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644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644U
CN220742644U CN202322467806.9U CN202322467806U CN220742644U CN 220742644 U CN220742644 U CN 220742644U CN 202322467806 U CN202322467806 U CN 202322467806U CN 220742644 U CN220742644 U CN 220742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cooling liquid
water pump
wat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78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宇
张东斌
张明
杨廷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ngdong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gdong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gdong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gdong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78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储液罐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储液罐的制冷剂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连通,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出口与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处设有电子膨胀阀一和电子膨胀阀二。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采用了GWP值低的R290制冷剂,具有优秀的热力特性,且低温制热能力强;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五通阀将涉及到的三个循环水路集成在一起,并将制冷剂所在回路和乘员舱隔绝开,保证了系统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空调常用的制冷剂是R134a,这种制冷剂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300,是一种温室排放气体,同时R134a作为介质在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使用时,低温性能不好,适用性较差,低于-10℃环境使用时效率低,系统不稳定,需要加热装置PTC来辅助,进而造成低温能耗高,且存在低温环境续航衰减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低GWP值,高热力特性的制冷剂来替代。
当前研究较多的制冷剂为R744(CO2),该制冷剂GWP为1,是完全环保的自然工质,但CO2系统压力非常高,对系统整体制造工艺要求高,且高温工况制冷效率低,同时现有系统不兼容。R290同样是环保的自然工质,且该制冷剂GWP为3,热力特性优秀,但可燃性较高,系统安全存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使用R290制冷剂且系统安全性高的热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一、电池冷却器一、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制冷水泵、制热水泵、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室内冷却器、五通阀一、五通阀二、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
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的出口处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储液罐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储液罐的制冷剂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均连通;所述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出口均与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处分别设有电子膨胀阀一和电子膨胀阀二,制冷剂出口处分别设有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
所述制冷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的冷却液入口连通,电池冷却器一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制冷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且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
所述制热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液体加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和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且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出口和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的入口一和入口二分别连通;五通阀一的出口一与制热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五通阀一的出口二与散热器二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散热器二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的入口三连通。
所述电池水泵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却器二的冷却液出口与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的入口一连通,五通阀二的出口一与电池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所述五通阀二的出口二与散热器一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散热器一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的入口二连通,五通阀二的出口三与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室内冷却器一侧设有鼓风机。
更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二的一侧设有电子风扇。
更优选地,所述电动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一、电池冷却器一、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制冷水泵、制热水泵、电子风扇、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室内加热器、室内冷却器、鼓风机、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五通阀一、五通阀二、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组成空调制冷采暖系统;电动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制热水泵、电子风扇、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五通阀一、五通阀二、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电机水泵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组成电池回路温控系统;电子风扇、散热器一、五通阀二、电机水泵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组成电驱回路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与传统的R134a空调系统相比,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采用的R290制冷剂GWP值低,具有优秀的热力特性,且低温制热能力强,可降低低温续航里程的衰减,减少能耗;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巧妙利用两个五通阀将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的三个循环水路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各个回路的热量交换,并将制冷剂所在回路和乘员舱隔绝开,保证了系统安全,同时可通过降低制冷剂充注量到当前行业要求以内,进一步保证系统安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3、储液罐4、电子膨胀阀一5、电池冷却器一6、电子膨胀阀二8、电池冷却器二9、制冷水泵11、制热水泵12、散热器一14、散热器二15、液体加热器16、室内加热器18、室内冷却器19、五通阀一22、五通阀二23、水水换热器24、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
