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1827U -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1827U
CN220471827U CN202321749360.2U CN202321749360U CN220471827U CN 220471827 U CN220471827 U CN 220471827U CN 202321749360 U CN202321749360 U CN 202321749360U CN 220471827 U CN220471827 U CN 22047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emperature
way valve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93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泳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Kute'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Kut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Kut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Kut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93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通道和水箱循环连通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散热风扇用于对水箱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空调系统和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压缩机制冷的第一制冷模式和水箱制冷的第二制冷模式,能够根据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模式,成本较低,能效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温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电池的过冷和过热现象均会对电池的容量、寿命和能量效率造成影响。
现有对电池包保温的热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压缩机组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或加热,即在电池包过热需要制冷时,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在电池包温度较低时,采用压缩机制热或电加热的方式对电池包进行加热。
现有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采用压缩机组制冷制热方式,在冬季温度较低而电池包需要制冷时,压缩机组冷凝压力可能偏低而导致机组无法运行;同时,在电池包温度稍微偏高时也需要启动压缩机进行制冷,导致机组运行频繁,且能效较低,增加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且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在冬季制冷能效低且压缩机组长时间运行导致寿命低、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效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电池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降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成本,提高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散热风扇及调温管路,所述四通阀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C口连通,且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所述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D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D口连通,当所述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C口和所述D口连通,所述D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B口依次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水箱循环连通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
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所述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上具有调温循环水泵;
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调温循环水泵;
所述调温管路用于对待调温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水箱进行强制对流换热。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增强对水箱的强制对流效果。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所述调温循环水泵,所述调温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调温管路上。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调温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调温管路的第二端连通。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和/或,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竖直设置,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水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的空调系统,所述待调温装置为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具有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为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其制冷量较大,能够满足对制冷需求较大的制冷场景中,满足较高制冷需求;第二制冷模式下采用水箱中的水对待调温装置进行制冷,并利用散热风扇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对流散热,能够满足制冷量相对较小的制冷场景中,由此可以根据待调温装置的制冷需求,合理选择采用第一制冷模式或第二制冷模式进行制冷,避免均采用压缩机制冷导致的压缩机组运行频繁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满足不同的制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能,且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热模式下,能够采用压缩机对待调温装置进行制热,相对电加热的方式安全性较高;再者,该空调系统,受外部温度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能效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池包的温升以及外部环境温度选择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保持电池包处于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能够降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能耗,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空调系统;200、待调温装置;
1、压缩机;2、四通阀;3、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水箱;6、换热循环水泵;7、调温循环水泵;8、调温管路;9、节流装置;10、气液分离器;11、散热风扇;
101、第一三通阀;102、第二三通阀;103、第三三通阀;104、第四三通阀;
201、第一温度传感器;202、第二温度传感器;203、第三温度传感器;204、第四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用于实现对待调温装置200的制冷或制冷,以使待调温装置200保持至适合运行的范围内,保证待调温装置200的正常、可靠运行。待调温装置200可以但限于为电池包。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水箱5、调温管路8、节流装置9、气液分离器10和散热风扇11。其中,四通阀2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A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通,C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四通阀2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四通阀2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D口和A口导通,C口和B口连通,当四通阀2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A口和B口导通,D口和C口导通。
第一换热器3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二换热器4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D口、第一换热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及B口依次导通形成制冷剂流通管路;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水箱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通道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6;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调温管路8的两端以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调温循环水泵7;水箱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调温管路8的两端选择性导通以形成第二调节循环管路,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调温循环水泵7;散热风扇11用于对水箱5强制对流散热,调温管路8用于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温度调节。
上述结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如图2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时,四通阀2处于第一导通装置,此时,压缩机1、A口、D口、第一换热通道、第一介质通道、B口和C口依次循环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管路;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与水箱5的两端通道形成换热循环管路;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调温管路8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
