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605U -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605U
CN220535605U CN202322227994.8U CN202322227994U CN220535605U CN 220535605 U CN220535605 U CN 220535605U CN 202322227994 U CN202322227994 U CN 202322227994U CN 220535605 U CN220535605 U CN 220535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elt
sealing
gas generator
belt tension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79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怡春
刘如意
王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79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安全带张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传动件以及活塞组件,管状体具有管腔,气体发生器与管腔相连通,传动件活动设于管腔内,活塞组件设于管腔内,且位于传动件与气体发生器之间,活塞组件包括支撑部和密封部,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密封部设于支撑部朝向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如此,以提高活塞组件于管腔内的密封性,避免活塞组件于管内移动时管状体内气压过低导致活塞组件密封失效。

Description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带张紧装置用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收紧安全带,防止座位上的乘车人员因为惯性向前运动发生磕碰,进而保护乘车人员安全。安全带张紧装置通常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活塞组件、传动件以及驱动轮,气体发生器连接于管状体的一端,驱动轮转动设于管状体的另一端,活塞组件和传动件设于管状体内,活塞组件设于传动件和气体发生器之间,以在传动件和气体发生器之间形成密封。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并排向管状体内。由于活塞组件的密封,排入管状体内的气体无法向外排出,而是在管状体内迅速膨胀,进而推动活塞组件运动向前运动。活塞组件运动,进而推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被排出管状体外,并与设于管状体外的驱动轮发生接触,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其相连的安全带绕卷装置转动,收紧安全带。
活塞组件通常包括密封部和支撑部,密封部与管状体的管壁弹性抵接,以在气体发生器和传动件之间形成密封。支撑部设于密封部内部,以为密封部提供支撑,避免密封部因承受压力过大出现变形,进而与管状体的内壁面发生分离,导致密封失效。
在相关技术中,活塞组件的支撑部径向支撑效果差,当管状体内气压过高时,活塞组件易沿径向发生变形,导致活塞组件对于管状体密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活塞组件强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张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传动件以及活塞组件,所述管状体具有管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管腔相连接,所述传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活塞组件设于所述管腔内,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之间;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和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具有容腔;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连,并所述第二密封部填充于所述容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塞组件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沿所述活塞组件轴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支撑部;
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挡设于所述泄压孔,所述挡板能够被所述气体发生器喷出的气流打开,以使气流通过所述泄压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支撑部,且与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部靠近所述传动件一侧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一端与所述泄压孔相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缘面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部面向所述传动件一侧,形成有与所述传动件外轮廓相适应的导向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导向结构背离所述传动件一侧相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以及沿所述支撑主体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凸耳,所述容腔设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支撑凸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部还包括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外缘面抵接于所述管腔的腔壁上;
所述第三密封部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端设置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与所述泄压孔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膨胀槽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的径向长度为A,所述膨胀槽远离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的径向长度为B,A>B。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腔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伸入所述第二密封部内,且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面向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密封部内,以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预紧安全带,包括:
安全带张紧装置,所述安全带张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传动件以及活塞组件,所述管状体具有管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管腔相连接,所述传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活塞组件设于所述管腔内,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之间;所述安全带张紧装置还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管状体远离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所述传动件能够在所述活塞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驱动轮相接触,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和
绕卷装置,用以绕设安全带,所述绕卷装置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驱动轮的带动下向收卷安全带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和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预紧安全带,所述预紧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张紧装置,所述安全带张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传动件以及活塞组件,所述管状体具有管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管腔相连接,所述传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活塞组件设于所述管腔内,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之间;所述安全带张紧装置还包括驱动轮,所述传动件能够在所述活塞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驱动轮相接触,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和
绕卷装置,用以绕设织带,所述绕卷装置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驱动轮的带动下向收卷织带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和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垂直的两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管状体的管腔延伸方向相同,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如此,以提高支撑部和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密封性,减小密封部与支撑部接触部分受到气流压力时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进而提高活塞组件于管腔内的密封性,避免活塞组件于管内移动时管状体内气压过低,导致活塞组件密封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紧安全带隐去管状体上半部分管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支撑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支撑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支撑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剖视图。
本申请的附图标记说明:
200预紧安全带、210绕卷装置;
100 安全带张紧装置;
1 气体发生器;
2管状体、21管腔、211压力腔;
3传动件;
4活塞组件、41支撑部、411支撑主体、4111容腔、4112第一凸部、4113第二凸部、4114泄压槽、412支撑凸耳、4121支撑面、42密封部、421第一密封部、422第二密封部、4221导向结构、4222导气槽、423第三密封部、4231膨胀槽、424泄压孔、43挡板;
5驱动轮、51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和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安装于车体上。车体上还安装有预紧安全带200,以与安装座椅配合。请参考图1,预紧安全带200包括绕卷装置210和安全带张紧装置100。绕卷装置210用于绕卷织带(图中未示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乘车人员能够通过拉动织带,带动绕卷装置210旋转,从而释放出更多织带,以将自身束缚在安全座椅上。当乘车人员将织带自安全座椅上释放后,织带又能在绕卷装置210的旋转下,被重新收拢于绕卷装置210内。安全带张紧装置100用以与绕卷装置210相连接。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张紧装置100能够带动绕卷装置210向收紧织带方向运动,进而将乘车人员束缚在安全座椅上,防止座位上的乘车人员因为惯性向前运动发生磕碰,进而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具体地,安全带张紧装置100包括:气体发生器1、管状体2、传动件3、活塞组件4以及驱动轮5,管状体2具有管腔21,气体发生器1与管腔21相连通。传动件3活动设于管腔21内。活塞组件4设于管腔21内,且位于传动件3与气体发生器1之间,以在气体发生器1和传动件3之间形成密封。驱动轮5设于管状体2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侧,并能够在传动件3的推动下旋转。
安全带张紧装置100内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会对车辆的某项数据进行监测,当该车辆的该数据进入监测器的预警值时,检测器判断车辆发生碰撞,进而向气体发生器1发射电信号。本申请对于检测器的类型不做限制,一般来说,检测器会采用加速度检测器,当车辆的减速超过检测器内的预设阈值时,检测器便会判断车辆发生碰撞,进而向气体发生器1发出电信号。
气体发生器1接收到电信号后,会开始产生气体,并将向管状体2内排放。气体发生器1可以是压缩气体型气体发生器1,也可以是烟火型气体发生器1,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一般来说,安全带张紧装置100通常采用烟火型气体发生器,烟火型气体发生器主要包括壳体、点火器以及火药。壳体内具有点火腔,火药和点火器均设于点火腔内。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检测器会向点火器发出电信号,接收到电信号后的点火器会点火并引燃火药。火药发生爆炸进而产生气体,并排入管状体2内。
管状体2可以是安全带张紧装置100壳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的管体,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管状体2形状可以是圆管,也可以是方管,本申请同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管状体2采用圆管,如此,以减轻活塞组件4和传动件3于管状体2内的前进阻力,提高安全带张紧装置100的响应速度。
传动件3设于管状体2内,传动件3用以将活塞组件4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5,进而推动驱动轮5旋转。传动件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传动件3为多个沿管状体2延伸方向,依次抵接排布的多个球状质量体,驱动轮5上设有球槽51,球槽51的形状与球状质量体的形状相适应,球状质量体可以在活塞组件4的驱动下,相继滚入驱动轮5的球槽51内,进而带动驱动轮5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驱动轮5上设置驱动齿,同时将传动件3设置为长形齿条结构,长形齿条结构与设于驱动轮5上的驱动齿相啮合,进而推动驱动轮5转动。
