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268U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268U
CN220492268U CN202322084124.XU CN202322084124U CN220492268U CN 220492268 U CN220492268 U CN 220492268U CN 202322084124 U CN202322084124 U CN 202322084124U CN 220492268 U CN220492268 U CN 22049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ush
plug
connection row
socket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41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继亮
郑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41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该插座包括隔离支架、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第一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一侧,第一连接排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第一插套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插套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套所在平面共面设置;第二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另一侧,第二连接排设置有与第一插套配对的第三插套以及与第二插套配对的第四插套,并形成互相平行的两组二孔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能够在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的情况下减小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导电材料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插座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减小插座的体积和提高插座的美观度,人们制造出了呈矩形或者十字形的多面插座,插头能够从插座的不同面插入,方便实用。但是现在的多面插座中插孔所在平面不同(垂直或者倾斜),导致整个插座的外形尺寸偏大,并且这样一来,插座内部的铜排材料需要经过多次折弯,导致导电材料利用率较低,造成导电材料浪费。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外形尺寸小、材料利用率高的插座特别是在插座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能够在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的情况下减小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导电材料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座,包括隔离支架、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第一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一侧,第一连接排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第一插套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插套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套所在平面共面设置;第二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另一侧,第二连接排设置有与第一插套配对的第三插套以及与第二插套配对的第四插套,并形成互相平行的两组二孔插。
可选地,第一连接排包括连接段、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连接段同时与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连接,第一插套设置于第一插接段,第二插套设置于第二插接段。
可选地,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在平面与连接段所在平面共面设置。
可选地,第一插接段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连接段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于连接部的两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插套。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片,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呈折弯状设置,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
可选地,插座还包括第三连接排,第三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上,第三连接排设置有第五插套,第一连接排还设置有第六插套,第二连接排还设置有第七插套,第六插套所在平面和第七插套所在平面均倾斜于第五插套所在平面,第五插套、第六插套和第七插套形成一组三孔插。
可选地,第五插套所在平面与第一插套所在平面和第三插套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第五插套所在平面位于第一插套所在平面和第三插套所在平面之间。
可选地,第三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设置于隔离支架的同一侧,第三连接排与第一连接排绝缘隔离设置。
可选地,第一连接排的端部设置有火线接线端子,第二连接排的端部设置有零线接线端子,第三连接排的端部设置有地线接线端子,火线接线端子与任意一组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零线接线端子与任意一组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
可选地,插座还包括外壳,外壳罩设于隔离支架和第一连接排外,外壳与隔离支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第一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一侧,第一连接排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第一插套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插套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套所在平面共面设置;第二连接排安装于隔离支架的另一侧,第二连接排设置有与第一插套配对的第三插套以及与第二插套配对的第四插套,并形成互相平行的两组二孔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由于采用了相对安装于隔离支架两侧的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以及共面设置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以能够在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的情况下减小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导电材料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中隔离支架与三个连接排连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中隔离支架与三个连接排连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中隔离支架与三个连接排连接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中第一连接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插座;110-隔离支架;120-第一连接排;121-第一插套;122-第二插套;123-第六插套;124-火线接线端子;125-连接段;126-第一插接段;1261-第一夹持部;1262-连接部;1263-第二夹持部;1264-第一弹性片;1265-第二弹性片;127-第二插接段;128-第三插接段;130-第二连接排;131-第三插套;132-第四插套;133-第七插套;134-零线接线端子;140-第三连接排;141-第五插套;142-地线接线端子;150-外壳;160-第一插接面;170-第二插接面;180-第三插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100,用于供电器接电。其能够在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的情况下减小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导电材料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插座100应用于电器的接电过程,插座100用于与电源线接通,电器具有一插头,将插头插入插座100,且与插座100稳定配合,即可实现插头的接电作业,从而使得电器得电。
