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1076U -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1076U
CN220491076U CN202321856289.8U CN202321856289U CN220491076U CN 220491076 U CN220491076 U CN 220491076U CN 202321856289 U CN202321856289 U CN 202321856289U CN 220491076 U CN220491076 U CN 220491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iquid crystal
lambda
circular polariz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62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
邱大任
裴晓明
陈怡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tsu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ts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tsu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ts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62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1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1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1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其中,圆偏光片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相位差膜包括层叠设置的1/4λ液晶膜、高分子化合物涂层和1/2λ液晶膜,其中,高分子化合物涂层位于1/4λ液晶膜和1/2λ液晶膜之间,线偏光膜位于1/2λ液晶膜背离1/4λ液晶膜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通过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粘接相位差膜的1/4λ液晶膜和1/2λ液晶膜,降低了圆偏光片的厚度,实现了薄型化宽波域圆偏光片,并可在一个工序中实现相位差膜的制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制造流程,节省了材料使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由于在室外强光条件下会出现较强显示屏表面反射光,导致使用者无法清晰地观看触控显示屏。鉴于此,搭配相位差膜的圆偏光片(Circular Polarizer,CPOL)被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中,使得使用者在室外强光条件下也可以轻松地观看显示内容。
但现有圆偏光片的总厚度达到100μm~150μm,厚度偏厚且工艺制造流程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以降低圆偏光片厚度,简化工艺制造流程,实现薄型化的圆偏光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圆偏光片,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
所述相位差膜包括层叠设置的1/4λ液晶膜、高分子化合物涂层和1/2λ液晶膜;
其中,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位于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所述线偏光膜位于所述1/2λ液晶膜背离所述1/4λ液晶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厚度为d1,其中,100nm≤d1≤1500nm。
可选的,所述1/4λ液晶膜包括1/4λ液晶层和第一配向层;所述1/2λ液晶膜包括1/2λ液晶层和第二配向层;
所述第一配向层位于所述1/4λ液晶层背离所述1/2λ液晶膜的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1/2λ液晶层靠近所述1/4λ液晶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数量为1。
可选的,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可选的,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一黏胶层;
所述线偏光膜和所述相位差膜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贴合。
可选的,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二黏胶层和离型膜;
所述第二黏胶层位于所述相位差膜背离所述线偏光膜的一侧,所述离型膜位于所述第二黏胶层背离所述相位差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位于所述线偏光膜背离所述相位差膜的一侧;
所述功能膜层包括防划伤膜层、防雾膜层、防污膜层、增亮膜层、抗眩光膜层和抗反射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圆偏光片的厚度为d2,其中,d2≤85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圆偏光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通过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粘接相位差膜的1/4λ液晶膜和1/2λ液晶膜,降低了圆偏光片的厚度,实现了薄型化宽波域圆偏光片,且1/4λ液晶膜、高分子化合物涂层和1/2λ液晶膜可采用直涂的方式制备,从而可在一个工序中实现相位差膜的制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制造流程,节省了材料使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包括线偏光膜10和相位差膜20,相位差膜20包括层叠设置的1/4λ液晶膜201、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和1/2λ液晶膜203,其中,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位于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线偏光膜10位于1/2λ液晶膜203背离1/4λ液晶膜201的一侧。
具体的,线偏光膜10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线偏振入射光,相位差膜20用于使线偏振入射光产生相位延迟。示例性的,当圆偏光片用于显示装置时,外界的入射光经线偏光膜10转换为线偏振入射光,线偏振入射光进入相位差膜20产生相位延迟,使得线偏振入射光转换为圆偏振入射光,随后,圆偏振入射光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反射后,形成反向的圆偏振出射光,再经过相位差膜20转换为线偏振出射光,使线偏振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线偏振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最终导致外界的入射光无法穿过线偏光膜10出射,从而被阻隔在圆偏光片内,以解决来自外界环境的入射光所产生的反射光,起到抗反光效果,使得使用者在室外强光条件下也可以轻松地观看显示内容。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线偏光膜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薄膜101(例如,三醋酸纤维(TriacetylCellulose,TAC)薄膜)、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薄膜102和第二保护薄膜103(例如,三醋酸纤维(Triacetyl Cellulose,TAC)薄膜),其中,第一保护薄膜101和第二保护薄膜103用于保护聚乙烯醇薄膜,可防止聚乙烯醇薄膜收缩,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延伸后形成偏光子,将自然光变成偏正光,起到线偏光的作用。
