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3823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3823U
CN220473823U CN202322168897.6U CN202322168897U CN220473823U CN 220473823 U CN220473823 U CN 220473823U CN 202322168897 U CN202322168897 U CN 202322168897U CN 220473823 U CN220473823 U CN 220473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tal reflection
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88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宇
辛武根
吕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88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3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3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3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反射层,设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导光板,设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发光元件,包括发光面;其中,导光板为全反射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全反射面;发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全反射面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发光元件的光线入射至导光板,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将光线均匀导入至显示面板,基于全反射结构起到防窥的作用,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反射层,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从多个全反射结构的间隔间出射。外置反射层取代内置反射层的全反射显示面板,降低了显示面板制作工艺难度,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前光反射式模组采用侧入式结构,使用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胶叠加光学材料,在环境光源场景下,全反射式光源可以清晰显示,在暗态环境下,LED灯板作为发光源,光线经过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将光导入全反射液晶面板(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RLCD),在RLCD液晶面板内部反射层作用下,光源完成反射,呈现反射式显示。但前光反射式模组物料数量大,加工难度高,需要匀光膜才能将光源均匀发散,同时RLCD液晶面板内置反射层,提高液晶工艺难度,增加液晶面板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外置反射层,将光线均匀反射至人眼,降低液晶工艺难度,减少显示面板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反射层,设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导光板,设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
发光元件,包括发光面;
其中,导光板为全反射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全反射面;发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全反射面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透明基材和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透明基材内,多个全反射结构在透明基材中间隔排布,反射层、显示面板及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堆叠,每个全反射结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包括底面、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底面与发光面垂直,第一全反射面与第二全反射面的一端连接,底面分别与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的另一端连接;全反射结构在平行于发光面的截面上呈三角型。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三反射面,与入光面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远离入光面的一端。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为光导纤维。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触摸屏,位于导光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覆盖导光板及发光元件。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光学胶层,设于导光板与触摸屏之间。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阶梯板;
反射层位于底板上;阶梯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阶梯板包括与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板和与第一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板;
第一板与底板连接;第二板呈L型,发光元件固定在第二板上。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发光元件的光线入射至导光板,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将光线均匀导入至显示面板,全反射结构上还涂覆有反射涂层,起到防窥的作用,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反射层,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从多个全反射结构的间隔间出射。外置反射层取代内置反射层的全反射显示面板,降低了显示面板制作工艺难度,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采用阶梯式背板,并减少了光学胶的使用量,有效简化了组装,节约加工时间,减少加工不良,提升成品通过率。同时改善反射入光方式,减少光线在多物料间穿透的损耗,降低光通量,增加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关系示意图。
图3a、3b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为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光线的路径图。
附图说明:100-显示装置;10-反射层;20-显示面板;30-导光板;301-入光面;31-透明基材;32-全反射结构;321-底面;322-第一全反射面;323-第二全反射面;324-第三反射面;40-光学胶层;50-触摸屏;60-发光元件;601-发光面;70-背板;71-底板;72-阶梯板;721-第一板;722-第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本申请可以在不同实施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反射层10,设于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面上;
导光板30,设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上;及
发光元件60,包括发光面601;
其中,导光板30为全反射导光板30,导光板30包括入光面301及全反射面;发光面601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相对设置,全反射面相对于显示面板20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显示屏、笔记本、计算机等。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LED显示面板、Micro-LED显示面板、Mini-LED等显示面板。
具体地,全反射面例如涂覆有金属反射涂层,基于全反射结构32以及金属反射涂层,侧视受到影响,侧视视角受到阻拦,使得导光板30具有侧面防窥的功能,只可从正面观看到显示面板的画面。该金属反射涂层例如可以为铝、银或金等金属材质,但不限于此,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进一步地,发光元件60例如可以包括发光半导体芯片和AL/FR4电路板,发光半导体芯片例如具有发光面,用于提供光线,光线从发光面601出射并进入全反射结构32。
图2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与导光板的关系示意图。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导光板30包括透明基材31和全反射结构32,全反射结构32位于透明基材31内,多个全反射结构32在透明基材31中间隔排布,反射层10、显示面板20及导光板30在第一方向y上堆叠,每个全反射结构32沿与第一方向y垂直的第二方向x延伸。
具体地,透明基材31例如可以为透明有机材料,更例如可以为透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质,透明基材31与全反射结构32复合,使得多个全反射结构32在透明基材31中以一定间隔阵列排布,多个全反射结构32在透明基材31中沿第三方向z阵列排布,光线例如可以从该间隔内出射至人眼,该间隔距离例如可以等于全反射结构32沿第一方向y的高度,两者的高度比例为1:1,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透明基材31具有一定厚度,该厚度例如可以大于全反射结构32沿第一方向y的高度,全反射结构32例如可以复合在透明基材31的中间,使得全反射结构32例如不直接接触到显示面板20和光学胶层40,通过透明基材31分别连接显示面板20和光学胶层40,增加导光板30的平整度。
图3a、3b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3a-图3b,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32包括底面321、第一全反射面322以及第二全反射面323;底面321与发光面601相互垂直,第一全反射面322与第二全反射面323的一端连接,底面321分别与第一全反射面322和第二全反射面323的另一端连接;全反射结构32在平行于发光面601的截面上呈三角型。
在本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32例如为三角柱形状,底面321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相对平行设置,最大化将光导入到显示面板20,顶部采用锐角,最大限度将全反射结构32内的光线反射到底面321,使得经过第一全反射面322以及第二全反射面323反射的光线能通过底面321进入到显示面板20,再由反射层10依次穿透显示面板20、导光板30、光学胶层40以及触摸屏50并反射至人眼。
图4a、4b为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光线的路径图。
