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530U -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530U
CN220535530U CN202322245302.2U CN202322245302U CN220535530U CN 220535530 U CN220535530 U CN 220535530U CN 202322245302 U CN202322245302 U CN 202322245302U CN 220535530 U CN220535530 U CN 220535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iece
light source
shee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5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勇
严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5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和汽车,车门玻璃总成包括外片玻璃、内片玻璃、中间膜和光源。内片玻璃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内片玻璃上设置光提取装置,中间膜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之间,用于粘合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光源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上,位于车门的水切线以下。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光源固定在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上,且光源位于汽车的水切线以下,无需设置导槽等安装结构;并在内片玻璃上设置光提取装置,当光源点亮时,可起到营造车内氛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背景技术
最早的无边框车门的设计,是运用在与敞篷跑车上的,但是随着汽车外观设计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车型也开始采用了这种无边框车门的设计,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无框车门,希望自己的爱车拥有超跑般的运动造型,自然而然无边框车门也就被更多得设计在新车型之上
为了提高汽车的外观效果,一些车型尝试设置氛围灯装置,如下专利文件所述,CN210000224U公开了一种集成有氛围灯装置的汽车天窗玻璃面板及汽车天窗总成,其中,汽车天窗玻璃面板包括钢化玻璃板、PU包边、光导管,PU包边成型于钢化玻璃板四周,钢化玻璃板四周的至少一侧的PU包边内侧边上设有管槽,光导管卡入于管槽内,光导管与光源连接。由于在钢化玻璃板四周成型的PU包边内侧边上成型有可安装氛围灯的光导管的管槽,装配时,只需将光导管卡入PU包边中,来达到将光均匀分布在玻璃板上,以此实现氛围灯的功能效果,安装简单、方便。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双层玻璃的结构,可大幅降低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整体的外观效果更佳;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汽车氛围灯装置主要安装在天窗总成上,由于无框车门顶边和侧边没有门框,无法在玻璃板四周的包边上设置卡槽来安装氛围灯,且无边框车门玻璃结构比较单一,无法实现灯光秀、触摸功能等附加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在车门玻璃上装氛围灯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车门玻璃存在的结构单一、难以安装氛围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包括:
外片玻璃;
内片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内片玻璃上远离所述外片玻璃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内片玻璃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所述内片玻璃设有光提取装置;
中间膜,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之间,用于粘合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
光源,固定于所述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且位于车门的水切线以下;所述光源的光线传导入所述内片玻璃,所述光提取装置用于引导光线在内片玻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进行光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
导光带,设置在所述内片玻璃,平行于汽车的行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线束,分别连接所述导光带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的厚度为0.38-0.7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包括隔音材料或隔热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的材质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或离子型聚合物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包裹层,用于包裹所述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层为无纺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片玻璃为钢化玻璃,所述外片玻璃的厚度为3.2-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片玻璃为化钢玻璃,所述内片玻璃的厚度为0.5-1.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片玻璃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超过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车门主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光源固定在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上,无需设置导槽等安装结构;且光源位于汽车的水切线以下,并在内片玻璃上设置光提取装置,当光源点亮时,可起到车内氛围的效果,尤其是在夜晚行车过程中,光源营造的氛围效果使车辆充满科技感,整车外形具有更炫酷的视觉效果,更贴近年轻人的需求;通过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的配合,有效保证了玻璃结构的强度,并且利用中间膜将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粘合一体,不但可以加强车门玻璃的强度,同时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车门玻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车门玻璃总成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车门玻璃总成的B-B断面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车门玻璃总成的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内片玻璃,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
2、中间膜;
3、外片玻璃;
4、光源,41、导光带,42、包裹层;
5、线束;
