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4257U -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54257U CN220454257U CN202320725260.XU CN202320725260U CN220454257U CN 220454257 U CN220454257 U CN 220454257U CN 202320725260 U CN202320725260 U CN 202320725260U CN 220454257 U CN220454257 U CN 220454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ipe
- negative pressure
- assembly
- type carb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0 carb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设置有用于与支管焙烧炉火道连通的支管、汇总管、用于提供负压的引风组件以及排气管;上述支管的出风口与汇总管的入风口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的一端与汇总管的出风口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该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通过用负压冷却装置提高了冷却速率,快速的降低了出炉温度,同时由于采用负压的方式避免了氧气与炭素焙烧品的接触,减少了产品氧化的风险,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制品焙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炭素类制品如铝用预焙阳极、铝用预焙阴极、炭电极、石墨电极、石墨坩埚等,在生产过程中,焙烧环节是影响炭素焙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也是制约生产效率的很重要的一环,焙烧加热升温段必须严格按照焙烧曲线执行时间很难进行再次优化降低,而焙烧后的冷却环节同样也占据整个生产时间中的极大时间比值,因此如何快速使得炭素焙烧品降温出炉是生产企业都非常重视以及亟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降温方式为自然冷却降温和强制鼓风式热交换降温,其中自然冷却降温为利用环式炭素焙烧炉火道上方设置的通风口进行散热,具体为利用由两个不同的通风口处的火道之间的温度差形成空气对流,使得火道内的热空气实现在一边进一边出进而实现自然对流的热交换,并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强制鼓风式热交换降温,具体为将火道里面的热量通过鼓风机内产生的冷风强制吹入火道内,降低火道温度;其中自然冷却式降温存在时间过长的缺陷,强制鼓风式热交换降温由于火道本身存在较高的热空气风阻,会导致鼓风风压过大的部位的冷空气穿过火道墙进入料箱,造成料箱内的填充料燃烧,烧损填充料,氧化炭素焙烧品使得良品率降低,如专利CN201858896U中介绍的就是针对的利用鼓风式降温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改善的方案。
具体包含了一种焙烧炉冷却火道供氧装置,包括混流鼓风机(3)、消音装置(2)、螺旋主气管(1)和分流装置(5),所述螺旋主气管(1)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在螺旋主气管(1)上设有复数个分流装置(5),所述分流装置(5)分别联通火道;在螺旋主气管(1)的开口端通过消音装置(2)连接混流鼓风机(3)。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该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提高了冷却速率,快速的降低了出炉温度,同时由于采用负压的方式避免了料箱内的填充料、炭素焙烧品与氧气的接触,不会引起填充料自燃,减少了产品氧化的风险,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设置有支管、汇总管、引风组件以及排气管;其中上述引风组件用于提供负压;连接时候,支管的入风口用于与环式炭素焙烧炉的火道连通,支管的出风口与汇总管的进风口连接,汇总管的出风口与引风组件的负压端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的正压端与排气管的进风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支管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汇总管的入风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其中,上述还设置有风量调节组件,风量调节组件固定装配于支管。
其中,上述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环式炭素焙烧炉温度的温度测量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测量组件与温度控制组件分别装配于引风组件,温度测量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组件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温度控制组件的控制端与风量调节组件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温度测量组件的探测端装配于排气管的出风端、汇总管的进风口、汇总管的出风口、汇总管、支管的入风口、引风组件的负压端或引风组件的正压端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温度测量组件设置有一组或多组。
其中,优选的上述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装配于排气管的出风端。
其中,另一优选的还设置有热空气排出冷却管,热空气排出冷却管装配于排气管的出风端,热空气排出冷却管设置有金属滤网、水流冷却管以及装配壳,装配壳固定装配于排气管的出风端,水流冷却管、金属滤网分别固定装配于装配壳内,且金属滤网设置于排气管的出风端风口处,金属滤网与水流冷却管固定连接,且水流冷却管设置于排气管的出风端风口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设置有用于与支管焙烧炉火道连通的支管、汇总管、用于提供负压的引风组件以及排气管;其中支管的出风口与汇总管的入风口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的一端与汇总管的出风口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本装置的支管与焙烧炉的火道连通,同时启动引风组件进行提供负压,负压依次通过汇总管、支管将焙烧炉的火道内部的高温气体带出,同时通过该装置的排气管排出。该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冷却速率,快速的降低出炉温度,同时由于采用负压的方式避免氧气与焙烧炉料箱内的填充料和炭素焙烧品的接触,减少了产品氧化的风险,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2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的实施例4热空气排出冷却管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
