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9799A -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9799A
CN111549799A CN202010255836.1A CN202010255836A CN111549799A CN 111549799 A CN111549799 A CN 111549799A CN 202010255836 A CN202010255836 A CN 202010255836A CN 111549799 A CN111549799 A CN 111549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lope
pipe
side slop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58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亚东
房立兴
姜龙飞
李玉龙
刘中宪
郎瑞卿
胡博
程星磊
王凯
赵若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ch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ch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ch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chu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58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9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9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9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03F3/046Open sewag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通过在坡面表层土体埋设排水盲管和急流排水管、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渠、坡面种植绿化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坡面防渗效果,减小降雨等表面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桩孔内放入弹簧式螺旋钢筋后,在桩孔内浇筑掺杂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形成微型抗滑桩,并设置预应力锚索以提高边坡抗剪强度,增强潜在滑动面上部滑坡体、潜在滑动带和下部稳定土体之间的稳定性;在坡脚设置素混凝土挡墙支持边坡,并在集中渗流区钻设深层排水管有效截断集中渗流并将水分收集并导出坡外;最终,对边坡防渗排水与加固效果显著,与传统电渗排水相比节约能耗,经济效益明显,操作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碎石土边坡的防治体系。
背景技术
滑坡灾害一直是山区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常常给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碎石土滑坡是各类滑坡中的主要类型之一,而降雨又是诱发其发生变形和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地表水入渗量超过坡体排泄系统排水量导致坡体失稳。故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建设的开展,我国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碎石土滑坡灾害频发,特别是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碎石土滑坡由于坡内含有大量碎石容易形成架空结构,使其内部形成特殊的渗流体系,碎石区孔隙发育,地下水入渗迅速,仅采用单一防渗措施或者边坡加固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采用较为综合以及经济合理的防止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滑坡主要以“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为原则进行防治。目前针对滑坡体的治理主要集中于消除和减轻水对坡体的危害和改善边坡岩土力学强度两个方面进行,主要有坡面防渗、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等方法,而针对坡面防渗外加边坡支护的综合治理方面技术相对较少。
申请号为201720037523.2的中国专利申请“碎石土边坡支护结构”公开了一种碎石土边坡支护结构,通过多个对高填方路堤进行加固的锚索肋板墙加固结构和锚索抗滑加固结构达到加固填筑侧边坡的效果,通过设置抗滑挡墙和抗滑桩群对抗滑侧边坡进行加固,但此方法只起到了支护效果,且施工量大、造价高,并没有对坡面防渗采取有效措施,进过长期降雨入渗影响很有可能导致边坡失稳,不能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碎石土边坡防渗支护综合治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加固系统、坡面防渗绿化系统的综合措施对边坡进行防护,可以有效提高碎石土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边坡顶部挖设有截水沟,边坡的坡脚处设置素混凝土挡墙,所述素混凝土挡墙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素混凝土挡墙背离坡脚的一侧设置排水基座,所述排水基座挖设有排水渠;
