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732U - 推车 - Google Patents
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35732U CN220535732U CN202321695264.4U CN202321695264U CN220535732U CN 220535732 U CN220535732 U CN 220535732U CN 202321695264 U CN202321695264 U CN 202321695264U CN 220535732 U CN220535732 U CN 2205357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bracket
- support
- along
- push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其中,底架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架与后架,前架与后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架的底部,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架的底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前支架自下而上向后倾斜地延伸,前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架上,所述后支架连接在前支架与后架之间;车架具有可转换的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车架由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底架沿前后方向变长,前轮组件与所述组件沿前后方向的间距增大。该推车具有良好的美观度与安全性,且使用模式不再单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可供双人使用的推车,通常是在车架上一前一后地设置两个儿童座兜,两个儿童座兜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车架上,这使得此类推车使用模式较为单一;在仅需承载一个儿童时,上述推车通常需拆除其中一个座兜,但拆除座兜后,车架上原先座兜所占用的空间得不到填充,十分影响美观,同时拆除座兜后,单个儿童乘坐在该推车上时,容易造成车架重心偏移,推行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其中,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底架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架与后架,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架的底部,
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推杆架各自地自下而上向后倾斜地延伸,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架上,所述推杆架能够相对所述前支架收折地设置;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架上,
所述车架具有可转换的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车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变长,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的间距增大。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后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所述车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后支架相对所述前支架向后摆动,所述夹角的角度值增大。
优选地,所述推杆架至少包括下推杆架,所述下推杆架能够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与所述前支架连接,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架的前部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且所述连接架随所述推杆架相对所述前支架的滑动而上下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还具有折叠状态,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滑动收拢,所述下推杆架与所述前支架沿长度方向滑动收拢,所述连接架沿长度方向收折并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相对所述底架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沿前后方向滑动伸缩地连接,或者,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与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所述车架还具有折叠状态,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滑动收拢,所述下推杆架与所述前支架沿长度方向滑动收拢,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收折并与所述连接架、所述前支架相对所述底架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架包括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下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架的前部,所述后上支架与所述后下支架之间滑动伸缩地连接,且所述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上支架或者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下支架上;或者,所述后上支架的下部、所述后下支架的上部及所述连接架的后部彼此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之间且用于驱使两者沿前后方向滑动伸长或缩短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而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丝杠、与所述丝杠相互配合的螺母,其中,所述丝杠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螺母固设于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这两者中的一者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之间的气缸。
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各自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一承载装置与第二承载装置,所述第一承载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二承载装置设于所述后架上,其中,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能够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儿童座兜,其中,所述后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底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于两根所述后底杆的后部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均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后底杆活动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的安装端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儿童座兜的连接端部,
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撑架分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部,所述支撑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端部在上、所述安装端部在下,两个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儿童座兜连接;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儿童座兜从所述支撑架上拆离,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相对所述支撑板收拢或者从所述支撑板上拆离。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并可通过驱使前架与后架相对滑动使得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的距离发生调整,从而实现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扩充该推车的使用方式。该推车结构简洁,且在两种工作状态下推车都具有良好的美观度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推车处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推车转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前支架上安装有儿童座兜且支撑组件处在第二使用状态;
