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4384U -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4384U
CN220514384U CN202321375628.0U CN202321375628U CN220514384U CN 220514384 U CN220514384 U CN 220514384U CN 202321375628 U CN202321375628 U CN 202321375628U CN 220514384 U CN220514384 U CN 22051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shing
grinding
shell
cavity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56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虎
彭延延
梁磊
赵萱
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Ka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Ka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Ka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Ka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56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4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属于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处理壳体和进料壳体;进料壳体内部设置挤压破碎组件;处理壳体内部设置研磨粉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研磨粉碎作业,处理壳体内部形成研磨腔,研磨腔形成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研磨腔的下部腔体逐渐外扩,研磨粉碎组件与研磨腔的上下部腔体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粉碎通路的上端与进料壳体相连通,建筑废弃物进入粉碎通路,从上到下被研磨粉碎组件在渐变的粉碎通路内研磨粉碎,能够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崩出,在两级粉碎连通处进行废弃物的螺旋推进下料,有效降低堵塞的几率,且还具备降尘的效果,提升建筑废弃物粉碎回收的效率。

Description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废弃物是在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经过粉碎回收进行资源化处理,例如建筑废弃物能够粉碎制成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等建材制品。
在建筑废弃物通过对辊等粉碎设备粉碎时,固体颗粒可能会通过投放口崩出,造成设备或者操作人员损伤;此外现有的多数粉碎设备,虽然利用对辊、挤压等多种粉碎方式中一种,或者结合使用来进行多级粉碎,但是在多级粉碎连通过渡处容易堵塞,例如筛网堵塞等,以及可能具备粉碎死角,影响建筑废弃物粉碎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两级粉碎研磨处理,且在粉碎研磨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崩出,在两级粉碎连通处进行废弃物的螺旋推进下料,有效降低堵塞的几率,且还具备降尘的效果,提升建筑废弃物粉碎回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置于支撑架上端的处理壳体以及与处理壳体连通且置于处理壳体上端的进料壳体;所述进料壳体内部设置挤压破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建筑废弃物从进料壳体入料,经过挤压破碎后进入处理壳体,处理壳体内部设置研磨粉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研磨粉碎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体内部形成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形成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研磨腔的下部腔体逐渐外扩,所述研磨粉碎组件与研磨腔的上下部腔体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所述粉碎通路的上端与进料壳体相连通,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粉碎通路,从上到下被研磨粉碎组件在渐变的粉碎通路内研磨粉碎。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粉碎组件包括支撑转轴、研磨主体和螺旋叶片;所述支撑转轴转动安装在研磨腔的底壁中心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在研磨腔上下壁之间进行转动作业;所述研磨主体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上,沿研磨腔下部轮廓进行外扩,且与研磨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粉碎通路;所述研磨主体的上端伸入研磨腔上部腔体内预定的高度,与研磨腔上部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被转动的研磨主体持续研磨粉碎,至能够进入下一段粉碎通路段;所述螺旋叶片装配在支撑转轴的上部,且位于研磨主体的上方,在研磨腔的上部转动,在处理壳体上端进料处,向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端输送建筑废弃物。