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738U - 童车 - Google Patents

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738U
CN220535738U CN202321153480.6U CN202321153480U CN220535738U CN 220535738 U CN220535738 U CN 220535738U CN 202321153480 U CN202321153480 U CN 202321153480U CN 220535738 U CN220535738 U CN 220535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eat
assembly
unlocking
lock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34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守进
赖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rui Sports Product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rui Sports Produc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rui Sports Product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rui Sports Produc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34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该童车包括旋转座和车架,车架包括装配座,旋转座和装配座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对旋转座与装配座轴向锁定,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能够对旋转座和车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旋转座和车架分离,保证了童车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后,旋转座和车架轴向解锁,旋转座和车架可分离,家长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更换与车架连接的坐蔸结构,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坐蔸换向功能是童车(儿童推车、摇篮车等)的重要功能之一,该功能可使婴童以朝前或朝后的坐姿乘坐于童车上,便于在不同的行进方向下通过换向乘坐使婴童避免风沙和强光的伤害,同时,在婴童较小时可面对推车的家人乘坐童车,有助于获得安全感及加强亲子交流等。
坐蔸换向功能一般基于童车坐蔸与车架的活动插接结构实现,换向时,通过按下坐蔸两侧的插接结构的解锁按钮把坐蔸拔出,再将坐蔸转向并插接于车架,整个换向过程坐蔸需要完全抬离车架,婴童需要在换向前被抱出坐蔸以避免跌落,并在换向完成后再次抱入坐蔸,整个换向过程较为繁琐。
如果将童车坐蔸与车架直接设置为转动连接,可以简化换向过程,但为了保证安全性,坐蔸与车架要有一定的连接稳定性,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坐蔸与车架最好保持难以拆卸的锁定状态,但难以拆卸也就意味着与车架配套的其他坐蔸结构(例如婴儿汽车座、睡篮等)难以装配到车架上,造成车架使用的单一性,难以满足目前家长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蔸与车架转动连接的童车,该童车能够在坐蔸与车架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保证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满足家长不同的使用需求。
童车,包括旋转座和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装配座,所述旋转座和所述装配座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装配座轴向锁定,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均通过所述旋转座的旋转解锁,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时,所述旋转座旋转至该解锁朝向时解锁,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装配座可拆卸;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不同时,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装配座被轴向锁定。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进行锁定。
可选地,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安装在所述装配座上,所述解锁机构被配置为解锁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以切换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盖和锁紧台,所述锁紧台安装在所述装配座上,所述锁紧盖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锁紧台周向设置有导向凸块,所述锁紧盖内周设置有供所述导向凸块穿过的导向槽,所述锁紧盖套设在所述锁紧台上与所述锁紧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卡块和锁紧卡槽,所述锁紧卡块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锁紧卡槽设置在所述装配座上,所述锁紧卡块能够旋入所述锁紧卡槽内实现锁定,旋出所述锁紧卡槽实现解锁。
可选地,所述锁紧卡块设置于所述旋转座的底部,所述锁紧卡槽设置于所述装配座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卡块和所述锁紧卡槽设置有两组,所述旋转座每旋转180°,所述第二锁定组件解锁一次;所述锁紧盖上的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槽在所述锁紧盖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锁紧台上的导向凸块也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旋转座为坐蔸的车座,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包括两组,分别为所述坐蔸处于左侧位状态和右侧位状态时以及所述坐蔸处于前乘位状态和后乘位状态时所述旋转座的朝向;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包括两个,分别为所述坐蔸处于左侧位状态和右侧位状态时所述旋转座的朝向。
