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530U -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530U
CN214949530U CN202120920173.0U CN202120920173U CN214949530U CN 214949530 U CN214949530 U CN 214949530U CN 202120920173 U CN202120920173 U CN 202120920173U CN 214949530 U CN214949530 U CN 214949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system
case
pipe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01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智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een B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een B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een B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een B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01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包括主体机构和冷凝机构,主体机构包括机箱,机箱内部为中空结构,机箱设置有抽块,抽块为中空矩形,抽块的尺寸与机箱内部尺寸相适配,抽块的内部卡接有过滤网和活性炭板,过滤网和活性炭板的尺寸与抽块内部尺寸相适配;本申请具有对低温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清除从而保证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很多工作场所需要保持设定的低温环境,由空调等制冷装置所产 生的低温气流需要通过送风装置输送到各个需要的低温环境中去,或者直接 在送风装置中设置制冷装置,以提高制冷的效率。
现有的低温送风装置通常包括风道、表冷器和风机,表冷器设置在风道内,表冷器设有与压缩机相连接的蒸发器,风机驱动气流在风道内运动,流动的气流与蒸发器相接触进行热交换,气流被冷却后输出至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去。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外部的空气中的杂质并未在低温处理时进行清理,使得排放至室内的空气中的气流中包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从而危害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低温送风装置中缺乏对空气的清洁装置,因此需要在气流进入低温处理装置前对气流内部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清理,保证人员的健康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对低温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去除,保证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本申请提供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包括主体机构和冷凝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机箱设置有抽块,所述抽块为中空矩形,所述抽块的尺寸与所述机箱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抽块的内部卡接有过滤网和活性炭板,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板的尺寸与所述抽块内部尺寸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块可在竖直方向上紧密卡接于机箱内部,且抽块内部的过滤板可对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隔离,活性炭板可对空气中的有害微粒进行吸附,从而达到了对低温气体的杂质进行去除的目的,工作人员可定期将抽块从机箱内部取出,并对内部的过滤网和活性炭板进行更换,从而保证抽块内部结构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可选的,所述抽板端面处设置有除湿表冷器,所述除湿表冷器尺寸与所述机箱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除湿表冷器背离所述抽块的端面处固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管,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通气管的侧壁并与所述通气管内部的空间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净化器用于对通气管内部的气流进行二次净化,防止气体在经过抽板内部结构的过程中存在未完全净化的现象,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提高气体的清洁效率,使得气体符合室内气体排放标准。
可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与所述安装管的固定连通处设置有双向阀门,所述双向阀门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阀门用于控制气体在通气管和空气净化器之间的流动方向,气流在空气净化器中进行二次净化完毕后可通过双向阀门调整安装管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可沿通气管内部继续流动。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板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板不会干涉气体的正常流动,且气体在穿过活性炭板的过程中也可在活性炭板气孔的内壁处进行有害微粒的吸附。
可选的,所述抽块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块端面的气孔可使得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可顺利通过抽块的内部并继续向后续装置进行流动,从而抽块不会对气流的正常运动产生干涉。
可选的,所述过滤网的端面和所述活性炭板的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板的端面可在竖直方向上对过滤网起到支撑作用,且可使气体的净化过程具有连贯性,从而气体在抽块内部运动时不会产生回流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在所述机箱内部朝向所述过滤网的端面进行设置,所述过滤网的端面与所述吸风机的端面设置有一定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风机内吸收的外部空气可在过滤网端面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使得有害大颗粒物质沉降于抽板的内部,工作人员可定期将抽板抽出至机箱的外部进行清理,从而保持过滤网对气体内大颗粒物质的隔离作用。
