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431B -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 Google Patents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3431B TWI703431B TW107140563A TW107140563A TWI703431B TW I703431 B TWI703431 B TW I703431B TW 107140563 A TW107140563 A TW 107140563A TW 107140563 A TW107140563 A TW 107140563A TW I703431 B TWI703431 B TW I70343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fluid
- flow
- flow channel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液體傳輸模組係應用在一液體冷卻系統,該液體傳輸模組包含:
一第一導流體及一第二導流體被一儲液箱及一泵浦單元可移除的連接,該泵浦單元包括至少一泵浦,該第一及第二導流體內設有複數流道,且部分流道分別通過一逆止閥彼此連接,另外部分流道通過通孔連通,一進口及一出口分別與不同的流道連通以使一工作液體流入該液體傳輸模組,且該工作液體經由該液體傳輸模組傳輸引導流經該儲液箱及該泵浦單元,並在該儲液箱移除時或該泵浦單元的至少一泵浦移除時,維持在液體冷卻系統內的該工作液體流動。
Description
一種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尤指一種維持一液體冷卻系統不間斷的運作的液體傳輸模組。
液體冷卻系統近年來被大量使用在高功率的發熱源散熱使用,因其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故除個人電腦桌機外也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電腦或伺服器系統機櫃的散熱選用。
液體冷卻系統主要由水冷頭、泵浦、儲液箱及液體冷排(或稱散熱水排)所構成,水冷頭用以接觸發熱源並將發熱源的熱藉由熱交換將熱傳輸到一工作液體,該液體冷排係用來對經過水冷頭的工作液體的進行散熱,該工作液體經過液體冷排散熱後降溫流經儲液箱及泵浦。而在液體冷卻系統內循環的工作液體會隨著時間微量流失,該儲液箱則預先填充有補充的工作液體用以彌補流失的工作液體。該泵浦則驅動液體冷卻系統的工作液體流動。
然而,上述各單元間利用管體進行串接,然後令工作液體運行冷卻工作,若液體冷卻系統中的泵浦或儲液箱其中之一單元失能工作,將造成整個液體冷卻系統必須停止運作。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作為儲液箱及泵浦單元及水冷頭及液體冷排之間傳遞一工作液體的液體傳輸模組。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維持一液體冷卻系統不間斷的運作的液體傳輸模組。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利用流道串連至少兩個泵浦以對一液體冷卻系統內工作液體加壓,提升流體壓力及流動速度。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在拆換零件時不需停止運作的液體冷卻系統。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將具有逆止閥的液體傳輸模組作為中繼傳輸的液體冷卻系統。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液體傳輸模組,係被一儲液箱及一泵浦單元連接,包括:一第一導流體,設有一第一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一進口及一出口供一工作液體流入及流出,其中該第一導流水道組的部分流道分別設有一逆止閥限制該工作液體的流向;一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設有一第二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且該第二導流體設有複數通口分別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及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其中該等通口分別連接該儲液箱及該泵浦單元。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液體冷卻系統,係包含:一第一導流體,設有一第一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一進口及一出口,且該進口係連接一液體冷排,該出口連接一水冷頭,其中該第一導流水道組的部分流道分別設有一逆止閥;一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設有一第二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且該第二導流體設有複數通口分別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及該第二導流水道組;一儲液箱,係連接該第二導流體,且具有一儲液箱進口及一儲液箱出口分別通過該第二導流體的其中兩通口連通該第一導流體及該第二導流體;一泵浦單元,具有至少一第一泵浦具有一第一泵浦進口及一第一泵浦出口通過該第二導流體的其中另外兩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流道。
前述第一導流體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及第三流道及設置在第二部分的一第四流道、一第五流道及一第六流道,該第一流道經由一第一逆止閥連接該第四流道,該第二流道經由一第二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三流道經由一第三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六流道經由一連通管連接該第三流道,其中該入口連通該第一流道,該出口連通該第三流道。
