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116U -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116U
CN220506116U CN202321964921.0U CN202321964921U CN220506116U CN 220506116 U CN220506116 U CN 220506116U CN 202321964921 U CN202321964921 U CN 202321964921U CN 220506116 U CN220506116 U CN 220506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check valve
valve
liquid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49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粤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649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包括对插接口母座和对插接口公头;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或者,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对插接口母座与对插接口公头插接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按液体去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第四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按液体回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其中,第一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该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对插接口母座和对插接口公头可方便分离而不会发生漏液,使液体循环系统的供液侧设备和用液侧设备能够方便地分离,便于插拔式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循环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如水循环制冷系统等液体循环系统往往需要将供液侧设备与用液侧设备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然而,如何使得用液侧设备与用液侧能够方便地连接与分离,保证两者在连接时能够正常进行液体循环,而在分离时又不会从液体管路中漏液,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包括对插接口母座和对插接口公头;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或者,所述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与所述对插接口公头插接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按液体去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按液体回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四单向阀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单向阀是自开启压力阈值大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开启压力的单向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为纯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为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所述对插接口母座包括母座结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并排设置在所述母座结构件内,所述对插接口公头包括公头结构件,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并排设置在所述公头结构件内,所述母座结构件具有缺口,所述公头结构件具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定位插头。
所述对插接口母座包括弹性材料结构件,所述弹性材料结构件上设置有一对流通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接在其中一个流通孔的两端,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接在其中另一个流通孔的两端。
所述第一单向阀至所述第四单向阀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两端具有两个插接部,分别用于插入对应的流通孔和液管,所述两个插接部之间由凸缘式结构隔开。
所述插接部为沿远离所述凸缘式结构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台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对插接口母座和对插接口公头可方便分离而不会发生漏液,使液体循环系统(例如水循环制冷系统)的供液侧设备和用液侧设备能够方便地分离,便于插拔式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述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耦合或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包括对插接口母座5和对插接口公头6,所述对插接口母座5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和第三单向阀3,所述对插接口公头6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和第四单向阀4,所述对插接口母座5与所述对插接口公头6插接时,所述第一单向阀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按液体去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所述第四单向阀4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按液体回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1和所述第四单向阀4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可以用于液体循环控温系统(例如水循环制冷系统)上,使用时,可将对插接口母座5设置在液体循环系统的供液侧设备12上,供液侧设备12的送液管8和收液管9分别与第一单向阀1和第三单向阀3相连,而对插接口公头6设置在液体循环系统的被控温侧设备13(例如制冷床垫、制冷服、电池系统等)上,被控温侧设备13的收液管10和馈液管11分别与第二单向阀2和第四单向阀4相连,液体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以制冷床垫应用为例,制冷床垫可能需要经常搬动,导致制冷床垫的进出水对插接口与供液侧设备的主机可能需要经常插拔,以满足在户外使用等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位于供液侧设备12的对插接口母座5设置第一单向阀1和第三单向阀3,在位于被控温侧设备13的对插接口公头6上设置第二单向阀2和第四单向阀4,由于设置第一单向阀1和第四单向阀4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所以,当对插接口母座5与对插接口公头6插接好时,只要来自供液侧设备12的水压(如水泵泵送带来的水压)足够高,能够在水流正向打开第一至第四单向阀4,即可进行水流循环制冷;而当对插接口母座5与对插接口公头6分开时,只要控制供液侧设备12的水压不高于第一单向阀1的自开启压力阈值,供液侧设备12就不会通过第一单向阀1向外漏水,同时,由于第三单向阀3只能正向开启,供液侧设备12也不会通过第三单向阀3倒流漏水;另一方面,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的第四单向阀4使被控温侧设备13不会通过第四单向阀4向外漏水,同时,由于第二单向阀2只能正向开启,被控温侧设备13也不会通过第二单向阀2倒流漏水。由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对插接口母座5和对插接口公头6可方便分离而不会发生漏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1是自开启压力阈值大于所述第四单向阀4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四单向阀4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2是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单向阀3的开启压力的单向阀。
由于管道的压力是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各单向阀按照上述选配关系进行配合,可以在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且防漏水的同时降低阀门的驱动能耗。上述实施例各单向阀选配关系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将在后文中进一步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为纯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也可以为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插接口母座5包括母座结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1和第三单向阀3并排设置在所述母座结构件内,所述对插接口公头6包括公头结构件,所述第二单向阀2和第四单向阀4并排设置在所述公头结构件内,所述母座结构件具有缺口,所述公头结构件具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定位插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插接口母座5包括弹性材料结构件7,如硅胶结构件,所述弹性材料结构件7上设置有一对流通孔,所述第一单向阀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接在其中一个流通孔的两端,所述第四单向阀4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接在其中另一个流通孔的两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1至所述第四单向阀4中的至少一者的两端具有两个插接部(如第三单向阀3的插接部3a、3b),分别用于插入对应的液管和对应的流通孔,所述两个插接部之间由凸缘式结构隔开。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单向阀的两端均具有两个插接部。更佳地,所述两个插接部为沿远离所述凸缘式结构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台状结构。由此设计的优点至少有,单向阀容易与弹性材料结构件和液管插接装配,且利于良好密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母座5结构件和所述公头6结构件分别采用上下两部分组装式结构。
