及养护完毕后,将硬质盲沟管5沿“V”字形的水泥基础11的最低放线方向铺设,即在“V”字形的水泥基础11最低夹角处放置,硬质盲沟管5可以较为稳定的放置在水泥基础11最低夹角处。
然后向水泥基础11的表面填充渗透颗粒,本实施例中采用粒径6mm-8mm的中粒径建筑回收颗粒21,在建筑回收颗粒21铺设20mm-30mm高度后,找平建筑回收颗粒21,然后铺设防沉网22,再次铺设建筑回收颗粒21铺设20mm-30mm高度后找平,再次铺设防沉网22,第三次铺设建筑回收颗粒21后找平,渗透层2的建筑回收颗粒21的最大厚度为60mm-80mm,使渗透层2的建筑回收颗粒21顶面与硬质盲沟管5的最大高度平齐。防沉网22有两个主要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均匀防沉网22下层建筑回收颗粒21的受力,由于建筑回收颗粒21找平无法后无法压实,压实可能导致硬质盲沟管5偏移,还可以导致硬质盲沟管5碎裂,因此铺设防沉网22牢固该防沉网22下层的建筑回收颗粒21,避免其长时间受压明显沉降。防沉网22可以使用聚乙烯编制的网状结构,其具有承重能力强、防腐蚀、高韧性、耐老化等优点。渗透层2由建筑回收颗粒21和防沉网22符合而成,其具有优异的渗透能力,同时稳定性也较高。
在渗透层2找平后,表面铺设地砖31,地砖31之间设置预留缝32,地砖31优选渗水砖,地砖31阵列铺设后之间的预留缝32内部也填充建筑回收颗粒21。在面层3铺设完毕后,地砖31之间通过预留缝32中的建筑回收颗粒21保持位置,不容易窜位。然后面层3表面铺设步层4,例如户外使用的透水防晒的户外地毯41、或者硬丝地垫等即可。
为了方便雨水快速排出,基层1最低放线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成夹角。当雨水较小或者冲刷地面时,水分由预留缝32进入到渗透层2中,表面无积水。当雨水较大时,水分由预留缝32进入到渗透层2中汇集在硬质盲沟管5中,积水顺基层1“V”字形的水泥基础11的夹角处快速流出到市政排水渠,能保证排水效果。
如长年使用后排水较慢,检查硬质盲沟管5内部,通过手动管道疏通器清理疏通即可。
由于本土建排水结构施工过程非常简单,基本免维护,特别适合排水需求强的地面使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其为非渗水材料铺设,基层为斜面;
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斜面的最低处,沿基层最低放线方向延伸;
渗透层,铺设在基层表面,具有用于渗水的间隙,渗透层表面平整;
面层,间隙的铺设在渗透层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水泥基础,所述基层为斜面或者“V”形面;
当所述基层为斜面时,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最低边缘处;
当所述基层为“V”形面时,硬质盲沟管设置在基层的“V”形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层为铺设均匀的建筑回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层的建筑回收颗粒的最大厚度为60mm-80mm,渗透层的建筑回收颗粒每隔20mm-30mm厚度铺设防沉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对应硬质盲沟管上方铺设具有透水能力的塑料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间隔铺设的地砖,相邻地砖之间形成预留缝,预留缝中填充建筑回收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表面铺设户外防水地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土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最低放线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成夹角。
CN202322098125.X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Active CN220538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125.XU CN220538802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125.XU CN220538802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8802U true CN220538802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8125.XU Active CN220538802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8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7464B (zh) 一种地下室抗浮板的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3066A (zh)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黄土崩塌治理方法
CN111622240B (zh) 一种梯形加趾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49799A (zh)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CN104074166B (zh) 一种恢复干枯河流的方法
CN110886327A (zh) 基于斜坡地区的地下室结构减压抗浮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69094A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释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20538802U (zh) 一种土建排水结构
CN210797594U (zh) 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
CN202440826U (zh) 一种高水位地下室底板防水系统
CN109930632B (zh) 基于基岩浅埋斜坡地区的地下室地下水自平衡抗浮系统
CN107724405B (zh) 一种地埋管施工中地基降水施工方法
CN107687155B (zh) 一种库盆防渗抗抬动结构及布置方法
CN214800636U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暗管排盐隔盐控盐地基结构
CN105544621A (zh) 一种降低堆坡建筑设计抗浮水位的建筑结构
CN215105501U (zh) 一种带有碎石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
CN111455755B (zh) 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CN213173760U (zh)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CN114703805A (zh) 一种调节平原水库联合防渗截污系统与方法
CN209873496U (zh) 高速公路蒸发结构
KR100621364B1 (ko) 집수장치와 그 집수장치의 시공방법
CN113062297A (zh) 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排碱系统
CN110439014B (zh) 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81806A (zh) 弹簧土路基非饱和水平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75842U (zh) 一种溢洪道泄槽底板排水系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