前述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包括一第三部分對應一第四部分,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及該第四部分之間的一第七流道及一第八流道;該複數通口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的一第一通口、一第二通口、一第三通口、一第四通口及一第五通口,及設置在第四部分的一第六通口、一第七通口、一第八通口、一第九通口、一第十通口及一第十一通口。
前述該第一通口及該第二通口位於該第七流道及該第八流道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一流道,該第二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六流道,該第三通口及該第四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七流道且分別位於該第七流道的兩端,並且該第三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二流道,該第四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四流道,該第五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八流道且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五流道。
前述第六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一通口,該第七通口及該第八通口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七流道,且該第七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該第九通口及第十通口連通該第八流道且分別位於該第八流道的兩端,且該第九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五通口,該第十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
前述儲液箱具有一儲液箱入口及一儲液箱出口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六通口及第七通口;該泵浦單元包括一第一泵浦具有一第一泵
浦入口及一第一泵浦出口經由該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八通口及第十通口。
前述泵浦單元包括一第二泵浦具有一第二泵浦入口及一第二泵浦出口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九通口及第十一通口。
前述更包括一偵測單元係偵測該儲液箱內的一儲液量及該泵浦單元的轉速。
前述該等通口與該儲液箱及該等通口與該泵浦單元之間分別通過一接頭連接。
前述接頭係為快拆接頭。
10:液體冷卻系統
11:液體冷排
111:第一導管
112:第二導管
12:水冷頭
121:第三導管
20:液體傳輸模組
21:第一導流體
211:第一部分
212:第二部分
213:進口
214:出口
22:第二導流體
221:第三部分
222:第四部分
p1~p8:第一~八流道
241:第一逆止閥
241a:第一閥體上接孔
241b:第一閥體下接孔
2411:閥體通道
2412:彈性元件
2413:塞體
2414:通道口
242:第二逆止閥
242a:第二閥體上接孔
242b:第二閥體下接孔
243:第三逆止閥
243a:第三閥體上接孔
243b:第三閥體下接孔
25:連通管
251a:連通管上接孔
251b:連通管下接孔
a1~a11:第一至十一通口
c1至c6:接頭
c1f:母接頭
c11f:母接頭通道
c12f:母接頭彈性元件
c13f:母接頭塞體
c14f:母接頭通道口
c1m:公接頭
c11m:公接頭通道
c12m:公接頭彈性元件
c13m:公接頭塞體
c14m:公接頭通道口
40:偵測單元
51:儲液箱
511:儲液箱入口
512:儲液箱出口
52:泵浦單元
521:第一泵浦
5211:第一泵浦入口
5212:第一泵浦出口
522:第二泵浦
5221:第二泵浦入口
5222:第二泵浦出口
第1圖係為本發明液體冷卻系統之示意圖;第2A及2B圖係為本發明液體傳輸模組的不同視角的分解示意圖;第2C圖係為該母接頭及公接頭分別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與水箱及泵浦的分解示意圖;第3A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導流體之分解示意圖;第3B圖係為本發明舉例的逆止閥剖視示意圖;第4A至第4D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導流體之示意圖;第5A至8圖係為本發明各種實施的液體流動示意圖;第9A及9B圖係為本發明舉例的接頭剖視示意圖;第10圖係為本發明包括一偵測單元之示意圖。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1圖係為一液體冷卻系統10,包括一液體冷排11(或稱散熱水排)、一水冷頭12、一儲液箱51、一泵浦單元52及一液體傳輸模組20,該液體冷排11通
過一第一導管111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及通過一第二導管112連接該水冷頭12,該水冷頭12通過一第三導管121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且該液體冷排11及該水冷頭12通過該液體傳輸模組20連通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該泵浦單元52包括至少一泵浦在本圖式表示兩個泵浦分別為第一泵浦521及第二泵浦522,但是不限制於此,也可以僅使用一泵浦,後面會詳細敘述使用一泵浦的實施。該水冷頭12用以接觸一發熱源,並藉由一工作液體將發熱源的熱帶走,該工作液體經由第二導管112流入該液體冷排11散熱,該散熱後的工作液體經由該第一導管111流入該液體傳輸模組20,且藉由該液體傳輸模組20流經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其中該儲液箱51係預先填充有液體用以補充該液體冷卻系統10內的液體量,該泵浦單元52用以驅動或加壓該液體冷卻系統10內的工作液體流動及流速。
