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9533U - 一种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9533U
CN220489533U CN202321067918.9U CN202321067918U CN220489533U CN 220489533 U CN220489533 U CN 220489533U CN 202321067918 U CN202321067918 U CN 202321067918U CN 220489533 U CN220489533 U CN 220489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pression pump
exchange tube
heat exchang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79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LITEC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LITEC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LITEC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LITEC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79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9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9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9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水箱、烘干室;该烘干系统通过设置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第三压缩泵、第三节流阀、水箱、烘干室,实现利用热量的逐级传递,以对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再通过鼓风机向烘干室内的物品吹出高温干燥空气,从而实现对物品进行烘干,整体结构实用可靠,吸热器可设置与多个场景,适用于余热回收等,可节省大量能源,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与制热系统的原理大致相同,在车间的生产或潮湿天气中,需要对潮湿的物品进行烘干,则通常采用高温干燥的气体进行烘干,而现有的烘干机单独进行烘干时,会耗费大量能源,而利用回收的余热则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公开号为CN110553491A,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循环导轨、料盘组件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料盘组件沿所述循环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导轨包括烘干导轨、翻转导轨及复位导轨,所述烘干导轨伸入所述烘干室,且所述烘干导轨、所述翻转导轨及所述复位导轨循环相连,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卸料箱,所述卸料箱位于所述翻转导轨的下方;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料盘组件经过所述翻转导轨后,所述料盘组件的盘口朝向所述卸料箱;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料盘组件经过所述复位导轨后,所述料盘组件的盘口背向所述卸料箱。本发明提供的烘干系统能够自动卸料和自动翻转,且具有良好的防尘性能。该烘干系统采用常规制热,并无吸收余热功能,节能环保方面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烘干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水箱、烘干室,所述吸热器连接第一压缩泵,所述第一压缩泵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压缩泵,所述第二压缩泵连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连接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有第三压缩泵,所述第三压缩泵连接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有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三节流阀连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水箱内,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连接水箱用于吹出高温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烘干室内的物品进行烘干,该烘干系统通过设置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第三压缩泵、第三节流阀、水箱、烘干室,实现利用热量的逐级传递,以对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再通过鼓风机向烘干室内的物品吹出高温干燥空气,从而实现对物品进行烘干,整体结构实用可靠,吸热器可设置与多个场景,适用于余热回收等,可节省大量能源,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所述第四换热管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五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一节流阀之间、第四换热管与第一节流阀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阀。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可控制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管、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的使用,以控制第一压缩泵输出的冷媒是否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缩泵的出液端、第一节流阀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温度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实时检测冷媒的温度,以控制两个开关阀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内设置有第六换热管,所述水箱与第六换热管之间连接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置有抽吸泵。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出风管道,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烘干架,所述出风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道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用于将第二腔室内的气体抽吸至第一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风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其中,11为吸热器,12为第一压缩泵,13为第一换热器,131为第一换热管,132为第二换热管,14为第一节流阀,141为第一开关阀,15为温度计,21为第二压缩泵,22为第二换热器,221为第三换热管,222为第四换热管,223为第五换热管,23为第二节流阀,31为水箱,311为第三换热器,312为进水管,313为出水管,314为抽吸泵,32为第三压缩泵,33为第三节流阀,4为烘干室,41为第一腔室,42为第二腔室,421为烘干架,43为出风管道,44为鼓风机,441为第六换热管,45为出风口,46为抽风机。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11、第一换热器13、第一压缩泵12、第一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22、第二压缩泵21、第二节流阀23、水箱31、烘干室4,吸热器11连接第一压缩泵12,第一压缩泵12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14。
第一换热器13连接第二压缩泵21,第二压缩泵21连接第二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22连接第二节流阀23,第二节流阀23连接第一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22连接有第三压缩泵32,第三压缩泵32连接有第三换热器311,第三换热器311连接有第三节流阀33,第三节流阀33连接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311设置于水箱31内,烘干室4内设置有鼓风机44,鼓风机44连接水箱31用于吹出高温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3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二换热管132,第一换热管131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22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22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第三换热管221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第四换热管222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第五换热管223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32,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3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第四换热管222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阀14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泵12的出液端、第一节流阀14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温度计15。
