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9511U -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9511U
CN220439511U CN202321528423.1U CN202321528423U CN220439511U CN 220439511 U CN220439511 U CN 220439511U CN 202321528423 U CN202321528423 U CN 202321528423U CN 220439511 U CN220439511 U CN 220439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pole circuit
housing
bracke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84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
郭顺风
樊瑞
项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Electr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Electr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Electric Ltd filed Critical Eaton Electric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84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9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单极断路器包括:外壳;手柄,可枢转地设于外壳;操动机构,设于外壳内并包括:支架,固定至外壳;连杆,可运动地设于外壳并能由手柄驱动;锁扣,可枢转地设于支架并能相对于连杆运动;跳扣,可枢转地设于支架并具有与锁扣锁合以限制锁扣枢转的第一状态和与锁扣分离的第二状态;闩锁,可运动地设于外壳并能由连杆驱动;触头机构,包括:静触头,固定至外壳并包括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二静触头部;动触头,可枢转地设于支架并能由闩锁驱动,并包括串联的第一动触头部和第二动触头部,第一动触头部和第二动触头部能分别与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二静触头部接合或分离;灭弧机构,对应于触头机构设于外壳。

Description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Circuit Breaker,简称CB),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接通或断开回路,也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或过载等故障时及时切断回路,从而有效的保护回路中的电气设施。
一直以来,关于如何改善断路器的结构使其更加紧凑,以及提高断路器的性能(例如分断能力、灭弧能力等),都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至少能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单极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改进的单极断路器的断路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极断路器,包括:外壳;手柄,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操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包括:支架,固定至所述外壳内;连杆,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能由所述手柄驱动;锁扣,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并能相对于所述连杆运动;跳扣,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并具有与所述锁扣锁合以限制所述锁扣枢转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锁扣分离的第二状态;闩锁,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能由所述连杆驱动;触头机构,包括:静触头,固定至所述外壳内并包括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二静触头部;动触头,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并能由所述闩锁驱动,所述动触头包括串联的第一动触头部和第二动触头部,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部能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部接合或分离,而所述第二动触头部能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部接合或分离;灭弧机构,对应于所述触头机构安装至所述外壳内。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单极断路器内布置有两个断点,且两个断点采用串联的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触头开距。操动机构可以基本上沿单极断路器的长度方向布置,例如锁扣和闩锁大致沿单极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成条状延伸,跳扣沿单极断路器的长度方向布置在锁扣的远离静触头的一侧。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压缩单极断路器的高度,同时不会增加单极断路器的长度,使得单极断路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阻尼,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所述阻尼被构造成在第一合闸阶段阻碍连杆的运动并在第二合闸阶段被沿合闸方向枢转的手柄推动而枢转;阻尼弹簧,向所述阻尼施加使其复位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极断路器包括:支撑轴,相对于所述支架可枢转地布置,其中所述手柄可枢转地接合于所述支撑轴;储能弹簧,抵接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手柄之间;手柄弹簧,向所述手柄施加使其沿分闸方向运动的力;其中,所述连杆接合至所述支撑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