电动压缩机1的制冷剂出口与水冷冷凝器3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动压缩机1的制冷剂出口的出口处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2;水冷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与储液罐4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储液罐4的制冷剂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6和电池冷却器二9的制冷剂入口均连通,电池冷却器一6和电池冷却器二9的制冷剂出口均与电动压缩机1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池冷却器一6和电池冷却器二9的制冷剂入口处分别设有电子膨胀阀一5和电子膨胀阀二8,制冷剂出口处分别设有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7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10。
制冷水泵11的冷却液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6的冷却液入口连通,电池冷却器一6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冷却器19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室内冷却器19的冷却液出口与制冷水泵11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且室内冷却器19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21。
制热水泵12的冷却液出口与水冷冷凝器3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冷冷凝器3的冷却液出口与液体加热器16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液体加热器16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加热器18的冷却液入口和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且室内加热器18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17;室内加热器18的冷却液出口和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和入口二(4号阀口)分别连通;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与制热水泵12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五通阀一22的出口二(5号阀口)与散热器二15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散热器二15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三(2号阀口)连通。
电池水泵25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6;电池冷却器二9的冷却液出口与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连通,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与电池水泵25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电机水泵28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五通阀二23的出口二(3号阀口)与散热器一14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散热器一14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二(1号阀口)连通,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三(2号阀口)与电机水泵28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室内冷却器19一侧设有鼓风机20。
更优选地,散热器二15的一侧设有电子风扇13。
更优选地,电动压缩机1、温度压力传感器2、水冷冷凝器3、储液罐4、电子膨胀阀一5、电池冷却器一6、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7、电子膨胀阀二8、电池冷却器二9、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10、制冷水泵11、制热水泵12、电子风扇13、散热器一14、散热器二15、液体加热器16、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17、室内加热器18、室内冷却器19、鼓风机20、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21、五通阀一22、五通阀二23、水水换热器24、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组成空调制冷采暖系统;电动压缩机1、温度压力传感器2、水冷冷凝器3、储液罐4、电子膨胀阀二8、电池冷却器二9、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10、制热水泵12、电子风扇13、散热器一14、散热器二15、液体加热器16、室内加热器18、五通阀一22、五通阀二23、水水换热器24、电池水泵25、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6、电机水泵28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组成电池回路温控系统;电子风扇13、散热器一14、五通阀二23、电机水泵28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组成电驱回路冷却系统。
其中,五通阀一22和五通阀二23均为现有技术,由三通比例阀和四通球阀连接而成,具体是三通比例阀的连接阀口与四通球阀的连接阀口直接连接;另外,五通阀一22的1号阀口和3号阀口为三通比例阀除连接阀口外的另外两个阀口,2号阀口、4号阀口和5号阀口为四通球阀除连接阀口外的另外三个阀口;五通阀二23的1号阀口和4号阀口为三通比例阀除连接阀口外的另外两个阀口,2号阀口、3号阀口和5号阀口为四通球阀除连接阀口外的另外三个阀口。
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使用时,将电池水泵25的冷却液出口与动力电池27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动力电池27的冷却液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二9的冷却液入口连通,电机水泵28的冷却液出口与电驱总成30的冷却液入口连通,电驱总成30的冷却液出口与散热器一14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使用时具备以下几种工作模式:
1、空调制冷采暖系统:
a)乘员舱制冷模式:该模式下,电动压缩机1、制冷水泵11和制热水泵12启动;电池冷却器一6内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经电动压缩机1加压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被输送至水冷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储液罐4到达电子膨胀阀一5,并经过电子膨胀阀一5的节流降压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一6;电池冷却器一6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冷却液到达室内冷却器19,并对乘员舱内空气进行降温,然后被制冷水泵11输送回电池冷却器一6内,同时鼓风机20将室内冷却器19处的冷空气送进乘员舱,实现乘员舱内制冷;水冷冷凝器3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高温冷却液经过加热器16和室内加热器18,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二(5号阀口)出去,到达散热器二15,并通过电子风扇13向外界散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三(2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实现散热。
b)空气源热泵采暖模式:该模式下,电动压缩机1、制热水泵12和电池水泵25启动;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经电动压缩机1加压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被输送至水冷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储液罐4到达电子膨胀阀二8,并经过电子膨胀阀二8的节流降压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水冷冷凝器3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高温冷却液,经过液体加热器16到达室内加热器18,并对乘员舱内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同时鼓风机20将室内加热器18处的热空气送进乘员舱,实现乘员舱内采暖;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冷却液经过水水换热器24的通道二,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二(3号阀口)出去,接着经过散热器一14,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二(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然后被电池水泵25输送至动力电池27,再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内,实现低温回路循环。
