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0067U - 血管阻断钳 - Google Patents

血管阻断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0067U
CN220530067U CN202321720115.9U CN202321720115U CN220530067U CN 220530067 U CN220530067 U CN 220530067U CN 202321720115 U CN202321720115 U CN 202321720115U CN 220530067 U CN220530067 U CN 220530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body
locking structure
locking
forceps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01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少华
刘浩
鲍海立
孙克彦
张磊
王燕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n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n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n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n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01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0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管阻断钳。血管阻断钳包括第一钳体及与第一钳体交叉铰接的第二钳体。第一钳体的头部设置有与第二钳体配合的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可绕第一钳体转动。锁扣结构具有释放状态及锁紧状态,其中释放状态时,锁扣结构与第二钳体分离。锁紧状态时,锁扣结构与第二钳体卡接,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存在间隙。血管阻断钳设置锁扣结构,锁住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便于医生操作,可减少长时间握紧阻断钳的负担、减轻疲惫,稳定阻断血液的效果。同时,在锁紧状态下留有间隙,防止锁止过度,避免损坏血管及相关组织。

Description

血管阻断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阻断钳。
背景技术
血管阻断钳是一种通过夹住血管以实现血液阻断的常用医疗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血管阻断钳不仅可以阻断血液流通,还可以起到分离或夹持血管组织的作用。血管阻断钳通常包括钳头、钳柄及握把,两个钳柄交差连接。血管阻断钳的种类繁多,例如直形血管钳、弯形血管钳、有齿血管钳及无齿血管钳等。
然而,血管阻断钳需要医生用手指长时间握住握把以维持阻断效果。这容易造成医生的疲惫,也易导致阻断血液的效果不稳定,使得手术风险增大。为了便于医生操作,越来越多的血管阻断钳在握把处设置锁止结构,以减少使用负担。但其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并且容易锁止过度,损坏血管及相关组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血管阻断钳以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锁紧效果好的血管阻断钳。
本申请了一种血管阻断钳,包括:第一钳体及与所述第一钳体交叉铰接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钳体配合的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可绕所述第一钳体转动;所述锁扣结构具有释放状态及锁紧状态,其中释放状态时,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钳体分离;锁紧状态时,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钳体卡接,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主体、旋转轴及限位件;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锁扣主体固定至所述第一钳体;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锁扣主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旋转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主体包括竖直部、连接部及固定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两者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锁紧状态时,所述竖直部紧贴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底部;所述固定部紧贴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主体还包括自所述竖直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距离的扳手部;所述扳手部位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钳体及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主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体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锁扣结构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钳体头部的端面,或,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钳体头部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位于其前部的第一夹持部、位于其中部的第一铰接部及位于其尾部的第一握持部;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头部;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配合的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配合的第二铰接部及与所述第一握持部配合的第二握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血管阻断钳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的辅助锁扣结构;所述辅助锁扣结构包括第一齿条及与其配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自所述第一握持部向所述第二握持部延伸;所述第二齿条自所述第二握持部向所述第一握持部延伸;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在血管阻断钳的头部设置锁扣结构,锁住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便于医生操作,可减少长时间握紧阻断钳的负担、减轻疲惫,稳定阻断血液的效果;同时,在锁紧状态下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留有间隙,防止锁止过度,避免损坏血管及相关组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血管阻断钳一实施例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血管阻断钳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血管阻断钳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血管阻断钳另一实施例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血管阻断钳处于锁紧状态时其头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血管阻断钳又一实施例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第一钳体、10;第一夹持部、11;第一铰接部、12;第一握持部、13;第二钳体、20;第二夹持部、21;凹陷、211;第二铰接部、22;第二握持部、23;锁扣结构、30;锁扣主体、31;竖直部、311;连接部、312;固定部、313;扳手部、314;旋转轴、32;限位件、33;间隙、40;辅助锁扣结构、50;第一齿条、51;第二齿条、52。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说明书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设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血管阻断钳包括第一钳体10、第二钳体20及锁扣结构30。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交叉铰接。锁扣结构30设置在第一钳体10的头部,且与第二钳体20配合。锁扣结构30可绕第一钳体10转动。锁扣结构30具有释放状态及锁紧状态,其中释放状态时,锁扣结构30与第二钳体20分离。锁紧状态时,锁扣结构30与第二钳体20卡接,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之间存在间隙40。
