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5899U - 多级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级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5899U
CN220495899U CN202322018385.1U CN202322018385U CN220495899U CN 220495899 U CN220495899 U CN 220495899U CN 202322018385 U CN202322018385 U CN 202322018385U CN 220495899 U CN220495899 U CN 220495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oling
stage
filtration devic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83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剑
高光平
张鹏
李迎春
倪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83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5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5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5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过滤装置,采用了在冷却装置上设置介质冷却管道;通过介质冷却管道连接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冷却装置串联后,并联若干个气体过滤装置;实现了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和除尘的功能,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直接排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多级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炭化炉过滤系统中的多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 lm)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胺基二苯醚(ODA)在强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并流延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简称PI膜。
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进行预加热,在此过程中排出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且焦油量特别的大,属于高温、高湿、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在现有技术中直接排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影响泵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将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和除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和除尘的多级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多级过滤装置,包括:
冷却装置;
介质冷却管道,在所述冷却装置上设置所述介质冷却管道;
气体过滤装置,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所述冷却装置串联后,并联若干个所述气体过滤装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串联后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
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并联设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
腔体;在所述冷却装置中并行设置若干个所述腔体;若干个所述腔体之间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串联;
冷凝器,在任意一个所述的腔体内放置一个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上通入冷却介质对进入所述腔体的介质进行冷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介质冷却管道,还包括:
介质进口,在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所述介质进口;
串联管道,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固定所述串联管道;
并联管道,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连接所述并联管道的一端;所述并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体过滤装置的一侧;在所述气体过滤装置的进口处固定一手动蝶阀;
真空管道,在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所述真空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抽取真空装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一过滤器支架,在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架;
第一过滤器壳体,在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架上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
第一过滤器滤盖,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上方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滤盖;
第一过滤器支撑架,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壳体和所述第一过滤器滤盖围成的空穴中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撑架;
第一过滤芯,在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撑架内部,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的上方固定所述第一过滤芯;
所述第一过滤芯与并联管道连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二过滤器支架,在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器支架;
第二过滤器壳体,在所述第二过滤器支架上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
第二过滤器滤盖,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上方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器滤盖;
第二过滤芯,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过滤器滤盖围成的空穴中,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的上方固定所述第二过滤芯;
所述第二过滤芯与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和真空管道连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和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真空管道固定在所述第二过滤芯的下方;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第二过滤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呈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过滤器滤盖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通过快拆螺栓组固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呈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在冷却装置上设置介质冷却管道;通过介质冷却管道连接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冷却装置串联后,并联若干个气体过滤装置;实现了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和除尘的功能,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直接排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10用于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
在冷却装置10上设置介质冷却管道20;本实施例中的介质冷却管道20用于通入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
通过介质冷却管道20连接气体过滤装置30;若干个冷却装置10串联后,并联若干个气体过滤装置30,本实施例中的气体过滤装置30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过滤;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实现了对在碳化工艺时对PI膜预加热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和除尘的功能,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直接排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气体过滤装置30,还包括:
冷却装置10串联后通过介质冷却管道20连接至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气体过滤装置30的第一级过滤;
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通过介质冷却管道20连接至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若干个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并联设置;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气体过滤装置30的第二级过滤,在本实施例中2个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并联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冷却装置10,还包括:
在冷却装置10中并行设置若干个腔体11;若干个腔体11之间通过介质冷却管道20串联;腔体11用于放置冷凝器12。
冷凝器12,在任意一个腔体11内放置一个冷凝器12;在冷凝器12上通入冷却介质对进入腔体11的介质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凝器12上通入冷却水对在碳化工艺中,PI膜预加热时,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行降温,该类介质被真空泵带入腔体11中。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介质冷却管道20,还包括:
在冷却装置10设置介质进口21;即本实施例的介质进口21即是在碳化工艺中,PI膜预加热时,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进入的地方。
