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4998U -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4998U
CN220514998U CN202420001519.0U CN202420001519U CN220514998U CN 220514998 U CN220514998 U CN 220514998U CN 202420001519 U CN202420001519 U CN 202420001519U CN 220514998 U CN220514998 U CN 22051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gas collecting
fa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001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志龙
秦萍萍
李俊超
王娜
贾晓晨
隋芯宜
李磊
赵风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001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包括:箱体、集气罩和循环气幕组件。集气罩设置在箱体下方,在集气罩的底部设有集气口,且集气罩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在箱体上设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进气端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输送管道相连通。循环气幕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和两个导气盲管,两个导气盲管分别位于集气罩的左右两侧,第二风机的进气端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两个导气盲管相连通,且第二风机的流量大于第一风机的流量。两个导气盲管靠近集气口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气口,且在每个出气口内部均设有导流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能提升废气的收集能力,并防止废气发生逸散。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收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设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气。为避免废气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工作人员通常会在生产设备上方设置集气装置对废气进行收集。在完成收集后,废气会通过管道输送到后续净化设备内部,从而借助净化设备去除废气中夹杂的有害物质,以使得净化后的气体满足排放标准。
在现有技术中,集气装置通常包括集气罩、输送管道和风机,其中,输送管道用于连接集气罩和后续净化装置,风机用于使集气罩内部形成负压。在进行工作时,生产设备产生的废气将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罩内部,并最终沿输送管道进入后续净化装置当中。
传统集气装置在进行废气收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横向气流的影响,从而影响废气的收集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会选择增大风机的流量来提高集气罩的吸附力,并增设气幕组件在集气罩周围形成风幕,从而避免废气向外逸散。但是,当风机流量增大且增设气幕组件后,集气装置收集到的废气浓度就会下降,这个样一来就会降低废气的收集效率,并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以提升废气收集能力并避免废气发生逸散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包括:箱体、集气罩和循环气幕组件;所述集气罩设置在箱体下方,在集气罩的底部设有集气口,且集气罩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在箱体上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端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循环气幕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和两个导气盲管,两个导气盲管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集气罩下方,且两个导气盲管分别位于集气罩的左右两侧,在两个导气盲管之间形成集气通道,且集气通道与集气口相对正;所述第二风机的进气端与箱体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两个导气盲管相连通,且第二风机的流量大于第一风机的流量,两个所述导气盲管靠近集气口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气口,且在每个出气口内部均设有导流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安装框和多个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框内部,通过第一导流板的转动能调整第一导流板的倾斜角度,每个第一导流板的转动轴均与所述导气盲管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导流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间隙的间隙尺寸与第一导流间隙到集气通道的距离呈正比。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框内部,且第二导流板位于第一导流板下方,通过第二导流板的转动能调整第二导流板的倾斜角度,第二导流板的转动轴与第一导流板的转动轴相垂直,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为弧形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集气支管和连接支管,所述集气支管的长度方向与导气盲管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集气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集气接管和第二集气接管,且第一集气接管和第二集气接管均与集气罩相连通;所述连接支管位于第一集气接管和第二集气接管之间,且连接支管的一端与集气支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箱体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气幕集气装置还包括两个封堵板,两个封堵板分别位于集气罩的前后两侧,且封堵板与导气盲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通过过滤组件将箱体内部划分为进气空腔和出气空腔,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端和第二风机的进气端均与出气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级除尘滤袋、聚氨酯过滤海绵和二级除尘滤袋,所述一级除尘滤袋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靠近进气空腔的一侧,二级除尘滤袋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靠近出气空腔的一侧,且二级除尘滤袋的孔隙小于一级除尘滤袋的孔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第一风机的进气端和第二风机的进气端均匀箱体内部相连通,且第二风机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盲管。