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破碎组件包括液压推杆、挤压板和固定破碎体;所述液压推杆固定在进料壳体上壁,伸缩端位于进料壳体,沿进料壳体的中心轴方向提供升降驱动力;所述挤压板固定在液压推杆的伸缩端,沿进料壳体的中心轴方向升降;所述固定破碎体固定在进料壳体的底部,承接进入进料壳体内部的建筑废弃物,与挤压板相对,在挤压板向固定破碎体位移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所述固定破碎体12上端为承载作业面,展开在进料壳体的下部且位于处理壳体入口处的上方,在处理壳体内部研磨粉碎作业时,阻隔建筑废弃物崩出进料壳体;所述承载作业面的边缘处与进料壳体的侧壁之间设置间隙,供破碎的建筑废弃物下落至处理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破碎体的作业面设置破碎齿,所述破碎齿阵列排布,在固定破碎体作业面上的建筑废弃物受压时,从建筑废弃物的底部破碎建筑废弃物。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壳体与处理壳体相连通处设置支撑条板,所述支撑条板用于支撑固定破碎体。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壳体的底部开设出料口,所述研磨主体的底部与处理壳体的底部开口处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粉碎后建筑废弃物的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壳体的一侧设置进料通道,建筑废弃物进过进料通道进入进料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壳体侧壁上部中空形成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与研磨腔连接侧壁内侧设置压力板,所述压力板的作业面置于研磨腔内,所述压力板的作业面装配雾化喷头,所述压力板与水泵管线连接,通过雾化喷头对研磨腔的上部腔体进行降尘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连接向下逐渐内收的出料围挡,用于引导粉碎后的建筑废弃物排出研磨腔,所述出料围挡的底部两侧装配有挂耳,用于悬挂接收粉碎建筑废弃物的容纳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板的边缘设置U型护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的挤压破碎组件和研磨粉碎组件,在相互连通的进料壳体和处理壳体之间,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两级粉碎作业,利用挤压破碎组件对大块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破坏形成体积的较小的固体,利用渐变的粉碎通路,将建筑废弃物在内壁和研磨主体外壁之间形成的粉碎通路进行挤压研磨直至粉碎滑落出处理壳体,提升较小固体的粉碎效果;
(2)通过设置的螺旋叶片,在处理壳体的物料入口处,将建筑废弃物下送,减少两级粉碎作业连通处的堵塞几率,同时,配合在处理壳体物料入口处上方展开的固定破碎体的承载作业面,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的迸溅,有效避免由于迸溅造成设备或者操作人员的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支撑架,2、处理壳体,3、进料壳体,4、研磨腔,5、支撑转轴,6、研磨主体,7、螺旋叶片,8、旋转电机,9、支撑底板,10、液压推杆,11、挤压板,12、固定破碎体,13、破碎齿,14、支撑条板,15、进料通道,16、环形腔室,17、压力板,18、雾化喷头,19、出料围挡,20、挂耳,21、护边,22、支撑条板,2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它包括支撑架1、置于支撑架1上端的处理壳体2以及与处理壳体2连通且置于处理壳体2上端的进料壳体3;所述进料壳体3内部设置挤压破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建筑废弃物从进料壳体3入料,经过挤压破碎后进入处理壳体2,处理壳体2内部设置研磨粉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研磨粉碎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体2内部形成研磨腔4,所述研磨腔4形成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研磨腔4的下部腔体逐渐外扩,所述研磨粉碎组件与研磨腔4的上下部腔体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所述粉碎通路的上端与进料壳体3相连通,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粉碎通路,从上到下被研磨粉碎组件在渐变的粉碎通路内研磨粉碎。
所述进料壳体3的一侧设置进料通道15,建筑废弃物进过进料通道15进入进料壳体3。
所述处理壳体2的底部开设出料口,所述研磨主体6的底部与处理壳体2的底部开口处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粉碎后建筑废弃物的出料;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连接向下逐渐内收的出料围挡19,用于引导粉碎后的建筑废弃物排出研磨腔4,所述出料围挡19的底部两侧装配有挂耳20,用于悬挂接收粉碎建筑废弃物的容纳主体,所述支撑架1底板的边缘设置U型护边21,方便容纳主体的进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考图2-4,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粉碎组件包括支撑转轴5、研磨主体6和螺旋叶片7;所述支撑转轴5转动安装在研磨腔4的底壁中心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可以为旋转电机8,在出料口的内壁之间装配支撑底板9,旋转电机8固定在支撑底板9的底部,支撑转轴5的底部固定在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在启动旋转电机8后,旋转电机8输出端带动支撑转轴5在研磨腔4上下壁之间进行转动作业;所述研磨主体6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5上,沿研磨腔4下部轮廓进行外扩,在本实施例中,研磨主体6可以为圆台型,研磨腔4的下部腔体为圆台型,研磨主体6的外侧壁与研磨腔4的内壁之间形成粉碎通路;所述研磨主体6的上端伸入研磨腔4上部腔体内预定的高度,与研磨腔4上部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被转动的研磨主体6持续研磨粉碎,至能够进入下一段粉碎通路段;所述螺旋叶片7装配在支撑转轴5的上部,且位于研磨主体6的上方,在研磨腔4的上部转动,在处理壳体2上端进料处,向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端输送建筑废弃物。