边坡坡面表层土体埋设有多根均匀布置的排水盲管和急流排水管,每隔二至四根所述排水盲管设置有一根所述急流排水管;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均为顺坡向设置,向上均通入所述截水沟,向下均与所述素混凝土挡墙内部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盲管下部、所述急流排水管下部与边坡的碎石土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排水盲管上部、所述急流排水管上部与边坡的碎石土之间设置有粗砂层;
边坡中部设置有水平平台,所述水平平台内侧边缘设置排水明沟;所述排水明沟至集中渗流区埋设有以仰角设置的深层排水管;
边坡的所述水平平台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设置一排微型抗滑桩,所述微型抗滑桩底部穿越潜在滑动带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内部;所述微型抗滑桩由桩孔内的弹簧式螺旋钢筋和注浆混凝土构成,所述注浆混凝土均匀掺杂有膨胀剂,所述注浆混凝土膨胀后与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连接为一体,构成微型抗滑桩;
边坡的所述水平平台所在位置的所有微型抗滑桩上部设置有整体冠梁,所述整体冠梁连接有两排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垂直穿越至基岩内部并注浆锚固;每一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上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与水平呈60度夹角,下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与水平呈45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的坡面种植有防渗绿化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截水沟的两腰斜表面以及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素混凝土挡墙背离坡脚的一侧坡面刷涂有防水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素混凝土挡墙与所述排水基座为一体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急流排水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低于所述排水盲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且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处封有不锈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盲管从内向外依次由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乱丝式圆环管壁、PE弹性管、滤膜构成,所述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是由不锈钢薄片制成圆环状结构,不锈钢薄片上均匀设置若干透水孔,不锈钢薄片的接缝处设置有可供其伸缩的固定划扣,靠近于所述固定划扣的位置设置挡块;若干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间隔固定于乱丝式圆环管壁内部形成支撑;所述PE弹性管的上半部分管壁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深层排水管从内向外依次由广式透水软管、PVC塑料泄水管、土工布构成,所述PVC塑料泄水管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施工过程如下:
在坡面顺坡向自坡顶到坡底挖设通长的空沟,在所述空沟内侧表面铺设厚度在15mm-20mm之间的混凝土层,待其未干之际将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分别放入相应位置的所述空沟内,使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管体下部与所述混凝土层贴合,然后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管体上部铺设一层厚度在60mm-100mm粗砂层,最后填埋碎石土以平整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抗滑桩的施工过程如下:
在边坡的水平平台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钻孔作为桩孔,所述桩孔垂直穿越潜在滑动带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内部;然后将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放入所述桩孔,随后将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搅拌均匀形成注浆混凝土,所述注浆混凝土在所述桩孔内进行混凝土注浆,待其膨胀变硬后与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形成微型抗滑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通过在坡面表层土体埋设排水盲管和急流排水管、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渠、坡面种植绿化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坡面防渗效果,减小降雨等表面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桩孔内放入弹簧式螺旋钢筋后,在桩孔内浇筑掺杂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形成微型抗滑桩,并设置预应力锚索以提高边坡抗剪强度,增强潜在滑动面上部滑坡体、潜在滑动带和下部稳定土体之间的稳定性;在坡脚设置素混凝土挡墙支持边坡,并在集中渗流区钻设深层排水管有效截断集中渗流并将水分收集并导出坡外。
