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427U -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427U
CN220535427U CN202321996687.XU CN202321996687U CN220535427U CN 220535427 U CN220535427 U CN 220535427U CN 202321996687 U CN202321996687 U CN 202321996687U CN 220535427 U CN220535427 U CN 220535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idge arm
conversion circuit
switching
sid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66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营辉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66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属于充电控制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交流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副边转换电路,低压放电电路包括第二原边转换电路;第一副边转换电路和第二原边转换电路分别和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第一副边转换电路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第二原边转换电路的开关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解决系统中交流充电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难以集成的问题,有效降低成本和体积。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控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控制系统可以配置的交流充电电路,交流充电电路将外部设备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之后向电池输出高电压值的直流电,或者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之后向外部设备输出高电压值的交流电。该充电控制系统也可以配置与电池连接的低压放电电路,使得电池可以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但现有的交流充电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是相互独立的电路,难以集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可以降低成本和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
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副边转换电路,所述低压放电电路包括第二原边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分别和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的开关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的开关器件,包括: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桥臂,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复用所述第一桥臂中的开关管;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上桥臂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下桥臂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三桥臂;所述第三桥臂的上桥臂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桥臂的下桥臂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依次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离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的不同抽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低压放电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离电路;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和所述第三桥臂的中点分别与所述第二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的不同抽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第一原边转换电路和第一隔离转换电路;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第一原边转换电路、所述第一隔离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依次连接;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所述系统的交流充电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低压放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副边转换电路和第二隔离转换电路;
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所述第二隔离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副边转换电路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副边转换电路与所述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交流充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向电池充电;
逆变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逆变放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供电;
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低压放电模式,所述低压放电电路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降压后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驱动电路;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
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低压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机;
所述电机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辆具有第一工作模式至第三工作模式至少之一;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低压放电电路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动力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单独放电;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和所述低压放电电路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动力电池向外部设备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和所述低压放电电路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外部设备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
可选地,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组开关管和第二组开关管交替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一桥臂的上桥臂的开关管和所述第三桥臂的下桥臂的开关管;所述第二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一桥臂的下桥臂的开关管和所述第三桥臂的上桥臂的开关管;
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三组开关管和第四组开关管交替导通;
其中,所述第三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桥臂的下桥臂的开关管、所述第一桥臂的上桥臂的开关管、以及所述第三桥臂的下桥臂的开关管;所述第四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桥臂的上桥臂的开关管、所述第一桥臂的下桥臂的开关管、以及所述第三桥臂的上桥臂的开关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副边转换电路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第二原边转换电路的开关器件,使得交流充电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成本和体积。在外部设备放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向电池端口放电,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向低压负载端口放电。在电池端口放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向外部设备放电,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向低压负载端口放电。本实用新型充电控制系统可以应用在车辆中。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在第二工作模式或者第三工作模式下的例子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标记:
充电控制系统1000;
交流充电电路100;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
低压放电电路200;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
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第三桥臂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见图1所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包括充电控制系统1000包括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交流充电电路100包括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低压放电电路200包括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和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分别和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
该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用于与电池连接,交流充电端口用于与该系统1000之外的外部设备连接,低压负载端口用于与低压负载设备连接。在该系统1000应用于车辆中时,电池端口与车辆的动力电池连接,低压负载端口与车辆的低压负载设备连接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在该系统1000应用于车辆中时,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可能是系统1000外部的电源或者用电设备,例如充电桩、本车的车载交流用电设备或者其他车辆等等。