插座100包括隔离支架110、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第三连接排140和外壳150。其中,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均安装于隔离支架110上,隔离支架110用于将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隔开,以防止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相互导通的情况发生,保证插座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外壳150罩设于隔离支架110、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外,外壳150用于对隔离支架110、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进行遮蔽和保护,外壳150与隔离支架11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均为铜排,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均用于导电,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也可以均由其它材料制成,对第一连接排120、第二连接排130和第三连接排140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接排120安装于隔离支架110上,隔离支架110用于对第一连接排120进行限位和固定。第一连接排120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第一插套12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12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即第一插套121的插入方向和第二插套122的插入方向垂直设置,以实现插座100能够从不同面插入的功能,减小插座100的体积,提高插座100的美观度。具体地,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套122所在平面共面设置,即第一插套121的插入间隙与第二插套122的插入间隙共面设置,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在插座100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减小插座10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小整个插座100的外形尺寸,提高插座100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并且能够减少第一连接排120的折弯次数,提高第一连接排120的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排120和第二连接排130相对设置于隔离支架110的两侧,第二连接排130间隔设置有第三插套131和第四插套132,第三插套131的设置方向与第四插套13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三插套131所在平面与第四插套132所在平面共面设置。具体地,第三插套131与第一插套121配对形成一组二孔插,该组二孔插用于供一个二头插头插入,以实现该二头插头的接电功能;第四插套132与第二插套122配对形成另一组二孔插,该组二孔插用于供另一个二头插头插入,以实现该二头插头的接电功能;两组二孔插互相平行,而由于第一插套12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12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三插套131的设置方向与第四插套13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所以这两个二头插头的插入方向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排140设置有第五插套141,第一连接排120还设置有第六插套123,第二连接排130还设置有第七插套133,第六插套123所在平面和第七插套133所在平面均倾斜于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第五插套141、第六插套123和第七插套133形成一组三孔插,该组三孔插用于供三头插头插入,以实现该三头插头的接电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插套121和第三插套131组合形成第一组二孔插,第二插套122和第四插套132组合形成第二组二孔插,第五插套141、第六插套123和第七插套133组合形成一组三孔插,以同时实现多个插头的接电功能。具体地,插座10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插接面160、第二插接面170和第三插接面180,第一插接面160和第三插接面180相对设置于第二插接面170的两侧,且均垂直于第二插接面170设置,第一组二孔插设置于第一插接面160上,第二组二孔插设置于第二插接面170上,三孔插设置于第三插接面180上。
本实施例中,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与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和第三插套131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位于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和第三插套131所在平面之间,以使第一组二孔插和三孔插的位置大致对齐,减小整个插座100的外形尺寸,提高插座100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排140和第一连接排120设置于隔离支架110的同一侧,以便于安装和维护;第三连接排140与第一连接排120绝缘隔离设置,以防止第三连接排140与第一连接排120相互导通的情况发生,保证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排120的端部设置有火线接线端子124,火线接线端子124用于连接火线;第二连接排130的端部设置有零线接线端子134,零线接线端子134用于连接零线;第三连接排140的端部设置有地线接线端子142,地线接线端子142用于连接地线;火线接线端子124、零线接线端子134和地线接线端子142共同作用,以实现插座100与电源线的导通。
具体地,火线接线端子124与任意一组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零线接线端子134与任意一组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以进一步减小插座100的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请参照图6,第一连接排120包括连接段125、第一插接段126、第二插接段127和第三插接段128。连接段125同时与第一插接段126、第二插接段127和第三插接段128连接,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所在平面与连接段125所在平面共面设置,以提高第一连接排120结构的紧凑性。连接段125、第一插接段126、第二插接段127和第三插接段128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具体地,第二插接段127设置于第一插接段126和第三插接段128之间,第一插套121设置于第一插接段126,第二插套122设置于第二插接段127,第六插套123设置于第三插接段128,以实现第一插套121、第二插套122和第六插套123的合理布局,便于拆装。
第一插接段126包括第一夹持部1261、连接部1262和第二夹持部1263。连接段125与第一夹持部1261连接,第一夹持部1261通过连接部1262与第二夹持部1263连接,第一夹持部1261和第二夹持部1263相对设置于连接部1262的两端,第一夹持部1261和第二夹持部1263之间形成第一插套121,以便于插头插入第一夹持部1261和第二夹持部1263之间。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261设置有第一弹性片1264,第二夹持部1263设置有第二弹性片1265,第一弹性片1264和第二弹性片1265均呈折弯状设置,第一弹性片1264和第二弹性片1265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第一弹性片1264和第二弹性片1265能够在插头插入时朝相反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以将插头夹持于第一弹性片1264和第二弹性片1265之间,防止插头意外松脱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接段127和第三插接段128的具体结构与第一插接段126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排130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连接排120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100,第一连接排120安装于隔离支架110的一侧,第一连接排120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第一插套12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插套12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与第二插套122所在平面共面设置;第二连接排130安装于隔离支架110的另一侧,第二连接排130设置有与第一插套121配对的第三插套131以及与第二插套122配对的第四插套132,并形成互相平行的两组二孔