在血管阻断钳的头部设置锁扣结构30,能够从头部锁住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便于医生操作。在医生使用时,手动调整锁扣结构30,使其处于锁紧状态,可减少长时间夹紧的使用负担,减轻使用者的疲惫,稳定阻断血液的效果。同时,在锁紧状态下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之间留有间隙40,防止锁止过度,避免损坏血管及相关组织。
第一钳体10包括第一夹持部11、第一铰接部12及第一握持部13。其中,第一夹持部11位于血管阻断钳的前部,第一铰接部12位于血管阻断钳的中部,第一握持部13位于血管阻断钳的尾部。锁扣结构30位于第一夹持部11的头部,即血管阻断钳的最前端。
第二钳体20包括第二夹持部21、第二铰接部22及第二握持部23。第二夹持部21位于血管阻断钳的前部,与第一夹持部11相互配合。第二铰接部22位于血管阻断钳的中部,与第一铰接部12相互配合。第二握持部23位于血管阻断钳的尾部,与第一握持部13相互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钳体20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凹陷211。所述凹陷位于第二夹持部21,且与锁扣结构30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钳体20包括弹性结构(未图示),如橡胶层等。弹性结构设置在凹陷211的内壁。如此,可在锁紧状态时卡紧锁扣结构30,在释放状态时恢复原状。
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和长度,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手术和部位的需要。如,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接触的一侧可设置若干齿槽,用于夹紧组织、防止滑动。同时,齿槽的齿在设置上也有粗细深浅之分,齿较细、较浅、弹性较好,对组织的压榨作用及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较轻。
在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均为直型。诚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可设置为弯曲状,自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向前逐渐弯曲。同时,也可设置为自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的头部向前翘起,用于止血时其尖端与组织垂直,夹住出血端,尽量少夹附近组织。
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通过销轴交叉铰接。第一握持部13与第二握持部23的后端均固定设置有指圈,便于拿取及操作。第一握持部13与第二握持部23的前端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长度,即与第一铰接部12及第二铰接部22连接的位置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本申请对第一钳体10及第二钳体20的外形与长度不做限制。
锁扣结构30包括锁扣主体31、旋转轴32及限位件33。旋转轴32穿过锁扣主体31固定至第一钳体10。限位件33位于锁扣主体31的外侧,且与旋转轴32固定。如此,锁扣主体31可绕旋转轴32转动,使得锁扣结构30可绕第一钳体10转动,且限位件33能够防止锁扣主体31及旋转轴32脱落。
锁扣主体31包括竖直部311、连接部312及固定部313。竖直部311与固定部313相对设置,两者通过连接部312固定。竖直部311、连接部312及固定部313可一体成型。释放状态时,锁扣主体31可置于与第一钳体10平行的位置,或倾斜向上远离第二钳体20,保证锁扣主体31不影响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开合操作即可。
锁紧状态时,竖直部311紧贴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一侧,连接部312位于第二钳体20的底部,固定部紧贴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另一侧。如此,使得固定部313能够锁扣住第二钳体20,加之竖直部311与第一钳体10固定,连接部312起过渡承接作用,三者相互配合以锁紧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
旋转轴32位于第一钳体10头部的端面,或,旋转轴32位于第一钳体10头部的侧面。具体地,旋转轴32可自侧面贯穿第一钳体10及锁扣主体31,限位件33设置在向外伸出的旋转轴32的两端。
旋转轴32也可自侧面插入第一钳体10,与第一钳体10过盈配合。旋转轴32的一端位于第一钳体10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锁扣主体31的外侧,限位件33与旋转轴32的一端配合固定,以限制锁扣主体31的位置。
旋转轴32还可自第一钳体10头部的端面插入,锁扣主体31设置在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外端,即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远离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的一端。
当旋转轴32自第一钳体10的侧面插入时,锁扣主体31的竖直部311在平行于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平面内旋转。当旋转轴32自第一钳体10的端面插入时,锁扣主体31的竖直部311在垂直于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的平面内旋转。
为适应旋转轴32设置位置的不同,锁扣主体31的固定部313也需随之作出变化,以实现锁紧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轴32位于第一钳体10头部的侧面。固定部313靠近第一钳体10的一端呈楔形。锁紧状态时,固定部313自第二钳体20延伸至第一钳体10。在延伸过程中,固定部313自远离第二钳体20的一侧向靠近第一钳体10的一侧倾斜,使其圆滑过渡至第一钳体10。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轴32位于第一钳体10头部的端面。固定部313呈弯钩状,且顺着第二钳体20的底部延伸,最后与第二钳体20的凹陷211抵接。如此,保证锁扣结构30的锁紧功能。
锁扣主体31还包括扳手部314。扳手部314位于竖直部311远离第一钳体10及第二钳体20的一侧。扳手部314与竖直部311固定,且自竖直部311向外延伸出一端距离。如此,医生在旋转锁扣结构30时,向外突伸的扳手部使该操作更加方便,提高锁扣结构30的实用性。
锁扣主体31还包括弹性件(未图示)。弹性件的一端与竖直部311固定,另一端与连接部312固定。弹性件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弹片等弹性结构。如此,使得锁扣主体31在一定范围内可伸缩,以适应更多使用场景。如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之间所夹组织较大,两者的头部相隔较远,弹性件的存在使得锁扣结构30能伸长适应此情况,同时缩回后也可适应其他情况。
间隙40为血管阻断钳夹紧血管或其他组织后,由于血管及生理组织具有一定体积,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不能完全闭合,两者之间会形成间隙40。若无间隙40,会有夹坏血管及组织的风险。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隙40的宽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5毫米。具体地,间隙40的宽度可以为0.5毫米、1毫米、1.5毫米、2毫米、2.5毫米或者上述任意相邻二者之间的某个值。