A、水切线,C、行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市面上流行的星空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若能在门玻上实现氛围效果,那么在乘坐的过程中,就能够营造一种舒服、浪漫的氛围,特别是夜间行车过程中,灯光效果更加绚丽,不仅舒缓驾驶员、乘客的疲劳感,还可以提示他车,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让乘车过程更有仪式感。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包括外片玻璃3、内片玻璃1、中间膜2和光源4。内片玻璃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为内片玻璃1上远离所述外片玻璃3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为所述内片玻璃1上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表面。所述内片玻璃3设有光提取装置。中间膜2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之间,用于粘合所述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光源4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1或外片玻璃3上;所述光源位于车门的水切线以下。所述光源的光线传导入所述内片玻璃,所述光提取装置用于引导光线在内片玻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进行光输出。
中间膜2是用于粘合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的部件。通过中间膜2的粘合作用,将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结合成一个整体。中间膜2除了粘合的效果外,还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隔热或隔音效果。
从汽车的车门内侧和外侧来看,外片玻璃3设置于车门外侧,内片玻璃1设置于车门内侧。相比于有框车门玻璃,车门玻璃总成对于玻璃的强度要求更高,需要更大的结构强度来实现无框的结构。本方案在外片玻璃3和内片玻璃1之间设置中间膜2,通过中间膜2将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粘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车门玻璃的强度,不仅可应用于有框车门,也适用于无框车门结构。
图2为车门玻璃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车门玻璃总成的B-B断面图。如图3所示,内片玻璃1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指的是内片玻璃1的两个侧面,第一表面11是内片玻璃1远离外片玻璃3的一个侧面,而第二表面12指的是内片玻璃1靠近外片玻璃3的一个侧面,即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侧面。
内片玻璃1设有光提取装置。具体地,光提取装置可设置在内片玻璃1的第二表面12,位于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之间。光线在光提取装置上折射或散射,并且以一个允许从内片玻璃1的表面输出的角度出射。
光提取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机械地结构化、压印、腐蚀、喷射技术。这种表面结构化可以示例性通过机械地结构化(例如压入结构)、通过压印(特别是利用移印)、通过腐蚀或者通过喷射技术(例如喷砂)实现。
具体地,光提取装置可以为油墨印刷层,在此并不限制油墨印刷层的图案和颜色。不限地,油墨印刷层的颜色可以为白色或透明。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营造氛围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耐磨、防刮花的效果。
光源4是用于提供光源、营造车内的氛围感的部件。光源4具有发光的功能。光源4固定内片玻璃1或外片玻璃3上。具体地,光源可以设置在内片玻璃1的第一表面11上,也可以设置在内片玻璃1的底部,与内片玻璃1相固定;光源也可以设置在外片玻璃3上。光源直接固定在内片玻璃1或外片玻璃2的表面上,无需另外设置安装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固定。光源4与内片玻璃1或外片玻璃3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粘合、卡合等方式。
光源位于车门的水切线以下,图1中A线为水切线。汽车姿态的表现主要通过侧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三条特征线为顶盖线、水切线和腰线。水切线贯穿车身首尾,把汽车的驾驶舱和车体分隔开。将光源4设置在水切线以下,在为车门玻璃营造发光氛围感的同时,可以隐藏光源4的线路和布置方式,使得车门玻璃结构更加美观、整洁。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光源4固定在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无需设置导槽等安装结构;在内片玻璃1或外片玻璃3上增加光源4,且光源4位于汽车的水切线A以下,并在内片玻璃1设置光提取装置,当光源点亮时,可向车内发光,起到营造车内氛围的效果,尤其是在夜晚行车过程中,光源4和光提取装置营造的氛围效果使车辆充满科技感,整车外形具有更炫酷的视觉效果,更贴近年轻人的需求。通过外片玻璃3和内片玻璃1的配合,有效保证了玻璃结构的强度,并且利用中间膜2将内片玻璃1和外片玻璃3粘合一体,不但可以加强车门玻璃的强度,同时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4包括导光带41。导光带41设置在所述内片玻璃1上,平行于汽车的行车方向。导光带41是具有发光功能和导光功能的部件。导光带包括灯带和导光部件,具有细长、发光柔和等特点。导光带沿汽车的行车方向设置。行车方向如图4中箭头C所示方向。导光带41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导光带,在此不限制导光带的种类和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束5。线束5分别连接所述导光带41的两端,用于向导光带41导电,使导光带41的两端与电源接通。如图4所示,导光带41的两端均与线束5连接。导光带41通过线束5与电源线连接,从而实现接通和断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2的厚度为0.38-0.76mm。中间膜2的厚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在保持粘合效果的同时又可实现轻薄的玻璃结构,保证车门玻璃总成的美观度。不限地,中间膜2经过初压、高压过程后能够将外片玻璃3和内片玻璃1完全粘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2包括隔音材料或隔热材料的至少一种。中间膜2采用隔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车门玻璃结构的隔音效果,采用隔热材料可进一步提高车门玻璃结构的隔热效果,从而提升用户驾驶和乘坐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2的材质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或离子型聚合物膜等中。
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是由聚乙烯醇(简称PVA)与丁醛与酸触媒作用下进行缩醛反应缩合成的一种溶剂型树脂。它具有良好造模型,且形成的涂膜具有高透明性、韧性、耐候性等优越特性,而且其特殊的化学结构,能够与玻璃、金属、陶瓷分等都有优良的接著性。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简称EVA。一般醋酸乙烯(VA)的含量在5%-40%,与聚乙烯PE相比,EVA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提高了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类加热可以塑化、溶剂可以溶解的弹性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加工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国防、医疗、食品等行业。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之一,其分子基本上是线型的,没有或很少有化学交联。线型聚氨酯分子链之间存在着许多氢键构成的物理交联,氢键对其形态起到强化作用,从而赋予许多优良的性能,如高模量、高强度,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
聚烯烃弹性体,简称POE,是一种具有较高共聚单体含量的乙烯/高级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与聚烯烃相比,不仅具有前者的优点,且化学性能、流变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更为优异。
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