該液體傳輸模組20包括一第一導流體21對接一第二導流體22,該第一導流體21設有一第一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一進口213及一出口214供該液體冷卻系統10的工作液體流入及流出,其中該進口213通過該第一導管111連接該液體冷排11,該出口214通過該第三導管121連接該水冷頭12。該第二導流體22設有一第二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且該第二導流體22設有複數通口分別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及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其中該等通口分別連接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
該液體傳輸模組20作為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及該水冷頭12及液體冷排11之間的中繼傳輸,並且在拆換該儲液箱51或者該泵浦單元52的其中至少一泵浦時,幫助該液體冷卻系統10可以繼續維持運轉工作,不用因更換而停止運作。
以下將詳細敘述該液體傳輸模組20的內部結構。
如第2A、2B圖所示,一併參考第1圖,該液體傳輸模組20的第一導流體21包一第一部分211及一第二部分212係為上下的設置,該進口213及該出口214設置在該第一部分211,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分設在該第一部分211及該第二部分212。該
第二導流體22包括一第三部分221對應一第四部分222其中該第三部分221係對接該第一道流體21的第一部分211及第二部分212,該第二導流水道組設置在該第三部分221及該第四部分222之間,且複數通口分置在該第三部分221及該第四部分222,其中位於第四部分222的通口用以連接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
請繼續參考第3A及3B圖所示,一併參考第2A及2B圖,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一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一部分211面對該第二導流體22一側的一第一流道p1、一第二流道p2及一第三流道p3,及設置在第二部分212面對該第二導流體22一側的一第四流道p4、一第五流道p5及一第六流道p6。
一第一逆止閥241連接該第一流道p1及該第四流道p4;一第二逆止閥242連接該第二流道p2及該第五流道p5;一第三逆止閥243連接該第三流道p3及該第五流道p5;一連通管25連接該第三流道p3及該第六流道p6。
再者,該第一部分211及該第二部分212相互面對的一側,也就是第一部分211的下側及第二部分212的上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閥體上接孔241a及一第一閥體下接孔241b分別連通該第一流道p1及第三流道p3;及一第二閥體上接孔242a及一第二閥體下接孔242b分別連通該第二流道p2及第五流道p5;及一第三閥體上接孔243a及一第三閥體下接孔243b分別連通該第三流道p3及第五流道p5;及一連通管上接孔251a與一連通管下接孔251b分別連通該第三流道p3及第六流道p6。
該第一逆止閥241的兩端連接該第一閥體上接孔241a及第一閥體下接孔241b;該第二逆止閥242的兩端連接該第二閥體上接孔242a及第二閥體下接孔242b;及該第三逆止閥243的兩端連接該第三閥體上接孔243a及第三閥體下接孔243b;及該連通管25的兩端連接該連通管上接孔251a與連通管下接孔251b。
前述的第一逆止閥241、第二逆止閥242及第三逆止閥243具有方向性用以限制液體的流向,其中該第一逆止閥241及第二逆止閥242的方向性朝下,該第三逆止閥243的方係性朝上。再者,該第一至第三逆止閥241至243可使用一般已知的
逆止閥結構,例如第3B圖所示,係以第一逆止閥241作為說明其他第二及第三逆止閥242及243為相同結構,該第一逆止閥241內設有閥體通道2411貫通該第一逆止閥241,該閥體通道2411內設有彈性元件2412套設一塞體2413,該閥體通道2411內有一通道口2414略小於塞體2413,一般狀態下,該塞體2413靠著該彈性元件2412頂住封閉該通道口2414,但是當塞體2413被適當的工作液體壓力施壓移位並迫使該彈性元件2412壓縮進而打開該通道口2414,以令該工作液體通過該逆止閥241。
請繼續參考第4A、4B、4C及4D圖所示,一併參考第2A及2B圖,該第二導流體22的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221及該第四部分222之間的一第七流道p7及一第八流道p8;該複數通口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221的一第一通口a1、一第二通口a2、一第三通口a3、一第四通口a4及一第五通口a5;及設置在第四部分222的一第六通口a6、一第七通口a7、一第八通口a8、一第九通口a9、一第十通口a10及一第十一通口a11。
前述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一通口a1及該第二通口a2位於該第七流道p7及該第八流道p8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通口a1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一流道p1,該第二通口a2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六流道p6,該第三通口a3及該第四通口a4連通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七流道p7且分別位於該第七流道p7的兩端,並且該第三通口a3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二流道p2,該第四通口a4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四流道p4,該第五通口a5連通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八流道p8且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21的第五流道p5。