综上,本发明的综合防治体系对边坡防渗排水与加固效果显著,与传统工程防护以及电渗排水等方法相比节约能耗,经济效益明显,操作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的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排水盲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排水盲管上分布透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深层排水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排水盲管的管道铺设施工截面图;
图8是实施例中弹簧式螺旋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坡面;2、截水沟;3、急流排水管;4、素混凝土挡墙;5、PVC塑料排水管;6、排水基座;7、排水渠;8、水平平台;9、排水明沟;10、排水盲管;11、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12、乱丝式圆环管壁;13、PE弹性管;14、滤膜;15、透水孔;16、固定划扣;17、挡块;18、透水孔;19、深层排水管;20、广式透水软管;21、PVC塑料泄水管;22、土工布;23、空沟;24、混凝土层;25、粗砂层;26、碎石土;27、不锈钢丝网;28、弹簧式螺旋钢筋;29、潜在滑动带;30、集中渗流区;31、稳定土体;32、微型抗滑桩;33、整体冠梁;34、预应力锚索;35、基岩;36、锚头;37、滑坡体;38、三角梅;39、沉降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碎石土边坡顶部为碎石土26,中部为稳定土体31,底部为基岩35;该防治体系包括截水沟2、素混凝土挡墙4、PVC塑料排水管5、排水基座6、排水渠7、水平平台8、排水明沟9、排水盲管10、急流排水管3、深层排水管19构成的排水系统,微型抗滑桩32、冠梁33、预应力锚索34构成的加固系统,以及坡面防渗绿化系统。
边坡顶部挖设有倒梯形的截水沟2,截水沟2深度1-3m,上底宽4-6m,下底宽2-3m,两腰的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呈60—75度夹角。并且,截水沟2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自中部向两边逐渐向下倾斜,该倾斜面与水平方向呈10-15度夹角,以方便流入截水沟2内部存水更多的汇入设置在截水沟2两边的急流排水管3内。截水沟2两腰斜表面以及底部铺设有厚度为200mm左右的混凝土层,以防止雨水对截水沟2内部泥石的冲刷,也方便定期对截水沟2内部聚集的杂物及泥石进行清理。
边坡的坡脚处设置素混凝土挡墙4,素混凝土挡墙4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素混凝土挡墙4的顶面宽度大于3m,底面大于6m,高度大于4m,基础埋深大于2m;素混凝土挡墙4侧坡面与水平方向呈60-70度夹角,具体规格根据边坡走势及大小决定。素混凝土挡墙4的沉降缝39宽度2-3cm,间距在10-15m之间。素混凝土挡墙4内部设置PVC塑料排水管5,PVC塑料排水管5的直径在200mm-300mm之间,长度在3-4m之间。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的一侧坡面刷涂有高弹防水涂料,以防止PVC塑料排水管5中聚集的水汇入排水渠7的过程中对坡面的侵蚀。
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的一侧设置排水基座6,排水基座6所用混凝土强度均大于等于C20。素混凝土挡墙4和排水基座6为一体修建和浇筑。排水基座6开挖有长方体凹槽作为排水渠7,排水渠7深度在3m左右,宽度在4-6m之间。排水渠7的位置紧贴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一侧的墙面底部,边坡排出的水通过排水渠7流入就近排水系统中。若边坡坡脚边缘并非直线需要转弯,则转弯处素混凝土挡墙4、排水基座6以及排水渠7应尽量圆顺,做成弧形,其整体半径不易小于10-15m,可根据并结合当地地形以边坡特点等条件决定。通过素混凝土挡墙4和排水基座6、排水渠7的一体设置,大大增强了素混凝土挡墙4的抗倾覆以及抗滑移稳定性,防止因流入坡底的水流湍急造成的对坡脚泥石的冲刷,同时也增强了水排出边坡并流入就近排水系统的效率,并可以定期便捷的清理排水渠内的泥石及脏污,有效增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对坡面1凸起以及较陡的地方进行平整和刷帮,使坡面1大致平整后,在边坡中部较缓的坡面挖设一个水平平台8,水平平台8为后续冠梁33的施工提供条件。在水平平台8内侧边缘设置排水明沟9,排水明沟9的截面为倒梯形,挖设深度1-2m,上底宽2-2.5m,下底宽1-1.5m。排水明沟9在对应于急流排水管3的位置设置导流槽,以便排水明沟9内存水可顺利通过急流排水管3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明沟9可以有效将降雨过程中自坡顶流向坡底的水截断并收集,然后通过流入急流排水管3而排出坡外,避免因高度差过大造成坡面水流速过快对坡面泥石造成严重冲刷。
