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5819U -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5819U
CN220465819U CN202321887646.7U CN202321887646U CN220465819U CN 220465819 U CN220465819 U CN 220465819U CN 202321887646 U CN202321887646 U CN 202321887646U CN 220465819 U CN220465819 U CN 220465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lens module
heat dissipation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76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波
于伟勇
陈保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el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l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l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l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76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5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5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5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包括:外壳体,开设于外壳体上的散热网孔,以及固定于外壳体内的镜头模组件;外壳体内部为镜头模组件的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并固定镜头模组件,镜头模组件用于采集图像;安装空间经散热网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用于对镜头模组件实现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应的进风网孔以及出风网孔,形成贯穿于外壳体内部的散热通道,内部器件采用自然通风实现通风散热功能,并采用对流通风方式,在高温恶劣的条件下使用时,降低了机子因高温环境导致的损坏故障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散热风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可以避免机子因工作温度过而导致的故障问题,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轻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卫星定位系统的成熟,电子与无线电控制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的出现,无人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可搭载不同的载荷以发挥不同作用,例如,无人机搭载抛投装置即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架线,救援,警用,消防,活动横条悬挂中。
针对抛投器内部机子在工作时,控制板原器件有产生热量,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时,容易导致故障问题。若温度过高,会损坏机器,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以解决抛投器散热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包括:
外壳体,开设于外壳体上的散热网孔,以及固定于外壳体内的镜头模组件;
外壳体内部为镜头模组件的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并固定镜头模组件,镜头模组件用于采集图像;
安装空间经散热网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用于对镜头模组件实现散热。
其中,散热网孔包括至少一进风网孔和至少一出风网孔;
进风网孔、安装空间与出风网孔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镜头模组件位于散热通道的路径上;进风网孔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以对位于散热通道中的镜头模组件进行散热,出风网孔用于将吸热升温后的空气排出至外部。
具体地,进风网孔和出风网孔分别开设于外壳体不同的侧壁上,设有进风网孔的侧壁与设有出风网孔的侧壁相对设置,散热通道中的空气沿进风网孔朝向出风网孔方向流动。
具体地,进风网孔和出风网孔开设于外壳体同一的侧壁上,进风网孔高于出风网孔的设置高度,散热通道中的空气沿进风网孔朝向出风网孔方向流动。
进一步优选地,还设有散热支架和散热风扇;
散热支架固定安装于镜头模组件的顶部,散热风扇安装于散热支架上,用于加快散热通道中空气流通的速度。
其中,散热风扇的底部朝向镜头模组件,散热通道中的空气依次经进风网孔、镜头模组件、散热风扇后从出风网孔排出。
具体地,散热支架为铝散热支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应的进风网孔以及出风网孔,形成贯穿于外壳体内部的散热通道,内部器件采用自然通风实现通风散热功能,并采用对流通风方式,在高温恶劣的条件下使用时,降低了机子因高温环境导致的损坏故障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散热风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可以避免机子因工作温度过而导致的故障问题,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体;2:镜头模组件;3:进风网孔;4:出风网孔;5:散热支架;6: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
参看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主体为外壳体1,外壳体1呈方体结构。外壳体1内部为镜头模组件2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工作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单元为镜头模组件2,镜头模组件2可以用于采集图像,但其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外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网孔,安装空间经散热网孔与外部空间相互连通,从而对镜头模组件2实现散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网孔包括至少一进风网孔3和至少一出风网孔4,进风网孔3、安装空间与出风网孔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镜头模组件2则位于散热通道的路径上。外部较冷的空气被进风网孔3所吸入,从而流经散热通道,从而对位于散热通道中的镜头模组件2进行散热,吸热升温后,较热的空气被出风网孔4所排出至外部。