在外部设备作为电源的情况下,交流充电电路100用于将外部设备输出的交流电转变为高电压值的直流电后向动力电池充电,低压放电电路200用于将外部设备输出的交流电转变为低压的直流电后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在动力电池作为电源的情况下,交流充电电路100用于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放电,低压放电电路200用于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低电压值的直流电后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压”和“低压”,“高电压值”和“低电压值”都是相对概念,并不表示高压和低压的具体电压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交流充电电路100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和DC-DC电路,DC-DC电路可以为隔离DC-DC电路和非隔离DC-DC,此处不做限定。以DC-DC电路为隔离DC-DC电路为例,隔离DC-DC电路包括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和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以及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依次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与系统1000的交流充电端口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和交直流转换功能,隔离DC-DC电路用于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
在一个例子中,低压放电电路200分别与电池端口和低压负载端口连接,低压放电电路200用于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低电压值的直流电后向车辆的低压负载设备进行供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复用全部的或者部分的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在外部设备放电的情况下,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100向电池端口放电,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200向低压负载端口放电。在电池端口放电的情况下,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100向外部设备放电,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200向低压负载端口放电。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1000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成本和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包括第一桥臂1,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复用的开关器件为第一桥臂1的开关管。
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包括第一桥臂1和第二桥臂2,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第一桥臂1的中点与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桥臂2的中点与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起到电气隔离作用。第一桥臂1和第二桥臂2构成桥式变换电路,在动力电池放电的情况下,系统1000可以通过交流充电电路100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高电压值的交流电输出至外部设备。在外部设备放电的情况下,系统1000可以通过交流充电电路100将外部设备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的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换句话说,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复用了部分的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相较于复用了全部的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可以有效提高动力电池同时向低压负载设备和外部设备放电过程中的供电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能够实现其原有功能的情况下,设计交流充电电路100复用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第一桥臂1的开关管,使得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1000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成本和体积。在电池端口放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100向外部设备放电,也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200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在外部设备放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交流充电电路100向电池端口放电,可以利用复用了开关器件的低压放电电路200向低压负载端口放电。本实用新型充电控制系统1000可以应用在车辆中。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桥臂1和第二桥臂2可以依次与电池端口连接,也就是说,第二桥臂2和第一桥臂1可以依次分布于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和电池端口之间。换句话说,这种分布方式,可以有效简化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和第三桥臂3之间的连接线路,以降低充电控制系统100的制造成本。
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桥臂1的上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21,第一桥臂1的下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22,开关管Q21和开关管Q22均为NMOS管,开关管Q21的漏极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21的源极与开关管Q22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22的源极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
第二桥臂2的上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17,开关管Q17为NMOS管,开关管Q17的漏极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7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管Q17导通或者关断。
第二桥臂2的下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18,开关管Q18为NMOS管,开关管Q18的源极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开关管Q18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管Q21导通或者关断。开关管Q17的源极与开关管Q18的漏极连接。
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为两抽头的绕组,开关管Q17的源极和开关管Q18的漏极分别与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其中一个抽头连接,开关管Q21的源极和开关管Q22的漏极分别与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另一个抽头连接。
在电池向外部设备放电或者外部设备向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开关管Q17、开关管Q18、开关管Q21和开关管Q22构成桥式变换电路,以对电池的输出或者外部设备的输出进行转换,以实现电池的充电或者电池向外部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包括第一桥臂1和第三桥臂3,低压放电电路200可以为隔离低压放电电路和非隔离低压放电电路,此处不做限定。以低压放电电路为隔离低压放电电路为例,隔离低压放电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第一桥臂1的中点与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三桥臂3的中点与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桥臂1和第二桥臂2也构成桥式变换电路,在动力电池或者外部设备放电的情况下,系统1000可以通过低压放电电路200向低压负载设备输出低电压值的直流电,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换句话说,在保证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能够实现其原有功能的情况下,设计交流充电电路100复用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第一桥臂1,使得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1000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成本和体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桥臂由多个开关管组成,图2中的开关管可以为NMOS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低压放电电路200还包括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和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以及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依次连接,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与系统1000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其中,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以及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形成DC-DC转换电路,用于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换句话说,通过设置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和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对低压负载端口连接的低压负载设备和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并实现电池可以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或者低压负载设备向电池预充电的功能。
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19,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的开关器件可以表示为开关管Q20,开关管Q19和开关管Q20均为NMOS管,开关管Q19的漏极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9的源极与开关管Q20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20的源极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