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考图2-4,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破碎组件包括液压推杆10、挤压板11和固定破碎体12;所述液压推杆10固定在进料壳体3上壁,伸缩端位于进料壳体3,沿进料壳体3的中心轴方向提供升降驱动力;所述挤压板11固定在液压推杆10的伸缩端,沿进料壳体3的中心轴方向升降;所述固定破碎体12固定在进料壳体3的底部,承接进入进料壳体3内部的建筑废弃物,与挤压板11相对,在挤压板11向固定破碎体12位移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所述固定破碎体上端为承载作业面,展开在进料壳体3的下部且位于处理壳体2入口处的上方,在处理壳体2内部研磨粉碎作业时,阻隔建筑废弃物崩出进料壳体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固定破碎体12位倒圆台形,所述进料壳体3与处理壳体2相连通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破碎体12的支撑条板2214,所述承载作业面的边缘处与进料壳体3的侧壁之间设置间隙,供破碎的建筑废弃物下落至处理壳体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破碎体12的作业面设置破碎齿13,所述破碎齿13阵列排布,在固定破碎体12作业面上的建筑废弃物受压时,从建筑废弃物的底部破碎建筑废弃物。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参考图3和4,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壳体2侧壁上部中空形成环形腔室16,所述环形腔室16与研磨腔4连接侧壁内侧设置压力板17,所述压力板17的作业面置于研磨腔4内,所述压力板17的作业面装配雾化喷头18,所述压力板17与水泵23管线连接,水泵23安装在处理壳体2的上端壁,外接水源后,启动水泵23,水泵23向压力板17注入水体,压力腔内的水体通过雾化喷头18对研磨腔4的上部腔体进行降尘作业,减少逸尘。
具体使用时,从进料壳体3一侧的进料,将建筑废弃物投入进料壳体3内部;控制液压推杆10,向下推动挤压板11,将建筑废弃物挤压在固定破碎体12的承载作业面上,通过破碎齿13进行破碎,形成较小的固体颗粒,并经过固定破碎体12与处理壳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下落至研磨腔4;
启动旋转电机8,旋转电机8输出端转动带动螺旋叶片7在研磨腔4的上部腔体转动,螺旋叶片7在转动过程中将较小的固定颗粒下送至研磨主体6外壁与研磨腔4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粉碎通路,在研磨主体6转动过程中,对固体颗粒进行挤压研磨粉碎;
在上述粉碎过程中,启动水泵23,可以向研磨腔4的上部腔体进行喷雾降尘。
在出料口底部的出料围挡19下方放置承载腔体,或者通过出料围挡19两侧的挂耳20悬挂吨包袋,粉碎后的固体颗粒经过粉碎通路,通过出料口以及出料围挡19,被承载腔体或者吨包袋收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置于支撑架上端的处理壳体以及与处理壳体连通且置于处理壳体上端的进料壳体;所述进料壳体内部设置挤压破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建筑废弃物从进料壳体入料,经过挤压破碎后进入处理壳体,处理壳体内部设置研磨粉碎组件,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研磨粉碎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体内部形成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形成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研磨腔的下部腔体逐渐外扩,所述研磨粉碎组件与研磨腔的上下部腔体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所述粉碎通路的上端与进料壳体相连通,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粉碎通路,从上到下被研磨粉碎组件在渐变的粉碎通路内研磨粉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粉碎组件包括:
支撑转轴,转动安装在研磨腔的底壁中心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在研磨腔上下壁之间进行转动作业;
研磨主体,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上,沿研磨腔下部轮廓进行外扩,且与研磨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粉碎通路;所述研磨主体的上端伸入研磨腔上部腔体内预定的高度,与研磨腔上部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建筑废弃物进入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段,被转动的研磨主体持续研磨粉碎,至能够进入下一段粉碎通路段;