可选地,所述锁紧台与所述装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锁舌、第一弹性件以及锁舌座,所述锁紧台穿过所述锁舌座与位于所述装配座下表面的所述锁舌座插接配合,所述锁舌和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锁舌座和锁紧台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锁舌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锁舌穿出的穿孔,所述装配座上设置有两个锁槽,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所述锁舌对应所述锁槽时穿出所述穿孔并插入所述锁槽。
可选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锁舌固定连接,所述锁舌座背向所述锁紧台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拨块穿过的拨孔,所述拨孔的宽度大于所述拨块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锁舌座背向所述锁紧台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童车将旋转座和车架设置为转动连接,无需拆卸即可调整婴童乘位方向,同时设置第一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能够对旋转座和车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旋转座和车架分离,保证了童车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后,旋转座和车架轴向解锁,旋转座和车架可分离,家长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更换与车架连接的坐蔸结构,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蔸处于前乘位状态时的童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蔸处于后乘位状态时的童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蔸处于右侧位状态时的童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其中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锁定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锁紧机构以及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以及解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以及解锁机构装配在装配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坐蔸;11、旋转座;12、前扶手;2、车架;21、装配座;21a、固定台;21b、限位块;21c、锁槽;21d、安装孔;21e、限位槽;22、架体;3、第一锁定机构;31、锁紧盖;31a、导向槽;32、锁紧台;32a、导向凸块;32b、插销;33、锁紧卡块;34、锁紧卡槽;4、第二锁定机构;41、锁舌;42、锁舌座;42a、固定块;42b、插孔;42c、穿孔;42d、拨孔;43、第一弹性件;5、解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换向功能的童车,包括旋转座和车架,坐蔸通过旋转座实现与车架的转动连接,而且旋转座和车架之间设置第一锁定机构对旋转座和车架进行轴向锁定,使旋转座只能相对于车架旋转,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旋转座与车架之间的轴向锁定解锁,旋转座才能脱离车架。可以理解的是,坐蔸既可以通过旋转座实现与车架的转动连接,也可以将旋转座作为其组成部分,例如可以以坐蔸的车座作为旋转座。
图1-图1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以坐蔸1的车座为旋转座11为例提出的童车,该童车包括车架2、坐蔸1以及第一锁定机构3,其中车架2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架体22、安装在架体22上用于装配坐蔸1的装配座21以及安装在架体22上实现童车移动的前轮和后轮,而坐蔸1包括旋转座11(车座)、前扶手12等结构,旋转座11和装配座21之间转动连接,第一锁定机构3包括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均通过旋转座11的旋转解锁,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解锁朝向指旋转座11旋转至该方向时解锁)可切换至与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或不同,当第一锁定组件切换至与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时,旋转座11旋转至该解锁朝向使解锁,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可拆卸,当第一锁定组件切换至与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不同时,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被锁定,旋转座11只能做相对于装配座21的旋转运动。
上述童车将车架2与坐蔸1设置为转动连接,坐蔸1的换向过程仅需家长直接转动坐蔸1即可,无需将婴童抱出坐蔸1,且无需拆卸及搬动坐蔸1,换向过程简单、省力,而且第一锁定机构3设置为包括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的双重解锁结构,只有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均解锁时才能实现坐蔸1与车架2的解锁,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均通过旋转解锁,当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切换至与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不同时,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之间不可拆卸,保证了童车使用时的安全性,当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切换至与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且旋转座11旋转到该解锁朝向时能够解锁,此时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可拆卸,方便在车架2上装配其他功能的坐蔸,满足了家长的不同使用需求。
