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1730U -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1730U
CN220501730U CN202322139780.5U CN202322139780U CN220501730U CN 220501730 U CN220501730 U CN 220501730U CN 202322139780 U CN202322139780 U CN 202322139780U CN 220501730 U CN220501730 U CN 22050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hain plate
aquatic weed
belt conveyor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9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嵘
宋文龙
黎小红
郝相如
刘阳
付俊娥
冯婧瑄
刘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g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g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g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g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Priority to CN202322139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1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1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包括进料斗、第一链板提升机、第二链板提升机、皮带机和发酵菌剂喷施机,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末端与粉碎压榨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压榨机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上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皮带机上方,所述皮带机整体设置于水草发酵仓上方,且其上设置有向水草发酵仓卸料的卸料器,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粉碎压榨机的一侧,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本实用新型使得水草处理上下料各个环节相互贯通,工艺流程间衔接紧密;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水草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草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生态治理的逐步推进,河道内水草生长日渐茂盛,这是河道水质变好的体现。水草生长有利于促进河道内水质净化、抑制蓝藻生长,但是水草生长过旺不仅会造成水体流动不畅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还会影响城市河道的整体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蓄洪、泄洪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河道内的水草进行收割打捞以防止其生长过旺。
水草进行收割打捞后,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当前收割打捞后的水草,(1)或者直接堆弃在河边不进行二次处理,这不利于水草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2)或者将其当做垃圾与其他垃圾一起进行二次处理,这无法针对水草的特点对水草进行特异化处理,且水草处理能力有限,也加重了其他垃圾的处理压力;(3)即使有部分河段设置了专门的水草处理场所,对水草进行消纳处理,这类水草处理场所也存在水草各处理环节分散独立、工艺流程间衔接不紧密、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当前一个典型的水草处理站,经过收割打捞晾晒后的水草转运至水草处理站后,需要由至少名2工人将水草用叉子放入粉碎压榨机内,再由至少2名工人将粉碎压榨处理后的物料半成品用铁锹转运至一旁,至少1名工人对转运过来的物料半成品喷施发酵菌剂,并配合另1名工人将喷施发酵菌剂的物料半成品用铲车运送至发酵仓内。对于该典型的水草处理站,仅水草上下料环节就需要至少6名工人,且最大处理量仅为30吨/日,存在缺少一体化设备、人力成本高、处理效益低、不利于水草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包括进料斗、第一链板提升机、第二链板提升机、皮带机和发酵菌剂喷施机,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末端与粉碎压榨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压榨机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上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皮带机上方,所述皮带机整体设置于水草发酵仓上方,且其上设置有向水草发酵仓卸料的卸料器,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粉碎压榨机的一侧,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
优选的是,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设置于第一地坑内,且所述进料斗上边缘不高于地面。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地坑深度为905-915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5-3.6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链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型隔板。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末端通过接料斗与所述粉碎压榨机的进料口连接,即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末端设置于所述接料斗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碎压榨机的进料口的正上方。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粉碎压榨机设置于第一防尘罩内,所述接料斗贯穿所述第一防尘罩的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外,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管贯穿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壁而使得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防尘罩外设置有所述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控制箱。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设置于第二地坑内,且其上边缘不高于地面。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的局部也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内。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板提升机的倾斜段上以及露出于所述第一防尘罩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防尘罩。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地坑深度为820-825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3-3.4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皮带机包括第一皮带机和第二皮带机,所述第一皮带机上设置有向第二水草发酵仓卸料的第一卸料器,且所述第一皮带机的末端位于第一水草发酵仓上方;所述第二皮带机上设置有向第三水草发酵仓卸料的第二卸料器,且所述第二皮带机的末端位于第四水草发酵仓上方。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卸料器和第二卸料器均为犁式卸料器。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机和所述第二皮带机相交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皮带机和所述第二皮带机的运行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设备一体化,使得水草处理上下料各个环节相互贯通,工艺流程间衔接紧密;
2、相对于现有典型的水草处理站需要至少6名工人进行上下料作业,采用本装置后仅需最多3名工人即可完成上下料作业,节省了人力成本;
3、相对于现有典型的水草处理站最大30吨的日处理量,日处理量提高到了70吨,提高了水草处理效率;
4、提高了水草处理效益,利于水草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进料斗和第一链板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二链板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皮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的部件名称为:
1-进料斗,2-第一链板提升机,2-1-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2-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3-挡板,2-4-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支架,3-第二链板提升机,3-1-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2-第二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3-3-第二防尘罩,3-4-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支架,4-第一皮带机,5-第二皮带机,6-1-第一水草发酵仓,6-2-第二水草发酵仓,6-3-第三水草发酵仓,6-4-第四水草发酵仓,7-粉碎压榨机,8-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包括进料斗1、第一链板提升机2、第二链板提升机3、皮带机和发酵菌剂喷施机,所述进料斗1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1,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与粉碎压榨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压榨机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上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皮带机上方,所述皮带机整体设置于水草发酵仓上方,且其上设置有向水草发酵仓卸料的卸料器,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粉碎压榨机的一侧,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1设置于第一地坑内,且所述进料斗1的上边缘不高于地面;所述第一地坑深度为905-915mm;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5-3.6m。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地坑深度为910mm,应当理解,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1的高度之和不大于910mm;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提升角度为35°,即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2与地面8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提升高度为3530mm,即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能够将物料提升至距离地面3530mm的高度;所述进料斗1沿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000mm。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2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支架2-4。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链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型隔板;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3。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通过接料斗与所述粉碎压榨机的进料口连接,即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设置于所述接料斗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碎压榨机的进料口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粉碎压榨机设置于第一防尘罩内,所述接料斗贯穿所述第一防尘罩的顶;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外,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管贯穿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壁而使得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所述第一防尘罩外设置有所述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控制箱。
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设置于第二地坑内,且其上边缘不高于地面;所述第二地坑深度为820-825mm;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3-3.4m。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地坑深度为823mm,应当理解,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的高度不大于823mm;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提升角度为35°,即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3-2与地面8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提升高度为3350mm,即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能够将物料提升至距离地面3350mm的高度。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3-2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支架3-4。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的局部也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内;所述第二连板提升机的倾斜段3-2上以及露出于所述第一防尘罩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防尘罩3-3。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皮带机包括第一皮带机4和第二皮带机5,所述第一皮带机4上设置有向第二水草发酵仓6-2卸料的第一卸料器,且所述第一皮带机4的末端位于第一水草发酵仓6-1的上方;所述第二皮带机5上设置有向第三水草发酵仓6-3卸料的第二卸料器,且所述第二皮带机5的末端位于第四水草发酵仓6-4的上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机4和所述第二皮带机5相交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皮带机4和所述第二皮带机5的运行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卸料器和第二卸料器均为犁式卸料器。
使用所述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时,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步骤1:经过收割打捞晾晒后的水草转运至水草处理站后,称重,然后堆放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地坑旁的原料区。
步骤2:根据需要处理的水草重量,配制适量的发酵菌剂,并将配制好的发酵菌剂置于发酵菌剂喷施机内。
步骤3:通过控制箱启动所述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然后开始进行作业,作业时:
步骤31:首先由1名或者2名工人将原料区堆放的水草用叉子、耙子或者其他工具移动至所述进料斗1内。由于所述进料斗1的上边缘不高于地面,所以工人可以很省力的将水草移动至所述进料斗1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水草进入第一地坑,所述进料斗1的上边缘最好与第一地坑的侧壁紧密贴合。
步骤32:进入进料斗1内的水草,通过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进行提升,到达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即最高点处)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进入粉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链板上设置有锯齿型隔板,可以起到扯拉水草的作用,进而让水草更顺利的被提升进入粉碎压榨机;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3,进而可以保证水草不会掉落下第一链板提升机。
步骤33:进入粉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的水草被粉碎压榨机7粉碎并压榨出部分水分后形成易于堆放存储的水草颗粒,经粉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到达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不高于地面,因此,可以更好的接驳水草颗粒,并且可以对落到地上的水草颗粒更容易地人工移动至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
步骤34:发酵菌剂喷施机内的发酵菌剂经过喷药口喷向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接驳的水草颗粒上,形成物料半成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粉碎压榨机7出料的同时进行发酵菌剂的喷洒工作,进而可以节省专门进行水草颗粒和发酵菌剂进行搅拌混合的装置、工序和时间,提高了水草处理效率。