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100由于采用了相对安装于隔离支架110两侧的第一连接排120和第二连接排130以及共面设置的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所以能够在保证美观度和实用性的情况下减小外形尺寸,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导电材料利用率,避免导电材料浪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支架(110)、第一连接排(120)和第二连接排(130),所述第一连接排(120)安装于所述隔离支架(110)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排(120)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套(121)和第二插套(122),所述第一插套(12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插套(122)的设置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插套(122)所在平面共面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排(130)安装于所述隔离支架(1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排(13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套(121)配对的第三插套(131)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套(122)配对的第四插套(132),并形成互相平行的两组二孔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排(120)包括连接段(125)、第一插接段(126)和第二插接段(127),所述连接段(125)同时与所述第一插接段(126)和所述第二插接段(127)连接,所述第一插套(121)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段(126),所述第二插套(122)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段(1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套(121)和所述第二插套(122)所在平面与所述连接段(125)所在平面共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段(126)包括第一夹持部(1261)、连接部(1262)和第二夹持部(1263),所述连接段(125)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261)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261)通过所述连接部(126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263)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26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263)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262)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126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26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插套(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261)设置有第一弹性片(1264),所述第二夹持部(1263)设置有第二弹性片(1265),所述第一弹性片(1264)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265)均呈折弯状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片(1264)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265)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三连接排(140),所述第三连接排(140)安装于所述隔离支架(110)上,所述第三连接排(140)设置有第五插套(141),所述第一连接排(120)还设置有第六插套(123),所述第二连接排(130)还设置有第七插套(133),所述第六插套(123)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七插套(133)所在平面均倾斜于所述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所述第五插套(141)、所述第六插套(123)和所述第七插套(133)形成一组三孔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三插套(131)所在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五插套(141)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插套(121)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三插套(131)所在平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排(140)和所述第一连接排(120)设置于所述隔离支架(110)的同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排(140)与所述第一连接排(120)绝缘隔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排(120)的端部设置有火线接线端子(124),所述第二连接排(130)的端部设置有零线接线端子(134),所述火线接线端子(124)与任意一组所述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所述零线接线端子(134)与任意一组所述二孔插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毫米至4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外壳(150),所述外壳(150)罩设于所述隔离支架(110)和所述第一连接排(120)外,所述外壳(150)与所述隔离支架(110)可拆卸连接。
CN202322084124.X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插座 Active CN22049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124.XU CN220492268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124.XU CN220492268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268U true CN220492268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4124.XU Active CN220492268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84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mounting terminals
EP2345112B1 (en) Circular connectors with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 pinout arrangement
US8905790B2 (en) Connectors with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 structures
CN102195169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6684629B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源分配单元
CN220492268U (zh) 一种插座
CN213484030U (zh) 一种多芯电源连接座
CN202662946U (zh) 一种高压接插件
CN109713534B (zh) 一种插座
CN101510639B (zh) 电源连接器的公端接触件和母端接触件
CN111817239B (zh) 一种插接箱
CN210245791U (zh) 一种排插
CN102842793A (zh) 用于在两个方向上配合的电连接器
CN201466419U (zh) 一种插接片式接触件
US8109788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ar
CN217740846U (zh) 插排的插座模块和插排
CN22082209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0382356U (zh) 插套组件及插座
CN211182125U (zh) 断路器导电回路适配装置
CN215933878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16872421U (zh) 一种弹片端子及排插
CN220233558U (zh) 带面板的连接器
CN220984904U (zh) 一种端子组结构及其插端连接器
CN212062758U (zh) 一种插座
CN213043185U (zh) 一种魔方插座导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