驱动轮5用以与绕卷装置210相耦合,车辆发生碰撞时,驱动轮5能够带动绕卷装置210向收紧织带的方向运动,驱动轮5与绕卷装置210耦合方式因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传动件3与气体发生器1之间设有活塞组件4,活塞组件4用以在传动件3与气体发生器1之间形成密封,活塞组件4、管状体2的腔壁与气体发生器1共同围设形成一封闭的压力腔211,气体发生器1通入管状体2的气体在此堆积膨胀,进而推动压力腔211向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端膨胀,进而驱动活塞组件4向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端运动。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图1和图3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管状体2管腔21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活塞组件4包括支撑部41和密封部42,支撑部4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41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41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同样地,密封部42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密封部42于第二方向的长度。如此,以提高支撑部41和密封部42于第二方向的密封性,减小密封部42与支撑部41接触部分受到气流压力时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进而提高活塞组件4于管腔21内的密封性,避免活塞组件4于管内移动时管状体内气压过低,导致活塞组件4密封失效。
在本申请的又一可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2的长度大于管状体2的弯段长度,如此,以保证活塞组件4运动至管状体2的弯段处时,活塞组件4能够有足够的长度与管状体2的整个弯段相贴合,进而提高活塞组件4对于管状体2的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上设有用以减重的容腔4111,以减轻支撑部41的重量,进而提高活塞组件4在管状体2内的运动速度,提高安全带张紧装置100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响应速度。
为避免支撑部41减重后,活塞组件4的强度受到影响,在本申请的又一可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2包括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第一密封部421设于支撑部41与管腔21的相对侧,且与管腔21的内壁面相抵接,以在管状体2内形成密封。第二密封部422一端与第一密封部421相连,另一端填充于容腔4111内,如此,以在活塞组件4内形成“第一密封部421-支撑部41-第二密封部422”相互嵌套的结构,第一密封部421、第二密封部422以及支撑部41相互配合,相互支撑,进而提高活塞组件4强度,减小活塞组件4在强压作用下沿径向变形的可能,提高安全带张紧装置100的可靠性。
第一密封部421的材质可以选择弹性橡胶,可以选择弹性树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第二密封部422填充于支撑部41的容腔4111内,一方面,第二密封部422可作为活塞组件4与传动件3的接触部,另一方面,第二密封部422可用以为支撑部41提供支撑,避免支撑部41因强度不够而发生变形。第二密封部422可选用弹性橡胶,也可选用弹性树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422也可选用其他轻质非弹性材料,如硬木、棉花等其他非弹性材料。可以理解,第二密封部422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密封部421的材质相同,第二密封部422的材质也可以不同于第一密封部421的材质。
请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部422面向传动件3一侧形成有与传动件3外轮廓相适应的导向结构4221,如此,以使第二密封部422与传动件3相接触时,第二密封部422能与传动件3完全贴合,以增大第二密封部422与传动件3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密封部422与传动件3传动的稳定性。
导向结构4221形状可以有多种,当传动件3为方形时,导向结构4221则可以是与该方形相适配的方槽,当传动件3为圆形时,导向结构4221则为与该圆形相适配的圆形凹槽。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传动件3为圆球体,导向结构4221形状被设置为与圆球体相贴合的圆形凹槽面,当第二密封部422的导向结构4221与圆球体相接触时,圆球体至少部分能贴合于第二密封部422的导向结构4221上。
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一体成型,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支撑部41上,如此,以降低活塞组件4的制造成本。
支撑部41设于第一密封部421背离管状体2一侧,支撑部41用以为第一密封部421提供支撑,支撑部41材质可以选择铝、可以选择钢,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3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形成有支撑面4121,支撑面4121与第二密封部422的导向结构4221背离传动件3一侧相抵接,如此,以为导向结构4221提供支撑,防止导向结构4221因承受压力过大出现塌陷。支撑面4121于支撑部41上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支撑面4121可沿容腔4111周向连续环设于支撑部41上,也可沿容腔4111周向,间隔设于支撑部41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包括支撑主体411以及沿支撑主体411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凸耳412,容腔4111设于支撑主体411,支撑面4121设于支撑凸耳412。支撑凸耳412的设置,能够为设于第二密封部422的导向结构4221提供支撑的同时,支撑凸耳412之间形成的凹槽,也能增大支撑部41与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与支撑部41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5,为提高支撑部41的支撑强度,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容腔4111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凸部4112,第一凸部4112伸入第二密封部422内,且与第二密封部422固定连接。第一凸部411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支撑部41的支撑强度,提高活塞组件4的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支撑部41与第二密封部422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部41与第二密封部422连接稳定性。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凸部4112提高了支撑部41的强度,也使得支撑部41选择更多强度较低,但质量较轻的材质作为制作材料,如铝。提高支撑部41材料的可选择性,同时降低活塞组件4的重量,提高安全带张紧装置100的响应速度。