在进行废气收集工作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配合能使箱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废气沿集气罩进入箱体内部,第二风机还能通过导气盲管和导流组件的配合,利用废气在集气罩周围形成循环气幕,从而避免废气的收集过程受到横向气流的影响。其次,由于本装置中第二风机的流量大于第一风机的流量,因此在进行废气收集时,装置的外排气量较低,大部分废气会在装置内部进行循环流动,这样一来提高外排气体中的废气浓度,方便后续净化设备进行处理。此外,由于本装置中第二风机的流量较大,且循环气幕会沿集气罩进入箱体内部,因此能借助循环气幕提升集气罩内部的负压吸力,从而提高废气的收集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导流组件内部设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在生成循环气幕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调整第一导流板的倾斜角度来对循环气幕进行聚拢,从而方便循环气幕进入集气罩内部,还可通过调整第二导流板的倾斜角度对循环气幕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从而便于控制循环气幕的气流分布情况,或根据实际需求使循环气幕内部形成旋流,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废气收集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在箱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能对废气中的固体物质进行拦截,从而使废气在本装置内部的循环过程中进行初步处理,进而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气幕集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进气空腔;12-出气空腔;13-一级除尘滤袋;14-聚氨酯过滤海绵;15-二级除尘滤袋;2-集气罩;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导气盲管;6-导流组件;61-安装框;62-第一导流板;63-第二导流板;71-集气支管;711-第一集气接管;712-第二集气接管;72-连接支管;8-封堵板;9-生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结构可由图1-图5进行示意,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包括:箱体1、集气罩2和循环气幕组件。其中集气罩2用于收集废气,箱体1用于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并为废气的循环流动提供空间,循环气幕组件用于生成循环气幕,从而避免废气收集过程受到横向气流影响,并提高废气的收集效果。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集气罩2应设置在箱体1下方,在集气罩2的底部设有集气口,且集气罩2的顶部应通过连接管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此外,在箱体1上还应设有第一风机3,且第一风机3的进气端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输送管道(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当第一风机3启动后,箱体1内部的空气将作为外排气体进入输送管道内部,并沿输送管道进入后续净化设备当中,此时箱体1内部将会形成负压环境,在负压环境的作用下,集气罩2能吸收集气口下方生产装置9产生的废气,从而实现废气的收集工作。
可选的,为方便进行箱体1、集气罩2以及生产装置9之间的装配,工作人员可根据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在生产装置9外部设置支撑架,并将箱体1和集气罩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此时应确保集气罩2底部的集气口与生产装置9的废气生成口相对正,从而便于进行废气收集工作。
为避免本装置的废气收集工作受到横向气流的影响,同时提高本装置的废气收集效果,循环气幕组件可包括第二风机4和两个导气盲管5。其中两个导气盲管5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集气罩2下方,两个导气盲管5应分别位于集气罩2的左右两侧,且在两个导气盲管5之间形成与集气口相对正的集气通道。第二风机4可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第二风机4的流量应大于第一风机3的流量,且第二风机4的进气端应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出气端分别与两个导气盲管5相连通。在两个导气盲管5靠近集气口的侧壁上还应设有出气口,且在每个出气口内部均设有用于形成循环气幕的导流组件6。
在进行装配时,工作人员应将生产装置9置于集气通道内部,以使得两个导气盲管5分别处于生产装置9的两侧。当第二风机4启动后,箱体1内部的部分气体将会进入导气盲管5当中,并沿导流组件6、集气罩2、箱体1的顺序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在生产装置9的左右两侧形成循环气幕,以便对左右两侧的横向气流进行阻挡,避免本装置的废气收集过程受到影响。其次,由于第二风机4的流量大于第一风机3的流量,因此在进行工作时箱体1内部的大部分气体会进行循环流动,少部分气体会通过第一风机3进入后续净化设备当中,这样一来就能降低本装置的外排气量,并能在生产装置9不断产生废气的过程中通过循环流动提升本装置内部的废气浓度,从而使后续净化设备获得充足的气体净化时间和有害物质处理效率。此外,由于第二风机4的进气端和第一风机3的进气端均与箱体1相连通,且循环气幕会沿集气口的左右两侧向集气罩2内部进行高速循环流动,因此本装置集气罩2内部将具有更高的负压吸力,这样一来就能更快的对生产装置9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提高本装置的废气收集能力。
由于本装置利用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的配合产生负压吸力,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对两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从而更加灵活的控制本装置的吸力。此外,由于本装置能利用收集到的废气生成循环气幕,因此在运行时不会对厂房内部的气体总量以及空气温度造成过大影响,这样一来就不需要额外设置的新风系统来补充厂房内的空气总量,也不需要控温系统调整厂房内的环境温度,不仅可以降低厂房内部的设备数量,还可以降低废气收集过程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传统的新风系统工艺,通过新风形成风幕过程中导致了大量室内外气体交换,使得进入末端处理装置的废气量大大增加,废气浓度大大降低,因此传统的工艺需要设置多组废气浓缩装置减少气量、增加废气浓度,便于后续处理。本循环气幕集气装置,采用废气循环,使得进入末端处理装置的废气为量较小的高浓度废气,减少废气收集成本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续废气处理处置成本。
可选的,为避免生产装置9产生的废气沿集气罩2的前后两侧发生逸散,本装置还可包括两个封堵板8。如图1所示,两个封堵板8应分别位于集气罩2的前后两侧,且封堵板8应与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进行装配前,工作人员应根据生产装置9和集气罩2的实际规格调整封堵板8的尺寸,以使得封堵板8得以对集气罩2前后两侧进行彻底封堵。