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为两抽头的绕组,开关管Q19的源极和开关管Q20的漏极与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的其中一个抽头连接,开关管Q21的源极和开关管Q22的漏极与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的另一个抽头连接。
在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的情况下,开关管Q19、开关管Q20、开关管Q21和开关管Q22构成桥式变换电路,以对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转换,以实现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系统1000中的各个电路工作,例如:控制电路向交流充电电路100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得交流充电电路100的开关器件工作,以使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向电池充电。其中,控制电路可以为控制芯片,此处不做特殊限定。相应地,系统1000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交流充电模式、逆变放电模式和低压放电模式至少之一。
在交流充电模式下,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向电池充电。在逆变放电模式下,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供电。在低压放电模式下,低压放电电路200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降压后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换句话说,在该系统1000可以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实现电池充放电以及向外部设备充放电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系统1000复用了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器件,从而提高系统1000的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系统1000还包括电机驱动电路300,电池可以向电机驱动电路300输出交流电,以驱动电机。换句话说,在系统1000上集成电机驱动电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1000的集成度。
在一些示例中,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可以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电机驱动电路300也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在一个例子中,控制电路也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换句话说,将这些电路都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有效减小充电控制系统1000整体的体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动力电池与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低压蓄电池与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换句话说,车辆在配置上述系统1000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车辆内部电路的集成度,从而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电机,电机与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电机驱动电路300连接。换句话说,车辆的电机也可以通过充电控制系统1000中的电机驱动电路300启动,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驱动电路300可以与电动机连接,或者,电机驱动电路300可以与发电机连接。也就是说,电机驱动电路300可以将转换的交流电供给发电机,发电机得电后运行,或者,电机驱动电路300可以将转换的交流电供给电动机,电动机得电后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具有第一工作模式至第三工作模式至少之一,车辆还包括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可以为控制芯片,此处不做特殊限制。控制电路在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动力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单独放电。控制电路在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动力电池向外部设备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控制电路在车辆被设置成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外部设备向动力电池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其中,低压负载设备可以是低压蓄电池、车辆的屏幕、音响和摄像头等等。换句话说,车辆在配置该系统1000后,能够提高车辆内部电路的集成度,从而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组开关管和第二组开关管交替导通。也就是说,在第一组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第二组开关管断开,在第二组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第一组开关管断开。对于第一组开关管和第二组开关管导通的时长,可以是相同时间长度,也可以是不同时间长度,此处不做特殊限制。其中,第一组开关管包括:第一桥臂1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21和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0。第二组开关管包括:第一桥臂1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2和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9。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除第一组开关管导通之外,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8、开关管Q12和开关管Q14导通,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7、开关管Q9和开关管Q13断开。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除第二开关管导通之外,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8、开关管Q12和开关管Q14断开,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7、开关管Q9和开关管Q13导通。换句话说,通过控制电路让第一组开关管和第二组开关管交替导通,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
如图5所示,在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第三组开关管和第四组开关管交替导通。也就是说,在第三组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第四组开关管断开,在第四组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第三组开关管断开。对于第三组开关管和第四组开关管导通的时长,可以是相同时间长度,也可以是不同时间长度,此处不做特殊限制。其中,第三组开关管包括:第二桥臂2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18、第一桥臂1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21、以及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0;第四组开关管包括:第二桥臂2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7、第一桥臂1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2、以及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9。
在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下,除第三组开关管导通之外,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中的位于母线正极和上桥臂的中点之间的开关管Q10和位于母线负极和下桥臂的中点之间的开关管Q16导通,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8、开关管Q12和开关管Q14导通。在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下,除第四组开关管导通之外,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中的位于母线负极和上桥臂的中点之间的开关管Q11和位于母线正极和下桥臂的中点之间的开关管Q15导通,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7、开关管Q9和开关管Q13导通。换句话说,通过控制电路让第三组开关管和第四组开关管交替导通,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向交流充电端口和低压负载端口放电,以及实现外部设备向电池端口以及低压负载端口放电,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内部电路的集成度,从而降低成本。
在图2的实施例中,电池可以同时向外部设备和低压负载设备进行放电,以实现电池供电的功能,电池供电的电流回路如下:在开关管Q11和开关管Q15导通的情况下,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两个抽头、开关管Q17和开关管Q22构成充电回路,以向外部设备放电;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两个抽头、开关管Q17和开关管Q19构成直流回路,以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在开关管Q10和开关管Q16导通的情况下,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两个抽头、开关管Q18和开关管Q21构成充电回路,以向外部设备放电;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两个抽头、开关管Q18和开关管Q20构成直流回路,以向低压负载设备放电。开关管Q11和开关管Q15、开关管Q10和开关管Q16交替工作,以实现电池同时向外部设备和低压负载设备进行放电。当然,外部设备也可以同时向电池和低压负载设备进行放电,外部设备供电的电流回路与电池供电的电流回路类似,此处不做具体阐述。
在一些示例中,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可以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电机驱动电路300也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在一个例子中,控制电路也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换句话说,将这些电路都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有效减小充电控制系统1000整体的体积,从而节省车辆内部的空间。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放电电路(200);