第一凸部4112于容腔4111内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一凸部4112可以沿容腔4111周向间隔布置于容腔4111内,也可沿容腔4111轴向间隔布置于容腔4111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6,在本申请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面向第一密封部421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4113,第二凸部4113伸入第一密封部421内,以与第一密封部421固定连接,与第一凸部4112相同的,第二凸部411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支撑部41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支撑部41与第一密封部421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部41与第一密封部421连接的稳定性。
第二凸部4113于容腔4111内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二凸部4113可以沿支撑部41周向布置于支撑部41外壁面上,也可沿支撑部41轴向间隔布置于支撑部41外壁面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容腔4111、第一凸部4112以及第二凸部4113成型方式有多种,容腔4111、第一凸部4112以及第二凸部4113可通过金属切割的方式成型于支撑部41上,也可通过铸造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支撑部41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容腔4111、第一凸部4112以及第二凸部4113采用挤压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与支撑部41内,如此一降低支撑部41的制作成本,提高支撑部41的制作效率。
可以理解地,当压力腔211的膨胀速度,或者说活塞组件4的行进速度小于气体发生器1的排气速度时,会导致压力在压力腔211内堆积。当压力腔211内的压力大于管状体2所能承受的压力后,管状体2会发生爆炸,因此,为防止压力腔211内压力堆积过多,请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活塞组件4上设置有泄压孔424,当活塞组件4两侧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泄压孔424能够被打开,压力腔211的压力能够自泄压孔424向外泄出,进而避免压力腔211因压力过大损耗管状体2。
为提高泄压孔424的强度,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泄压孔424沿活塞组件4轴向依次贯穿第二密封部422和支撑部41。支撑部41将泄压孔424围设于容腔4111内,如此,以对泄压孔424提供支撑,防止泄压孔424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堵塞,对压力腔211的排压造成影响。
活塞组件4还包括挡板43,挡板43挡设于泄压孔424,当压力腔211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挡板43能够被打开,进而使压力腔211内的气压能够从泄压孔424向外泄出。
挡板43与活塞组件4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挡板43可以是盖设于泄压孔424排压侧(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侧)的弹片,弹片两端固定在第二密封部422上,并将泄压孔424完全盖设,当压力腔211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弹片能够被来自压力腔211内的气流顶动,并显露出被其盖设的泄压孔424,进而使压力腔211内的气体能够排出。
请参考图7,在本申请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挡板43设于支撑部41,并于支撑部41一体成型,进而降低活塞组件4的制作成本。具体地,在支撑部41制作过程中,当支撑部41容腔4111成型后,可自支撑部41背离容腔4111一侧开始向容腔4111方向开钻泄压槽4114,泄压槽4114位置和大小与泄压孔424位置大小一致,在泄压槽4114即将与容腔4111连通时,停止开槽,此时的泄压槽4114与容腔4111之间,保持将要连通却还未连通的状态,此时泄压槽4114和容腔4111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剪力层,该剪力层即为活塞组件4成型后的挡板43。当压力腔211的压力未达到预设阈值时,剪力层与支撑部41保持连接状态,此时泄压口处于闭合状态。当压力腔211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剪力层能够被来自压力腔211的气流冲开,被冲开后的剪力层随同气压一起被排出泄压孔424外,自此,泄压槽4114与设于第二密封部422上的泄压孔424完全连通,泄压孔424呈开合状态。
请参考图2,为避免传动件3对泄压孔424排压造成阻挡,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部422靠近传动件3一侧设有导气槽4222,导气槽4222一端与泄压孔424相连通,另一端向第二密封部422的外缘面延伸。导气槽4222的高度低于第二密封部422与传动件3接触面的高度,导气槽4222可将泄压孔424的气体引导至第二密封部422边缘排出,进而减小传动件3与第二密封部422相抵接对泄压孔424排气造成的影响。
导气槽4222可设置一条,也可设置两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导气槽4222被设置为四条,且沿泄压孔424周向均匀分布,如此,以引导泄压孔424气体沿第二密封部422周向均匀排出,提高导气槽4222对泄压孔424的导气效率。
密封部42还包括第三密封部423,第三密封部423设于支撑部41靠近气体发生器1一侧,第三密封部423与第一密封部421相连,第三密封部423的外缘面抵接于管腔21的腔壁上,进而辅助第一密封部421实现对于管状体2的密封。第三密封部423的材质可以是弹性橡胶,可以是弹性塑料,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第三密封部423与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可以分体设置,可以一体成型,本申请对此同样并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部423与第一密封部421和第二密封部42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于支撑部41外,如此,以降低活塞组件4的制作成本,提高活塞组件4的生产效率。
第三密封部423靠近气体发生器1一端设置有膨胀槽4231,膨胀槽4231与泄压孔424相连通,膨胀槽4231可以在气压的作用下发生膨胀,进而使与其相邻的第三密封部423的外缘面贴合在管状体2的管腔21内壁上。气压越大,贴合越紧密,如此,以提高活塞组件4对于管状体2的密封性能。
膨胀槽4231可以是方槽,可以是圆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可以理解地,膨胀槽4231的径向长度越长,与其相邻的第三密封部423的外缘面厚度就越薄,膨胀槽4231就越容易在气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反之,膨胀槽4231的径向长度越短,与其相邻的第三密封部423的外缘面厚度就越厚,膨胀槽4231在气压作用下变形程度就越小,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可实施方式中,且膨胀槽4231靠近气体发生器1一侧的径向长度为A,膨胀槽4231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侧的径向长度为B,A>B。如此,以提高膨胀槽4231靠近气体发生器1一侧的变形能力,使得该处的第三密封部423更容易贴紧在管状体2管腔21的腔壁上。同时减小膨胀槽4231远离气体发生器1一侧的变形能力,进而提高第三密封部423的强度,避免与膨胀槽4231相连通的泄压孔424因强度不够变形堵塞。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发生器、管状体、传动件以及活塞组件,所述管状体具有管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管腔相连接,所述传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活塞组件设于所述管腔内,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之间;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和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密封部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密封部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容腔;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连,并所述第二密封部填充于所述容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沿所述活塞组件轴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支撑部;
