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8791U -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8791U
CN220478791U CN202321492637.8U CN202321492637U CN220478791U CN 220478791 U CN220478791 U CN 220478791U CN 202321492637 U CN202321492637 U CN 202321492637U CN 220478791 U CN220478791 U CN 220478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olymerization tank
tank body
control valve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2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进
赵剑
冷为贵
曾薇
刘法安
张凌云
赵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2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8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8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8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涉及聚合磷酸盐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聚合槽、第二聚合槽、进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蒸汽管、冷凝液管;所述第一聚合槽包括第一聚合槽体、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一加热管线;所述第二聚合槽包括第二聚合槽体、第二搅拌装置以及第二加热管线;所述进料管的一端通物料,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聚合槽体底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排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盐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硝酸磷肥是优质的磷复肥品种,氮磷比例结构合理,适合大多数农作物对N和P2O5的比例需求,据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调研分析,我国将有3000万吨硝酸磷肥的容量,可以替代800万吨磷铵,每年可减少2000万吨磷石膏的排放、减少400万吨硫磺的消耗。
硝酸磷肥的制备工艺中,聚合磷酸盐的制备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聚合磷酸盐的制备通常采用单级反应釜制备聚合磷酸盐,导致磷酸盐的聚合效率低,产品的产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解决了当前产量低,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聚合槽、第二聚合槽、进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蒸汽管和冷凝液管;
所述第一聚合槽包括第一聚合槽体、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一加热管线;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一加热管线均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中;所述第二聚合槽包括第二聚合槽体、第二搅拌装置以及第二加热管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加热管线均置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中;
所述进料管的一端通物料,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聚合槽体底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排料;所述蒸汽管通蒸汽与所述第一加热管线以及第二加热管线连接;所述冷凝液管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以及第二聚合槽体连接并排出冷凝液。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一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二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搅拌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置于第一聚合槽体上方,所述第一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内;所述第一搅拌桨上设置有两层第一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倾斜度设计为30度;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搅拌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置于第二聚合槽体上方,所述第二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内;所述第二搅拌桨上设置有两层第二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倾斜度设计为30度。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聚合槽还包括第一人孔,第二聚合槽还包括第二人孔,所述第一人孔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顶部,第二人孔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顶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二人孔连接,另一端排料,所述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的端口为喇叭口状。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排料。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磷酸盐系统包括洗涤管,所述洗涤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洗涤水。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控温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阀、第一洗涤管控制阀以及第一蒸汽管控制阀,所述第一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洗涤管控制阀、第一蒸汽控制阀以及第一聚合槽体连接,所述第一洗涤管控制阀与所述洗涤管连接,所述第一蒸汽控制阀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控制阀、第二洗涤管控制阀以及第二蒸汽管控制阀,所述第二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洗涤管控制阀、第二蒸汽控制阀以及第二聚合槽体连接,所述第二洗涤管控制阀与所述洗涤管连接,所述第二蒸汽控制阀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磷酸盐系统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排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一方面采用第一聚合槽和第二聚合槽进行两级聚合反应,保证物料能够充分的进行聚合反应以提高聚合效率,另一方面搅拌桨采用两层桨叶,且桨叶倾斜度涉及