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包括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包括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
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和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分别和所述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的部分开关器件复用为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的开关器件,包括: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包括第一桥臂(1),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复用所述第一桥臂(1)中的开关管;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还包括第二桥臂(2);所述第一桥臂(1)和所述第二桥臂(2)的上桥臂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桥臂(1)和所述第二桥臂(2)的下桥臂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还包括第三桥臂(3);所述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1)和所述第二桥臂(2)依次与所述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所述第一桥臂(1)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的中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副边绕组的不同抽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还包括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所述第一桥臂(1)的中点和所述第三桥臂(3)的中点分别与所述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的原边绕组连接的不同抽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和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所述第一原边转换电路(140)、所述第一隔离转换电路(120)以及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依次连接;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与所述系统(1000)的交流充电端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还包括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和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
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所述第二隔离转换电路(220)以及所述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副边转换电路(230)与所述系统(1000)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交流充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向电池充电;
逆变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逆变放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供电;
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低压放电模式,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被配置为将电池的直流电降压后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驱动电路(300);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00)和所述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低压蓄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
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低压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机;
所述电机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第一工作模式至第三工作模式至少之一;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动力电池向低压负载设备单独放电;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和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动力电池向外部设备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和所述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开关管工作,实现所述外部设备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低压负载设备放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组开关管和第二组开关管交替导通;所述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包括第一桥臂(1),所述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所述第一副边转换电路(110)还包括第二桥臂(2),所述第二原边转换电路(210)还包括第三桥臂(3);
其中,所述第一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一桥臂(1)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21)和所述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0);所述第二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一桥臂(1)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2)和所述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9);
在所述车辆被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三组开关管和第四组开关管交替导通;
其中,所述第三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桥臂(2)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18)、所述第一桥臂(1)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21)、以及所述第三桥臂(3)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0);所述第四组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桥臂(2)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7)、所述第一桥臂(1)的下桥臂的开关管(Q22)、以及所述第三桥臂(3)的上桥臂的开关管(Q19)。
CN202321996687.XU 2023-07-26 2023-07-26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20535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6687.XU CN220535427U (zh) 2023-07-26 2023-07-26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6687.XU CN220535427U (zh) 2023-07-26 2023-07-26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427U true CN22053542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6687.XU Active CN220535427U (zh) 2023-07-26 2023-07-26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4513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US6794846B2 (en) Power source unit
US20230070930A1 (en) Charging Circuit of On-Board Charger, On-Board Charger,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WO2013061461A1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US20220332204A1 (en) Powertrain architecture for a vehicle utilizing an on-board charger
KR20150073291A (ko) 전력 변환 장치
US10243455B2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US20200282862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vehicle
CN112769181A (zh) 一种蓄电设备的双向充电电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776631A (zh) 电动和/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多端口和多方向功率转换系统
CN220535427U (zh)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2224060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WO2019109950A1 (zh) 升压电路,电源装置及便携式电能系统
CN113147447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多功用车载充电电路
CN115642679A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TWI403067B (zh) 多埠電源轉換裝置
CN220535426U (zh) 充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2550025B (zh) 一种集成车载充电机系统
CN112224038B (zh)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CN112224062B (zh) 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JP2022105313A (ja) バッテリー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提供する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CN112224057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CN220904717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6317036B (zh) 电池系统及电源装置
CN220785474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