可选的,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电磁发生器,电磁发生器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电磁发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加热线圈,电加热线圈绕出风管的外周面进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发生器可使得电加热线圈进行加热,使得出风管内气流温度升高,气体在加热过程中气体分子的活性增加,使得气体分子的运动紊乱,从而增加气体在空气净化器内部净化的速率,且电加热线圈可增加气流的干燥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过滤板、活性炭板和空气净化器可针对空气中的不同粒径尺寸的杂质进行净化,增加了空气的净化率;
2.抽块可将过滤板和活性炭板抽出至机箱外部,并对过滤板和活性炭板进行定期更换,从而保持抽块内部结构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3.电加热线圈使得气流的温度升高,提高了气体的干燥性,且可增加气流在进入空气净化器中时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抽块内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冷凝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主体机构;11、机箱;12、进风管道;121、吸风机;13、抽块;131、把手;132、过滤网;133、活性炭板;14、除湿表冷器;141、第一循环管;142、热水箱;143、第一循环泵;15、出风管;16、加热组件;161、电磁发生器;162、电加热线圈;17、通气管;171、空气净化器;172、安装管;173、双向阀门;2、冷凝机构;21、深冷表冷器;211、第二循环管;212、冷水箱;213、第二循环泵;22、滑槽;23、冷凝组件;231、冷凝箱;232、冷凝管;233、支架;24、出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参照图1,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包括主体机构1和冷凝机构2。
参照图1和图2,主体机构1包括机箱11,机箱11为中空矩形,且机箱11的上端面固接于办公室的天花板端面上;机箱11的一侧侧壁处固定连通有进风管道12,进风管道12进风管道12与机箱1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通,进风管道12的另一端传设于办公室的墙壁而与外部环境相互连通,从而外部环境的气流可沿进风管道12而进入机箱11的内部;进风管道12在机箱11内部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吸风机121,吸风机121的外周面与进风管道12的端面尺寸相适配,使得吸风机121的外周面与进风管道12端部的内壁固接,吸风机121的扇叶部分的中心位置位于进风管道12的中心位置处,吸风机121在旋转过程中可将外部气流吸入进风管道12中,并通过吸风机121继续向下流动,吸风机121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并进行转速调节。
参照图1和图2,机箱11在竖直端面处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使得箱体11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相互连通,且矩形通孔的一侧侧壁所在水平面与吸风机121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矩形通孔内部设置有抽块13,抽块13为中空矩形,抽块13的宽度与机箱11的宽度相适配,且机箱11的侧壁可对抽块13起到限位作用,抽块13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从而气流可通过抽块13的端面而继续向下流动,从而抽块13不会干涉气体的正常流动;抽块13在外端面中心位置处固接有把手131,把手131沿抽块13的水平方向进行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把手131而将抽块13抽出至机箱11的外部。
参照图3,抽块13的内部靠近吸风机121的端面处设置有过滤网132,过滤网132的尺寸与抽块13内部尺寸相适配,过滤网132垂直卡接于抽块13的内部,且过滤网132的端面与吸风机121的端面设置有一定空隙,使得过滤网132所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可沉降于抽板13的内部,并可随抽板13抽出至机箱11的外部进行清理;过滤网132背离吸风机121的端面外部设置有活性炭板133,活性炭板133为矩形,且尺寸与过滤网132尺寸相同,活性炭板133的端面与过滤网132的端面相互抵接,活性炭板133背离过滤网132的端面所在平面与抽块13的侧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活性炭板133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粒,从而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活性炭板133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从而气体可穿过活性炭板133的端面而朝向抽块13的端面继续流动;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定期将抽块13从机箱11内部取出,并对内部的过滤网132和活性炭板133进行更换,从而保证抽块13内部结构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参照图1和图2,抽板13背离进风管道12的端面处设置有除湿表冷器14,除湿表冷器14为矩形,且尺寸与机箱11内部尺寸相适配,除湿表冷器14内部设置有使气流通过的通孔,且内部填充有吸水材料,从而气流在通过除湿表冷器14结构时可使气体本身进行干燥,进而达到除湿的目的;除湿表冷器14包括第一循环管141,第一循环管141在除湿表冷器14内部环绕设置,第一循环管141的两个端部均连通有同一热水箱142,热水箱142为中空矩形,且放置于机箱11的外部,热水箱142内部盛放有温度较高的热水,热水所产生的热气会通过除湿表冷器14而向气体进行扩散,从而增加除湿表冷器14对气体的除湿效果;第一循环管141一侧的端部与热水箱142的固定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循环泵143,第一循环泵143使得热水箱142内部的热水沿第一循环管141内部进行流动,从而增加除湿表冷器14的除湿效果。
参照图2,除湿表冷器14背离抽块13的端面处固接有出风管15,出风管15朝向除湿表冷器14的端口为正方形,且周面尺寸与除湿表冷器14的周面尺寸相同,从而经过除湿表冷器14的气体可全部进入出风管15中,且不会在机箱11的内部发生漏气的现象;出风管15背离除湿表冷器14的端口为圆形,且端面尺寸小于出风管15较大的端口尺寸,使得气流在出风管15内部的流速增大。