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挡设于所述泄压孔,所述挡板能够被所述气体发生器喷出的气流打开,以使气流通过所述泄压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支撑部,且与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靠近所述传动件一侧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一端与所述泄压孔相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缘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面向所述传动件一侧,形成有与所述传动件外轮廓相适应的导向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导向结构背离所述传动件一侧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以及沿所述支撑主体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凸耳,所述容腔设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支撑凸耳。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还包括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外缘面抵接于所述管腔的腔壁上;
所述第三密封部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端设置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与所述泄压孔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槽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的径向长度为A,所述膨胀槽远离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的径向长度为B,A>B。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伸入所述第二密封部内,且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面向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密封部内,以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连接。
13.一种预紧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张紧装置,所述安全带张紧装置还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管状体远离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所述驱动轮能够在所述传动件的推动下旋转;和
绕卷装置,用以绕设织带,所述绕卷装置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驱动轮的带动下向收卷织带方向运动。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紧安全带。
CN202322227994.8U 2023-08-17 2023-08-17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535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994.8U CN220535605U (zh) 2023-08-17 2023-08-17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994.8U CN220535605U (zh) 2023-08-17 2023-08-17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605U true CN220535605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7994.8U Active CN220535605U (zh) 2023-08-17 2023-08-17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5455B2 (en) Retractor pretensioner assembly
US9555768B2 (en) Retractor pretensioner assembly
JP6584692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プリテンションリトラ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10546044B (zh) 包括气体释放开口的安全带预紧式卷收器组件
JP3368479B2 (ja) 回転緊張装置用質量体駆動装置
CN110520336B (zh) 包括活塞安全阀构件的安全带预紧式卷收器组件
KR102615602B1 (ko) 시트벨트 프리텐셔닝 리트랙터 조립체
GB2054743A (en) Rotary fluid motor
EP0809582B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5924640A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220535605U (zh) 安全带张紧装置、预紧安全带以及车辆
JP7532549B2 (ja) リトラクタプリテンショナアセンブリ
JP7265042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24686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6076757A (en) Tensioner drive for a belt retractor
JP2020132152A (ja) リトラクタプリテンショナアセンブリ
JP424810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180297552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712019B1 (en) Seatbelt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gas release opening
KR100279832B1 (ko) 회전팬을 갖는 시트벨트 권취장치
US11059452B2 (en) Seatbelt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gas release opening
US11370390B2 (en) Belt tightener with a mass body
JP2003535751A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ドライブ装置
MXPA97006473A (en) Vehic occupant clamp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