参考图4-图6所示,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盖31和锁紧台32,其中锁紧台32周向设置有导向凸块32a,导向凸块32a的厚度小于锁紧台32的轴向长度,锁紧盖31内周设置有供导向凸块32a穿过的导向槽31a,锁紧盖31套设在锁紧台32上与锁紧台32转动连接,当导向槽31a与导向凸块32a位置错开时,锁紧盖31与锁紧台32锁定,锁紧盖31只能做相对于锁紧台32的周向转动;当导向槽31a在锁紧台32上的投影与导向凸块32a重合时,锁紧盖31能够沿锁紧台32轴向运动实现与锁紧台32的分离,从而实现解锁。而旋转座11和装配座21中的其中一个上安装有锁紧台32,另一个上安装有锁紧盖31,通过锁紧台32与锁紧盖31的锁定实现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的第一重锁定,通过锁紧台32与锁紧盖31的解锁实现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的第一重解锁。可以理解的是,锁紧台32同时起到连接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的作用,使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锁紧台32安装在装配座21上,锁紧盖31则安装在旋转座11上,锁紧台32随装配座21旋转,锁紧盖31随旋转座11旋转,装配时,锁紧盖31上的导向槽31a对准导向凸块32a自上而下套设在锁紧台32上,此时,锁紧盖31位于导向凸块32a的下方,实现锁紧盖31与锁紧台32的转动连接。
参考图1-图5所示,第二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当锁紧卡块33转入锁紧卡槽34时,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锁定;当锁紧卡块33完全转出锁紧卡槽34时,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分离。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旋转座11上,另一个则设置在装配座21上,通过锁紧卡块33与锁紧卡槽34的锁定实现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的第二重锁定,通过锁紧卡块33与锁紧卡槽34的解锁实现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的第二重锁定。
本实施例中,锁紧卡块33设置于旋转座11,锁紧卡槽34设置于装配座21,为了保证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不干涉旋转座11和装配座21之间的旋转,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都设置为大致呈圆弧形的形状,锁紧卡槽34上开设有朝向装配座21的第一开口以及设置于其弧形两端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其中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供锁紧卡块33旋进或旋出锁紧卡槽34。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卡块33既可以设置于旋转座11的周向还可以设置于旋转座11的底部,参考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装配座21面积一定的前提下,使旋转座11的面积尽可能的大,锁紧卡块33设置于旋转座11底部,而此时为了形成对锁紧卡槽34顶部槽壁的避让,锁紧卡块33与旋转座11围合形成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包括朝向锁紧卡槽34的开口,当锁紧卡块33转入锁紧卡槽34时,锁紧卡槽34的顶部槽壁进入由锁紧卡块33和旋转座11围合形成的凹槽结构内,互相扣合。更进一步的,装配座21上对应锁紧卡槽34的位置内侧下凹形成限位槽21e,限位槽21e的两端分别与装配座21的前后两侧导通,锁紧卡块33部分转入限位槽21e内在限位槽21e的限位导向作用下旋转。
可以看出,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取决于锁紧台32上导向凸块32a的朝向,因此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的切换是通过调整导向凸块32a的朝向实现的,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两组朝向不同的导向凸块32a并使两组导向凸块32a择一凸出于锁紧台32,切换解锁朝向时,切换两组导向凸块32a的状态,使另一组导向凸块32a凸出于锁紧台32,而原有的凸出于锁紧台32的导向凸块32a缩回锁紧台32内。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操作步骤同时降低第一锁定组件的加工难度,通过旋转锁紧台32实现对导向凸块32a朝向的调整。参考图4-5所示,基于锁紧台32安装在装配座21上的设置,锁紧台32与装配座21转动连接,装配座21上开设有供锁紧台32插入的贯穿设置的安装孔21d。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童车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4,第二锁定机构4设置在锁紧台32上,用于锁紧锁紧台32和装配座21,使锁紧台32在调整导向凸块32a朝向后相对于装配座21固定,对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锁定,避免锁紧台32随锁紧盖31一同旋转。
示例性的,参考图12所示,第二锁定机构4包括可伸缩的锁舌41,装配座21上设置有供锁舌41插入的锁槽21c,且锁槽21c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锁槽21c和第二锁槽21c,通过旋转锁紧台32能够使锁舌41通过插入不同的锁槽21c实现第一锁定组件解锁朝向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锁定机构4的解锁动作是将锁舌41从锁槽21c内缩回,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童车还包括解锁机构5,解锁机构5可以是伸缩动力元件,参考图8-图12所示,为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的解锁机构5为与锁舌41固定连接的拨块,通过拨动拨块实现第二锁定机构4的解锁,此时,为了保证锁舌41插入锁槽21c时的稳定性,第二锁定机构4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3,第一弹性件43能够在锁舌41缩回时蓄能以使锁舌41保持向外伸出的趋势,在锁舌41与锁槽21c对应时伸长,从而推动锁舌41插入锁槽21c内,实现锁定。示例性的,第一弹性件43为压缩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3还可以是弹性橡胶块。
更进一步的,为方便拆装,以后期检修维护,第二锁定机构4与锁紧台32分体设置,此时,第二锁定机构4还包括锁舌座42,锁紧台32位于装配座21的顶面并穿过安装孔21d与位于装配座21底面的锁舌座42通过插销32b插接配合,插销32b在锁紧台32上设置有多个以防止锁舌座42和装配座21之间发生轴向转动,锁舌座42设置有与插销32b一一对应的插孔42b,插销32b插入插孔42b内实现锁紧台32与锁舌座42的连接,锁舌41以及第一弹性件43位于锁舌座42和锁紧台32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锁舌座42的周向开设有供锁舌41穿过的穿孔42c,穿孔42c对锁舌座42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锁舌座42背向锁紧台32的一侧还开设有供拨块穿过的拨孔42d,拨孔42d的宽度(沿锁舌41移动方向)大于拨块的宽度以为拨块的移动提供避让。可以理解的是,锁舌座42和锁紧台32的外周轮廓都大于安装孔21d的大小,则锁舌座42与锁紧台32插接配合后直接限位,能够避免锁舌座42、锁紧台32沿安装孔21d的轴向脱离装配座21,而且锁舌座42设置于装配座21的底面可以避免婴童触碰或其他人误触,维持旋转座11与装配座21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也就是说,决定坐蔸1与车架2之间是否可拆卸的操作构件(此处指拨块)设置于车架2上。