参照图2,出风管15的外周面设置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用于对出风管15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加热组件16包括电磁发生器161,电磁发生器161设置于机箱11的内壁,且电磁发生器161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电磁发生器161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加热线圈162,电加热线圈162绕出风管15的外周面进行设置,且电加热线圈162的另一端与电磁发生器161的输入端相互连接,从而电磁发生器161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可沿电加热线圈162的结构进行流动,电流在沿电加热线圈162结构进行流动时可产生较大热量,从而对出风管15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得气流内部的湿气在高温作用下蒸发,从而增加气流的干燥性。
参照图2和图4,出风管15较小的端口处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7,通气管17为中空圆柱形,且端面尺寸与出风管15较小的端口尺寸相同,通气管17使得出风管15内部加热后的气体在内部进行流动;机箱11内部的上端面处固接有空气净化器171,空气净化器171外观为矩形状,且空气净化器171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空气净化器171用于对通气管17内部的气流进行二次净化,防止气体在经过抽板13内部结构的过程中存在未完全净化的现象,空气净化器171可有效提高气体的清洁效率,使得气体符合室内气体排放标准;空气净化器17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安装管172,安装管172的另一端穿设于通气管17的侧壁并与通气管17内部的空间相互连通,从而有利于空气净化器171对通气管17内部的气流的净化;空气净化器171与安装管172的固定连通处设置有双向阀门173,双向阀门173用于控制气体在通气管17和空气净化器171之间的流动方向,双向阀门173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打开双向阀门173使得通气管17内部的气流朝向空气净化器171内部进行流动,并进行二次净化,当净化完毕后可调整安装管172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可沿通气管17内部继续流动。
参照图1和图2,冷凝机构2包括深冷表冷器21,深冷表冷器21为矩形,且周面尺寸与机箱11内部尺寸相适配,深冷表冷器21的外周面紧密卡接于机箱11的内部,深冷表冷器21的一侧端面与通气管17的开口紧密抵接,从而通气管17内部流出的气体可第一时间流入深冷表冷器21的结构中,深冷表冷器21用于对温度较高的气体进行快速降温,并将热量分散进入深冷表冷器21的内部结构中;深冷表冷器21的内部包括第二循环管211,第二循环管211在深冷表冷器21内部环绕设置,且第二循环管211的两个端部穿设于机箱11的侧壁并延伸至机箱11侧壁的外部;第二循环管211的两个端部固定连通有冷水箱212,冷水箱212设置于机箱11的外部,且冷水箱212的尺寸与热水箱142的尺寸相同,冷水箱212在机箱11外部与热水箱142位于同一平面内,冷水箱212内部放置有用于对深冷表冷器21内部降温的冷水;冷水箱212与第二循环管211的固定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循环泵213,第二循环泵213用于控制冷水箱212内部的冷水沿第二循环管211内部进行流动,从而对深冷表冷器21内部经过的气体进行降温。
参照图2,深冷表冷器21背离通气管17的端面固接有滑槽22,滑槽2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滑槽22较大的端口尺寸与深冷表冷器21的端面尺寸相同,从而经深冷表冷器21冷却后的气体可全部进入滑槽22中,滑槽22较小的端口背离深冷表冷器21进行设置,气体在滑槽22内部沿滑槽22内部结构设置方向进行流动,且气体运动至滑槽22较小的端部时气压增大,进而有利于气体经滑槽22向下流动的运动速率。
参照图2和图5,滑槽22较小的端口处在机箱11内部设置有冷凝组件23,冷凝组件23用于控制气流的温度,并使得气流以合适的温度进行排放;冷凝组件23包括冷凝箱231,冷凝箱231为中空圆柱形,且冷凝箱231的宽度与机箱11内部的尺寸相适配,冷凝箱231水平放置于机箱11的内部,且滑槽22较小的端口穿设于冷凝箱231的侧壁并与冷凝箱231内部空间相互连通,使得气流可从滑槽22内部朝向冷凝箱231内部进行流动,冷凝箱231内部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用于对气流进行快速冷却;冷凝箱231水平中轴线位置设置有冷凝管232,冷凝管232的长度与冷凝箱231的长度相适配,冷凝管232的一端滑槽22较小的端口相互连通,冷凝管232的另一端穿设于冷凝箱231的侧壁中心位置并延伸至机箱11的侧壁外部,冷凝管232在冷凝箱231内部螺旋设置,且冷凝管232在冷凝箱231内部全部浸泡于冷凝箱231的冷却液中,使得冷却液可冷凝管232内部流动的气体进行冷却,冷凝管232的螺旋设置可增加气体的运动距离,使得气体可进行充分冷却,经冷却后的气体可从冷凝管232的端口运动至机箱11的外部。
参照图2和图5,冷凝箱231的下端面在机箱11内部设置有支架233,支架233的宽度与机箱11内部的宽度相适配,且支架233的上端面形状与冷凝箱231的下端面形状相适配,支架233下端面固接于机箱11内部的底面处,且支架233的长度与冷凝箱231的长度相同,使得支架233可对冷凝箱231起到周向支撑作用,增加冷凝箱231在机箱11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5,冷凝管232在机箱11外部的端部处设置有出风机24,出风机24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出风机24的输出端与室内环境相互连通,出风机24可使得气体从冷凝管232中排放至室内环境中,且气体的温度和安全度均位于最佳标准,进而增加室内人员的安全度和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工作过程中,气体在吸风机121的作用下沿进风管道12进入机箱11的内部,当气体在经过抽板13的过程中,过滤网132可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可沉降于抽板13的内部,并可随抽板13抽出至机箱11的外部进行清理,活性炭板133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粒,从而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定期将抽块13从机箱11内部取出,并对内部的过滤网132和活性炭板133进行更换,从而保证抽块13内部结构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除湿表冷器14可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且电磁发生器161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可沿电加热线圈162的结构进行流动,电流在沿电加热线圈162结构进行流动时可产生较大热量,从而对出风管15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得气流内部的湿气在高温作用下蒸发,从而增加气流的干燥性。