附图4为附图3的推车中支撑组件转换至第一使用状态且儿童座兜通过支撑架连接在车架后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推车折叠过程第一步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推车折叠过程第二步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的推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1的推车安装置物篮或睡篮时的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2的推车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推杆架一体地设置;
附图10为实施例3的推车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上推杆架与下推杆架滑动伸缩地连接;
附图11为实施例4的推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车架未设置连接架;
附图12为实施例5的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的推车处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14为实施例6的推车处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15为附图14的推车处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16为实施例7的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底架上设有驱动装置;
附图17为实施例8的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装置设置为气缸;
附图18为实施例9的推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组件处在第一使用状态;
附图19为附图18的支撑组件处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20为实施例10的推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组件处在第一使用状态;
附图21为附图20的支撑组件处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22为实施例11的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车架;200、前轮组件;300、后轮组件;400、儿童座兜;
1、底架;11、前架;111、前底杆;112、前横杆;12、后架;121、后底杆;122、后横杆;13、前框;14、后框;15、侧框;2、前支架;21、前支杆;22、滑槽;3、后支架;31、后支杆;32、后上支架;33、后下支架;4、推杆架;41、下推杆架;411、下推杆;42、上推杆架;421、推把杆;5、连接架;51、连接杆;52、转动轴;6、驱动装置;61、电机;62、丝杠;63、螺母;64、气缸;7、支撑组件;71、支撑板;711、第一插接结构;712、第二插接结构;72、支撑架;721、安装端部;722、连接端部;
X1、第一转动中心线;X2、第二转动中心线;X3、第三转动中心线;X4、第四转动中心线;X5、第五转动中心线;X6、第六转动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上、下、左、右及前、后、内、外等涉及方位的描述均是按照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推行该推车的推行者所观察到的方位予以参考定义的,目的仅在于用于清楚地阐述该推车上各杆及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所示的推车,其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车架100、设于车架100底部的前轮组件200与后轮组件300,车架100包括底架1、前支架2、后支架3及推杆架4,其中,车架100处于展开状态下,底架1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架11与后架12,前架11与后架12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前轮组件200设于前架11的底部,后轮组件300设于后架12的底部。前支架2与推杆架4各自地自下而上向后倾斜地延伸,前支架2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前架11上,推杆架4能够相对前支架2收折地设置;后支架3沿上下方向延伸,后支架3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前支架2上,后支架3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后架12上。
车架100具有可转换的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前支架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后支架3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车架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该推车为单人使用模式;车架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该推车为双人使用模式,在该状态下,推车能够同时承载两个儿童,位于车架100的后侧,后架12与推杆架4之间形成一可供第二个儿童站立或坐立或可用于安装儿童座兜400的空间。
车架100由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底架100沿前后方向伸长,前轮组件200与后轮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的间距增大,后支架3相对前支架2向后摆动,使得前支架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后支架3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夹角增大。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车架100的具体结构如下:
推杆架4包括下推杆架41,下推杆架41能够沿前支架2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与前支架2连接,车架100还包括连接架5,连接架5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架5的前部与下推杆架41的下部转动地连接,连接架5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后支架3上。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前支架2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21,下推杆架41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下推杆411,连接架5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连接杆51,后支架3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支杆31。位于车架100的左右各侧,前支杆21的下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X1转动地连接在前架11的前部,前支杆21的上部与后支杆31的上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X2转动地连接;下推杆411的下部滑动配合地插设在前支杆21的杆腔中,前支杆21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22,连接杆51的前部通过转动轴52转动地连接在下推杆411的下部,同时转动轴52滑动配合地插设在滑槽22中;连接杆51的后部绕第三转动中心线X3转动地连接在后支杆31的中部,后支杆31的下部绕第四转动中心线X4转动地连接在后架12上。第一转动中心线X1、第二转动中心线X2、第三转动中心线X3、第四转动中心线X4相互平行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前架1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前底杆111,后架1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底杆121,位于车架100的左右各侧上,前支杆21的下部与前底杆111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后支杆31的下部与后底杆121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前底杆111自前向后滑动地插设在后底杆121的杆腔中。前轮组件200与后轮组件300均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两组前轮组件200分别位于两根前底杆111的底前部,两组后轮组件300分别位于两根后底杆121的底后部。