此时,装配座21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固定台21a,锁舌座42位于固定台21a内,固定台21a的内侧周向间隔设置有三块限位块21b,其中两两限位块21b之间的间隔分别构成供锁舌41插入的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
参考图11所示,锁舌41设置为T形,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锁舌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舌座42固定连接,拨块沿垂直于锁舌41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可以与锁舌41一体成型。同时,锁舌座42背向锁紧台32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拨块平行的方便施力的固定块42a,拨动拨块时,可以通过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拨块和固定块42a,使拨块向固定块42a方向移动,从而使锁舌41缩回锁舌座42内。
该童车的换向功能在于能够变换坐蔸1相对于车架2的安装位置,以使坐蔸1分别处于适用于婴童朝前(背向家长)的前乘位状态以及适于婴童朝后(面向家长)的后乘位状态,除此之外,坐蔸1还包括旋转过程中侧向家长的左侧位和右侧位状态,家长往往难以直观判断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也就难以判断第一锁定机构3是否已实现第一重解锁,为了保证婴童乘坐童车时的稳定性,童车处于前乘位状态以及后乘位状态时(童车正常使用时所处的状态),该童车应该处于锁定状态,也就是说应该将第一锁定机构3的解锁朝向设置为坐蔸1处于左侧位状态或右侧位状态时旋转座11的朝向。
为了降低第一解锁机构5的解锁难度,减少解锁时旋转座旋转的角度,可以将坐蔸1处于左侧位状态和右侧位状态的朝向均设置为解锁朝向,也就是说坐蔸与车架之间由锁定状态转化为解锁状态只需要旋转90°。
此时,第二锁定组件的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均设置两处,例如锁紧卡槽34分别设置于装配座21的左右两侧,锁紧卡块33也设置于旋转座11的左右两侧(以坐蔸1处于前乘位状态时的方向为准);或者锁紧卡槽34设置于装配座21的前后两侧,锁紧卡块33也设置于旋转座11的前后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当坐蔸1处于左侧位或右侧位状态时,锁紧卡块33能够完全脱离锁紧卡槽34所在范围。
对应的,锁紧盖31上的导向槽31a设置多个并呈中心对称设置,锁紧台32上的导向凸台与导向槽31a一一对应,则当锁紧盖31在锁紧台32上旋转一周时也有两次解锁机会,即锁紧盖31每旋转180°,导向槽31a向锁紧台32方向的投影与导向凸块32a的位置重合一次。本实施例中,锁紧盖31上环绕设置有四个导向槽31a,四个导向槽31a分别位于锁紧盖31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的两端,且同一条直径对应的导向槽31a长度相同,相邻两个导向槽31a的长度不同,锁紧台32上设置有四个与导向槽31a一一对应的导向凸块32a。
为了使第一锁定组件的两组解锁朝向分别与前乘位、后乘位以及左侧位和右侧位对应,装配座21上的两个锁槽21c之间的夹角为90°,锁舌41插入其中一个锁槽21c时,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分别为坐蔸1处于前乘位和后乘位时旋转座11的朝向,锁舌41插入另一个锁槽21c时,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切换,此时其解锁朝向分别为坐蔸1处于左侧位和右侧位时的旋转座11的朝向。
实际使用时,我们可以根据拨块的朝向来确认第一锁定组件此时的解锁朝向,为了统一每一辆童车的判断标准,锁紧盖31安装时可以使锁紧盖31上的四个导向槽31a分别对正坐蔸1的前、后、左、右方位,而锁紧台32上的四个导向凸块32a则在第一锁定组件对应各解锁朝向时均对正导向座的前、后、左、右方位并使锁舌41与其中一个导向凸块32a处于同一朝向,则与锁舌41垂直的拨块也指向坐蔸1的前后方位或左右方向,从而明显看出拨块的朝向。
上述童车中,坐蔸1与车架2的装配与拆卸过程具体如下:
装配:
第二锁定机构4解锁,旋转锁舌座42将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设置为坐蔸1处于左侧位和右侧位时旋转座11的朝向,此时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将坐蔸1以左侧位或右侧位的状态安装在装配座21上,然后重新解锁第二锁定机构4,旋转锁舌座42将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设置为坐蔸1处于前侧位和后侧位时旋转座的朝向,坐蔸1与车架2锁定,处于不可拆卸但可旋转的状态。
拆卸:
第二锁定机构4解锁,旋转锁舌座42将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设置为坐蔸1处于左侧位和右侧位时旋转座11的朝向,旋转坐蔸1使坐蔸1处于左侧位和右侧位,坐蔸1与车架2解锁,处于可拆卸的状态,可直接从车架2的上方将坐蔸1取下进行更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童车,包括旋转座(11)和车架(2),所述车架(2)包括装配座(21),所述旋转座(11)和所述装配座(2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锁定机构(3),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被配置为对所述旋转座(11)与所述装配座(21)轴向锁定,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包括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均通过所述旋转座(11)的旋转解锁,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或不同;
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相同时,所述旋转座(11)旋转至该解锁朝向时解锁,所述旋转座(11)与所述装配座(21)可拆卸;