具体来讲,人体内,血管管壁的厚度不等。动脉管壁壁厚一般在1mm左右,静脉管壁壁厚略薄于动脉管壁壁厚。在夹住血管后旋转锁扣结构30使其处于锁紧状态时,若间隙40小于0.5毫米,则有夹坏血管管壁的风险。若间隙40大于2.5毫米,则可能夹不住生理组织或未阻断血液流通,给手术带来其他风险。但应注意的是,此处的间隙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同需求下所使用的血管阻断钳应具有不同的间隙,即在生产时调整竖直部311的长度,或安装弹性件(容后详述),保证血液阻断或夹紧的效果。
所述弹性件可以为弹性膜片,也可以为波纹管、弹簧等弹性结构。具体地,可使用弹性件制成竖直部311,使得竖直部311在一定范围内可伸缩。但也可在竖直部311的两端或中间安装弹性件,使得锁扣结构30能够适应更多使用场景。
血管阻断钳还包括辅助锁扣结构50。辅助锁扣结构50设置于第一握持部13与第二握持部23之间。辅助锁扣结构50包括第一齿条51及与其配合的第二齿条。第一齿条51自第一握持部13向第二握持部23延伸。第二齿条自第二握持部23向第一握持部13延伸。锁紧状态时,第一齿条51与第二齿条52啮合连接。如此,使得血管阻断钳的头部与尾部均能被锁紧,提升锁扣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及与所述第一钳体交叉铰接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钳体配合的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可绕所述第一钳体转动;所述锁扣结构具有释放状态及锁紧状态,其中释放状态时,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钳体分离;锁紧状态时,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钳体卡接,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主体、旋转轴及限位件;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锁扣主体固定至所述第一钳体;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锁扣主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旋转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包括竖直部、连接部及固定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两者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锁紧状态时,所述竖直部紧贴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底部;所述固定部紧贴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还包括自所述竖直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距离的扳手部;所述扳手部位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钳体及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体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锁扣结构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钳体头部的端面,或,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钳体头部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位于其前部的第一夹持部、位于其中部的第一铰接部及位于其尾部的第一握持部;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头部;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配合的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配合的第二铰接部及与所述第一握持部配合的第二握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阻断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阻断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的辅助锁扣结构;所述辅助锁扣结构包括第一齿条及与其配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自所述第一握持部向所述第二握持部延伸;所述第二齿条自所述第二握持部向所述第一握持部延伸;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
CN202321720115.9U 2023-07-03 2023-07-03 血管阻断钳 Active CN220530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115.9U CN220530067U (zh) 2023-07-03 2023-07-03 血管阻断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115.9U CN220530067U (zh) 2023-07-03 2023-07-03 血管阻断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0067U true CN22053006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0115.9U Active CN220530067U (zh) 2023-07-03 2023-07-03 血管阻断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0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9525B2 (ja) 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シース
US6302842B1 (en) Episiotomy retractor
EP2598042B1 (en) Tissue stablizing device including a self-expandable head-link assembly
US693929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ardiac surgery
BR112013008763B1 (pt) dispositivo médico para engatar um tecido
BR112014001291B1 (pt) Dispositivo médico para engate de tecido com garras giratórias destacáveis
BRPI1009146B1 (pt) Aparelho de cateter de punho universal
BR112013015246B1 (pt) dispositivo médico para engatar tecido
CN220530067U (zh) 血管阻断钳
JP2015533312A (ja) 心房開創器
US11229441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clamp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AU312170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ardiac surgery
CN215778565U (zh)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CN203634234U (zh) 一种经胸主动脉阻断钳
CN215018330U (zh) 一种肝脏移植无创静脉阻断钳
CN210962167U (zh) 一种穿戴式手臂血管夹
CN215273136U (zh) 一种新型胸腔组织钳
CN213217395U (zh) 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用的血管阻断夹
CN103536340A (zh) 一种用于心外科微创手术的腔静脉分离钳
CN103536337A (zh) 一种经胸主动脉阻断钳
CN213850859U (zh) 一种用于腰椎通道的手术器械
CN212973012U (zh) 可与多种夹持工具配合使用的新型止血夹
CN214549514U (zh) 一种双组织夹施夹器
CN217186267U (zh) 一种胸心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
CN216257284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手术用血管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