具有滑槽,所述连杆具有接合至所述支撑轴的第一支腿和插接在所述滑槽中并能够沿所述滑槽运动的第二支腿,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搭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动机构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支架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闩锁与所述动触头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并枢转连接至所述闩锁;触头弹簧,抵接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动触头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支架之间连接有分闸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极断路器包括过载分闸机构,所述过载分闸机构可变形以驱动所述跳扣向所述第二状态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极断路器包括短路分闸机构,所述短路分闸机构包括:电磁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包括对应于所述动触头布置的可运动的分闸杆;摇杆,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并能被所述分闸杆驱动以推动所述跳扣向所述第二状态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灭弧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对应于所述第一静触头部和所述第二静触头部各设有一组灭弧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其由多个单极断路器串联而成,其中每个单极断路器为前述任一种的单极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由四个单极断路器串联组成的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图1所示的断路器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单极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单极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内部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从另一侧看过去的内部结构三维示意图,示出了与图5不同的视角;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与图8不同的视角;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支架被省去;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手柄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阻尼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锁扣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连杆和搭扣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极断路器的电磁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单极断路器;1、外壳;2、手柄;21、凸起;22、手柄弹簧;
23、储能弹簧;24、底部;25、顶部;3、操动机构;30、支架;
301、第一支板;303、第一悬臂;302、第二支板;304、第二悬
臂;305、止挡臂;306、第三悬臂;31、支撑轴;311、接合突起;
32、连杆;321、第一支腿;322、第二支腿;323、搭扣;33、阻
尼;331、第一挡槽;332、第二挡槽;333、止挡部;334、阻尼
弹簧;335、通孔;34、锁扣;341、滑槽;342、通孔;343、凸
台;344、凸出部;345、锁板;346、销轴;35、跳扣;351、第
一止挡凸起;352、第二止挡凸起;353、销轴;354、跳扣弹簧;
355、安装凸起;36、闩锁;361、销轴;362、容纳槽;37、传动
机构;371、传动件;372、触头弹簧;373、销轴;374、安装臂;
38、分闸弹簧;39、指示件;391、分闸指示部;392、合闸指示
部;393、定位臂;41、第一接线端子;42、第二接线端子;5、
动触头;51、第一动触头部;52、第二动触头部;53、支座;6、
静触头;61、第一静触头部;62、第二静触头部;7、短路分闸机
构;71、电磁机构;711、套筒;712、线圈;713、分闸杆;714、
磁轭;715、衔铁;716、复位弹簧;72、摇杆;721、销轴;8、
过载分闸机构;81、导线;9、灭弧机构;91、灭弧栅片;92、增
磁块;93、产气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单极断路器及由多个单极断路器串联而成的断路器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图1示出了由四个单极断路器100组成的断路器(例如微型断路器),其中该断路器采用四极串联模式。图2A和图2B示出了该四极串联的断路器的两种电路图。
组成断路器的四个单极断路器100的结构是相同的,在此以其中一个单极断路器100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3至图10示出了单极断路器100的示例。如图3所示,单极断路器100包括外壳1和安装至外壳1的手柄2、操动机构3、触头机构、分闸机构和灭弧机构9。外壳1由两个半壳体组成,这两个半壳体围设出了安装其他器件的内部空间。
首先参考图7,单极断路器100的外壳1内布置有双断点,通过将双断点串联,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触头开距。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41连接至静触头6中的第一静触头部61,而静触头61中的第二静触头部62与第一静触头部61分开布置。动触头5可枢转地安装在外壳1内并具有串联的第一动触头部51和第二动触头部52,其中第一动触头部51能够与第一静触头部61接合,而第二动触头部52能够与第二静触头部62接合。第二静触头部62连接至短路分闸机构7,而短路分闸机构7连接至第二接线端子42。此外,过载分闸机构8通过导线81连接至第二接线端子42。由此,单极断路器100可以被接入回路中。
手柄2可枢转地安装至外壳1并驱动连接至操动机构3。通过手柄2的枢转,驱动操动机构3动作,从而推动触头机构的动触头靠近静触头并合闸,或者将动触头从静触头拉开并分闸。