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不同时,所述旋转座(11)与所述装配座(21)被轴向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4),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进行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机构(5),所述解锁机构(5)安装在所述装配座(21)上,所述解锁机构(5)被配置为解锁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以切换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盖(31)和锁紧台(32),所述锁紧台(32)安装在所述装配座(21)上,所述锁紧盖(31)安装在所述旋转座(11)上,所述锁紧台(32)周向设置有导向凸块(32a),所述锁紧盖(31)内周设置有供所述导向凸块(32a)穿过的导向槽(31a),所述锁紧盖(31)套设在所述锁紧台(32)上与所述锁紧台(32)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卡块(33)和锁紧卡槽(34),所述锁紧卡块(33)设置在所述旋转座(11)上,所述锁紧卡槽(34)设置在所述装配座(21)上,所述锁紧卡块(33)能够旋入所述锁紧卡槽(34)内实现锁定,旋出所述锁紧卡槽(34)实现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块(33)设置于所述旋转座(11)的底部,所述锁紧卡槽(34)设置于所述装配座(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块(33)和所述锁紧卡槽(34)设置有两组,所述锁紧盖(31)上的导向槽(31a)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槽(31a)在所述锁紧盖(31)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锁紧台(32)上的导向凸块(32a)也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导向槽(31a)一一对应,所述旋转座(11)每旋转90°,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1)为坐蔸(1)的车座,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包括两组,分别为所述坐蔸(1)处于左侧位状态和右侧位状态时以及所述坐蔸(1)处于前乘位状态和后乘位状态时所述旋转座(11)的朝向;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解锁朝向包括两个,分别为所述坐蔸(1)处于左侧位状态和右侧位状态时所述旋转座(11)的朝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台(32)与所述装配座(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包括锁舌(41)、第一弹性件(43)以及锁舌座(42),所述锁紧台(32)穿过所述装配座(21)与位于所述装配座(21)下表面的所述锁舌座(42)插接配合,所述锁舌(41)和所述第一弹性件(43)位于所述锁舌座(42)和锁紧台(32)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锁舌座(42)上开设有供所述锁舌(41)穿出的穿孔(42c),所述装配座(21)上设置有两个锁槽(21c),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3)作用下,所述锁舌(41)对应所述锁槽(21c)时穿出所述穿孔(42c)并插入所述锁槽(21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5)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锁舌(41)固定连接,所述锁舌座(42)背向所述锁紧台(32)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拨块穿过的拨孔(42d),所述拨孔(42d)的宽度大于所述拨块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座(42)背向所述锁紧台(32)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块(42a)。
CN202321153480.6U 2023-05-15 2023-05-15 童车 Active CN220535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3480.6U CN220535738U (zh) 2023-05-15 2023-05-15 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3480.6U CN220535738U (zh) 2023-05-15 2023-05-15 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738U true CN220535738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3480.6U Active CN220535738U (zh) 2023-05-15 2023-05-15 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0761B2 (en) Collapsible child carrier apparatus
KR101956421B1 (ko) 싱글모션 잠금해제기구를 갖춘 자유회전, 자유조향 접이식 다단 트라이시클
EP3552923A1 (en) Foldable stroller frame and foldable stroller
CN110667679B (zh) 座椅框架组件、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14572290A (zh) 婴儿推车及婴儿推车折叠方法
CN220535738U (zh) 童车
CN215245076U (zh) 一种座篼
CN215904575U (zh) 一种具有多档位调节的童车座椅
CN109832877A (zh) 多功能组合式儿童餐椅
CN210083317U (zh) 一种婴儿车座兜
CN109318977B (zh) 一种儿童三轮推车
CN110325426B (zh) 一种婴儿车座兜
CN108454687B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CN214356214U (zh) 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
CN219544555U (zh) 一种转向角度可调节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17338005U (zh) 一种儿童提篮
CN220549095U (zh) 婴儿推车
CN216734442U (zh)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婴儿车座椅及婴儿车
CN212386577U (zh) 一种童车的推把装配结构
CN219134280U (zh) 婴儿车
CN220742786U (zh) 一种座椅支撑腿调节机构
CN213228831U (zh) 一种360度座位旋转拆装机构
CN220826583U (zh) 一种用于儿童车的可换向的车座
CN215245074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位组件
CN213735153U (zh) 一种儿童推车上的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