图3为本实施例中集气罩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进一步提升集气罩2的废气收集效果,连接管可包括集气支管71和连接支管72。具体的,集气支管71的长度方向应与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集气支管7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且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均与集气罩2相连通。连接支管72应位于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之间,且连接支管72的一端与集气支管71相连通,另一端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由于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均与集气罩2相连通,因此与传统的单出气口集气罩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集气罩2能使收集到的气体更均匀的分布在集气罩2内部。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可根据生产装置9产生废气的位置调整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的设置位置,从而提高本装置对不同生产装置9的适应能力。
图4和图5为导流组件6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方便控制循环气幕的流动方向,导流组件6可包括安装框61和多个第一导流板62。具体的,多个第一导流板62均应设置在安装框61内部,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板62之间均设有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一导流间隙。每个第一导流板62均应具备独立转动的能力,且第一导流板62的转动轴与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进行使用前,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对每个第一导流板62进行转动,从而调整第一导流板62的倾斜角度,进而使循环气幕的流动方向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62的顶端可向靠近集气通道的方向进行倾斜,以使得两个导气盲管5所产生的循环气幕向集气罩所在方向聚集,从而降低循环气幕进入集气口的难度。相应的,当集气口的内部尺寸大于生产装置9时,工作人员也可使第一导流板62的顶端向远离集气通道的方向进行倾斜,从而为废气的上升提供充足的空间,避免循环气幕对废气收集工作造成不当影响。
可选的,为提高循环气幕对横向气流的阻挡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间隙的间隙尺寸应与第一导流间隙到集气通道的距离呈正比。如图4所示,由于导流组件6内部存在多个第一导流间隙,且本装置内部循环流动的废气需要通过第一导流间隙向外流动以形成循环气幕,因此各个第一导流间隙的间隙尺寸将会决定循环气幕中不同区域的气体流量。当第一导流间隙的间隙尺寸与第一导流间隙到集气通道的距离呈正比时,靠近集气通道的第一导流间隙将会具有较小的间隙尺寸,远离集气通道的第一导流间隙将会具有较大的间隙尺寸。这样一来就会使循环气幕靠近集气通道的区域(即内侧区域)获得较少的气体流量,远离集气通道的区域(即外侧区域)获得较多的气体流量。此时,气体流量较多的外侧区域将具有形成强度更高的循环气幕,因此能使本装置中的循环气幕具有更强的横向气流阻挡效果。
此外,为方便控制循环气幕内部的气流姿态,导流组件6还可包括多个第二导流板63。具体的,多个第二导流板63均应设置在安装框61内部,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板63之间均设有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二导流间隙,且第二导流板63应位于第一导流板62下方。相应的,每个第二导流板63均应具备独立转动的能力,且第二导流板63的转动轴与第一导流板62的转动轴相垂直。在进行使用前,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二导流板63进行转动,从而调整第二导流板63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循环气幕内部的气流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集气通道两侧的第二导流板63可采用相同或相反的倾斜方向。当生产装置9的废气生成区域位于生产装置9的顶部后侧时,工作人员可使集气通道两侧的第二导流板63采用相同的倾斜方向,即两侧第二导流板63的顶端均向生产装置9的后侧壁方向倾斜,从而使循环气幕将向生产装置9靠近后侧壁的区域聚集。当生产装置9产生的废气较多时,工作人员还可使集气通道两侧的第二导流板63采用相反的倾斜方向,即位于集气通道左侧的第二导流板63顶端向生产装置9的前侧壁方向倾斜,位于集气通道右侧的第二导流板63顶端向生产装置9的后侧壁方向倾斜。此时,两侧第二导流板63的配合能使循环气幕内部形成旋流,通过旋流能提高本装置的废气收集能力,使生产装置9产生的大量废气快速进入集气口内部。
可选的,为提升导流组件对气体流向的引导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流板62和第二导流板63均可选用弧形导流板。在进行装配时,工作人员应先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第一导流板62和第二导流板63在使用时的倾斜方向,随后根据倾斜方向确定弧形导流板的安装朝向,以使得弧形导流板的安装朝向与倾斜方向相匹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为实现箱体1对废气的初步处理,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担,在箱体1内部还可设有过滤组件。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能将箱体1内部划分为进气空腔11和出气空腔12,用于连通集气罩2的连接管应与进气空腔11相连通,第一风机3的进气端和第二风机4的进气端均应与出气空腔12相连通。当生产装置9产生的废气进入箱体1内部后,废气会沿进气空腔11、过滤组件、出气空腔12的方向进行流动,在废气穿过过滤组件时,过滤组件可以对废气进行有害物质吸附和固体杂质过滤等初步处理,从而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处理难度。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可包括:一级除尘滤袋13、聚氨酯过滤海绵14和二级除尘滤袋15,其中一级除尘滤袋13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14靠近进气空腔11的一侧,二级除尘滤袋15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14靠近出气空腔12的一侧,且二级除尘滤袋15的孔隙应小于一级除尘滤袋13的孔隙。当废气由进气空腔11向出气空腔12方向流动时,一级除尘滤袋13能对废气中夹杂的大粒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聚氨酯过滤海绵14能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初步吸附,二级除尘滤袋15能对废气中夹杂的小粒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从而实现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的目的。