作为替代的实施例,对插接口公头和对插接口母座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一单向阀1和第三单向阀3设置在对插接口公头上,而第二单向阀2和第四单向阀4设置在对插接口母座上。
以下进一步举例说明。
对插接口包括对插接口母座5和对插接口公头6。为简便起见,以下以单向阀1#~单向阀4#分别表示第一单向阀1~第四单向阀4。
对插接口母座5和对插接口公头6均内置单向阀,对插接口母座5上设置单向阀1#和单向阀3#;对插接口公头6上设置单向阀2#和单向阀4#;液体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单向阀1#到单向阀4#采用不同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外观管径可相同,但是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不同。
较佳地,各个单向阀根据开启压力选择如下配置,按照开启压力的大小:
单向阀1#>单向阀4#>单向阀2#>单向阀3#
由于管道的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各单向阀按照上述关系进行配合,可以在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且防漏水的同时降低阀门的驱动能耗。具体而言,单向阀1#最靠近压力源,受到的压力最大,而当单向阀1#开启时,虽然管道的压力是逐渐降低的,但后级的单向阀由于开启压力较低,故就能在逐渐降低的水压下实现开启。此外,各单向阀均具有反向截止能力,反压时,内部膜片会自锁,液体无法倒流。
单向阀1#和单向阀4#分别作为对插接口母座5和对插接口公头6上的液体流出口,因此,与单向阀1#类似,单向阀4#也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4(优选大于纯单向导通功能的单向阀2#和单向阀3#的开启压力),以防止母座与公头分开时液体流出。
由于管道的压力是逐渐降低的,所以将单向阀2#的开启压力大于处于最后一级的单向阀3#的开启压力,亦可节约驱动能耗。
在对插件连接状态下,当水泵使流进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超过单向阀1#的开启压时,只要水泵的压力>单向阀1#~单向阀4#的开启压力+管道的压力损耗,则所有单向阀都打开,液体构成循环回路。
当从单向阀1#到单向阀4#的压力大于单向阀4#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4#保持打开状态,管道内的液体继续流通。
当水泵停止工作后,管道内的压力低于单向阀1#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1#关闭,没有液体继续流过单向阀1#。
当单向阀1#到单向阀4#的压力小于单向阀4#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4#关闭,没有液体继续流向单向阀3#,所以管道内不会有液体继续回流。
单向阀1#和单向阀4#是具有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而单向阀2#和单向阀3#主要是单纯的单向导通功能,开启压力较小,只不过液体倒流时产生反压,膜片会自锁,液体无法倒流。
当对插连接件的压力平衡后,将公头和母头分开,就不会有倒流水、漏水等现象发生,公头和母头之间的残留水极少。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一定是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插接口母座和对插接口公头;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或者,所述对插接口公头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对插接口母座与所述对插接口公头插接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按液体去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按液体回流方向依次同向串接,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四单向阀是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是自开启压力阈值大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小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自开启压力阈值的单向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是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开启压力的单向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为纯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为具有自开启压力阈值条件的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接口母座包括母座结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并排设置在所述母座结构件内,所述对插接口公头包括公头结构件,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并排设置在所述公头结构件内,所述母座结构件具有缺口,所述公头结构件具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定位插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接口母座包括弹性材料结构件,所述弹性材料结构件上设置有一对流通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接在其中一个流通孔的两端,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接在其中另一个流通孔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至所述第四单向阀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两端具有两个插接部,分别用于插入对应的流通孔和液管,所述两个插接部之间由凸缘式结构隔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沿远离所述凸缘式结构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台状结构。
CN202321964921.0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Active CN220506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4921.0U CN220506116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4921.0U CN220506116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116U true CN220506116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4921.0U Active CN220506116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06116U (zh) 一种液体管道防漏连接装置
CN102844623A (zh) 管道内部循环方法
US6319399B1 (en) Isolation block
CN207379043U (zh)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
CN209325245U (zh) 一种大流量低压降的密封圈防脱落结构的快换接头
CN111672836A (zh) 一种用于提高液压管道清洁度的冲洗系统
CN217084114U (zh) 一种农机用自动控制水阀的耐久能力测试检测装置
US5329783A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5406310U (zh) 一种循环防冻供水系统
CN109458508A (zh) 一种大流量低压降的密封圈防脱落结构的快换接头
TWM573931U (zh) Liquid transfer modul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CN113274636A (zh) 母转换接头和输液装置
CN220540385U (zh) 一种单向接头及餐具处理设备
TWI703431B (zh)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CN209643219U (zh) 液体传输模块及其液体冷却系统
CN211452015U (zh) 一种洗浴污水热回收系统
CN213752810U (zh) 锂电池液冷循环管道和装置
CN212178146U (zh) 一种密封式金属管接头
CN220060862U (zh) 一种用于水暖床垫主机的自封水进出插接头
CN215608785U (zh) 医疗器械用管道连接头
CN216617837U (zh) 一种水泵开关
CN217683835U (zh) 管路连接装置
CN217716041U (zh) 换热组件和水路系统
CN217603423U (zh) 回水阀及零冷水供水系统
CN217209822U (zh) 一种组合式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