再者,前述該第四部分222的第六通口a6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一通口a1,該第七通口a7及該第八通口a8連通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七流道p7,且該第七通口a7對應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二通口a2,該第九通口a9及第十通口a10連通該第八
流道p8且分別位於該第八流道p8的兩端,且該第九通口a9對應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五通口a5,該第十一通口a11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221的第二通口a2。
請繼續參考第2C圖,一併參考第2A及2B圖所示,前述的複數接頭c1至c6包括公接頭及母接頭係相互配合,該等接頭c1至c6的公接頭或母接頭其中任一分別連接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四部分222的第六至第十一通口a6至a11,該等接頭c1至c6的公接頭或母接頭其中另一則分別用以連接該儲液箱51及該泵浦單元52的至少一泵浦。該儲液箱51具有一儲液箱入口511及一儲液箱出口512經由兩接頭c1及c2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六通口a6及第七通口a7。
該泵浦單元52的第一泵浦521具有一第一泵浦入口5211及一第一泵浦出口5212經由該兩接頭c3及c4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八通口a8及第十通口a10。該第二泵浦522具有一第二泵浦入口5221及一第二泵浦出口5222經由兩接頭c5及c6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22的第九通口a9及第十一通口a11。再者,本發明藉由該第9通口a9及第10通口a10及第八流道p8將第一泵浦521及第二泵浦522形成串聯設置。因此當工作液體陸續經過該第一泵浦521及該第二泵浦522會產生被加壓的效果,提高液體壓力及流動速度。
再者,在該儲液箱51及該液體傳輸模組20之間的兩接頭c1及c2的公母接頭尚未接通前,該液體傳輸模組20內的工作液體不會流通到該儲液箱51。同樣的,該泵浦單元52的至少一泵浦與液體傳輸模組20之間的該等接頭c3至c6的公母接頭尚未接通前,該液體傳輸模組20內的工作液體不會流通到該泵浦單元52,該等接頭c1至c6的詳細結構及做動將在後面詳述。
以下係表示該工作液體通過該液體傳輸模組20的流動,為了清楚表達,將把圖中的零件分解並以不同的箭頭及線型表示液體的流動路徑,但是本發明在實際使用時各零件係為如上述的第1圖連接在一起。
請繼續參考第5A-5C圖所示,在一實施該液體傳輸模組20連接該儲液箱51及泵浦單元52的第一泵浦521及第二泵浦522,該工作液體進入從入口213進入液體傳輸模組20首先沿著第一流動路徑F1流經該水箱51(如第5A圖)進入第7流道p7,然後沿著第七流道p7後再沿著第二流動路徑F2流經第一泵浦521後進入第八流道p8(如第5B圖),然後沿著第八流道p8後再沿著第三流動路徑F3流經第二泵浦522後進入第六流道p6,然後流經第三流道p3從出口241流出(如第5C圖)。
再者,如第六圖所示,在一實施,當該儲液箱51沒有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該工作液體從入口213進入後沿著該第一流道231向下通過第一逆止閥241,然後從第四通口a4進入該第七流道p7,然後從該第七流道p7通過該第八通口a8經過該接頭c3流入該第一泵浦521,然後從該第一泵浦521流出通過該接頭c4及第十通口a10流入該第八流道p8,再從該第九通口a9經由接頭c5流入該第二泵浦522,從第二泵浦522流出的工作液體經過該接頭c6及第十一通口a111及第二通口a2,然後沿著該第六流道p6經過該接通管25及該第三流道p3,然後從該出口214流出。
再者,如第七及八圖所示,該泵浦單元只有一泵浦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其中一實施如第七圖所示,該泵浦單元只有該第一泵浦521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該工作液體從該入口213進入後,經過該第一流道p1及該第一通口a1及該第六通口a6及該接頭c1進入儲液箱51,然後從儲液箱51流出經過該接頭c2及該第七通口a7,然後沿著該第七流道p7通過該第八通口a8及接頭c3進入該第一泵浦521,然後從第一泵浦521流出後經過該第十通口a10,然後沿著該第八流道p8經過該第五通口a5,然後沿著該第五流道p5及該第三逆止閥243經過該第三流道p3後從該出口214流出。
另一實施,如第八圖所示,該泵浦單元52只有該第二泵浦522連接該液體傳輸模組20,該工作液體從該入口213進入後,經過該第一流道p1及該第一通口a1及該第六通口a6及該接頭c1進入儲液箱51,然後從儲液箱51流出經過該接頭c2及
該第七通口a7,然後沿著該第七流道p7通過該第三通口a3沿著該第二流道p2及該第二逆止閥242流入該第五流道p5,從第五流道p5流經該通第五通口a5及第九通口a9及接頭c5進入第二泵浦522,然後從第二泵浦522流出沿著該接頭c6及第十一通口a11與第二通口a2進入該第六流道p6,然後沿著該連通管25及該第三流道p3從該出口214流出。
繼續參閱第9A及9B圖所示,前述的每一接頭c1至c6例如使用一般已知的快拆接頭,本說明以接頭c1作為範例,其他接頭c2至c6與接頭c1的結構相同,該接頭c1係包括一母接頭c1f及一公接頭c1m。
該母接頭c1f設有一母接頭通道c11f貫通該母接頭c1f,該母接頭通道c11f內設有一母接頭彈性元件c12f套設一母接頭塞體c13f,該母接頭通道c11f內有一母接頭通道口c14f的孔徑略小於母接頭塞體c13f的直徑,未與公接頭c1m對接狀態下,該母接頭塞體c13f藉由該母接頭彈性元件c12f頂住封閉該母接頭通道口c14f。
該公接頭c1m設有一公接頭通道c11m貫通該公接頭c1m且跟該母接頭通道c11f同軸,該公接頭通道c11m內設有一公接頭彈性元件c12m套設一公接頭塞體c13m,該公接頭塞體c13m與該母接頭塞體c13f同軸,且該公接頭通道c11m內有一公接頭通道口c14m的孔徑略小於該公接頭塞體c13m的直徑,未與母接頭c1f對接狀態下,該公接頭塞體c13m藉由該公接頭彈性元件c12m頂住封閉該公接頭通道口c14m。