坡面表层土体埋设有顺坡向设置的多根排水盲管10和多根急流排水管3。可以每隔四根排水盲管10铺设一根急流排水管3,且管道之间水平间距相同,一般在3m左右,具体间距根据边坡土质和走势而定。因此,对于小型边坡,通常是坡体两边分别设置一根急流排水管3,坡体中间设置四根排水盲管10即可。排水盲管10和急流排水管3向上均通入坡顶的截水沟2,向下与素混凝土挡墙4内部的PVC塑料排水管5相接。急流排水管3主要用于将截水沟2和排水明沟9中收集到的水通过PVC塑料排水管5排入排水渠7中。排水盲管10主要用于收集并排出因降雨自坡面1入渗到边坡内部的水分。急流排水管3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应低于排水盲管10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这样可以使急流排水管3承担排放截水沟2内存水的主要作用,排水盲管19主要起到收集并排出因降雨自坡面入渗到边坡内部的水分的作用,若降雨强度过大超出急流排水管3排水能力时再由相对管口较高的排水盲管19分担排水。另外,在排水盲管10和急流排水管3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处封有孔隙率在70%左右的圆形不锈钢丝网27,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内影响排水效果甚至造成堵塞。
如图3所示,排水盲管10由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11、乱丝式圆环管壁12、PE弹性管13、滤膜14四部分自内层向外层依次设置。如图4所示,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11是由厚度在2mm左右、宽度在15mm左右的不锈钢薄片制成圆环状结构,薄片上均匀设置若干宽度在2mm左右,长10mm左右的透水孔15,薄面接缝处安设了可供其伸缩的固定划扣16,并在靠近于固定划扣16的位置设置挡块17,限制其最大变形程度。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11通过铁丝捆绑在乱丝式圆环管壁12内壁,使其对乱丝式圆环管壁12形成支撑。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11在乱丝式圆环管壁12内每隔50cm左右安放一个,根据实际土质情况可适当调整间距。乱丝式圆环管壁12是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加热融化后通过喷嘴挤压出纤维丝打乱重置在一起,并将其相接点熔接制成,其孔隙率在80-90%,塑料丝的直径为1mm-2mm。PE弹性管13套设于乱丝式圆环管壁12外表面,并用防水强力胶将二者紧密粘粘在一起。PE弹性管13厚度2-3mm,直径在150mm-200mm之间,其上半部分管壁均匀设置若干直径在3mm左右的透水孔18,如图5所示,有效提高排水盲管10的抗倒伏能力和集排水能力。滤膜14是将针刺无纺土工布紧密外包于PE弹性管13外表面再喷合成纤维丝制成。
急流排水管3是由公称外径200mm规格的PVC塑料管制成,并在其管壁上半圆部分均匀开设直径在3mm左右的透水孔18,然后外包土工布制成。
排水盲管10下部、急流排水管3下部与边坡的碎石土26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24,混凝土层24的厚度在15mm-20mm。排水盲管10上部、急流排水管3上部与边坡的碎石土26之间设置有粗砂层25,粗砂层25的的厚度在60mm-100mm。
每个集中渗流区30配置一个深层排水管19,深层排水管19由下方至上方的集中渗流区30以5°至20°的仰角设置,深层排水管19深入坡体内部15-50m,具体角度及长度根据边坡走势决定。由于集中渗流区30通常位于边坡的中上部,深层排水管19的底端一般连通至排水明沟9。当集中渗流区30位于排水明沟9以下时,深层排水管19的底端可以通过三通接头与急流排水管3下端管口以及素混凝土挡墙4中PVC塑料排水管5管口相接,进而使收集到的水排入排水渠7中。设置深层排水管19可以有效截断集中渗流,提高排水效果。如图6所示,深层排水孔19是由公称外径76mm的广式透水软管20外套PVC塑料泄水管21制成,并在其塑料管壁上均匀开设直径在3mm左右的透水孔,然后外包土工布22制成,具有耐压、透水、反滤作用。
边坡水平平台8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设置一排微型抗滑桩32,微型抗滑桩32底部穿越潜在滑动带29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31内3-6m。微型抗滑桩32由植入钻孔内的弹簧式螺旋钢筋28和钻孔内的注浆混凝土构成,注浆混凝土均匀掺杂有膨胀剂,注浆混凝土膨胀变硬后将弹簧式螺旋钢筋28内嵌于混凝土内部,得到微型抗滑桩32。弹簧式螺旋钢筋28采用φ12钢筋机械弯扭成螺旋状制成,其横向尺寸比钻孔直径略小,在230mm-280mm之间,竖向尺寸与钻孔深度大致相同,为5-20m。膨胀剂属硫铝酸钙型混凝土膨胀剂,不含钠盐,耐久性和膨胀性能好。
边坡水平平台8所在位置的所有微型抗滑桩32上部设置整体冠梁33,整体冠梁33连接有两排预应力锚索34,预应力锚索34垂直穿越至基岩35内部并注浆锚固。预应力锚索34采用的钢绞线表涂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厚度>0.3mm,自由段钢绞线涂抹黄油并外套PVC防腐,预应力锚索34采用8×7φ15.2钢绞线,锚索锚具均采用OVM15型。冠梁33每隔3m设置有供预应力锚索34穿过的通孔,通过通孔使预应力锚索34连接在锚头36上与冠梁33相固定,上排预应力锚索34与水平呈60度夹角,下排预应力锚索34与水平方向呈45度夹角。预应力锚索34长度在15-35m之间,水平间距为2.5m左右,进而使预应力锚索34和微型抗滑桩32通过锚头36和冠梁33形成一个固定整体,增强了滑坡体37的抗滑效果。
坡面种植有三角梅38,株距2m×2m。在土质较好的坡面1可以采用挂网喷护坡技术快速建立草坪,根据边坡环境及土质类型而定。
以上措施综合形成了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对应于上述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边坡场地整理:
首先对坡面1杂物进行处理,然后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对坡面1凸起以及较陡的地方进行平整和刷帮,使坡面1大致平整。如此,不仅减少了进水对边坡的危害,还减少边坡滑坡体上的荷载,以利于边坡稳定。
(二)边坡基础施工:
用挖掘机械在边坡顶部挖设倒梯形截水沟2,并在截水沟2两腰斜表面以及底部铺设厚度为200mm左右的混凝土层。
在坡脚处施工素混凝土挡墙4,素混凝土挡墙4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素混凝土挡墙4内部预留排水孔并在排水孔内安装PVC塑料排水管5。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的一侧坡面刷涂高弹防水涂料,防止侵蚀。
在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的一侧施工排水基座6,排水基座6所用混凝土强度均大于等于C20。施工前应预先压实并平整地基,在排水基座6和素混凝土挡墙4墙基的地面作适当厚度的砂石垫层以增大侧摩擦力,然后紧贴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的一侧墙面修建排水基座并一体浇筑。排水基座6开挖有长方体凹槽作为排水渠7,排水渠7深度在3m左右,宽度在4-6m之间;排水渠6的位置紧贴素混凝土挡墙4背离坡脚一侧的墙面底部,边坡排出的水通过排水渠6流入就近排水系统中。
利用挖掘机械在边坡中部削坡处理后较缓的坡面挖设一个水平平台8,并在平台内侧边缘挖设排水明沟9。
(三)集排水管的制作及边坡集排水管道铺设:
1、制作排水盲管10、急流排水管3、深层排水孔19;
2、排水盲管10、急流排水管3、深层排水孔19的管道铺设:
如图7所示,先在坡面顺坡向自坡顶到坡底挖设小型通长空沟23,然后在空沟23内侧表面铺设厚度在15mm-20mm之间的混凝土层24,待其未干之际将排水盲管10和急流排水管3分别放入相应位置的空沟23内,使管体下部外壁与混凝土层24紧密贴合,然后在管体上部铺设一层厚度在60mm-100mm粗砂层25,最后就地取材填埋边坡碎石土26以平整坡面。每隔四根排水盲管10铺设一根急流排水管3,且管道之间水平间距相同,一般在3m左右,具体间距根据边坡土质和走势而定。排水盲管10和急流排水管3向上均通入坡顶的截水沟2,向下与素混凝土挡墙4内部的PVC塑料排水管5相接。急流排水管3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应低于排水盲管10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另外,在排水盲管10和急流排水管3向上通入截水沟2的管口处封有孔隙率在70%左右的圆形不锈钢丝网27,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内影响排水效果甚至造成堵塞。
利用勘测设备测出集中渗流区30的位置及大致面积,利用钻孔设备由排水明沟9钻孔直至贯穿集中渗流区30底部,然后在钻孔内安设深层排水管19,使得深层排水管19的管口与排水明沟斜面平齐,深层排水管19深入坡体内部15-50m,且仰角在5°至20°之间,具体角度及长度根据边坡走势决定。
(四)微型抗滑桩的制作与安放:
利用切割机将弹簧式螺旋钢筋28切割成5-20m不同规格的长度以满足不同边坡场地的要求。在边坡水平平台8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进行一排成孔,利用钻孔机沿竖直方向钻孔,钻孔孔径在250-300mm之间,钻孔深度根据地质勘测潜在滑动带29位置和走势结果进行确定,通长情况下钻孔深度在5-20m之间,且钻孔竖直穿越潜在滑动带29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31内3-6m。然后将与钻孔深度同等长度的弹簧式螺旋钢筋28放入,随后将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搅拌均匀,用搅拌好的混凝土在孔内进行混凝土注浆,待其膨胀变硬形成微型抗滑桩32。弹簧式螺旋钢筋28采用φ12钢筋机械弯扭成螺旋状制成,其横向尺寸比钻孔直径略小,在230mm-280mm之间,竖向尺寸与钻孔深度大致相同。混凝土膨胀剂属硫铝酸钙型混凝土膨胀剂,不含钠盐,耐久性和膨胀性能好,使混凝土膨胀后可以有效将弹簧式钢筋28内嵌于混凝土内部,如此制成的微型抗滑桩32大大提高了抗裂防水能力和抗剪抗弯强度。
由于边坡中间段潜在滑动带29距离坡面1较长,失稳可能性较高,故对边坡水平平台8所在位置的所有微型抗滑桩32上部设置整体冠梁33,并在整体冠梁33处施作两排预应力锚索34进行注浆锚固,锚索34下部注浆的一端垂直穿越基岩35一定深度,大致在3-6m之间。在冠梁33上每隔3m设置有供锚索34穿过的通孔,通过通孔使锚索34连接在锚头36上与冠梁33相固定,上排锚索34与水平呈60度夹角,下排锚索34与水平方向呈45度夹角,锚索34长度在15-35m之间,水平间距为2.5m左右,进而使锚索34和微型抗滑桩32通过锚头36和冠梁33形成一个固定整体,增强了滑坡体37的抗滑效果。
(五)坡面绿化
在坡面挖穴种植三角梅38,株距2m×2m,另外,在土质较好的坡面1可以采用挂网喷护坡技术快速建立草坪,根据边坡环境及土质类型而定。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边坡顶部挖设有截水沟,边坡的坡脚处设置素混凝土挡墙,所述素混凝土挡墙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素混凝土挡墙背离坡脚的一侧设置排水基座,所述排水基座挖设有排水渠;
边坡坡面表层土体埋设有多根均匀布置的排水盲管和急流排水管,每隔二至四根所述排水盲管设置有一根所述急流排水管;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均为顺坡向设置,向上均通入所述截水沟,向下均与所述素混凝土挡墙内部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盲管下部、所述急流排水管下部与边坡的碎石土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排水盲管上部、所述急流排水管上部与边坡的碎石土之间设置有粗砂层;