步骤35:第二链板提升机3将物料半成品提升,到达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末端(即最高点处)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皮带机上,第一皮带机4和/或第二皮带机5将物料半成品运送至水草发酵仓。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物料半成品需要进入的发酵仓选择第一皮带机4和第二皮带机5中的哪一个进行工作或者两个都进行工作;如果物料半成品要进入第一水草发酵仓6-1或者第二水草发酵仓6-2内,则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皮带机4运行,此时可以通过一个导向部件(导向板、纤维袋等)使得物料半成品仅掉落到第一皮带机4上;如果物料半成品要进入第三水草发酵仓6-3或者第四水草发酵仓6-4内,则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二皮带机5运行,此时可以通过所述导向部件(导向板、纤维袋等)使得物料半成品仅掉落到第二皮带机5上;若物料半成品需要进入第二水草发酵仓6-2内,控制第一卸料器放下,进而向第二水草发酵仓6-2内卸料;若物料半成品需要进入第三水草发酵仓6-3内,控制第二卸料器放下,进而向第三水草发酵仓6-3内卸料。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卸料器和所述第二卸料器可以通过控制箱控制,或者通过手动控制。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仅需要1名或者2名工人将水草移动至进料斗1内,同时可以再有1名工人对所述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巡察以及作业控制,进而最多3名工人即可完成水草上料和下料分仓作业,节省了人力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机仅包括第一皮带机,且所述第一皮带机可以正反双向运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机仅包括第一皮带机,且所述第一皮带机位于第一水草发酵仓6-1至第四水草发酵仓6-4的正上方,所述进料斗1、第一链板提升机2、第二链板提升机3均位于所述第一水草发酵仓6-1的左侧或者第四水草发酵仓6-4的右侧,所述第一皮带机上设置有若干个卸料器以分别向第一水草发酵仓6-1至第四水草发酵仓6-4卸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内还设置有废液处理装置和药水罐,所述废液处理装置与所述粉碎压榨机7的废液出口连接,所述废液进入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泥污脱水机和污水净化仓,所述废液在所述泥污脱水机内进行泥和水的有效分离,分离后的水进入所述污水净化仓内进行净化,所述药水罐包括第一药水罐和第二药水罐,所述第一药水罐内装有聚合氯化铝药液,所述第二药水罐内装有聚丙烯酰胺药液,所述第一药水罐和所述第二药水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水净化仓连接,通过向泥污分离后的污水中加入所述聚合氯化铝药液和所述聚丙烯酰胺药液完成对所述污水的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的均是硬件方面的改进,并不涉及软件的改进;对于没有指明型号的各部分,可以从现有技术中的常用部件中任选,不受型号限制;对于实施例中指明型号的各部件,仅为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用,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受这些型号的限制,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可以替换这些部件的选择。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包括进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链板提升机(2)、第二链板提升机(3)、皮带机和发酵菌剂喷施机,所述进料斗(1)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1),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与粉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压榨机(7)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上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皮带机上方,所述皮带机整体设置于水草发酵仓上方,且其上设置有向水草发酵仓卸料的卸料器,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设置于所述粉碎压榨机(7)的一侧,且所述发酵菌剂喷施机的喷药口正对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2-1)设置于第一地坑内,且所述进料斗(1)上边缘不高于地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坑深度为905-915mm,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5-3.6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链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型隔板,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的倾斜段(2-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通过接料斗与所述粉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连接,即所述第一链板提升机(2)的末端设置于所述接料斗的入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碎压榨机(7)的进料口的正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的水平段(3-1)设置于第二地坑内,且其上边缘不高于地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坑深度为820-82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提升角度为33°-37°,提升高度为3.3-3.4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包括第一皮带机(4)和第二皮带机(5),所述第一皮带机(4)上设置有向第二水草发酵仓(6-2)卸料的第一卸料器,且所述第一皮带机(4)的末端位于第一水草发酵仓(6-1)的上方;所述第二皮带机(5)上设置有向第三水草发酵仓(6-3)卸料的第二卸料器,且所述第二皮带机(5)的末端位于第四水草发酵仓(6-4)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板提升机(3)的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机(4)和所述第二皮带机(5)相交位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皮带机(4)和所述第二皮带机(5)的运行方向相反。
CN202322139780.5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Active CN220501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780.5U CN22050173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780.5U CN22050173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1730U true CN220501730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9780.5U Active CN22050173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1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6016A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JPS6223638B2 (zh)
CN1672812A (zh) 垃圾综合处理新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08390636U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系统
CN205613561U (zh) 选矿干排装置
CN220501730U (zh) 一种水草发酵上料和下料分仓装置
CN110938526A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成套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2273217U (zh) 一种基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漂浮植物的采集处理系统
CN206881906U (zh) 一种水分选设备
CN107683329A (zh) 改进的生物气体生产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212792362U (zh) 一种黑水虻用餐厨垃圾饲料加工系统
CN103015383A (zh) 一种基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漂浮植物的采集处理系统
CN211225542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蛋白提取的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
CN211217058U (zh) 一种将原料和成品料进行混合筛分的制砂系统
CN211522049U (zh) 一种生活垃圾中有机物高温发酵后沼渣重金属去除装置
CN218967975U (zh) 一种污泥干化炭化撬装设备出料装置
CN205710478U (zh) 自卸料托盘式立体发酵系统
CN212375133U (zh) 一种集成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生物处理装置
CN216801095U (zh) 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6937670U (zh) 土壤或污泥的一体化综合处理装置
CN210709700U (zh) 一种石灰石原料高效节能布料装置
CN216335387U (zh) 一种泥饼转运暂存装置
CN211569455U (zh) 炉渣集料输送机
CN211645219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成套装置
CN216764656U (zh) 一种污泥破碎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