继续参考图1和图2,相位差膜20包括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线偏光膜10位于1/2λ液晶膜203背离1/4λ液晶膜201的一侧。
其中,线偏光膜10将入射光转换为线偏振入射光,线偏振入射光进入相位差膜20后,1/2λ液晶膜203可使线偏振入射光产生π位相差,1/4λ液晶膜201可使线偏振入射光产生π/2位相差,进而使线偏振入射光产生相位延迟,形成圆偏振光,通过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叠加使用,有利于达成宽波段覆盖的目的,实现宽波域圆偏光片。
需要说明的是,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可以为正分散液晶膜,有助于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也可以为逆分散液晶膜,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抗反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3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关技术中在制备圆偏光片时,会分别在第一基底31’一侧制备1/2λ液晶膜203’,在第二基底32’一侧制备1/4λ液晶膜201’,再在1/2λ液晶膜203’和1/4λ液晶膜201’上涂布胶黏剂33’,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进行贴合。由于胶黏剂33’需要采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固化体系的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或者热固体系的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PSA),使得胶黏剂33’的厚度达到10μm~20μm,材料的厚度偏厚,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使得圆偏光片的总厚度达到100μm~150μm,且工艺制造流程较为复杂。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设置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用于粘接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其中,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厚度与胶黏剂相比可至少降低15μm的厚度,且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可以采用直接涂布的方式进行制作,有助于简化工艺制造流程。
具体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在基底30一侧制备1/4λ液晶膜201,在1/4λ液晶膜201背离基底30的一侧涂布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可以为40℃~150℃,烘干时间可以为10s~300s,从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然后在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背离1/4λ液晶膜201的一侧制备1/2λ液晶膜203,从而完成相位差膜20的制备。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在制备过程中,可采用直涂式的涂布方式在基底30上制备1/4λ液晶膜201、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和1/2λ液晶膜203,从而可在同一工序中实现相位差膜20的制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制造流程,同时,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厚度较薄,降低了圆偏光片的厚度,节省了材料使用,可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性质柔软的特性,作为底涂材料比较适合卷对卷的精密涂布制程,从而有利于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在圆偏光片中的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设置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具有高达因值及高透的特性,以达到粘接优秀及光学外观无异常的效果。
示例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可具有可交联反应的官能基(如亚克力基或环氧基),以促进接着性能。
又例如,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为透光涂层,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透光率可大于或等于70%,也可进一步大于或等于90%,甚至大于或等于95%,可以理解的是,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透光率越大,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对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所造成的影响就越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基底30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terephthalate,PET)基底,其中,PET基底具有较佳的抗老化性能及使用寿命,且PET的价格比较便宜,有助于降低成本及量产。PET基底的厚度可以为50μm~100μm(例如,50μm、75μm或100μm等),以在确保基底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30也可以采用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基底,TAC基底的厚度可以为40μm~80μm(例如,40μm或80μm等),以在确保基底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的使用,但并不局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通过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粘接相位差膜的1/4λ液晶膜和1/2λ液晶膜,降低了圆偏光片的厚度,实现了薄型化宽波域圆偏光片,且1/4λ液晶膜、高分子化合物涂层和1/2λ液晶膜可采用直涂的方式制备,从而可在一个工序中实现相位差膜的制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制造流程,节省了材料使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厚度为d1,其中,100nm≤d1≤1500nm。
其中,通过设置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厚度d1满足100nm≤d1≤1500nm,在保证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具有良好接着性能的同时,使得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厚度较薄,从而降低圆偏光片的厚度,实现薄型化圆偏光片,并节省材料使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选的,1/4λ液晶膜201包括1/4λ液晶层2011和第一配向层2012;1/2λ液晶膜203包括1/2λ液晶层2031和第二配向层2032,第一配向层2012位于1/4λ液晶层2011背离1/2λ液晶膜203的一侧,第二配向层2032位于1/2λ液晶层2031靠近1/4λ液晶膜201的一侧。