第一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依次通过A口和D口流入到第一换热通道中并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在第一换热通道处放热冷凝,由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转换为高压中温液态制冷剂;流出第一换热器3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9节流降温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液态混合制冷剂,并流向第一介质通道;气液态制冷剂在第一介质通道中与第二介质通道中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吸收热量并蒸发后,由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态制冷剂转换为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依次经过C口及B口后达到气液分离器10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态气冷剂回到压缩机1,形成制冷剂循环。
第一制冷模式下,换热循环水泵6启动运行,驱动水箱5中的水在换热循环管路中流动,当水流动至第二换热通道中时,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交换,水吸收热量流向水箱5中,使得水箱5蓄热。当水箱5中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水温后,启动散热风扇11对水箱5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使水箱5中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持续对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第一制冷模式下,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上的调温循环水泵7同时启动运行,驱动换热介质在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当换热介质流动至第二介质通道时,与第一介质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换热介质降温冷却,使得冷却后的换热介质流向待调温装置200,以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降温;换热介质在待调温装置200处吸收热量后循环流动至第二介质通道,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冷却,从而实现对待调温装置200的循环降温。
如图3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四通阀2处于第二导通装置,此时,压缩机1、A口、B口、第一介质通道、节流装置9、第一换热通道、D口和C口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管路;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与水箱5的两端通道形成换热循环管路;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调温管路8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
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依次通过A口和B口流入到第一介质通道中并与第二介质通道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放热冷凝,由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转换为高压中温液态制冷剂;流出第二换热器4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9节流降温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液态混合制冷剂,并流向第一换热通道;气液态制冷剂在第一换热通道中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换热,吸收热量并蒸发后,由低温低压气液两相态制冷剂转换为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依次经过D口及C口后达到气液分离器10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态气冷剂回到压缩机1,形成制冷剂循环。
制热模式下,调温循环水泵7同时启动运行,驱动换热介质在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当换热介质流动至第二介质通道时,与第一介质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换热介质升温,升温后的换热介质流向待调温装置200,以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加热;换热介质在待调温装置200处释放热量后循环流动至第二介质通道,实现换热介质在第二介质通道处的循环加热从而实现对待调温装置200的循环保温。
同时,制热模式下,换热循环水泵6启动运行,驱动水箱5中的水在换热循环管路中流动,当水流动至第二换热通道中时,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交换,水释放热量后降温并流向水箱5中,使得水箱5蓄冷。当水箱5中的水温低至第二预设水温时,散热风扇11启动,对水箱5中的水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以使水箱5中的水温升高。
如图4所示,第二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处于非运行状态,水箱5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调温管路8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调温循环水泵7启动运行,使得水箱5中的水通过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流向待调温装置200处,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制冷;与此同时,水吸收热量后回到水箱5中,以实现水在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中的循环运行。当水箱5中的水温达到第一预设水温后,启动散热风扇11对水箱5进行强制换热,降低水箱5内的水温,从而实现对待调温装置200的持续制冷。
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其具有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在空调系统100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为采用压缩机1进行制冷,其制冷量较大,能够满足对制冷需求较大的制冷场景中,满足较高制冷需求;第二制冷模式下采用水箱5中的水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制冷,并利用散热风扇11对水箱5中的水进行对流散热,能够满足制冷量相对较小的制冷场景中,由此可以根据待调温装置200的制冷需求,合理选择采用第一制冷模式或第二制冷模式进行制冷,避免均采用压缩机1制冷导致的压缩机1组运行频繁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满足不同的制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能,且提高空调系统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热模式下,能够采用压缩机1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制热,相对电加热的方式安全性较高;再者,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受外部温度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能效较高。
在空调系统100的使用中,若待调温装置200的温度相对预设工作温度的温升较高,可采用第一制冷模式进行制冷,实现待调温装置200的迅速降温,保证待调温装置200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导致水箱5内水温较高而无法满足待调温装置200的调温需求时,如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可采用第一制冷模式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制冷。
当待调温装置200的温度相对预设工作温度的温升低于预设温升且水箱5中的水温低于第三预设水温时,可以采用第二制冷模式对待调温装置200进行制冷,如在冬季或春秋过渡季节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水箱5中水温较低,对待调温装置200的制冷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风扇11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增强对水箱5的强制对流效果。进一步地,节流装置9为电子膨胀阀,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节流降压的结构。
水箱5优选竖直设置,其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下端设置有出水口,由此使得水在换热循环管路流动时,水箱5中未被换热的水从水箱5的一端流出,换热后的水从水箱5另一端流入,降低水箱5中的水的混合效果,使得未被换热的水优先流入到第二换热通道中进行换热,提升换热效果。同时,由于出水口设置在水箱5的底部,使得管路循环时,水箱5中始终有水流出,水箱5中流出的空气较少,能够避免水泵空转,提高换热循环水泵6和调温循环水泵7的使用安全性。
水箱5中优选设置有水温传感器,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水温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通过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水温信号,控制散热风扇11的运行,使得在水箱5中水温过低,或水温过高时,均可启动散热风扇11进行强制对流换热,避免散热风扇11频繁启动;同时,通过对水箱5内水温的检测,还可判断是否采用第二制冷模式对电池包进行制冷。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环境温度检测装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环境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水箱5外部的环境温度,从而可以根据水箱5内的水温和环境温度的对比,选择是否启动散热风扇11以及选择启动散热风扇11的数量。
为降低成本,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一个调温循环水泵7,即调温循环水泵7设置在调温管路8上。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二介质通道与调温管路8的选择性通断及控制水箱5与调温循环管路的选择性通断,控制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第二调温循环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100包括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第一三通阀101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出水口连通,第一三通阀101的出口与调温管路8的第一端连通;第二三通阀10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及进水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02的进口与调温管路8的第二端连通。