螺旋叶片,装配在支撑转轴的上部,且位于研磨主体的上方,在研磨腔的上部转动,在处理壳体上端进料处,向所述逐渐内收的粉碎通路端输送建筑废弃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破碎组件包括:
液压推杆,固定在进料壳体上壁,伸缩端位于进料壳体,沿进料壳体的中心轴方向提供升降驱动力;
挤压板,固定在液压推杆的伸缩端,沿进料壳体的中心轴方向升降;
固定破碎体,固定在进料壳体的底部,承接进入进料壳体内部的建筑废弃物,与挤压板相对,在挤压板向固定破碎体位移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挤压破碎作业;所述固定破碎体上端为承载作业面,展开在进料壳体的下部且位于处理壳体入口处的上方,在处理壳体内部研磨粉碎作业时,阻隔建筑废弃物崩出进料壳体;所述承载作业面的边缘处与进料壳体的侧壁之间设置间隙,供破碎的建筑废弃物下落至处理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破碎体的作业面设置破碎齿,所述破碎齿阵列排布,在固定破碎体作业面上的建筑废弃物受压时,从建筑废弃物的底部破碎建筑废弃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体与处理壳体相连通处设置支撑条板,所述支撑条板用于支撑固定破碎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体的底部开设出料口,所述研磨主体的底部与处理壳体的底部开口处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粉碎后建筑废弃物的出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体的一侧设置进料通道,建筑废弃物进过进料通道进入进料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体侧壁上部中空形成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与研磨腔连接侧壁内侧设置压力板,所述压力板的作业面置于研磨腔内,所述压力板的作业面装配雾化喷头,所述压力板与水泵管线连接,通过雾化喷头对研磨腔的上部腔体进行降尘作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连接向下逐渐内收的出料围挡,用于引导粉碎后的建筑废弃物排出研磨腔,所述出料围挡的底部两侧装配有挂耳,用于悬挂接收粉碎建筑废弃物的容纳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板的边缘设置U型护边。
CN202321375628.0U 2023-06-01 2023-06-01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Active CN22051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5628.0U CN220514384U (zh) 2023-06-01 2023-06-01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5628.0U CN220514384U (zh) 2023-06-01 2023-06-01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4384U true CN22051438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5628.0U Active CN220514384U (zh) 2023-06-01 2023-06-01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4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3473B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CN111514967A (zh) 一种市政垃圾再生保温砖制作用处理装置
CN113275107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细骨料的智能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18554330U (zh) 一种往复式高效粉碎装置
CN220514384U (zh) 废弃物一体化破碎回收装置
CN210875556U (zh) 一种使用经济的建筑废料粉碎装置
CN210700544U (zh) 一种用于农产品加工的快速粉碎装置
CN218796181U (zh) 一种碎石回收碾碎机
CN216173009U (zh) 一种能分阶段细化碾碎石块的碎石机
CN212120236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粉碎机系统
CN213611694U (zh) 抗菌材料粉碎成型装置
CN210386051U (zh) 一种多级粉碎机组
CN211412219U (zh) 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217830280U (zh) 一种混凝土粉碎装置
CN112756089A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细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101734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螺旋提升装置
CN212069020U (zh) 一种环保型纸质垃圾处理装置
CN2191706Y (zh) 家用垃圾处理机
CN217910635U (zh) 一种循环式医药制剂的破碎装置
CN217473731U (zh) 多级粉磨超细粉生产设备
CN213493962U (zh) 一种成品精细粉碎用的粉碎机
CN216821697U (zh)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高效粉碎机
CN213996159U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粉碎装置
CN220295142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碎料分选装置
CN219943023U (zh) 一种研磨粉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