支管100、汇总管200、引风组件300、排气管400、
风量调节组件500、温度测量组件601、温度控制组件602;
热空气排出冷却管700、金属滤网701、水流冷却管702、装配壳703;热交换装置8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支管100、汇总管200、引风组件300以及排气管400;其中上述引风组件300用于提供负压;连接时候,支管100的入风口用于与环式炭素焙烧炉的火道连通,支管100的出风口与汇总管200的进风口连接,汇总管200的出风口与引风组件300的负压端固定连通,引风组件300的正压端与排气管400的进风端固定连接。
使用时支管100与焙烧炉的火道连通,同时启动引风组件300进行提供负压,负压依次通过汇总管200、支管100将焙烧炉的火道内部的高温气体带出,同时通过排气管400排出。
其中,上述支管100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汇总管200的入风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支管100根据焙烧炉的型号,设置有7组,7组支管100依次分别插入焙烧炉的7个火道内,7组支管100的出风口分别与对应的汇总管200的入风口固定连通。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焙烧炉的火道数量和具体使用需求进行适当调节支管100的数量,如设置有1组支管100或2组支管100或3组支管100或4组支管100。
比如1条火道对应设置有1组专门使用的支管100,或每间隔一条火道或两条火道或间隔三条火道使用一组支管100。
其中,上述7组支管100的出风口分别与汇总管200的入风口一一对应。在实际使用中考虑到引风组件300的使用功效也可以设置为多组支管100的出风口共同使用一个汇总管200的一个入风口,在本实施例中7组支管100的出风口分别依次一一对应汇总管200的7个入风口。
本实施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设置有支管、汇总管、引风组件以及排气管;其中支管的出风口与汇总管的入风口固定连通,引风组件用于提供负压,支管设置有7组,在使用时,7组支管的入风口分别依次一一对应于焙烧炉的7个火道连接,同时启动引风组件进行提供负压,负压依次通过汇总管的7个入风口、支管的7个入风口将焙烧炉的7个火道内部的高温气体带出,最后经过排气管排出。该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冷却速率,快速的降低出炉温度,同时由于采用负压的方式避免氧气与焙烧炉料箱内的填充料和炭素焙烧品的接触,减少了产品氧化的风险,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2。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进行负压冷却时,火道内的温度在急剧降低的时候,会引起相邻料箱内的填充料冷缩,进而料箱内的填充料会有一定的坍陷,当坍陷速率过大时,会将环式炭素焙烧炉上方的空气部分引入到料箱内的填充料内,可能造成填充料自燃氧化的风险,因此还需要合理控制负压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因此如图2所示,设置有风量调节组件500,风量调节组件500固定装配于支管100。风量调节组件500用于调节支管100的开口大小,达到控制风量的目的。
如图3所示,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环式炭素焙烧炉温度的温度测量组件601和温度控制组件602,温度测量组件601与温度控制组件602分别固定装配于引风组件300,温度测量组件601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组件602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温度控制组件602的控制端与风量调节组件500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其中上述,温度测量组件601的探测端装配于排气管400的出风端、汇总管200的进风口、汇总管200的出风口、汇总管200、支管100的入风口、引风组件300的负压端或引风组件300的正压端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测量组件601的探测端设置在引风组件300的负压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温度测量组件601的探测端可以设置在上述的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实际使用是温度测量组件601设置为热电偶测量器、半导体温度计、液晶显示温度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测量组件601设置为热电偶测量器。温度测量组件601作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具体结构就不再赘述。
在实际使用时候,风量调节组件500设置为开度控制阀或调节阀或变频器或电磁阀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风量调节组件500设置为开度控制阀,其中开度控制阀、调节阀、变频器、电磁阀作为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具体结构就不再赘述。
温度控制组件602根据温度测量组件601检测到的温度控制风量调节组件500的开口大小,进而达到合理控制负压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通过将温度控制组件602设置为本领域内的中控台,其中通过中控台可以实现降温调节火道温度的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对于需要降温的炉室,用支管100和需要降温的火道进行接通,同时将温度测量组件601的检测端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信息发送至中控台。接着在中控台输入合适的降温曲线,打开引风组件300进行负压抽气,同时根据温度测量组件601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及时调整风量调节组件500的阀门大小,使得各料箱产品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产品温度达到出炉要求后,引风组件300停止工作。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风量调节组件、温度测量组件以及温度控制组件能够根据环式炭素焙烧炉的温度大小控制支管的阀口大小,防止料箱内的填充料冷缩坍陷速度过快,避免引入空气,造成填充料的自燃和炭素焙烧品的氧化,进而更加精准的控制焙烧炉的温度。
实施例3。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800,热交换装置800装配于排气管400的出风端。热交换装置可以设置为干式热交换装置也可以设置为半导体热交换装置,在使用时,因为在冷却过程中,火道内的热空气为清洁空气且具有较高温度,因此通过增加热交换装置能进行余热利用。
热交换装置作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具体结构就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有热交换装置能够对环式炭素焙烧炉排出的热空气进行余热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并且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施例4。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3任意一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如图5所示,还设置有热空气排出冷却管700,热空气排出冷却管700装配于排气管400的出风口。通过设置有热空气排出冷却管700能够将热气进行过滤,降低对环境的热污染。