边坡中部设置有水平平台,所述水平平台内侧边缘设置排水明沟;所述排水明沟至集中渗流区埋设有以仰角设置的深层排水管;
边坡的所述水平平台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设置一排微型抗滑桩,所述微型抗滑桩底部穿越潜在滑动带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内部;所述微型抗滑桩由桩孔内的弹簧式螺旋钢筋和注浆混凝土构成,所述注浆混凝土均匀掺杂有膨胀剂,所述注浆混凝土膨胀后与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连接为一体,构成微型抗滑桩;
边坡的所述水平平台所在位置的所有微型抗滑桩上部设置有整体冠梁,所述整体冠梁连接有两排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垂直穿越至基岩内部并注浆锚固;每一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上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与水平呈60度夹角,下排的所述预应力锚索与水平呈45度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的坡面种植有防渗绿化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的两腰斜表面以及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素混凝土挡墙背离坡脚的一侧坡面刷涂有防水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挡墙与所述排水基座为一体浇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流排水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低于所述排水盲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且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向上通入所述截水沟的管口处封有不锈钢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从内向外依次由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乱丝式圆环管壁、PE弹性管、滤膜构成,所述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是由不锈钢薄片制成圆环状结构,不锈钢薄片上均匀设置若干透水孔,不锈钢薄片的接缝处设置有可供其伸缩的固定划扣,靠近于所述固定划扣的位置设置挡块;若干不锈钢圆环支撑结构间隔固定于乱丝式圆环管壁内部形成支撑;所述PE弹性管的上半部分管壁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排水管从内向外依次由广式透水软管、PVC塑料泄水管、土工布构成,所述PVC塑料泄水管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施工过程如下:
在坡面顺坡向自坡顶到坡底挖设通长的空沟,在所述空沟内侧表面铺设厚度在15mm-20mm之间的混凝土层,待其未干之际将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分别放入相应位置的所述空沟内,使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管体下部与所述混凝土层贴合,然后所述排水盲管和所述急流排水管的管体上部铺设一层厚度在60mm-100mm粗砂层,最后填埋碎石土以平整坡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抗滑桩的施工过程如下:
在边坡的水平平台所在位置和边坡上部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钻孔作为桩孔,所述桩孔垂直穿越潜在滑动带并深入下部稳定土体内部;然后将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放入所述桩孔,随后将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搅拌均匀形成注浆混凝土,所述注浆混凝土在所述桩孔内进行混凝土注浆,待其膨胀变硬后与所述弹簧式螺旋钢筋形成微型抗滑桩。
CN202010255836.1A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Pending CN111549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5836.1A CN111549799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5836.1A CN111549799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9799A true CN111549799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5836.1A Pending CN111549799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979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394A (zh) * 2021-04-07 2021-06-11 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化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26772A (zh) * 2021-03-12 2021-06-25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滑坡体加固方法