因此,當該母接頭c1f尚未套接該公接頭c1m前,工作液體不會導通。但是當該母接頭c1f套接該公接頭c1m後,母接頭塞體c13f與該公接頭塞體c13m互相作用而移位,迫使該母接頭彈性元件c12f及該公接頭彈性元件c12m退縮進而打開該母接頭通道口c14f及該公接頭通道c14m,以令工作液體通過該母接頭通道c11f及該公接頭通道口c11m。在本實施中,該接頭c1的公接頭c1m係連接該儲液箱51,該母接頭c1f則連接液體傳輸模組20的第六通口a6(如第2A至2C圖所示)。
請繼續參考第10圖所示,一偵測單元40係偵測該儲液箱51內的一儲液量,以監控該儲液量是否減少到一預設低值,若該儲液箱51內的儲液量在該預設低值,即可拆下更換新的儲液箱51。再者,該偵測單元40也用來偵測該泵浦單元52的轉速,例如偵測該第一泵浦521及/或該第二泵浦522的轉速,以監控該第一泵浦521及/或該第二泵浦522是否正常運作。若該第一泵浦521或該第二泵浦522不正常運作例如低於正常轉速或無轉速,即可拆下並更換不正常運作的泵浦。
藉由以上的實施,本發明的液體傳輸模組20係應用在液體冷卻系統10內作為儲液箱51及泵浦單元52及水冷頭12及液體冷排11之間傳遞一工作液體的中繼傳輸,在拆換水箱51仍然可以維持該液體冷卻系統不間斷的運作。再者,本發明的液體傳輸模組20可以選擇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泵浦或者僅連接一泵浦,也就是該液體傳輸模組20可以連接該第一泵浦521及該第二泵浦522,或者僅連接該第一泵浦521或該第二泵浦522。因此,當第一泵浦521及該第二泵浦522其中任一不能運作時,仍然可以維持該液體冷卻系統不間斷的運做。再者,當拆下更換該第一泵浦521或該第二泵浦522時仍然可以維持該液體冷卻系統10不間斷的運作。再者,利用流道串連至少第一泵浦521及該第二泵浦522,以對工作液體加壓提升流體壓力及流動速度。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
20:液體傳輸模組
21:第一導流體
211:第一部分
212:第二部分
22:第二導流體
221:第三部分
222:第四部分
p1~p8:第一~八流道
241、242、243:第一至三逆止閥
25:連通管
a1、a2:第一及二通口
a6~a11:第六至十一通口
c1至c6:接頭
51:儲液箱
52:泵浦單元
521:第一泵浦
5211:第一泵浦入口
5212:第一泵浦出口
522:第二泵浦
5221:第二泵浦入口
Claims (19)
- 一種液體傳輸模組,係被一儲液箱及一泵浦單元連接,包括:一第一導流體,設有一第一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一進口及一出口供一工作液體流入及流出,其中該第一導流水道組的部分流道分別設有一逆止閥限制該工作液體的流向;一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設有一第二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且該第二導流體設有複數通口分別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及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及該儲液箱及該泵浦單元。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第一導流體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及設置在該第二部分的一第四流道、一第五流道及一第六流道,該第一流道經由一第一逆止閥連接該第四流道,該第二流道經由一第二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三流道經由一第三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六流道經由一連通管連接該第三流道,其中該入口連通該第一流道,該出口連通該第三流道。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包括一第三部分對應一第四部分,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及該第四部分之間的一第七流道及一第八流道;該複數通口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的一第一通口、一第二通口、一第三通口、一第四通口及一第五通口,及設置在該第四部分的一第六通口、一第七通口、一第八通口、一第九通口、一第十通口及一第十一通口。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第一通口及該第二通口位於該第七流道及該第八流道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 導流體的第一流道,該第二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六流道,該第三通口及該第四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七流道且分別位於該第七流道的兩端,並且該第三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二流道,該第四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四流道,該第五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八流道且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五流道。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第六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一通口,該第七通口及該第八通口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七流道,且該第七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該第九通口及第十通口連通該第八流道且分別位於該第八流道的兩端,且該第九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五通口,該第十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該儲液箱具有一儲液箱入口及一儲液箱出口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六通口及第七通口;該泵浦單元包括一第一泵浦具有一第一泵浦入口及一第一泵浦出口經由該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八通口及第十通口。