c)水源热泵采暖模式:该模式下,电动压缩机1、制热水泵12、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启动;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经电动压缩机1加压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被输送至水冷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储液罐4到达电子膨胀阀二8,并经过电子膨胀阀二8的节流降压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水冷冷凝器3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高温冷却液,经过液体加热器16到达室内加热器18,并对乘员舱内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同时鼓风机20将室内加热器18处的热空气送进乘员舱,实现乘员舱内采暖;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冷却液经过水水换热器24的通道二,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三(2号阀口)出去,接着经过电机水泵28和电驱总成30,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二(3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然后被电池水泵25输送至动力电池27,再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内,实现对电驱总成30和电池水泵25余热的吸收,实现低温回路循环。
d)乘员舱PTC采暖模式:在极寒工况下可使用该模式,该模式下,制热水泵12启动;水冷冷凝器3内的冷却液被输送至液体加热器16进行加热,接着到达室内加热器18,对乘员舱内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同时鼓风机20将室内加热器18处的热风送进乘员舱,实现乘员舱内采暖。其中,液体加热器16根据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17的反馈调节输出功率,保证乘员舱采暖舒适性。
e)乘员舱采暖除湿模式:该模式下,电动压缩机1、制冷水泵11和制热水泵12启动;电池冷却器一6内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经电动压缩机1加压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被输送至水冷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储液罐4到达电子膨胀阀一5,并经过电子膨胀阀一5的节流降压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一6;电池冷却器一6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冷却液到达室内冷却器19,然后被制冷水泵11输送回电池冷却器一6内;水冷冷凝器3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高温冷却液经过液体加热器16到达室内加热器18,并对乘员舱内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同时鼓风机20将室内加热器18处的热空气送向乘员舱,并经过室内冷却器19除湿后最终到达乘员舱内,实现乘员舱内采暖除湿。
2、电池回路温控系统:
a)电池强制冷却模式:该模式下,动力电池27所在回路与电驱总成30所在回路并联,互不干扰。电动压缩机1、制热水泵12和电池水泵25启动;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经电动压缩机1加压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被输送至水冷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储液罐4到达电子膨胀阀二8,并经过电子膨胀阀二8的节流降压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电池冷却器二9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冷却液经过水水换热器24的通道二,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被电池水泵25输送至动力电池27,对动力电池27进行降温,然后回流至电池冷却器二9内,实现动力电池27强制冷却;水冷冷凝器3内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形成的高温冷却液经过液体加热器16和室内加热器18,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一(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二(5号阀口)出去,到达散热器二15,并通过电子风扇13向外界散热,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三(2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
b)电池自然散热模式:该模式下,动力电池27所在回路与电驱总成30所在回路串联,制冷剂所在回路不工作,依靠散热器一14进行散热。该模式下,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启动;电池水泵25内的冷却液被输送至动力电池27,吸收动力电池27的热量,接着经过电池冷却器二9和水水换热器24的通道二,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三(2号阀口)出去,被电机水泵28输送至电驱总成30,再到达散热器一14,并通过电子风扇13向外界散热,然后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二(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回至电池水泵25内,实现对动力电池27的散热。其中,系统根据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和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6的反馈控制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的流量,并控制五通阀二23的位置开度,该模式在动力电池27散热需求较小时能节省能耗。
c)电池PTC加热模式:
该模式下,制冷剂所在回路不工作,液体加热器16工作,利用液体加热器16的加热能力满足超低温下电池最大加热需求。该模式下,制热水泵12和电池水泵25启动;水冷冷凝器3内的冷却液被送至液体加热器16进行加热,接着到达水水换热器24的通道一,然后从五通阀一22的入口二(4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一22的出口一(3号阀口)出去,被制热水泵12输送回水冷冷凝器3内;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二内的冷却液吸收通道一内冷却液的热量,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被电池水泵25输送至动力电池27,对电池水泵25进行加热,然后经过电池冷却器二9回至水水换热器24内。其中,液体加热器16根据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6的反馈调节输出功率,使动力电池27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保持一定温度,电池水泵25根据电池加热目标水流量调节占空比,保证电池加热水流量。
d)电驱余热加热电池模式:该模式下,动力电池27所在回路与电驱总成30所在回路串联,动力电池27所在回路与电驱总成30所在回路串联后形成的回路里,冷却液回收电驱总成30所在回路的余热给动力电池27保温。该模式下,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启动;水水换热器24中通道二内的冷却液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一(5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三(2号阀口)出去,被电机水泵28输送至电驱总成30,并吸收电驱总成30的热量,接着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二(3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一(4号阀口)出去,被电池水泵25输送至动力电池27,对动力电池27进行加热,然后经过电池冷却器二9回流至水水换热器24内。其中,系统根据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6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的反馈,控制电池水泵25和电机水泵28的流量,并控制五通阀二23的位置开度。
3、电驱回路冷却系统:
该模式下,电机水泵28启动,电机水泵28内的冷却液被输送至电驱总成30,并吸收电驱总成30的热量,接着到达散热器一14,通过电子风扇13向外界散热,然后从五通阀二23的入口二(1号阀口)进入,从五通阀二23的出口三(2号阀口)出去,回流至电机水泵28内。其中,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29反馈电驱总成30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

Claims (4)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一、电池冷却器一、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制冷水泵、制热水泵、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室内冷却器、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通阀一和五通阀二;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的出口处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储液罐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储液罐的制冷剂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均连通;所述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出口均与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且电池冷却器一和电池冷却器二的制冷剂入口处分别设有电子膨胀阀一和电子膨胀阀二,制冷剂出口处分别设有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
所述制冷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电池冷却器一的冷却液入口连通,电池冷却器一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制冷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且室内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
所述制热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液体加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和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且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入口处设有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加热器的冷却液出口和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一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的入口一和入口二分别连通;五通阀一的出口一与制热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五通阀一的出口二与散热器二的冷却液入口均连通,散热器二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一的入口三连通;
所述电池水泵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冷却器二的冷却液出口与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水水换热器中通道二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的入口一连通,五通阀二的出口一与电池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所述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出口处设有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所述五通阀二的出口二与散热器一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散热器一的冷却液出口与五通阀二的入口二连通,五通阀二的出口三与电机水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冷却器一侧设有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的一侧设有电子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一、电池冷却器一、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一、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制冷水泵、制热水泵、电子风扇、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室内加热器、室内冷却器、鼓风机、室内冷却器入口温度传感器、五通阀一、五通阀二、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组成空调制冷采暖系统;电动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水冷冷凝器、储液罐、电子膨胀阀二、电池冷却器二、电池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二、制热水泵、电子风扇、散热器一、散热器二、液体加热器、室内加热器、五通阀一、五通阀二、水水换热器、电池水泵、电池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电机水泵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组成电池回路温控系统;电子风扇、散热器一、五通阀二、电机水泵和电机水泵出口温度传感器组成电驱回路冷却系统。
CN202322467806.9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220742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7806.9U CN22074264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7806.9U CN22074264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644U true CN220742644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7806.9U Active CN22074264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651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US20230158856A1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CN21128056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1251832B (zh)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1279580A (zh) 燃料电池车用余热热泵空调系统
CN113173050B (zh) 热管理系统
CN104279800A (zh)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1251802A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251813B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251809B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251814B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0816206A (zh) 一种带闪发器的具有并联回路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CN117246105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7496426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1266074A (zh) 高效节能环保型热泵空调热水器
CN113511043B (zh) 一种双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771583B (zh) 一种含中间换热器的集成动力电池热管理的热泵空调系统
CN22074264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CN113173049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3263889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5489262A (zh) 一种间接式多层级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32318U (zh) 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与电池管理系统
CN112693363A (zh) 一种纯电动卡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2009197A (zh)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6278612B (zh) 一种带有除霜功能的纯电动汽车热泵型一体化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