推杆架4还包括上推杆架42,上推杆架42的下部与下推杆架41的上部固定连接,或,上推杆架42的下部与下推杆架41的上部转动连接,或,上推杆架42与下推杆架41滑动伸缩地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上推杆架42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推把杆421,两根推把杆421一体地设置,两者的上部相向弯折并固接在一起,使得上推杆架42呈开口向下的U型杆。位于车架100的左右各侧,推把杆421的下部绕第五转动中心线X5转动地连接在下推杆411的上部,第五转动中心线X5也沿左右方向延伸,上推杆架42可绕第五转动中心线X5转动并收折在下推杆架41的上方。
车架100由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上拉推杆架4使下推杆架41沿前支架2长度方向向上滑动,推杆架4与前支架1沿长度方向滑动伸长,下推杆架41的下部带动连接杆51的前部向上滑动,连接杆51的后部驱使后支架3相对前支架2向后摆动,从而使得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的夹角增大;后支架3驱使后架12向后运动,前架11与后架12沿长度方向滑动伸长,后轮组件300向后远离前轮组件200。将车架100转换为第一工作状态时,向下推动推杆架4使其相对前支架2滑动收缩,推杆架4的下部带动连接杆51的前部向下滑动,连接杆51的后部驱使后支架3向前摆动,后支架3带动后架12向前运动,后架12相对前架11滑动收缩。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推车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所需承载儿童的数量对车架100进行调整,当仅需承载一个儿童时,可将车架100转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此状态下车架100紧凑、美观;而当需要承载两个儿童时,只需将车架100调整至第二工作状态,此状态与第一工作状态相比,底架1长度伸长,车架100及儿童的重心后移,推行起来稳定且安全。为满足不同的承载需求,车架100还包括各自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一承载装置与第二承载装置,第一承载装置设于前支架2上,第二承载装置设于后架3上。具体地,参见图3、图4所示,前支架2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件23,连接件23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两组连接件23分别固设于前支杆21的上部,第一承载装置为儿童座兜400,儿童座兜400能够通过连接件23安装在前支架2上;第二承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7,以及能够与支撑组件7可拆卸地连接的儿童座兜400。
参见图3所示,支撑组件7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71,支撑板71固设于两根后底杆121的后部之间,支撑组件7还包括两个支撑架72,每个支撑架72均具有用于与支撑板71或后底杆121活动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的安装端部721,以及用于连接儿童座兜400的连接端部722。
支撑组件7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支撑组件7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两个支撑架72分设于支撑板71的左右两端部,支撑架7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连接端部722在上、安装端部721在下,两个连接端部722与儿童座兜400连接;当支撑组件7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儿童座兜400从支撑架72上拆离,两个支撑架72分别相对支撑板71收拢或者从支撑板71上拆离,此状态下儿童可站立在支撑组件7上。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示,两个安装端部721分别绕第六转动中心线X6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板71的左端部与右端部,支撑板51的上部设有容纳腔,支撑架72的厚度与容纳腔的深度相同,当支撑组件7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两个支撑架72绕第六转动中心线X6相向转动收拢在支撑板71上方并收容在容纳腔内,此状态下,支撑架72的顶部与支撑板51的顶部相持平,支撑板71与两个支撑架72共同提供站立支撑。
也就是说,在车架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在车架100的前支架1上安装一个儿童座兜400的基础上,当需要另外嫁接一个儿童座兜400时,使用者仅需要转动支撑板71两侧的支撑架72,使得支撑架72转换至沿上下方向延伸,然后将儿童座兜400与两个支撑架72予以配合连接;本实施例的推车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承载方式,用户仅需要将两个支撑架72相向翻转使得两个支撑架72收拢在支撑板71下方,此状态下,儿童可站立在支撑板71上。
车架100还具有折叠状态,当车架100处在展开状态下时,前支架2与推杆架4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前支架2、后支架3与底架1构成一三角形结构,使得车架10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状态下,推行者推动上推杆架42即可驱使推车前进。
当需要对车架100进行折叠时,参见图5、图6所示,沿长度方向下推推杆架4,使推杆架4与前支架2沿长度方向收缩,同时下压推杆架4,使其带动前支架2一同向下翻转,此过程中,推杆架4的下端部带动连接架5的前部沿前支架2长度方向向下滑动,连接架5的后部带动后支架3绕第二转动中心线X2向前摆动,后支架3的下端部带动后架12向前运动并使得前架11与后架12沿长度方向收缩,连接架2与后支架3还在前支架2的驱使下向下运动并相对底架1收拢。
车架100处于折叠状态下,参见图7所示,底架1沿前后方向滑动收拢,后架12与前架11沿长度方向滑动收缩,下推杆架41与前支架2沿长度方向滑动收拢,连接架5、前支架2、后支架3相对底架1收拢,上推杆架42收拢在前支架2的上方。
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推车能够实现上述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还使得该推车能够嫁接不同的承载装置使用,例如,在推车转换至第二工作状态下,底架沿前后方向变长后,由该底架来承载较长的承载装置(如睡篮、置物篮),从而拓展该推车的使用功能。具体流程可以为:先将安装于前支架2上的儿童座兜400拆卸下来,将支撑组件7转换至第二使用状态,通过连接件23将置物篮或睡篮固定在前支架2上,置物篮500的底部支撑在底架1和支撑组件7上,此时,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置物篮内,或将儿童置于睡篮中,推动推杆架4便能驱使推车前进。
实施例2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上推杆架42的下部与下推杆架41的上部固定连接,即推杆架4一体地设置,在车架100进行折叠时,推杆架4自身不能收折,且推杆架4整体收折在底架1上方,用户可以通过提拉上推杆架42的顶部来携带折叠后的推车。
实施例3
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上推杆架42与下推杆架41滑动伸缩地连接,具体地,位于车架100的左右各侧,推把杆421滑动地插设在下推杆411的杆腔中,在车架100进行折叠时,上推杆架42与下推杆架41沿长度方向滑动收缩。
实施例4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车架100未设置连接架5,推杆架4相对前支架2的滑动并不能够联动使得后架12相对前架11向后运动。使用者通过驱使后架12与前架11的相对滑动,来完成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间的转换。
实施例5
参见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后支架3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车架1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后支架3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