其中,第一配向层2012用于使1/4λ液晶层2011中的液晶分子沿着配向的方向进行排列,由于液晶分子在不同轴向上具有不同的折射率,通过第一配向层2012对1/4λ液晶层2011中的液晶分子进行光配向,使得光线通过1/4λ液晶层2011中的液晶分子时,光的偏振方向被改变并发生光学延迟现象(Optical Retardation),产生位相差。
同理,第二配向层2032用于使1/2λ液晶层2031中的液晶分子沿着配向的方向进行排列,以通过第二配向层2032对1/2λ液晶层2031中的液晶分子进行光配向,使得光线通过1/2λ液晶层2031中的液晶分子时,光的偏振方向被改变并发生光学延迟现象(OpticalRetardation),产生位相差。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偏光片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制备圆偏光片时,可在基底30涂布一层光配向层,通过热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50℃~150℃,烘干时间为10s~300s。
然后,于偏振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下曝光,曝光能量为50mJ/cm2~500mJ/cm2,曝光波长为200nm~400nm,偏振光电矢量振动面与膜面交线与行进方向(即光配向的光轴角度)成一定夹角,形成干膜厚度为10nm~300nm的第一配向层2012。
在第一配向层2012背离基底30的一侧涂布一层液晶层,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40℃~150℃,烘干时间为10s~300s,于偏振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下曝光,曝光能量为100mJ/cm2~600mJ/cm2,曝光波长为200nm~400nm,形成干膜厚度为1μm~3μm的1/4λ液晶层2011,550nm波长光束在1/4λ液晶层2011的平面内延迟量为80nm~180nm,可优选为100nm~150nm,以获得圆偏光片的最佳光学补偿值。
在1/4λ液晶层2011背离第一配向层2012的一侧涂布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可以为40℃~150℃,烘干时间可以为10s~300s,从而形成干膜厚度为100nm~1500nm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
在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背离1/4λ液晶层2011一侧的表面涂布一层光配向层,通过热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50℃~150℃,烘干时间为10s~300s。
于偏振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下曝光,曝光能量为50mJ/cm2~500mJ/cm2,曝光波长为200nm~400nm,偏振光电矢量振动面与膜面交线与行进方向(即光配向的光轴角度)成一定夹角,形成干膜厚度为10nm~300nm的第二配向层2032。
在第二配向层2032背离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一侧表面涂布一层液晶层,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40℃~150℃,烘干时间10s~300s,于偏振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下曝光,曝光能量100mJ/cm2~600mJ/cm2,曝光波长为200nm~400nm,形成干膜厚度为1μm~5μm的1/2λ液晶层2031,550nm波长光束在1/2λ液晶层2031的平面内延迟量为180nm~260nm,可优选为200nm~250nm,以获得圆偏光片的最佳光学补偿值。
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5,可选的,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数量为1。
其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仅通过涂布一层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进行粘接,在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圆偏光片的厚度,节省材料使用,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并简化生产工艺制造流程。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选的,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其中,如图7所示,在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通过涂布至少2层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进行粘接,有助于提高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的粘接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所示的圆偏光片仅以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涂布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之间还可设置更多层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和图7,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一黏胶层41,线偏光膜10和相位差膜20通过第一黏胶层41贴合。
其中,第一黏胶层41用于粘接线偏光膜10和相位差膜20。
继续参考图4和图6,在相位差膜20制备完成后,可将相位差膜20在1/2λ液晶膜203背离1/4λ液晶膜201一侧的表面与线偏光膜10的一面通过第一黏胶层41粘接。其中,可以利用卷对卷的方式将相位差膜20与线偏光膜10整合成为一片圆偏光片,以实现圆偏光片的薄型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黏胶层41可包括水性胶(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水胶)层、聚氨酯胶层、环氧胶层、丙烯酸类胶黏剂层、聚异氰酸酯层、醇酸树脂层、氯丁橡胶层、丁苯橡胶层、氰基橡胶层或硅胶层等,以达到良好的透光效果和粘接效果。
可选的,第一黏胶层41的厚度可以为1μm~20μm,第一黏胶层41的固化方式包括加热固化或光照固化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和图7,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二黏胶层42和离型膜43,第二黏胶层42位于相位差膜20背离线偏光膜10的一侧,离型膜43位于第二黏胶层42背离相位差膜20的一侧。
其中,第二黏胶层42用于后续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离型膜43用于对第二黏胶层42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圆偏光片通过第二黏胶层42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进行粘合时,离型膜43应当撕掉。
继续参考图4和图6,在相位差膜20与线偏光膜10贴合完成后,可将基底30撕除,然后将相位差膜20在1/4λ液晶膜201背离1/2λ液晶膜203一侧的表面与离型膜43通过第二黏胶层42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黏胶层42可包括水性胶(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水胶)层、聚氨酯胶层、环氧胶层、丙烯酸类胶黏剂层、聚异氰酸酯层、醇酸树脂层、氯丁橡胶层、丁苯橡胶层、氰基橡胶层或硅胶层等,以达到良好的透光效果和粘接效果。