下列对散热网孔的布置进行说明,其一,进风网孔3和出风网孔4分别开设于外壳体1不同的侧壁上,且进风网孔3和出风网孔4设置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一致。将设有进风网孔3的侧壁命名为前侧壁,将设有出风网孔4的侧壁命名为后侧壁,则前侧壁与后侧壁相对设置。空气从进风网孔3进入,然后沿着散热通道的方向向出风网孔4流动,空气行进过程中对镜头模组件2实现散热,最后从出风网孔4排出。
其二,进风网孔3和出风网孔4均开设于外壳体1同一侧壁上,进风网孔3高于出风网孔4的高度设置。空气会从进风网孔3进入,然后沿着散热通道的向下流动,空气行进过程中对镜头模组件2实现散热,最后从出风网孔4排出。
较优地,为了进一步提供散热效率,本实施例还设有散热支架5和散热风扇6。散热支架5固定安装于镜头模组件2的顶部,用于安装散热风扇6,具体地,散热支架5为铝制散热支架5。
散热风扇6的底端朝向镜头模组件2,散热通道中的空气依次经进风网孔3、镜头模组件2、散热风扇6后从出风网孔4排出。具体为,空气被进风网孔3吸入,进入外壳体1内后往散热风扇6移动,空气移动过程中经过镜头模组件2为其实现散热。然后,由于散热风扇6采用涡流风扇,空气从散热风扇6的顶面和底面实现进风,然后从散热风扇6的侧面出风。从散热风扇6出来的空气经出风网孔4排出。上述散热风扇6的设置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散热网孔的不同设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开设于所述外壳体上的散热网孔,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的镜头模组件;
所述外壳体内部为所述镜头模组件的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并固定所述镜头模组件,所述镜头模组件用于采集图像;
所述安装空间经所述散热网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用于对所述镜头模组件实现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孔包括至少一进风网孔和至少一出风网孔;
所述进风网孔、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出风网孔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镜头模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的路径上;所述进风网孔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以对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的所述镜头模组件进行散热,所述出风网孔用于将吸热升温后的空气排出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孔和所述出风网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外壳体不同的侧壁上,设有所述进风网孔的侧壁与设有所述出风网孔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通道中的空气沿所述进风网孔朝向所述出风网孔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孔和所述出风网孔开设于所述外壳体同一的侧壁上,所述进风网孔高于所述出风网孔的设置高度,所述散热通道中的空气沿所述进风网孔朝向所述出风网孔方向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散热支架和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镜头模组件的顶部,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架上,用于加快所述散热通道中空气流通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朝向所述镜头模组件,所述散热通道中的空气依次经所述进风网孔、所述镜头模组件、所述散热风扇后从所述出风网孔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为铝散热支架。
CN202321887646.7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Active CN220465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7646.7U CN22046581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7646.7U CN22046581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5819U true CN220465819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7646.7U Active CN22046581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5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CN220465819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红外可视抛投器
CN108882614B (zh) 无人飞行器风路散热系统
CN102900629A (zh) 一种独立于机舱外的风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14852386U (zh) 一种无人机电池管理系统的远程控制箱
CN211011643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6310500U (zh) 一种集成激光发生器及其散热装置的拍摄系统
CN210174573U (zh)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电器系统总成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10983243U (zh) 一种新型pxi机箱
CN219228271U (zh) 一种电箱散热结构
CN219698319U (zh) 一种环境控制器
CN21243077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机场检修灯灯座
CN220858276U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物联网的物联网关
CN218882442U (zh)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及机舱环境的散热装置
CN108518320A (zh) 变流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8388450U (zh)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节能装置
CN212259652U (zh)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tr组件装置
CN219346648U (zh) 空调器
CN219162524U (zh) 一种风道结构优良的监控摄像机
CN211830424U (zh) 一种消防风机的电机散热机构
CN210270780U (zh) 一种用于车载式lrm机箱的集成式风冷装置
CN215421464U (zh) 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的光电通信箱
CN216834305U (zh) 一种无人机用散热壳体
CN219570372U (zh) 高温消防排烟风机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