下面对上述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能通过循环气幕组件使废气形成循环气幕,在循环气幕的作用下,本装置的废气收集工作不会受到横向气流的影响,同时还能降低装置的外排气量,并提高外排气体中的废气浓度,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废气净化工作。其次,本装置能通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对循环气幕进行调整,从而使循环气幕的气体流向和气流姿态满足实际需求。此外,本装置还在箱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通过过滤组件能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初步处理,进而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集气罩(2)和循环气幕组件;所述集气罩(2)设置在箱体(1)下方,在集气罩(2)的底部设有集气口,且集气罩(2)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在箱体(1)上设有第一风机(3),所述第一风机(3)的进气端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循环气幕组件包括第二风机(4)和两个导气盲管(5),两个导气盲管(5)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集气罩(2)下方,且两个导气盲管(5)分别位于集气罩(2)的左右两侧,在两个导气盲管(5)之间形成集气通道,且集气通道与集气口相对正;所述第二风机(4)的进气端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出气端与两个导气盲管(5)相连通,且第二风机(4)的流量大于第一风机(3)的流量,两个所述导气盲管(5)靠近集气口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气口,且在每个出气口内部均设有导流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6)包括安装框(61)和多个第一导流板(62),所述第一导流板(62)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框(61)内部,通过第一导流板(62)的转动能调整第一导流板(62)的倾斜角度,每个第一导流板(62)的转动轴均与所述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板(62)之间均设有第一导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间隙的间隙尺寸与第一导流间隙到集气通道的距离呈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6)还包括多个第二导流板(63),所述第二导流板(63)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框(61)内部,且第二导流板(63)位于第一导流板(62)下方,通过第二导流板(63)的转动能调整第二导流板(63)的倾斜角度,第二导流板(63)的转动轴与第一导流板(62)的转动轴相垂直,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板(63)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62)和第二导流板(63)均为弧形导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集气支管(71)和连接支管(72),所述集气支管(71)的长度方向与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集气支管(7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且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均与集气罩(2)相连通;所述连接支管(72)位于第一集气接管(711)和第二集气接管(712)之间,且连接支管(72)的一端与集气支管(71)相连通,另一端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幕集气装置还包括两个封堵板(8),两个封堵板(8)分别位于集气罩(2)的前后两侧,且封堵板(8)与导气盲管(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过滤组件,通过过滤组件将箱体(1)内部划分为进气空腔(11)和出气空腔(12),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空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3)的进气端和第二风机(4)的进气端均与出气空腔(12)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级除尘滤袋(13)、聚氨酯过滤海绵(14)和二级除尘滤袋(15),所述一级除尘滤袋(13)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14)靠近进气空腔(11)的一侧,二级除尘滤袋(15)设置在聚氨酯过滤海绵(14)靠近出气空腔(12)的一侧,且二级除尘滤袋(15)的孔隙小于一级除尘滤袋(13)的孔隙。
CN202420001519.0U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Active CN22051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01519.0U CN220514998U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01519.0U CN220514998U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4998U true CN22051499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001519.0U Active CN220514998U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4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650A (zh) 紧凑型新风排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JP7219409B2 (ja) 空気浄化及び通風装置
CN115318064A (zh)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装置
CN206410249U (zh) 紧凑型新风排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220514998U (zh) 一种循环气幕集气装置
CN208620451U (zh) 一种空净一体机以及空调器
CN210337505U (zh) 长途客车用新风系统
CN214791665U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的新风系统
CN105890058A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1695194U (zh) 一种加湿再热外置型新风机
CN212618852U (zh) 一种室内除湿用制热装置
CN207778701U (zh) 新风机
CN210717970U (zh) 新风装置
CN206715601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溶液调湿器
CN215610094U (zh) 一种组合式废气收集净化装置
CN214949530U (zh)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CN210373853U (zh) 一种空调净化除尘设备
CN216898432U (zh) 一种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装置
CN215765575U (zh) 一种高效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15175522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4976301U (zh) 微细颗粒精细除尘的负离子除尘装置
CN215260891U (zh) 烘干装置和清洗设备
CN208382424U (zh) 一种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新风系统
CN212457307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3421379U (zh) 一种墙式新风机用新风处理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