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9418U - 一种热风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9418U
CN212299418U CN202020187036.6U CN202020187036U CN212299418U CN 212299418 U CN212299418 U CN 212299418U CN 202020187036 U CN202020187036 U CN 202020187036U CN 212299418 U CN212299418 U CN 212299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avity
layer
communicated
blast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70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870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9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9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94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一组燃烧器、热交换盘管、风机和烟道;炉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火砖层、支撑层、气流层和隔热层,耐火砖层围合形成的空腔为燃烧室;一组燃烧器设于燃烧室的底部;热交换盘管盘设于燃烧室内;烟道设于炉体的顶部,烟道包括排烟管、换热鳍片和套壳;排烟管竖直设置并与燃烧室连通,排烟管外壁设有一组换热鳍片,套壳套设于排烟管外,套壳与排烟管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换热腔;风机的出风口与气流层连通,气流层与换热腔连通,换热腔与热交换盘管连通。该热风炉装置,结构合理紧凑,操作方便安全,燃料燃烧充分,热量传递高效且耗散较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合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风炉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热风炉在国内许多行业开始广泛应用。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按照燃料种类可以分为燃煤炉、燃油炉、燃气炉、生物质炉等,按照传热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式热风炉和间接式热风炉。其中,间接式热风炉因出风纯净无污染等优点而广泛应用,能够适用于不允许被污染的干燥物料和热敏性干燥物料。
但是,间接式热风炉由于采用换热器以间接传热的方式提供热量,传热效率偏低、热量耗散偏高、结构复杂且不紧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现有的间接式热风炉还存在燃烧不充分,污染物排放偏高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燃料燃烧充分,热量传递高效,热量耗散可控的间接式热风炉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炉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一组燃烧器、热交换盘管、风机和烟道;炉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火砖层、支撑层、气流层和隔热层,耐火砖层围合形成的空腔为燃烧室;其中支撑层作为炉体的骨架起到结构支撑作用,耐火砖层依附于支撑层内起到耐高温和隔热作用,气流层用于对冷风进行初步预热并减少热量耗散,隔热层内填充隔热棉或隔热瓦等隔热材料,进一步减少热量耗散并保护操作人员不被烫伤。一组燃烧器设于燃烧室的底部;热交换盘管盘设于燃烧室内;烟道设于炉体的顶部,烟道包括排烟管、换热鳍片和套壳;排烟管竖直设置并与燃烧室连通,排烟管外壁设有一组换热鳍片,套壳套设于排烟管外,套壳与排烟管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换热腔;风机的出风口与气流层连通,气流层与换热腔连通,换热腔与热交换盘管连通。
该热风炉装置供热时,冷风由风机送入气流层经初步加热后流入换热腔,冷风在换热腔内被换热鳍片进一步加热后流入热交换盘管,在热交换盘管内充分加热后流出。在燃烧室内,热源由一组燃烧器提供,燃烧产生的废气经烟道排除。整个过程中,冷风不与热源发生物质交换,因此可以保证不被污染;燃烧产生的废气流经烟道排出过程中,有一部分废热得到回收利用;燃烧室内的高温受到耐火砖层、支撑层、气流层和隔热层的层层阻隔,热量耗散得以有效控制,并且气流层内由于有冷风不断流入并带走热量,因此可以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进一步抑制了热量的耗散。
优选地,上述的热风炉装置,热交换盘管的入口在上出口在下,入口位于炉体的顶部,出口位于炉体的侧壁。
优选地,上述的热风炉装置,燃烧器为燃气燃烧器,喷口朝上。燃气燃烧器具有燃烧安全稳定,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的多方面的优点。
优选地,上述的热风炉装置,风机的出风口与气流层的底部连通。风机送出的冷风从气流层的底部向上流动,能够包围燃烧室的四周和顶部,有效防止热量耗散。另外,为了提高冷风在气流层内流动的均匀程度,可以在气流层底部设置多个气流入口。
优选地,上述的热风炉装置,气流层的顶部与换热腔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该设置可以保证气流在换热腔内自上而下流动,从而充分回收利用废气的余热。此外,连接管设于换热腔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上述的热风炉装置,套壳外还包裹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上述热风炉装置,风机的出风口处还设有除尘净化装置;除尘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除尘过滤网,除尘过滤网将壳体内的空腔分隔为网前腔和网后腔;冷风由风机送入网前腔,流经除尘过滤网后流入网后腔,并从网后腔流入气流层。设置除尘净化装置可以提高进气的洁净程度,防止气流层与换热腔内积灰而影响传热效果,从而显著延长该热风炉装置的维护保养周期。
进一步地,上述热风炉装置,还包括配气室,配气室设于热交换盘管的出口处,配气室与网后腔之间通过配气管连通,配气管上设有调节阀。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风机的运行功率和燃烧器的燃烧功率,可以调节输出热风的流量和温度。在此基础上,增设配气室和调节阀可以进一步对输出热风的流量和温度进行精细调节,有利于整套热风炉装置的运行和调节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上述热风炉装置,炉体底部还设有一组支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炉装置,结构合理紧凑,操作方便安全,燃料燃烧充分,热量传递高效且耗散较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合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热风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热风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燃烧器2、热交换盘管3、风机4、烟道5、除尘净化装置6、配气室7、支腿8、耐火砖层11、支撑层12、气流层13、隔热层14、燃烧室15、排烟管51、换热鳍片52、套壳53、换热腔54、保温层55、壳体61、除尘过滤网62、网前腔63、网后腔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1、一组燃烧器2、热交换盘管3、风机4和烟道5;炉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火砖层11、支撑层12、气流层13和隔热层14,耐火砖层11围合形成的空腔为燃烧室15;一组燃烧器2设于燃烧室15的底部;热交换盘管3三维多层密集盘设于燃烧室15内,图中仅作示意;烟道5设于炉体1的顶部,烟道5包括排烟管51、换热鳍片52和套壳53;排烟管51竖直设置并与燃烧室15连通,排烟管51外壁设有一组换热鳍片52,套壳53套设于排烟管51外,套壳53与排烟管51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换热腔54;风机4的出风口与气流层13连通,气流层13与换热腔54连通,换热腔54与热交换盘管3连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热风炉装置,包括炉体1、一组燃烧器2、热交换盘管3、风机4和烟道5;炉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火砖层11、支撑层12、气流层13和隔热层14,耐火砖层11围合形成的空腔为燃烧室15;一组燃烧器2设于燃烧室15的底部;热交换盘管3盘设于燃烧室15内;烟道5设于炉体1的顶部,烟道5包括排烟管51、换热鳍片52和套壳53;排烟管51竖直设置并与燃烧室15连通,排烟管51外壁设有一组换热鳍片52,套壳53套设于排烟管51外,套壳53与排烟管51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换热腔54;风机4的出风口与气流层13连通,气流层13与换热腔54连通,换热腔54与热交换盘管3连通。