具体地,后支架3包括后上支架32与后下支架33,后上支架32与后下支架33之间滑动伸缩地连接,后上支架32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前支架2上,后下支架33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后架12的前部,连接架5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后上支架32或者转动地连接于后下支架33上。本实施例中,后上支架32滑动地穿设在后下支架33的杆腔中,连接架5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后下支架33上。
车架100处于折叠状态下,参见图13所示,后上支架32与后下支架33沿长度方向滑动收缩,后支架3沿上下方向收折并与连接架5、前支架2相对底架1收拢。
实施例6
参见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后上支架32的下部、后下支架33的上部及连接架5的后部彼此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车架1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后支架3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当车架100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在连接架5的驱使下后上支架32与后下支架33相向转动收折,车架100处于折叠状态下,参见图15所示,后支架3与连接架5、前支架2相对底架1收拢。
实施例7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推车还包括设置在前架11与后架12之间且用于驱使两者沿前后方向滑动伸长或缩短的驱动装置6。具体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由电机61驱动而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丝杠62、与丝杠62相互配合的螺母63,其中,丝杠62沿前后方向延伸,螺母63固设于前架11与后架12这两者中的一者上,电机61设于前架11与后架1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电机61固设于前架11上,螺母63固设于后架12与后支架3的连接处,启动电机61使得丝杠62转动,通过丝杠62与螺母63间的配合,能够驱使后架12与后支架3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车架100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间的转换,同时也能够实现车架100的折叠操作。
实施例8
参见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6为设置在前架11与后架12之间的气缸,通过气动气缸实现前架11与后架12沿长度方向的收缩与伸长。
实施例9
参见图18、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7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支撑架72绕第六转动中心线X6转动的连接在后底杆121上,后底杆121的轴心线与第六转动中心线共线延伸,当支撑组件7由第一使用状态向第二使用状态转换时,两个支撑架72相背转动,最终收拢在支撑板71的底部。
实施例10
参见图20、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安装端部721与支撑板7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支撑板7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插接结构711,支撑板7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插接结构712,当支撑组件7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安装端部721与第一插接结构711相互配合,使得支撑架72固定在支撑板71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支撑组件7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安装端部721与第二插接结构712相互配合,使得支撑架72固定在支撑板71的下方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具体地,安装端部721上设有插接凸起,第一插接结构711为第一插槽,两个第一插槽的口部均朝上设置,第二插接结构712为第二插槽,两个第二插槽的口部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插接凸起能够与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配合插接固定,到支撑组件7由第一使用状态向第二使用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将插接凸起自第一插槽中拆离,后将插接凸起插设在第二插槽中并收容在支撑板71的下方。
实施例11
参见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推车在底架1上还设置有分设于前后两侧的前框13与后框14,前框13与后框14能够相向转动并收折在底架1上方。具体地,前架11包括沿左右方向连接在两根前底杆111前部之间的前横杆112,后架12包括沿左右方向连接于两根后底杆121后部之间的后横杆122,前框13绕前横杆112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在前横杆112上,后框14绕后横杆122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在后横杆122上。前框13与后框14之间还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15,侧框15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两组侧框15分别连接在前框81与后框82的左端部之间,和前框81与后框82的右端部之间,侧框15具体可设置为柔性布料。
当需要使用该推车运送物品时,将安装于前支架2上的儿童座兜400拆卸下来,将收拢在底架1上的前框13与后框14相背转动,使得前框13与后框14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前框13、后框14、侧框15与底架1共同构成一置物空间,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置物空间内。当推车用于承载儿童时,只需将前框13与后框14相向转动并收拢在底架1的上方,其中,在推车只承载一个儿童时,前框13、后框14以及侧框15可在儿童座兜400的下方形成一可用在放置物品的空间。
实施例12
无图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架5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车架1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间转换的过程中,连接架5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且连接架5随推杆架4相对前支架2的滑动而上下摆动。具体地,连接架5包括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沿前后方向滑动伸缩地连接,当车架100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连接架5沿长度方向收折并与前支架2、后支架3相对底架1收拢。
实施例13
无图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前连接架的后部与后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车架1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间转换的过程中,连接架5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依然恒定不变,当车架100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相向转动收折并与前支架2、后支架3相对底架1收拢。
综上,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推车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车架100紧凑、美观,第二工作状态下,车架100稳定安全,且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通过转换支撑架72的状态,使得支撑组件7可用于独立提供儿童站坐支撑或者嫁接儿童座兜400使用,以使得该童车在处于双人模式时具有多种使用模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其中,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底架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架与后架,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架的底部,