为30度可将反应槽底部的物料下压,进一步提高聚合效率,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的第一聚合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的第二聚合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聚合槽1、第二聚合槽2、进料管3、第一出料管4、第二出料管5、第一排料管6、第二排料管7、第一溢流管8、第二溢流管9、蒸汽管10和冷凝液管11;第一聚合槽1包括第一聚合槽体12、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管线13和第一人孔14;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一加热管线13均置于第一聚合槽体12中,第一人孔14置于第一聚合槽体12顶部;第二聚合槽2包括第二聚合槽体15、第二搅拌装置、第二加热管线16和第二人孔17;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加热管线16均置于第二聚合槽体15中,第二人孔17置于第一聚合槽体12顶部;进料管3的一端通物料,另一端通入第一聚合槽体底部;第一出料管4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12的侧边连接,另一端通入第二聚合槽体15的底部;进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一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二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第二出料管5的一端与第二聚合槽体15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排料;第一溢流管8的一端与第一人孔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聚合槽体15顶部连接;第二溢流管9的一端与第二人孔17连接,另一端排料,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的端口为喇叭口状;第一排料管6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1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聚合槽体15的顶部连接;第二排料管7的一端与第二聚合槽体15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排料;蒸汽管10通蒸汽与第一加热管线13以及第二加热管线16连接;冷凝液管11与第一聚合槽体12以及第二聚合槽体15连接并排出冷凝液。
本实施例中,当整个系统正常工作时,物料经进料管进入第一聚合槽体底部,物料在槽底充分混合形成聚磷酸铵,避免物料未达到聚合率就进入造粒机,影响造粒效率。物料在第一聚合槽体内进行第一次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反应后滞留第一聚合槽体内的冷凝液从冷凝液管排出,物料经第一出料管进入第二聚合槽体内进行第二次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滞留在第二聚合槽体内的冷凝液经冷凝液管排出,物料经第二出料管出料,物料在第一聚合槽体和第二聚合槽体的滞留时间使聚合反应充分,保证了物料聚合效率,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当第一聚合槽体内压力过高时,第一聚合槽体通过第一人孔以及第一溢流管将多余反应气体引流到第二聚合槽体内,保证第一聚合槽体内的反应正常;当第二聚合槽体内压力过高时,第二聚合槽体通过第二人孔以及第二溢流管将多余反应气体引流到下一个制备工艺流程中;此外,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的端口均涉及呈喇叭口状是为了增加溢流面积,避免冒槽;当整个系统停止工作时,第一聚合槽体内剩余的物料可通过第一排料管进入第二聚合槽体内,第二聚合槽体内的物料可通过第二排料管排出;此外,本方案中的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的方式均可提高物料的聚合效率,第一加热管线呈环状密布于第一聚合槽体内,第二加热管线呈环状密布于第二聚合槽体内,可保证物料快速加热到所需温度,进一步提高聚合效率;本方案中的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一排料管以及第二排料管外壁均设有蒸汽夹套,从蒸汽夹套中通入蒸汽,可避免物料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结壁的现象,以保证聚合效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8和第一搅拌桨19,第一驱动电机18与第一搅拌桨19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8置于第一聚合槽体12上方,第一搅拌桨19置于第一聚合槽体12内;第一搅拌桨19上设置有两层第一桨叶20,第一桨叶20倾斜度设计为30度;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1和第二搅拌桨22,第二驱动电机21与第二搅拌桨22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1置于第二聚合槽体15上方,第二搅拌桨22置于第二聚合槽体15内;第二搅拌桨22上设置有两层第二桨叶23,第二桨叶23倾斜度设计为30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装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搅拌桨转动,第一搅拌桨设置有两层第一桨叶是为了将第一聚合槽体内的物料充分搅拌,使其反充分,从而提高聚合效率,第一桨叶设置倾斜度为30度,可充分将物料下压,进一步提高聚合效率;第二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提高了聚合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继续参照图1所示,磷酸盐系统包括洗涤管24和控温组件,洗涤管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12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15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洗涤水;温控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阀25、第一洗涤管控制阀26、第一蒸汽管控制阀27、第二温度控制阀28、第二洗涤管控制阀29以及第二蒸汽管控制阀30,第一温度控制阀25与第一洗涤管控制阀26、第一蒸汽控制阀27以及第一聚合槽体12连接,第一洗涤管控制阀26与洗涤管24连接,第一蒸汽控制阀27与蒸汽管10连接;第二温度控制阀28与第二洗涤管控制阀29、第二蒸汽控制阀30以及第二聚合槽体15连接,第二洗涤管控制阀29与洗涤管24连接,第二蒸汽控制阀30与蒸汽管1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控制阀可控制第一聚合槽体内的温度,第一洗涤管控制阀和第一蒸汽管控制阀常闭,当第一聚合槽体内的温度高于180℃时,第一温度控制阀控制第一洗涤管控制阀打开,洗涤水从洗涤管流至第一聚合槽体内给反应物料降温,直至第一聚合槽体内温度低于180℃,降温停止,第一洗涤管控制阀关闭,当第一聚合槽体内的温度低于173℃时,第一温度控制阀控制第一蒸汽管控制阀打开,蒸汽从蒸汽管通知第一加热管线中给反应物料加热,直至第一聚合槽体内温度高于173℃,加热停止,第一蒸汽管控制阀关闭;第二温度控制阀可控制第二聚合槽体内的温度,第二洗涤管控制阀和第二蒸汽管控制阀常闭,第二温度控制阀的控温原理与第一温度控制阀控温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继续参照图1所示,磷酸盐系统还包括排气管31,排气管31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12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15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排气。本实施例中,第一聚合槽体中和第二聚合槽体中的聚合反应产生的尾气均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到尾气处理设备中,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生产原则。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聚合槽、第二聚合槽、进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蒸汽管和冷凝液管;