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盘管3的入口在上出口在下,入口位于炉体1的顶部,出口位于炉体1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2为燃气燃烧器,喷口朝上。
本实施例中,风机4的出风口与气流层的底部13连通。
本实施例中,气流层13的顶部与换热腔54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设于换热腔54内。
本实施例中,套壳53外还包裹有保温层55。
本实施例中,风机4的出风口处还设有除尘净化装置6;除尘净化装置6包括壳体61和设于壳体61内的除尘过滤网62,除尘过滤网62将壳体61内的空腔分隔为网前腔63和网后腔64;冷风由风机4送入网前腔63,流经除尘过滤网62后流入网后腔64,并从网后腔64流入气流层13。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配气室7,配气室7设于热交换盘管3的出口处,配气室7与网后腔64之间通过配气管连通,配气管上设有调节阀。
本实施例中,炉体1底部还设有一组支腿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一组燃烧器(2)、热交换盘管(3)、风机(4)和烟道(5);所述炉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耐火砖层(11)、支撑层(12)、气流层(13)和隔热层(14),所述耐火砖层(11)围合形成的空腔为燃烧室(15);一组所述燃烧器(2)设于所述燃烧室(15)的底部;所述热交换盘管(3)盘设于所述燃烧室(15)内;所述烟道(5)设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所述烟道(5)包括排烟管(51)、换热鳍片(52)和套壳(53);所述排烟管(51)竖直设置并与所述燃烧室(15)连通,所述排烟管(51)外壁设有一组换热鳍片(52),所述套壳(53)套设于所述排烟管(51)外,所述套壳(53)与所述排烟管(51)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换热腔(54);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与所述气流层(13)连通,所述气流层(13)与所述换热腔(54)连通,所述换热腔(54)与所述热交换盘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盘管(3)的入口在上出口在下,入口位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出口位于所述炉体(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为燃气燃烧器,喷口朝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与所述气流层(13)的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层(13)的顶部与所述换热腔(54)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换热腔(5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53)外还包裹有保温层(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处还设有除尘净化装置(6);所述除尘净化装置(6)包括壳体(61)和设于所述壳体(61)内的除尘过滤网(62),所述除尘过滤网(62)将所述壳体(61)内的空腔分隔为网前腔(63)和网后腔(64);冷风由所述风机(4)送入所述网前腔(63),流经所述除尘过滤网(62)后流入所述网后腔(64),并从所述网后腔(64)流入所述气流层(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气室(7),所述配气室(7)设于所述热交换盘管(3)的出口处,所述配气室(7)与所述网后腔(64)之间通过配气管连通,所述配气管上设有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底部还设有一组支腿(8)。
CN202020187036.6U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热风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9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7036.6U CN212299418U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热风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7036.6U CN212299418U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热风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9418U true CN21229941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703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9418U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热风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9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051A (zh) 余热回收利用炒炉
CN105570918A (zh) 一种节能锅炉
WO2010133010A1 (zh) 一种间断温区常压逆向加热方法及其装置
CN212299418U (zh) 一种热风炉装置
CN200975836Y (zh) 新型干燥设备供热装置
CN210197696U (zh) 一种分体式热风炉
KR20100073732A (ko) 가열로의 배열회수용 열교환 시스템
CN212157665U (zh) 导热油循环介质燃气模块炉
CN217818029U (zh) 一种直立型天然气燃烧机直燃式热风炉
CN217541526U (zh) 一种带有回燃室的热风炉结构
CN112179138A (zh) 一种高效低nox排放多孔介质燃烧加热炉
CN201059859Y (zh) 燃废气集中供热装置
CN101021358B (zh) 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CN2700772Y (zh) 间接换热高温高效热风炉
CN212657698U (zh) 一种智能安全的沸腾炉
CN2092063U (zh) 高效卧式燃煤热风炉
CN2505769Y (zh) 间接加热热风炉
CN215175186U (zh) 氧化还原反应炉高温烟气换热系统
CN220489668U (zh) 一种高效热能烘干机
CN219607101U (zh) 一种焚烧炉壳体保护及热量回收一体化结构
CN203718858U (zh) 余热回收利用炒炉
CN213657505U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窑炉
JP3218482U (ja) 多段階式ボイラ熱交換装置
CN218210078U (zh) 加热装置
CN209623382U (zh) 一种节能高效型烧结、球团烟气脱硝用补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