离子型聚合物是指一类含有金属离子的聚合物,比重0.94-0.960。软化点35℃。在空气中可于90℃连续使用。分子结构以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体为主链,其上引入金属离子,并以离子键作为分子间的交联,结晶性低,透明性好,富有延伸性和弹性,抗张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很高。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包裹层42。包裹层42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1的第一表面11或内片玻璃1的底部,用于包裹所述光源4。利用包裹层42包裹光源4,不仅能够起到保护光源4的效果,而且经过包裹层42的包裹,可以将光源聚集在光源4上,视觉上更加柔和,减少光线的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层42采用无纺布。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片玻璃3采用钢化玻璃,所述外片玻璃3的厚度为3.2-5.0mm。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进一步地,外片玻璃3采用物理钢化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片玻璃1采用化钢玻璃,所述内片玻璃1的厚度为0.5-1.3mm。化钢玻璃是化学钢化玻璃,化学钢化玻璃是经过离子交换过程达到的增强玻璃。离子交换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尤其适用于增强超薄、尺寸较小或形状复杂的玻璃制品。玻璃经离子交换处理后不会产生面向的光学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片玻璃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超过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外片玻璃的面积大于所述内片玻璃的面积,外片玻璃的尺寸大于内片玻璃的尺寸。外片玻璃的底部向下延伸,便于与升降机构或者车门上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具体地,外片玻璃的底部可以设置安装孔。外片玻璃的尺寸大于内片玻璃的尺寸,外片玻璃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超过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安装车门玻璃总成时只需要与外片玻璃连接即可,无需在内片玻璃上也进行钻孔,也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内片玻璃上可设置开口,光源设置在开口处。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车门主体和车门玻璃总成。车门主体为车门玻璃总成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片玻璃;
内片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内片玻璃上远离所述外片玻璃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内片玻璃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所述内片玻璃设有光提取装置;
中间膜,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之间,用于粘合所述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
光源,固定于所述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且位于车门的水切线以下;所述光源的光线传导入所述内片玻璃,所述光提取装置用于引导光线在内片玻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进行光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
导光带,设置在所述内片玻璃,平行于汽车的行车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束,分别连接所述导光带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厚度为0.38-0.7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包括隔音材料或隔热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材质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或离子型聚合物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裹层,用于包裹所述光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为无纺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片玻璃为钢化玻璃,所述外片玻璃的厚度为3.2-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玻璃为化钢玻璃,所述内片玻璃的厚度为0.5-1.3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片玻璃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超过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内片玻璃的底部。
12.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主体;
车门玻璃总成,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
CN202322245302.2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Active CN220535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5302.2U CN22053553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5302.2U CN22053553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530U true CN22053553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5302.2U Active CN22053553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9834B1 (ko) Led 조립체를 갖는 중합체성 차창
CN109624837B (zh) 一种调节车内氛围的天窗玻璃
KR100714783B1 (ko) 내충격성 향상 유리
ATE327882T1 (de) Verglas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dach
AU4548500A (en) Glazing for the roof of a motor vehicle
KR20000068557A (ko) 플라스틱 창유리, 특히 차량용 플라스틱 창유리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07284527A (zh) 具有太阳能电池的汽车顶板
KR20030084969A (ko) 플라스틱 글레이징 제조 방법
CN220535530U (zh)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车门及汽车
CN103158501A (zh) 轻质车窗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CN208646560U (zh) 一种可发光的车窗玻璃
CN201890121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
CN202562177U (zh) 玻璃面板和具有其的冰箱门体
CN215815874U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玻璃
EP2025728A1 (en) Decorative sheet, formed product and vehicle
CN210148871U (zh) 一种复合蜂窝板
CN210337160U (zh) 复合玻璃
CN112721355A (zh) 一种车窗用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19191555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
CN210792977U (zh) 自感应氛围灯脚踏垫
JP2022169820A (ja) 合わせガラス
CN219857040U (zh) 机舱装饰板及车辆
JP7328625B2 (ja) 機能性部材付き合わせガラス及び機能性部材付き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214164313U (zh) 一种耐磨型双层钢化玻璃
CN216183276U (zh) 一种具有防儿童磕碰的车载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