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254U -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254U
CN220492254U CN202322037156.4U CN202322037156U CN220492254U CN 220492254 U CN220492254 U CN 220492254U CN 202322037156 U CN202322037156 U CN 202322037156U CN 220492254 U CN220492254 U CN 220492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ring arm
contact spring
arm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71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智勇
罗祖国
郭正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71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第二接触弹臂在第一接触弹臂下方且在基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采用的是双触点结构,分成上下的弹性接触臂与PCB板或FPC板上的插脚接触,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同时与PCB板上的插脚电性接触,抗振性能优,确保使用时信号传输同步、阻碍少,有效提升电连接器的整体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具有快插快拔的功效,目前受到广泛应用。电连接器一般包括有绝缘主体及设置于绝缘主体上的端子。目前在连接器上使用的与FPC或PCB板电性连接的端子都是采用的单触点的结构,电性连接不够稳定,容易影响传输信号传输的连贯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第二接触弹臂在第一接触弹臂下方且在基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的长度。
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的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二接触弹臂上方,所述第一接触弹臂上悬空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一接触弹臂下方,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悬空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一接触弹臂的宽度,所述第二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的宽度,所述第一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点的宽度。
所述基体的上方沿着横向延伸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在第一接触弹臂上方,所述固定臂上方或/和下方设有第一装配凸点,所述第一接触弹臂上靠近固定臂的方向凸起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凸点。
所述基体、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和固定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基体、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和固定臂表面均电镀有金属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采用的是双触点结构,分成上下的弹性接触臂与PCB板或FPC板上的插脚接触,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同时与PCB板上的插脚电性接触,抗振性能优,确保使用时信号传输同步、阻碍少,有效提升电连接器的整体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立体结构图;
图2:连本申请的主视图;
图3:本申请与PCB板安装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包括基体901,基体901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一接触弹臂902和第二接触弹臂903,第二接触弹臂903在第一接触弹臂902下方且在同一侧,第一接触弹臂902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903的长度,第一接触弹臂902的一侧与基体901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二接触弹臂903上方,第一接触弹臂902上悬空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一接触点902-1,第二接触弹臂903的一侧与基体901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一接触弹臂902下方,第二接触弹臂903的悬空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二接触点903-1,第一接触点902-1的宽度大于第一接触弹臂902的宽度,第二接触点903-1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903的宽度,第一接触点902-1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点903-1的宽度。采用长度不一的两个弹臂结构,实现连接端子9与PCB板8上的插脚803双触点的接触,保证信号连接的稳定性。
基体901的上方沿着横向延伸有固定臂904,固定臂904在第一接触弹臂902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臂904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第一装配凸点904-1,第一接触弹臂902上靠近固定臂904的方向凸起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凸点902-2,在本申请中,第一接触弹臂902上方设有两个第二装配凸点902-2,通过第一装配凸点904-1和第二装配凸点902-2的配合,确保连接端子9与第一装配壳体1之间的抓力,避免连接端子9轻易脱离第一装配壳体1而导致整个电连接器的信号连接出现异常。
另外,在本申请中的基体901、第一接触弹臂902、第二接触弹臂903和固定臂904为一体式结构,基体901、第一接触弹臂902、第二接触弹臂903和固定臂904表面均电镀有金属层,连接端子9的基材一般为青铜、磷铜或其它铜合金,为了增强电连接器连接端子9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及导电性,则在其接触部上电镀金属层,在本申请中的该金属层是镍镀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采用的是双触点结构,分成上下的弹性接触臂与PCB板或FPC板上的插脚接触,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同时与PCB板上的插脚电性接触,抗振性能优,确保使用时信号传输同步、阻碍少,有效提升电连接器的整体使用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第二接触弹臂在第一接触弹臂下方且在基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的长度;所述基体的上方沿着横向延伸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在第一接触弹臂上方,所述固定臂上方或/和下方设有第一装配凸点,所述第一接触弹臂上靠近固定臂的方向凸起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的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二接触弹臂上方,所述第一接触弹臂上悬空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其另一侧悬空在第一接触弹臂下方,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悬空一侧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一接触弹臂的宽度,所述第二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弹臂的宽度,所述第一接触点的宽度大于第二接触点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和固定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基体、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和固定臂表面均电镀有金属层。
CN202322037156.4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Active CN220492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7156.4U CN22049225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7156.4U CN22049225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254U true CN22049225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7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7156.4U Active CN22049225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7009A (zh) 一种dc电源端子组及大电流电连接器
CN220492254U (zh)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端子
CN106159501A (zh) 一种鱼眼端子
CN111370894A (zh) 导电端子镀层、电连接器、导电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12848967U (zh) 一种微型大电流btb连接器母座
CN214204036U (zh) 改良端子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20797144U (zh) 一种fpc电连接器的接触端子
CN113764919A (zh) 一种塑胶基材一体式Pogopin探针
CN209266684U (zh) 电连接器
CN220774790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用的单向双触点端子
CN220774789U (zh) 一种卧式安装连接器用的单向双触点端子
CN215933878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19498266U (zh) 一种psas母座模块短接连接器
CN216289125U (zh) 端子结构及数据线
CN218548837U (zh) 一体式端子
CN212783968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15816501U (zh) 一种局部厚镀金端子
CN209981492U (zh) 便于安装连接的端子台母座
CN217956184U (zh) 一种电池座连接器
CN215933877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20233499U (zh) 带鱼眼引脚的连接器
CN219226661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鱼眼端子pcb组件
CN219067288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其使用该鱼眼端子的连接器
CN220456695U (zh) 一种金手指连接卡座
CN217544969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