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44内设置有第六换热管441,水箱31与第六换热管44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312与出水管313,进水管312或出水管313上设置有抽吸泵314。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室4内设置有第一腔室41、第二腔室42、出风管道43,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之间设置有出风口45,出风口45用于连通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出风口45处设置鼓风机44,第二腔室42内设置有烘干架421,出风管道43分别连接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出风管道43内设置有抽风机46,抽风机46用于将第二腔室42内的气体抽吸至第一腔室4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器311可为换热管,其形状结构可与第一换热管131、第二换热管132、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相同,均呈S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41开有风门47,风门47用于排出第一腔室41内的潮湿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22内可设置有液体,以浸泡第一换热管131、第二换热管132、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从而便于热量的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烘干过程为:首先将待烘干的物品放置于烘干架421上,然后启动吸热器吸收高温热量,以将吸热器内的冷媒转换为高温低压的冷媒,再输送至第一压缩泵12,第一压缩泵12将高温低压的冷媒转换为高温高压的冷媒,并将一部分的冷媒输送至第二换热器22的第四加热管222内,另一部分的冷媒输送至第一加热器13的第一加热管131内。
其中,第一加热管131向第二加热管132传热,使第二加热管132内的冷媒吸热升温至高温低压的冷媒,然后输送至第二压缩泵21,第二压缩泵21将高温低压的冷媒转换为高温高压的冷媒,再输送至第三加热管221内,第三加热管221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第四加热管222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共同向第五加热管223内的冷媒传热,使第五加热管223内的冷媒转换为高温低压的冷媒;
第一加热管131内放热后的冷媒转换为低温高压的冷媒,然后输送至第一节流阀14,通过第一节流阀14将低温高压的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的冷,再输送至吸热器11;
第三加热管221内放热后的冷媒转换为低温高压的冷媒,然后输送至第二节流阀23,通过第二节流阀23将低温高压的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的冷,再输送至第二换热管132内;
第四加热管222内放热后的冷媒转换为低温高压的冷媒,然后输送至第一节流阀14,通过第一节流阀14将低温高压的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的冷,再输送至吸热器11。
而第五加热管223向第三压缩泵32输送高温低压的冷媒,第三压缩泵32将高温低压的冷媒转换为高温高压的冷媒,然后输送至第三换热器311内,第三换热器311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放热,以对水箱31内的水加热,第三换热器311内的冷媒放热后形成低温高压的冷媒,再输送至第三节流阀33,第三节流阀33将低温高压的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的冷媒,最后输送回第五换热管223内。
此时,启动抽吸泵314、鼓风机44、抽风机46,抽吸泵314将热水抽吸输送至第六换热管441内,第六换热管441向空气放热形成高温干燥空气,鼓风机44通过出风口45将高温干燥空气吹向第二腔室42内的烘干架421,以对烘干架421上的物品进行高温烘干,然后抽风机46将第二腔室42内的潮湿低温空气经出风同对43抽吸至第一腔室41内,最后打开风门47排出。
其中,当需要不使用第一换热器13、第二压缩泵21、第二节流阀23时,关闭第一换热管131出口的开关阀141、关闭第二压缩泵21与第二节流阀23;当需要不使用第四换热管222、确保第一压缩泵12输出的冷媒不会分流时,关闭第四换热管222出口的开关阀141;如此以确保热量逐级传递。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11)、第一换热器(13)、第一压缩泵(12)、第一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22)、第二压缩泵(21)、第二节流阀(23)、水箱(31)、烘干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器(11)连接第一压缩泵(12),所述第一压缩泵(12)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14);
所述第一换热器(13)连接第二压缩泵(21),所述第二压缩泵(21)连接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第二节流阀(23),所述第二节流阀(23)连接第一换热器(13),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有第三压缩泵(32),所述第三压缩泵(32)连接有第三换热器(311),所述第三换热器(311)连接有第三节流阀(33),所述第三节流阀(33)连接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三换热器(311)设置于水箱(31)内,所述烘干室(4)内设置有鼓风机(44),所述鼓风机(44)连接水箱(31)用于吹出高温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3)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二换热管(132),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所述第三换热管(221)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所述第四换热管(222)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五换热管(223)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32),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第四换热管(222)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阀(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泵(12)的出液端、第一节流阀(14)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温度计(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44)内设置有第六换热管(441),所述水箱(31)与第六换热管(44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312)与出水管(313),所述进水管(312)或出水管(313)上设置有抽吸泵(3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4)内设置有第一腔室(41)、第二腔室(42)、出风管道(43),所述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之间设置有出风口(45),所述出风口(45)用于连通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所述出风口(45)处设置所述鼓风机(44),所述第二腔室(42)内设置有烘干架(421),所述出风管道(43)分别连接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43)内设置有抽风机(46),所述抽风机(46)用于将第二腔室(42)内的气体抽吸至第一腔室(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41)开设有风门(47)。
CN202321067918.9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烘干系统 Active CN220489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7918.9U CN220489533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烘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7918.9U CN220489533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烘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9533U true CN220489533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7918.9U Active CN220489533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烘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9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986B (zh) 一种可实现多模式运行的蓄热型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装置
CN101545196B (zh) 冷暖型空调干衣一体机
CN203443301U (zh) 一种整体式空气源加热除湿热回收热泵烘干机组
CN206146123U (zh) 一种排湿热能二次回收的热泵烘干系统
CN204881113U (zh) 一种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一体化的多功能干燥系统
CN202973807U (zh) 快速烘干除湿热泵机组
CN203672088U (zh) 智能化烘干除湿热泵烘干箱
CN107036402A (zh) 一种带蓄热的太阳能双效吸收式热泵烘干系统
CN206146124U (zh) 一种排湿热能二次利用的烘房
CN105783447B (zh) 一种双模式烟火药干燥系统
CN106562466B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污染零排放的密集型烤房
CN220489533U (zh) 一种烘干系统
CN206369420U (zh) 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CN205980533U (zh) 用于门体制冰机的制冷装置及具有该制冷装置的冰箱
CN205119750U (zh) 一种回热式的热泵干燥系统
CN206973817U (zh) 全年热管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06974030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
CN204854294U (zh) 一种排湿换气热回收机组
CN204345914U (zh) 一种降低化霜温度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10036060U (zh) 太阳能光热储能干燥房系统
CN2937926Y (zh) 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9355742U (zh)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CN209063703U (zh) 一种凹印机烘干系统
CN203605670U (zh) 带除湿功能高温空气能热泵烘干系统
CN206669984U (zh) 一种双板双冷源热回收新风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