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9932U - 一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9932U
CN220519932U CN202321254723.5U CN202321254723U CN220519932U CN 220519932 U CN220519932 U CN 220519932U CN 202321254723 U CN202321254723 U CN 202321254723U CN 220519932 U CN220519932 U CN 220519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lamping piece
annular locking
lift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47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亚恒
胡翔鸿
韦活龙
吴显松
李治
宋金龙
由云雨
章海鹏
李瑞建
刘建超
孙赞
孙英红
周康伟
谢航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12547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9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9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9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包括环状锁紧箍、多个提拉结构以及两个承重结构,两个承重结构分别设在环状锁紧箍两侧,多个提拉结构设在环状锁紧箍上或设置在承重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整体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首先使用常规提升方法将电潜泵往上吊运至合适位置(即泵体露出隔水套管法兰),然后将环状锁紧箍锁紧在泵体上,再利用导链降低电潜泵,以使得环状锁紧箍、承重结构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上端,此时由于电潜泵有隔水套管法兰做支撑,故可拆卸泵体上端的短接,再将吊带安装在提拉结构上,最后再向上提升导链,由于整个夹具的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占用空间更小,便可将电潜泵整体移出隔水套管法兰。

Description

一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平台长轴式电潜泵维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海上平台电潜泵安装于隔水套管之中,电机和泵长期工作于水下,能将海水从海底举升到距离海平面几十米高的甲板上。平台电潜泵由于绝缘过低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需要将电潜泵提升至甲板面进行专业检修。如在检修工作过程中不能快速将电潜泵提升至甲板面进行专业检修,并且此时备用泵意外停机,将无法为平台持续提供淡水来源,影响平台员工的正常生活。因此,能快速将电潜泵提升至甲板面进行专业检修,恢复电潜泵的功能,对海上油气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图1是常规提升方法的示意图,导链9连接在短接7上,而短接7的下端与电潜泵的上端连接,将导链9缩短以使得电潜泵提升,但是,按照该常规方法将电潜泵提升至甲板面所需要的空间高度至少为3.777米。但由于两层甲板的高度差为3.65米,若想直接将电潜泵提升至甲板面,还存在3.777-3.65=0.127米的高度差,无法满足将电潜泵整体提升至甲板面的空间高度要求。现有技术采用斜拉斜吊的方式进行提拉以解决问题,但此方式存在工作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采用斜拉斜吊的方式将电潜泵提拉至甲板面,但此方式存在工作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具,包括环状锁紧箍、多个提拉结构以及两个承重结构,两个所述承重结构分别设在所述环状锁紧箍两侧,多个所述提拉结构设在所述环状锁紧箍上或设置在所述承重结构上。
本技术方案中,夹具的整体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使用夹具时,首先使用常规提升方法将电潜泵往上吊运至合适位置(即泵体露出隔水套管法兰),然后将环状锁紧箍锁紧在泵体上,再利用导链降低电潜泵,以使得环状锁紧箍、承重结构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上端,此时由于电潜泵有隔水套管法兰做支撑,故可拆卸泵体上端的短接,再将吊带安装在提拉结构上,最后再向上提升导链,由于整个夹具的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占用空间更小,整个夹具加上导链、吊带、电机以及电潜泵的高度小于两个甲板间的高度差,便可将电潜泵整体移出隔水套管法兰。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夹具,在后期的提升过程利用夹具替代短接提升电潜泵,从而可避免使用斜拉斜吊的方式,消除工作安全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锁紧箍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上分别形成有开口相对的弧形凹槽,两个所述弧形凹槽在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连接时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与泵体的外侧壁相抵接;所述承重结构包括第一承重部和第二承重部,两个所述第一承重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夹紧件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承重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夹紧件的两端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先将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安装在泵体外壳上,并连接两者,使两个弧形凹槽拼接形成空腔,空腔的内壁抵接在泵体外周上,安装完成后,再将电潜泵往下方,使得第一承重部和第二承重部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上,待泵体稳定后,拆除泵体上端的短接与吊带,并将吊带安装在提拉结构上,再将整个电潜泵往上拉直至转运到甲板上,以进行专业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又快捷。安装时,先将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的弧形凹槽分别贴在泵体的外周,再利用螺栓连接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还可利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重部、所述第二承重部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同一个螺栓以连接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