此外,第二黏胶层42可采用成品面胶,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第二黏胶层42的厚度可以为1μm~20μm,第二黏胶层42的固化方式包括加热固化或光照固化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圆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还包括功能膜层44,功能膜层44位于线偏光膜10背离相位差膜20的一侧,功能膜层44包括防划伤膜层、防雾膜层、防污膜层、增亮膜层、抗眩光膜层和抗反射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基于各种防护功能需求,在线偏光膜10背离相位差膜20的一侧涂布功能膜层44,以实现相应的防护功能。
功能膜层44可包括防划伤膜层、防雾膜层、防污膜层、增亮膜层、抗眩光膜层和抗反射膜层中的至少一种,以满足抗指纹、抗眩光、抗反射、抗刮伤等功能需求,但并不局限于此。
示例性的,可设置功能膜层44为硬化膜(Hard Coating,HC),以具备足够的硬度,起到保护作用,其中,硬化膜可包括防反射HC、防映射HC、防干涉HC、防污HC、防指纹HC、防静电HC、UV过滤HC或IR过滤HC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功能膜层44也可以为防眩光玻璃(Anti-Glare glass,AG),以起到增亮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图7和图8,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的厚度为d2,其中,d2≤85μ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片,通过高分子化合物涂层202粘接1/4λ液晶膜201和1/2λ液晶膜203,使得圆偏光片的厚度达到85μm或85μm以下,实现了薄型化宽波域圆偏光片,节省了材料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圆偏光片可通过第二黏胶层贴合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此时,圆偏光片的离型膜已被撕掉或者圆偏光片未设置离型膜。
其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者,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1,LCD)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偏光膜和相位差膜;
所述相位差膜包括层叠设置的1/4λ液晶膜、高分子化合物涂层和1/2λ液晶膜;
其中,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位于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所述线偏光膜位于所述1/2λ液晶膜背离所述1/4λ液晶膜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厚度为d1,其中,100nm≤d1≤1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1/4λ液晶膜包括1/4λ液晶层和第一配向层;所述1/2λ液晶膜包括1/2λ液晶层和第二配向层;
所述第一配向层位于所述1/4λ液晶层背离所述1/2λ液晶膜的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1/2λ液晶层靠近所述1/4λ液晶膜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数量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1/4λ液晶膜和所述1/2λ液晶膜之间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涂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一黏胶层;
所述线偏光膜和所述相位差膜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第二黏胶层和离型膜;
所述第二黏胶层位于所述相位差膜背离所述线偏光膜的一侧,所述离型膜位于所述第二黏胶层背离所述相位差膜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位于所述线偏光膜背离所述相位差膜的一侧;
所述功能膜层包括防划伤膜层、防雾膜层、防污膜层、增亮膜层、抗眩光膜层和抗反射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偏光片的厚度为d2,其中,d2≤85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圆偏光片。
CN202321856289.8U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491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6289.8U CN22049107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6289.8U CN22049107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1076U true CN22049107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6289.8U Active CN22049107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1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099B (zh) 偏振片的组及前板一体型液晶显示面板
KR101872781B1 (ko) 액정 패널 및 이 액정 패널에 이용되는 편광자 적층체
CN108027534B (zh) 长条光学膜叠层体、长条光学膜叠层体卷及ips液晶显示装置
US9606395B2 (en) Set of polarizing plates and front-plate-integr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I627478B (zh) 偏光板套組及前面板一體型液晶顯示面板
US9796164B2 (en) Plate structure
JP2011145593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素子
TW200900757A (en) Thin type polarizer and a display used thereof
WO2010001654A1 (ja) 偏光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60795B1 (ko) 반사 방지층 및 비침 방지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20491076U (zh)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220509165U (zh) 一种圆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2015184410A (ja) 光学異方性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021561A1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823298B (zh) 用于制造偏光板的方法
CN220207906U (zh) 一种椭圆偏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9936133U (zh) 一种偏光片
TWI625242B (zh) Long optical film laminate, long optical film laminate roll and IP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2789532A (zh) 用于生产光学各向异性膜的方法
CN220252201U (zh) 一种椭圆偏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20795606U (zh) 一种偏光镜片及偏光眼镜
TWI840616B (zh) 相位差板,以及具有該相位差板之圓偏光板、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CN220584431U (zh) 一种圆偏光片及光学板件
CN220671673U (zh) 一种光学补偿膜
CN220526028U (zh) 一种圆偏光板及显示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