在冷却装置10上固定串联管道22;串联管道22对腔体11,进行串联,从而形成,串联式的冷却效果。
在其中一个冷却装置10的一侧连接并联管道23的一端;并联管道23的另一端连接至气体过滤装置30的一侧;在气体过滤装置30的进口处固定一手动蝶阀24;并联管道23用于连接气体过滤装置30和冷却装置10;使得气体过滤装置30和冷却装置10形成并联结构。
在气体过滤装置30的另一侧连接真空管道25的一端;真空管道25的另一端连接抽取真空装置。真空管道25用于连接气体过滤装置30和抽取真空装置,这里的抽取真空装置是真空泵。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还包括:
在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的上方设置第一过滤器支架41;第一过滤器支架41用于固定第一过滤器壳体42,
在第一过滤器支架41上固定第一过滤器壳体42;
在第一过滤器壳体42上方固定第一过滤器滤盖43;第一过滤器滤盖43和第一过滤器壳体42构成能够放置第一过滤芯45的空间。
在第一过滤器壳体42和第一过滤器滤盖43围成的空穴中固定第一过滤器支撑架44;第一过滤器支撑架44用于支撑第一过滤芯45,使得第一过滤芯45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第一过滤器支撑架41的内部。
在第一过滤器支撑架41内部,在第一过滤器壳体42的上方固定第一过滤芯45;
第一过滤芯45与并联管道23连通;使得在碳化工艺中,PI膜预加热时,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通过并联管道23进入第一过滤芯45,进行第一级过滤。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还包括:
在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的上方设置第二过滤器支架51;第二过滤器支架51用于固定第二过滤器壳体52,
在第二过滤器支架51上固定第二过滤器壳体52;
在第二过滤器壳体52上方固定第二过滤器滤盖53;第二过滤器壳体52和第二过滤器滤盖53构成能够放置第二过滤芯54的腔体;
在第二过滤器壳体52与第二过滤器滤盖53围成的空穴中,在第二过滤器壳体52的上方固定第二过滤芯54;
第二过滤芯54与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和真空管道25连通。使得在碳化工艺中,PI膜预加热时,产生的酸性气体及焦油和其他杂质通过与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后,进入第二过滤芯54,进行第二级过滤。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和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得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40和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50形成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真空管道25固定在第二过滤芯54的下方;真空管道25与第二过滤芯54的一端连通;第二过滤器壳体52呈圆柱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过滤器滤盖43与第一过滤器壳体52通过快拆螺栓组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级过滤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过滤器壳体52呈方形结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装置;
介质冷却管道,在所述冷却装置上设置所述介质冷却管道;
气体过滤装置,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所述冷却装置串联后,并联若干个所述气体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串联后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
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若干个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
腔体;在所述冷却装置中并行设置若干个所述腔体;若干个所述腔体之间通过所述介质冷却管道串联;
冷凝器,在任意一个所述的腔体内放置一个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上通入冷却介质对进入所述腔体的介质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冷却管道,还包括:
介质进口,在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所述介质进口;
串联管道,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固定所述串联管道;
并联管道,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连接所述并联管道的一端;所述并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体过滤装置的一侧;在所述气体过滤装置的进口处固定一手动蝶阀;
真空管道,在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所述真空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抽取真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一过滤器支架,在所述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架;
第一过滤器壳体,在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架上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
第一过滤器滤盖,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上方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滤盖;
第一过滤器支撑架,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壳体和所述第一过滤器滤盖围成的空穴中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撑架;
第一过滤芯,在所述第一过滤器支撑架内部,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的上方固定所述第一过滤芯;
所述第一过滤芯与并联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二过滤器支架,在所述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器支架;
第二过滤器壳体,在所述第二过滤器支架上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
第二过滤器滤盖,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上方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器滤盖;
第二过滤芯,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过滤器滤盖围成的空穴中,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的上方固定所述第二过滤芯;
所述第二过滤芯与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和真空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气体过滤装置和第二级气体过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道固定在所述第二过滤芯的下方;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第二过滤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壳体呈圆柱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器滤盖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通过快拆螺栓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壳体呈方形结构。
CN202322018385.1U 2023-07-28 2023-07-28 多级过滤装置 Active CN220495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8385.1U CN220495899U (zh) 2023-07-28 2023-07-28 多级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8385.1U CN220495899U (zh) 2023-07-28 2023-07-28 多级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5899U true CN22049589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8385.1U Active CN220495899U (zh) 2023-07-28 2023-07-28 多级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5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95899U (zh) 多级过滤装置
CN104163404B (zh) 氮气纯化过程中再生污氮气体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
CN110975453A (zh) 尾气处理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212653863U (zh) 一种吹膜机用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2489065A (zh) 过滤器
CN215310854U (zh) 一种用于氢化物气相外延反应炉的尾气处理系统
CN220418175U (zh) 多管路冷凝装置
CN201050950Y (zh) 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
CN212822587U (zh) 一种用于制造铝合金轮毂的压铸装置
CN215810259U (zh) 一种浸入式铝碳水口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2818701U (zh) 一种空分系统自动加压装置
CN205133316U (zh) 一种化工废液冷却过滤装置
CN217490052U (zh) 一种锂离子电解液的膜法除杂装置
CN219681914U (zh) 一种可降低滤芯损耗的超纯水机过滤结构
CN214809352U (zh) 一种烷基化装置降低循环异丁烷温度的装置
CN218203173U (zh) 一种在高温状态下保护气路的工艺炉冷却系统
CN217687901U (zh)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测试台
CN220250374U (zh) 气源热泵水体过滤装置
CN217725026U (zh) 一种压缩空气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模块式组合结构
CN220231561U (zh)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检测型腔露点的结构
CN211111059U (zh) 节能膜分离制氮系统
CN219897350U (zh) 一种离子交换器过滤装置
CN215428105U (zh) 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
CN110697720B (zh) 一种大型工业硅快速定向凝固的装置
CN220705973U (zh) 一种空气悬浮压缩机空气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