作为优选,所述提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重部上的第一提拉结构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承重部上的第二提拉结构。这样提拉吊带的过程中,能保持整体的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拉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承重部下部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提拉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二承重部下部的第二缺口。此种结构可便于安装吊带,挺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提拉结构为把手。使用时,可将吊带捆绑在把手上,再提升吊带。进一步的,为便于安装吊带,把手上可设置有供吊带进入的让位口,把手下端卡接在环状锁紧箍上;安装时,先将吊带放入让位口内,再将把手卡接环状锁紧箍上。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将把手上固定设置在环状锁紧箍上,并在让位口的进口处设置有弹性挡件,当安装吊带时,用力向内弹开弹性挡件,使吊带进入让位口内;之后松开弹性挡件,弹性挡件回弹,锁住让位口的进口,可防止吊带滑出。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槽内壁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增加弧形凹槽内壁与泵体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锁紧箍、所述承重结构下部均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由于环状锁紧箍、承重结构的下端均需要与在隔水套管法兰上端接触,即需要承受整个电潜泵的重量;该凸缘能增加环状锁紧箍、承重结构与在隔水套管法兰的接触面积,故能加强环状锁紧箍、所述承重结构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整体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使用夹具时,首先使用常规提升方法将电潜泵往上吊运至合适位置(即泵体露出隔水套管法兰),然后将环状锁紧箍锁紧在泵体上,再利用导链降低电潜泵,以使得环状锁紧箍、承重结构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上端,此时由于电潜泵有隔水套管法兰做支撑,故可拆卸泵体上端的短接,再将吊带安装在提拉结构上,最后再向上提升导链,由于整个夹具的高度小于短接的高度,占用空间更小,整个夹具加上导链、吊带、电机以及电潜泵的高度小于两个甲板间的高度差,便可将电潜泵整体移出隔水套管法兰。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夹具,在后期的提升过程利用夹具替代短接提升电潜泵,从而可避免使用斜拉斜吊的方式,消除工作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升电潜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中的第一夹紧件或第二夹紧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1、环状锁紧箍;11、第一夹紧件;12、第二夹紧件;13、弧形凹槽;14、空腔;2、提拉结构;3、承重结构;31、第一承重部;32、第二承重部;4、凸缘;5、加强筋;6、泵体;7、短接;8、隔水套管法兰;9、导链;10、吊带;1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夹具,包括环状锁紧箍1、多个提拉结构2以及两个承重结构3,两个承重结构3分别设在环状锁紧箍1两侧,多个提拉结构2设在环状锁紧箍1上或设置在承重结构3上。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的整体高度小于短接7的高度;使用夹具时,如图4所示,首先使用常规提升方法将电潜泵往上吊运至合适位置(即泵体6露出隔水套管法兰8),然后将环状锁紧箍1锁紧在泵体6上,再利用导链9降低电潜泵,以使得环状锁紧箍1、承重结构3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8上端,此时由于电潜泵有隔水套管法兰8做支撑,故可拆卸泵体6上端的短接7,再将吊带10安装在提拉结构2上(如图5所示),最后再向上提升导链9,由于整个夹具的高度小于短接7的高度,占用空间更小,整个夹具加上导链9、吊带10、电机15以及电潜泵的高度小于两个甲板间的高度差,便可将电潜泵整体移出隔水套管法兰8。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夹具,在后期的提升过程利用夹具替代短接7提升电潜泵,从而可避免使用斜拉斜吊的方式,消除工作安全风险。
如图2所示,环状锁紧箍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上分别形成有开口相对的弧形凹槽13,两个弧形凹槽13在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连接时形成空腔14,空腔14内壁与泵体6的外侧壁相抵接;承重结构3包括第一承重部31和第二承重部32,两个第一承重部31分别设在第一夹紧件11的两端,两个第二承重部32分别设在第二夹紧件12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安装在泵体6外壳上,并连接两者,使两个弧形凹槽13拼接形成空腔14,空腔14的内壁抵接在泵体6外周上,安装完成后,再将电潜泵往下方,使得第一承重部31和第二承重部32的下端抵接在隔水套管法兰8上,待泵体6稳定后,拆除泵体6上端的短接7与吊带10,并将吊带10安装在提拉结构2上,再将整个电潜泵往上拉直至转运到甲板上,以进行专业检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又快捷。安装时,先将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的弧形凹槽13分别贴在泵体6的外周,再利用螺栓连接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还可利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承重部31、第二承重部32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内安装同一个螺栓以连接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具体的,第一承重部31上设置两个第一安装孔,第二承重部32设置与两个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两个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再拧紧螺栓上的螺母,即可锁紧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
如图2所示,提拉结构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承重部31上的第一提拉结构2以及设在第二承重部32上的第二提拉结构2。这样提拉吊带10的过程中,能保持整体的平衡。
如图2所示,第一提拉结构2为形成于第一承重部31下部的第一缺口;第二提拉结构2为形成于第二承重部32下部的第二缺口。此种结构可便于安装吊带10,挺高工作效率。安装时,可直接将吊带10套在缺口上,简单由快捷。进一步的,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连接时,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相连通以供吊带10穿过。在另外一方面,由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分别由第一承重部31与第二承重部32的下端向上凹陷形成的,故第一缺口、第二缺口没有单独占用空间,即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的高度即为整个夹具的高度,设计高度时,保证高度小于短接7高度,可将整个电潜泵提升至甲板上。
如图2所示,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为半圆形。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缺口、第二缺口还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避免吊带10滑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提拉结构2为把手。使用时,可将吊带10捆绑在把手上,再提升吊带10。进一步的,为便于安装吊带10,把手上可设置有供吊带10进入的让位口,把手下端卡接在环状锁紧箍1上;安装时,先将吊带10放入让位口内,再将把手卡接环状锁紧箍1上。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将把手上固定设置在环状锁紧箍1上,并在让位口的进口处设置有弹性挡件,当安装吊带10时,用力向内弹开弹性挡件,使吊带10进入让位口内;之后松开弹性挡件,弹性挡件回弹,锁住让位口的进口,可防止吊带10滑出。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凹槽13内壁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增加弧形凹槽13内壁与泵体6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如图2所示,环状锁紧箍1、承重结构3下部均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4。由于环状锁紧箍1、承重结构3的下端均需要与在隔水套管法兰8上端接触,即需要承受整个电潜泵的重量;该凸缘4能增加环状锁紧箍1、承重结构3与在隔水套管法兰8的接触面积,故能加强环状锁紧箍1、承重结构3的结构。