请参阅图4a、图4b,进一步地,第一全反射面322与第二全反射面323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例如呈倒V状连接于底面321,底面321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全反射面322与第二全反射面323,发光元件60提供光线,发光元件60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301进入全反射结构32,在第一全反射面322和第二全反射面323上发生全反射至底面321,自底面321射出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20并入射至反射层10并在反射层10上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20并自任意相邻的两个全反射结构32之间的间隙射出。
请参阅图3b,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32还包括第三反射面324,与入光面301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第一全反射面322以及第二全反射面323远离入光面301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60的部分光线呈直线入射至第三反射面324上,第三反射面324发生漫反射,经过漫反射的光线例如可以射到第一全反射面322与第二全反射面323,经由第一全反射面322与第二全反射面323反射,形成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20并自任意相邻的两个全反射结构32之间的间隙射出。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全反射面322和第二全反射面32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具体地,全反射结构32例如可以呈锐角三角柱,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呈五边形柱、长方体等,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32为光导纤维。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触摸屏50,位于导光板30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且覆盖导光板30及发光元件60。
具体地,触摸屏50例如可以为玻璃、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透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掺锡氧化铟薄膜(IndiumTinOxide,ITO),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光学胶层40,设于导光板30与触摸屏50之间,增加导光板30的平整度,减少光学胶的使用,简化结构以及物料,达到降本的效果。
具体地,光学胶层40例如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胶。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背板70,包括底板71和与底板71的一端垂直连接的阶梯板72;
反射层10位于底板71上;阶梯板72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位于显示面板20的一侧,采用阶梯式背板,减少前框,同时发光元件60可以固定到背板70上,降低发光元件60温升,提升模组寿命。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阶梯板72包括与底板71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板721和与第一板721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板722;
第一板721与底板71连接;第二板722呈L型,发光元件60固定在第二板722上。
具体地,底板71、阶梯板72、第一板721以及第二板722一体成型连接,背板70例如可以为铝、镀锌钢板(SECC)、热浸镀锌薄钢板(SGCC)以及不锈钢(SUS)等材料,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以下工作过程或原理:全反射结构呈三角柱形状,顶部采用锐角,最大化将发光元件的光导入到显示面板,最大限度将全反射结构内的光线反射到底面。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全反射结构,在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至底面,自底面射出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并入射至反射层并在反射层上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并自任意相邻的两个全反射结构之间的间隙射出。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上涂覆有反射涂层,且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一定夹角,使得画面只能从正视的角度观看,而无法从侧面观看,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起到一定防窥的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反射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面上;
导光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上;及
发光元件,包括发光面;
其中,所述导光板为全反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全反射面;所述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全反射面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透明基材和全反射结构,所述全反射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内,多个所述全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中间隔排布,所述反射层、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堆叠,每个所述全反射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包括底面、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发光面垂直,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第二全反射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全反射结构在平行于所述发光面的截面上呈三角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三反射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为光导纤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摸屏,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导光板及所述发光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学胶层,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触摸屏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阶梯板;
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阶梯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板包括与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板;
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板呈L型,所述发光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上。
CN202322168897.6U 2023-08-11 2023-08-11 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473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897.6U CN220473823U (zh) 2023-08-11 2023-08-1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897.6U CN220473823U (zh) 2023-08-11 2023-08-1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3823U true CN220473823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7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8897.6U Active CN220473823U (zh) 2023-08-11 2023-08-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3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5770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56883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331907B1 (ko) 백라이트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H111101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00066001A (ko) 표시 장치
KR102363653B1 (ko) 표시장치
US20180106961A1 (en) Backlight unit
US20180157115A1 (en) Edge-li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59764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8861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11209333A (ja) 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照明具と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201400726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24638B1 (ko) 반사층을 구비한 프리즘 시트,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06677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066120A (ja) 光源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30133619A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20060088923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20473823U (zh) 显示装置
JP2003151333A (ja) 面照明装置と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45811B1 (ko) 표시장치
KR20020043179A (ko) 반사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JPH1113341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077093B (zh) 侧入式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8008882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03031870A1 (fr) Unite d'eclairag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dans lequel ladite unite est utilise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