即,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控制第二介质通道和水箱5与调温管路8的选择性通断。当处于第一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时,第二介质通道通过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与调温管路8导通,水箱5与调温管路8不连通;当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水箱5通过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与调温管路8循环连通,第二介质通道与调温管路8不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三三通阀103,第三三通阀103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及第二三通阀102连通,第三三通阀103的出口与进水口连通。通过设置第三三通阀103,可以选择从换热循环管路或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与水箱5进水口导通,从而可以仅在水箱5中设置一个进水口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水箱5的上端设置两个进水口,两个进水口分别与第二三通阀102和第二换热通道连通。
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四三通阀104,第四三通阀104的进口与出水口连通,第四三通阀104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及第一三通阀101连通。由此可以通过第四三通阀104,控制水箱5出水口流出的水的流向,使得水箱5的底部仅设置一个出水口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水箱5底部设置两个出水口,两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换热通道及第一三通阀101连通。
为进一步更好地控制空调系统100的运行,换热循环管路于第二换热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由此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1,分别检测流入及流出第二换热通道的水的水温,由此可以通过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1的温度差值,判断第一换热器3的换热效率,使得在第一换热器3换热效率较低时,能够及时对空调系统100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于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2,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202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由此能够根据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202检测流入和流出第二介质通道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从而根据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202检测的温度值的差值,判断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使得在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较低时,能够及时对空调系统100进行调整。
优选地,压缩机1与气液分离器10之间的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03,第三温度传感器203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由此能够检测回流至压缩机1的气态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控制压缩机1的运行。
进一步地,压缩机1与四通阀2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04,由此能够检测压缩机1流出的制冷剂温度,更加可靠地对压缩机1和空调系统100的运行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100,其中待调温装置200为电池包,调温管路8与电池包中的液冷板连接,用于对电池包进行温度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池包的温升以及外部环境温度选择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保持电池包处于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能够降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能耗,降低成本。
调温管路8与电池包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水箱(5)、散热风扇(11)及调温管路(8),所述四通阀(2)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4)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C口连通,且所述四通阀(2)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D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D口连通,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C口和所述D口连通,所述D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B口依次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水箱(5)循环连通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6);
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上具有调温循环水泵(7);
所述水箱(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调温循环水泵(7);
所述调温管路(8)用于对待调温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所述散热风扇(11)用于对所述水箱(5)进行强制对流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1)设置有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设置于所述调温管路(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所述第一三通阀(101)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01)的出口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2)的进口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第二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三通阀(103),所述第三三通阀(103)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02)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103)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和/或,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四三通阀(104),所述第四三通阀(104)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104)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三通阀(1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竖直设置,所述水箱(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水箱(5)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2)。
10.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待调温装置为电池包。
CN202321749360.2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22047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9360.2U CN220471827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9360.2U CN220471827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1827U true CN220471827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9360.2U Active CN220471827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1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1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1520219A (zh) 带自然冷却功能的全年供冷冷水机组
CN103344016B (zh) 一种机房节能空调
CN102777981A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面向对象送风节能型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5597582U (zh) 房间温度调节装置
CN108088103B (zh) 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9014770U (zh) 液冷机组和具有该液冷机组的液冷系统
CN220471827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100445668C (zh) 节能型冷冻机组
KR101145978B1 (ko) 폐열원 히트펌프 공조 시스템
CN211120159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2390550U (zh) 空调器
CN212109083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2109084U (zh) 一种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8919054U (zh) 一种带热泵功能的储能热管理系统
CN110657604A (zh) 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9222776U (zh) 一种热回收式空调
CN216308067U (zh) 空调机组
CN216080131U (zh) 一种冷冻水系统
CN219776097U (zh) 一种节能水冷制冷机组
CN22054125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74264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CN215892827U (zh) 热泵机组
CN220871096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220842121U (zh) 一种可平衡热量分配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