CN113322983A (zh) * 2021-06-03 2021-08-31 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滑移顺层砂质泥岩边坡处治技术
CN114059566A (zh) * 2021-11-18 2022-02-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软岩边坡半刚性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11802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桩托梁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118029410B (zh) * 2024-04-11 2024-06-11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772A (zh) * 2021-03-12 2021-06-25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滑坡体加固方法
CN112942394A (zh) * 2021-04-07 2021-06-11 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化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42394B (zh) * 2021-04-07 2022-06-24 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化排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22983A (zh) * 2021-06-03 2021-08-31 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滑移顺层砂质泥岩边坡处治技术
CN114059566A (zh) * 2021-11-18 2022-02-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软岩边坡半刚性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11802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桩托梁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114411802B (zh) * 2021-12-24 2024-04-26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桩托梁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118029410B (zh) * 2024-04-11 2024-06-11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9799A (zh)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CN105544460B (zh) 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方法
CN203403426U (zh) 膨胀土路堑边坡支护结构
CN106013191A (zh) 环保型植草混凝土公路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410159A (zh) 膨胀土路堑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99903U (zh) 环保型植草混凝土公路护坡结构
CN211200426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挡墙抗滑支挡结构
CN112431213A (zh) 人工边坡半刚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41372A (zh) 一种滑坡地基处治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575355A (zh) 一种土护降施工方法
CN213173760U (zh) 一种应用于碎石土边坡综合防治体系
CN210596858U (zh) 一种高原冻土区路基结构
CN108914959B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59566B (zh) 一种软岩边坡半刚性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173779U (zh) 一种路堑边坡的防护结构
CN102561368B (zh) 一种预压实加筋土块柔性支护结构
CN214783977U (zh) 一种全杂填土地层的复合基坑支护结构
CN212026135U (zh) 一种滨水步道护坡结构
CN116537221A (zh) 一种公路隧道洞口段塌滑体边坡防护加强结构和施工方法
CN211523439U (zh) 一种适用于填方路基的排水装置
CN209873822U (zh) 路堑边坡涎流冰防护结构
CN112411584A (zh) 抗滑桩与绿化条带相结合的浆砌片石公路边坡防护结构
CN112227380A (zh) 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协同作用方法、结构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CN112359850A (zh) 道路工程的砌筑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74011U (zh) 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