所述第一聚合槽包括第一聚合槽体、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一加热管线;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一加热管线均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中;所述第二聚合槽包括第二聚合槽体、第二搅拌装置以及第二加热管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加热管线均置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中;
所述进料管的一端通物料,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聚合槽体底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一端与第一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排料;所述蒸汽管通蒸汽与所述第一加热管线以及第二加热管线连接;所述冷凝液管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以及第二聚合槽体连接并排出冷凝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一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至第二聚合槽体底部距离为0.2~0.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搅拌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置于第一聚合槽体上方,所述第一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内;所述第一搅拌桨上设置有两层第一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倾斜度设计为30度;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搅拌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置于第二聚合槽体上方,所述第二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内;所述第二搅拌桨上设置有两层第二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倾斜度设计为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槽还包括第一人孔,第二聚合槽还包括第二人孔,所述第一人孔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顶部,第二人孔置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二人孔连接,另一端排料,所述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的端口为喇叭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聚合槽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排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生产系统包括洗涤管,所述洗涤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洗涤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阀、第一洗涤管控制阀以及第一蒸汽管控制阀,所述第一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洗涤管控制阀、第一蒸汽控制阀以及第一聚合槽体连接,所述第一洗涤管控制阀与所述洗涤管连接,所述第一蒸汽控制阀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控制阀、第二洗涤管控制阀以及第二蒸汽管控制阀,所述第二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洗涤管控制阀、第二蒸汽控制阀以及第二聚合槽体连接,所述第二洗涤管控制阀与所述洗涤管连接,所述第二蒸汽控制阀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生产系统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合槽体的顶部以及第二聚合槽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排气。
CN202321492637.8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Active CN220478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2637.8U CN22047879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2637.8U CN22047879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8791U true CN220478791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2637.8U Active CN22047879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8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8688U (zh) 一种循环反应釜
CN220478791U (zh) 一种聚合磷酸盐生产系统
CN212790917U (zh) 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
CN204841602U (zh) 一种石油树脂生产工艺中催化剂加入装置
CN112978698B (zh) 一种适用多品种磷酸盐的二拖二低能耗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CN205313117U (zh) 一种氢氧化镁制备装置
CN213865379U (zh) 一种磷酸铁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1936939U (zh) 一种用于聚醚生产的节能环保外循环喷雾系统
CN1817919A (zh) 聚丙烯的制备工艺及其反应装置
CN209968395U (zh) 一种可回收气体溶剂的反应装置
CN211561860U (zh) 一种透明质酸钠制备用酒精回收装置
CN202606053U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转型的全封闭静态管道连续沉淀系统
CN206355982U (zh) 一种水循环降温高效反应釜
CN214863489U (zh) 一种乙二醇二甲醚生产用反应釜
CN112978699A (zh) 一种适用多品种磷酸盐的低能耗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CN202376979U (zh) 带有外循环换热装置的通氯反应器的生产系统
CN207271223U (zh) 气液接触反应釜
CN207056565U (zh) 增稠剂生产设备
CN207169678U (zh) 一种液料混合冷却装置
CN205056005U (zh) 一种用于多种有机单体聚合反应的反应釜
CN205925706U (zh) 用于生产橡胶增粘剂的反应釜
CN201257379Y (zh) 新型槽式中和反应器
CN219898147U (zh) 碳酸锂碳化装置系统
CN203610110U (zh) 一种硝基甲烷合成反应塔
CN220676816U (zh) 一种结晶器循环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