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推杆架各自地自下而上向后倾斜地延伸,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架上,所述推杆架能够相对所述前支架收折地设置;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架上,
所述车架具有可转换的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车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变长,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的间距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后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所述车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后支架相对所述前支架向后摆动,所述夹角的角度值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架至少包括下推杆架,所述下推杆架能够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与所述前支架连接,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架的前部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且所述连接架随所述推杆架相对所述前支架的滑动而上下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还具有折叠状态,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滑动收拢,所述下推杆架与所述前支架沿长度方向滑动收拢,所述连接架沿长度方向收折并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相对所述底架收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沿前后方向滑动伸缩地连接,或者,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与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收折地设置,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恒定不变;
所述车架还具有折叠状态,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底架沿前后方向滑动收拢,所述下推杆架与所述前支架沿长度方向滑动收拢,所述后支架沿上下方向收折并与所述连接架、所述前支架相对所述底架收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架包括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下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架的前部,
所述后上支架与所述后下支架之间滑动伸缩地连接,且所述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上支架或者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下支架上;
或者,所述后上支架的下部、所述后下支架的上部及所述连接架的后部彼此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之间且用于驱使两者沿前后方向滑动伸长或缩短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而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丝杠、与所述丝杠相互配合的螺母,其中,所述丝杠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螺母固设于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这两者中的一者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前架与所述后架之间的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各自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一承载装置与第二承载装置,所述第一承载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二承载装置设于所述后架上,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能够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儿童座兜,其中,所述后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底杆,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于两根所述后底杆的后部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均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后底杆活动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的安装端部,以及
用于连接所述儿童座兜的连接端部,
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撑架分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部,所述支撑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端部在上、所述安装端部在下,两个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儿童座兜连接;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儿童座兜从所述支撑架上拆离,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相对所述支撑板收拢或者从所述支撑板上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5264.4U CN220535732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5264.4U CN220535732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35732U true CN220535732U (zh) | 2024-02-27 |
Family
ID=8997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95264.4U Active CN220535732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35732U (zh) |
-
2023
- 2023-06-30 CN CN202321695264.4U patent/CN2205357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5380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0733551A (zh) | 儿童推车 | |
CN112498453A (zh) | 儿童推车 | |
CN106627720B (zh) | 儿童推车 | |
CN108482473B (zh) | 童车 | |
CN108177679B (zh) | 儿童推车 | |
CN213962679U (zh) | 多功能摇椅 | |
CN210416702U (zh) | 一种婴幼儿推车 | |
CN220535732U (zh) | 推车 | |
CN218400687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16185406U (zh) | 儿童推车 | |
CN212637615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14524005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9904854U (zh) | 一种童车 | |
CN211167026U (zh) | 儿童推车 | |
CN108407876B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8585300U (zh) | 儿童推车 | |
CN220535740U (zh) | 推车 | |
CN219056345U (zh) | 儿童推车 | |
CN221757602U (zh) | 推车 | |
CN217435813U (zh) | 一种新型婴儿车车架 | |
CN221068183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17892951U (zh) | 儿童推车 | |
CN221068186U (zh) | 推车 | |
CN221251405U (zh) | 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