双向阀门173使得通气管17内部的气流朝向空气净化器171内部进行流动,并进行二次净化,当净化完毕后可调整安装管172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可沿通气管17内部继续流动,空气净化器171可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
深冷表冷器21用于对温度较高的气体进行快速降温,气体进入冷凝管232的过程中可进行进一步冷却,使得净化后的气体符合室内较为舒适的温度,并从出风机24的输出端排放至室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包括主体机构(1)和冷凝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机箱(11),所述机箱(1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机箱(11)设置有抽块(13),所述抽块(13)为中空矩形,所述抽块(13)的尺寸与所述机箱(11)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抽块(13)的内部卡接有过滤网(132)和活性炭板(133),所述过滤网(132)和所述活性炭板(133)的尺寸与所述抽块(13)内部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板(13)端面处设置有除湿表冷器(14),所述除湿表冷器(14)尺寸与所述机箱(11)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除湿表冷器(14)背离所述抽块(13)的端面处固接有出风管(15),所述出风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7),所述机箱(11)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器(171),所述空气净化器(17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安装管(172),所述安装管(172)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通气管(17)的侧壁并与所述通气管(17)内部的空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171)与所述安装管(172)的固定连通处设置有双向阀门(173),所述双向阀门(173)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板(133)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块(13)的端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32)的端面和所述活性炭板(133)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内部设置有吸风机(121),所述吸风机(121)的输出端在所述机箱(11)内部朝向所述过滤网(132)的端面进行设置,所述过滤网(132)的端面与所述吸风机(121)的端面设置有一定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内部设置有电磁发生器(161),电磁发生器(161)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控制;电磁发生器(161)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加热线圈(162),电加热线圈(162)绕出风管(15)的外周面进行设置。
CN202120920173.0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Active CN214949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0173.0U CN214949530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0173.0U CN214949530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530U true CN21494953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0173.0U Active CN214949530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262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7327945A (zh) 一种空调
CN107339752A (zh) 一种空调
CN110701686A (zh)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388411A (zh) 一种空调
CN104406242A (zh) 一种高效除湿的洁净室系统
CN214949530U (zh) 一种办公室低温送风系统
CN1971150A (zh) 柜式空调器电加热器的改进结构
CN106524313A (zh) 一种具有空调除湿功能的新风净化系统
CN207132469U (zh) 一种空调
CN211695194U (zh) 一种加湿再热外置型新风机
CN2128699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762611A (zh)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5143569A (zh) 一种装配式超低能耗隔声净化机组层流系统
CN2124310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16524A (zh) 具有空调装置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7751084U (zh) 一种用于舱室的空气调节设备
CN218410186U (zh) 热管热回收式新风除湿末端设备
CN219955637U (zh) 一种室内新风处理系统
CN101469905A (zh) 双循环单室外机的接水盘结构
CN110701717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换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20038575U (zh) 一种带有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18583285U (zh) 用于六恒系统的柜式空气处理装置
JP3565276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CN213676313U (zh) 军用车辆环境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