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泵浦單元包括一第二泵浦具有一第二泵浦入口及一第二泵浦出口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九通口及第十一通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更包括一偵測單元係偵測該儲液箱內的一儲液量及該泵浦單元的轉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傳輸模組,其中該等通口與該儲液箱之間及該等通口與該泵浦單元之間分別通過一接頭連接。
- 一種液體冷卻系統,係包含: 一液體傳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流體,設有一第一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一進口及一出口,其中該進口係連接一液體冷排,該出口連接一水冷頭,且該第一導流水道組的部分流道分別設有一逆止閥;一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設有一第二導流水道組具有複數流道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且該第二導流體設有複數通口分別連通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及該第二導流水道組;一儲液箱,係連接該第二導流體,且具有一儲液箱進口及一儲液箱出口分別通過該第二導流體的其中兩通口連通該第一導流體及該第二導流體;一泵浦單元,具有至少一第一泵浦具有一第一泵浦進口及一第一泵浦出口通過該第二導流體的其中另外兩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流道。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第一導流體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及設置在該第二部分的一第四流道、一第五流道及一第六流道,該第一流道經由一第一逆止閥連接該第四流道,該第二流道經由一第二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三流道經由一第三逆止閥連接該第五流道,該第六流道經由一連通管連接該第三流道,其中該入口連通該第一流道,該出口連通該第三流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第二導流體,對接該第一導流體,且包括一第三部分對應一第四部分,該第二導流水道組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及該第四部分之間的一第七流道及一第八流道;該複數通口包括設置在該第三部分的一第一通口、一第二通口、一第三通口、 一第四通口及一第五通口,及設置在該第四部分的一第六通口、一第七通口、一第八通口、一第九通口、一第十通口及一第十一通口。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第一通口及該第二通口位於該第七流道及該第八流道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一流道,該第二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六流道,該第三通口及該第四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七流道並分別位於該第七流道的兩端,並且該第三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二流道,該第四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四流道,該第五通口連通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八流道且對應連通該第一導流體的第五流道。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第六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一通口,該第七通口及該第八通口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七流道,且該第七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該第九通口及第十通口連通該第八流道並分別位於該第八流道的兩端,且該第九通口對應該第三部分的第五通口,該第十一通口對應連通該第三部分的第二通口。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儲液箱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四部分的第六通口及第七通口;該泵浦單元的第一泵浦經由兩接頭係可移除的連接該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四部分的第八通口及第十通口。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泵浦單元具有一第二泵浦具有一第二泵浦入口及一第二泵浦出口經由兩接頭可移除的連接該第二導流體的第四部分的第九通口及第十一通口。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第二導流體的複數通口分別通過一接頭連接該儲液箱及該泵浦單元。
- 如請求項16或17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其中該每一接頭係為一快拆接頭。
- 如請求項10項所述之液體冷卻系統,更包括一偵測單元係偵測該儲液箱內的一儲液量及該泵浦單元的轉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0563A TWI703431B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0563A TWI703431B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0614A TW202020614A (zh) | 2020-06-01 |