如图2所示,凸缘4上设置有加强筋5,加强筋5可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环状锁紧箍1可由两个以上的夹紧件连接形成,各个夹紧件上均形成有与上述弧形凹槽13类似的弧槽,即各弧槽的弧长小于弧形凹槽13的弧长;当各夹紧件的两两相互连接时,各弧形凹槽13拼接形成与上述空腔14相同的腔体,该腔体的内壁与泵体6的外周相抵接。同理,各夹紧件上均设置有提拉结构2,以连接吊带10。
进一步的,各夹紧件两端向外形成承重结构3,各承重结构3通过螺栓连接。即承重结构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两个相邻夹紧件的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的提拉结构2与实施例1的提拉结构2相同,即连接部下端形成有缺口,吊带10安装在缺口内,向上提拉吊带10,即可将整个夹具、电潜泵提升至甲板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夹具具有三个夹紧件,三个夹紧件的结构相同,便于制造。使用三个夹紧件可使得吊带10具有三个提拉点,平稳性较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锁紧箍(1)、多个提拉结构(2)以及两个承重结构(3),两个所述承重结构(3)分别设在所述环状锁紧箍(1)两侧,多个所述提拉结构(2)设在所述环状锁紧箍(1)上或设置在所述承重结构(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锁紧箍(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所述第一夹紧件(11)和所述第二夹紧件(12)上形成有开口相对的弧形凹槽(13),两个所述弧形凹槽(13)在所述第一夹紧件(11)和所述第二夹紧件(12)连接时形成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壁与泵体的外侧壁相抵接;所述承重结构(3)包括第一承重部(31)和第二承重部(32),两个所述第一承重部(31)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夹紧件(11)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承重部(32)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夹紧件(12)的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1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1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螺栓,所述第一承重部(31)、所述第二承重部(32)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同一个螺栓以连接所述第一夹紧件(1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结构(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重部(31)上的第一提拉结构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承重部(32)上的第二提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承重部(31)下部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提拉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二承重部下部的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结构(2)为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13)内壁设置有防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锁紧箍(1)、所述承重结构(3)下部均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上设置有加强筋(16)。
CN202321254723.5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夹具 Active CN220519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4723.5U CN22051993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4723.5U CN22051993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9932U true CN220519932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4723.5U Active CN22051993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9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426B2 (en) Integrated drilling deck and bop handling
EP2917097A1 (en) Floatable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a floating wind turbine, a floating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ame
CN110761315B (zh) 一种利用钻探船施工吸力锚的方法
KR20120046667A (ko) 파일 인양용 기구
CN220519932U (zh) 一种夹具
KR101029583B1 (ko) 해상 크레인을 이용한 데릭 구조물의 운송용 지그
CN113581416B (zh) 一种用于单侧多根钢悬链立管安装的回接装置
CN116280054B (zh) 一种张力缆式的海上浮式风力发电平台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CN102050377B (zh) 一种组合吊机及采油平台钻井设备的安装方法
CN217458436U (zh) 一种海上钢管桩起吊组件
CN211569881U (zh) 吊钩
KR20150066236A (ko) 해양 플랜트용 탈착식 플레어 타워 및 그 설치 방법
CN113006049A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吊装结构及其安装和吊装方法
CN216111114U (zh) 一种海上风电塔筒法兰错台矫正工装
CN216889668U (zh) 用于脐带缆终端高空吊装的辅助框架
CN1673030A (zh) 一种海上平台上部结构牵拉安装方法
CN215516328U (zh) 一种长细薄壁设备吊装工装
CN110271946A (zh) 一种80吨模块单元吊排
CN218018261U (zh) 用于装载机夹具的拆装工具
CN212740398U (zh) 一种用于细长比柔性设备的吊装装置
CN210338233U (zh) 配重链条的悬挂装置
CN217552241U (zh) 叶轮拆装用辅助工具
CN218539036U (zh) 一种用于基座吊钩头安装的防倾覆装置
CN216428278U (zh) 适用于桩基钢筋笼下放的辅助笼
CN115158546B (zh) 装配式皮带滚轮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