如图6所示,热空气排出冷却管700设置有金属滤网701、水流冷却管702以及装配壳703,装配壳703固定装配于排气管400的出风口,水流冷却管702、金属滤网701分别固定装配于装配壳703内,且金属滤网701设置于排气管400的出风口处,金属滤网701与水流冷却管702固定连接,且水流冷却管702设置于排气管400的出风口两侧。
使用时,装配壳对排出的废气进行笼罩,当焙烧炉内的热废气通过排气管的出风端排出后,先经过金属滤网进行过滤,同时通过水流冷却管进行温度冷却后排出,降低了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由于金属滤网具有导热性,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降温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支管、汇总管、引风组件以及排气管;所述引风组件用于提供负压,所述支管的入风口用于与环式炭素焙烧炉的火道连通,所述支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汇总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汇总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引风组件的负压端固定连通,所述引风组件的正压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风端固定连接;还设置有热空气排出冷却管,所述热空气排出冷却管装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所述汇总管的入风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风量调节组件,所述风量调节组件固定装配于所述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环式炭素焙烧炉温度的温度测量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测量组件与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分别装配于所述引风组件,所述温度测量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组件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风量调节组件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组件的探测端装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所述汇总管的进风口、所述汇总管的出风口、所述汇总管、所述支管的入风口、所述引风组件的负压端或所述引风组件的正压端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组件设置有一组或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装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排出冷却管设置有金属滤网、水流冷却管以及装配壳,所述装配壳固定装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所述水流冷却管、所述金属滤网分别固定装配于所述装配壳内,且所述金属滤网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风口处,所述金属滤网与所述水流冷却管固定连接,且所述水流冷却管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风口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25260.XU CN220454257U (zh) | 2023-04-05 | 2023-04-05 |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25260.XU CN220454257U (zh) | 2023-04-05 | 2023-04-05 |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54257U true CN220454257U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4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25260.XU Active CN220454257U (zh) | 2023-04-05 | 2023-04-05 |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54257U (zh) |
-
2023
- 2023-04-05 CN CN202320725260.XU patent/CN2204542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27667U (zh) | 一种双炉膛管式加热炉烘炉 | |
CN210179904U (zh) | 一种直接输出热风的蓄热型电加热装置 | |
CN112033138A (zh) | 一种双炉膛管式加热炉烘炉 | |
CN220454257U (zh) | 一种环式炭素焙烧炉用负压冷却装置 | |
CN112090379A (zh) | 一种加热炉烘炉温度控制方法 | |
CN202938632U (zh) | 一种节能芯棒预热炉供热装置 | |
CN110848974A (zh) | 一种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的控制设备 | |
CN201754022U (zh) | 直接加热烘干作业气流的加热装置 | |
CN205448274U (zh) | 一种带有氧传感器的全预混低氮纯铜锅炉 | |
CN211372753U (zh) | 一种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的控制设备 | |
CN211091553U (zh) | 一种二次热交换式隧道炉 | |
CN205690675U (zh) | 一种可调式组合换热器热风炉 | |
CN110447668A (zh) | 一种二次热交换式隧道炉 | |
CN206989465U (zh) | 高节能燃料锅炉 | |
CN220567928U (zh) | 一种锅炉换热装置以及使用该换热装置的锅炉 | |
CN220892314U (zh) | 一种换热器炉灶 | |
CN209735158U (zh) | 一种节能水循环系统 | |
CN217004906U (zh) | 双通道高效直热炉 | |
CN208349581U (zh) | 一种大功率热水炉 | |
CN221527264U (zh) | 小麦、水稻电烘干装置 | |
CN209295669U (zh) | 一种碳素焙烧装置 | |
CN218120207U (zh) | 用于燃气热水设备的热交换组件和燃气热水设备 | |
CN215952317U (zh) | 废气热能循环再利用装置 | |
CN212299418U (zh) | 一种热风炉装置 | |
CN208349583U (zh) | 一种冷凝换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