TWI703431B true TWI703431B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17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0563A TWI703431B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0343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5084B (zh) * | 2021-02-09 | 2023-09-11 | 尼得科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式水泵分流散熱裝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54665A1 (en) * | 1998-04-20 | 1999-10-28 | Sundsvall Energi Ab | Heat transferring device |
TWM561985U (zh) * | 2018-03-14 | 2018-06-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水冷模組 |
TWM573931U (zh) * | 2018-11-15 | 2019-02-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iquid transfer modul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
-
2018
- 2018-11-15 TW TW107140563A patent/TWI70343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54665A1 (en) * | 1998-04-20 | 1999-10-28 | Sundsvall Energi Ab | Heat transferring device |
TWM561985U (zh) * | 2018-03-14 | 2018-06-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水冷模組 |
TWM573931U (zh) * | 2018-11-15 | 2019-02-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iquid transfer modul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5084B (zh) * | 2021-02-09 | 2023-09-11 | 尼得科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式水泵分流散熱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0614A (zh) | 2020-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83913B2 (en) | Multiple supply and return connections for liquid cooling loop assemblies | |
US11069595B2 (en) | Water cooling module | |
JPH03208365A (ja) | 電子装置の冷却機構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
US10849251B2 (en) | Liquid transfer modul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 |
TWI703431B (zh) | 液體傳輸模組及其液體冷卻系統 | |
US20140373933A1 (en) | No Drip Hot Swap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Use | |
TWM573931U (zh) | Liquid transfer modul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 |
TWM562420U (zh) | 一體式雙幫浦液冷式循環散熱模組 | |
TWM561985U (zh) | 水冷模組 | |
TWI413751B (zh) | 一種液態冷卻流體熱交換室 | |
US2008026679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quid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 |
CN108401400B (zh) | 水冷模块 | |
CN110740620B (zh) | 用于服务器机柜内的液体冷却分配装置 | |
US11026346B2 (en) | Water-replenishing and gas-removing structure for water cooling device | |
TWI655893B (zh) | 水冷模組 | |
CN209643219U (zh) | 液体传输模块及其液体冷却系统 | |
CN109963439B (zh) | 液体传输模块及其液体冷却系统 | |
CN207897305U (zh) | 水冷模块 | |
CN116568005A (zh) | 数据中心液冷换热系统、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液冷换热方法 | |
TW202117493A (zh) | 用於伺服器機櫃內之液體冷卻分配裝置 | |
TWI732486B (zh) | 用於液冷裝置之雙泵模組 | |
CN2847817Y (zh) | 水冷散热系统 | |
CN108534589A (zh) | 水冷装置的充水除气结构 | |
TWI808780B (zh) | 機櫃液冷系統 | |
TWM561391U (zh) | 水冷裝置之充水除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