如图5至图6、图8、图10至图11详细示出,操动机构3的支架30固定在外壳1内。支架30包括相对并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板301和第二支板30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外壳1内壁形成固定销,并在第一支板301和第二支板302各自形成通孔,通过将固定销插接到对应的通孔中,将第一支板301和第二支板302固定至外壳1。手柄2套接于支撑轴31,手柄2的底部24可转动地包围支撑轴31,手柄2的顶部25成板状从外壳1伸出供手动操作,由此,手柄2可以绕支撑轴31转动。支撑轴31套接至连接在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之间的销轴上并可以绕该销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储能弹簧23围绕支撑轴31布置并且一个支脚插接至支撑轴31,另一个支脚插接至手柄2,借此,储能弹簧23被抵压在支撑轴31与手柄2之间。
图8示出了沿轴向并列布置的两个支撑轴31和两个储能弹簧23,其中两个储能弹簧23各自的一个支脚插接至相应的支撑轴31,而两个储能弹簧23各自的另一个支脚都插接至同一的手柄2。通过穿设于两个支撑轴31中的铆钉将两个支撑轴31连接在一起,而铆钉套接于连接在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之间的销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轴31和储能弹簧2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加或减少,例如支撑轴31和储能弹簧23减少至各1个,或者在一个支撑轴上布置两个储能弹簧,其中两个储能弹簧各自的一个支脚插接至同一的支撑轴,而两个储能弹簧各自的另一个支脚都插接至同一的手柄。手柄弹簧22套接在支撑轴31上,其一个支脚抵靠至从该支撑轴31伸出的储能弹簧23的端部,另一个支脚抵靠至从第一支板301伸出的第一悬臂303。由此,手柄弹簧22被抵压在第一支板301与储能弹簧23之间,并始终向手柄2施加使其向分闸方向转动的力。
操动机构3的连杆32接合至支撑轴31并能随支撑轴31的枢转而运动。如图8至图10和图14所示,支撑轴31形成有凸伸出的接合突起311,连杆32的第一支腿321穿设在接合突起311中,第二支腿322与第一支腿321之间形成间隔,并在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22之间连接有搭扣32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腿321与第二支腿322是平行的。当支撑轴31枢转时,第一支腿321随之绕支撑轴31的中心轴线转动,并借助搭扣232推动第二支腿322同步运动。
连杆32的第二支腿322插接在锁扣34的滑槽341中并能够沿该滑槽341运动。图13示出了锁扣34的一个示例。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锁扣34包括相对布置的一对锁板345,每个锁板345都形成有滑槽341,且两个锁板345的滑槽341构型相同。搭扣323可以布置在两个锁板345之间,使结构更加紧凑。锁扣34整体成长条状,且基本上沿单极断路器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滑槽341沿锁扣34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大致分为成角度接合的两个部段,其中相对比较靠近支撑轴31的第一个部段沿远离支撑轴31的方向略微向上倾斜延伸,而相对比较远离支撑轴31的第二个部段沿远离支撑轴31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由此,连杆31的第二支腿322在滑槽341中的运动是沿远离支撑轴31的方向斜向上运动,随后向下落入滑槽341的第二个部段中。锁扣34还形成有用于穿设销轴346的通孔342,而销轴346连接在支架30的第一支板301和第二支板302之间。
锁扣34在单极断路器100的合闸状态下与跳扣35锁合在一起,不能绕销轴346转动。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支架30的第一支板301和第二支板302之间连接有销轴353,而跳扣35套接在销轴353上并能绕销轴353转动。在跳扣35枢转至处于第一状态时,将与锁扣34锁合在一起并限制锁扣34绕销轴346的枢转,从而使单极断路器100保持在合闸状态。而在跳扣35枢转至第二状态时,将与锁扣34分离并允许锁扣34绕销轴346的枢转,从而单极断路器100可以分闸。为了实现锁扣34与跳扣35的锁合,在锁扣34上形成有凸台343,而跳扣35形成有适于容纳该凸台343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在第一状态下,锁扣34的凸台343插入跳扣35的凹槽中,而在第二状态下,锁扣34的凸台343从跳扣35的凹槽中脱出。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里也可以在锁扣上形成凹槽,并在跳扣上形成凸台。跳扣35上还形成有安装凸起355,并且第二支板302形成有第二悬臂304,用于将跳扣35保持在第一状态的跳扣弹簧354连接在安装凸起355与第二悬臂304之间。
操动机构3的闩锁36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连杆23的第二支腿322,而闩锁36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销轴361,该销轴361在外壳1中可在闩锁36的驱动下运动。闩锁36成长杆状并基本上沿单机断路器100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闩锁36与触头机构的动触头5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37。如图5至图6和图8至图10所示,传动机构37包括传动件371和触头弹簧372。传动件371安装至销轴373并可以绕销轴373枢转,而销轴373连接在支架30的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之间。传动件371还可枢转地连接至销轴361。借此,闩锁36的运动可以驱动传动件371绕销轴373枢转。触头弹簧372也套接在销轴373上,且一个支脚抵靠至传动件371,另一个支脚抵靠至动触头5,且两个支脚的抵靠点位于销轴373的相对两侧。由此,触头弹簧372被抵压在传动件371与动触头5之间。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动触头5通过支座53可枢转地安装至销轴373。
安装有锁扣34的销轴346上还枢转安装有阻尼33。如图12所示,阻尼33形成有用于穿设销轴346的通孔335。阻尼33的面向连杆32的一侧形成有靠下的第一挡槽331和靠上的第二挡槽332,它们将在单极断路器100的合闸期间分别与连杆32和手柄2配合,实现单极断路器100的两段式快速合闸,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阻尼弹簧334安装在阻尼33上,其中一个支脚抵靠至第二支板302的第三悬臂306,另一个支脚抵靠至阻尼,由此,阻尼弹簧344向阻尼34施加使其复位的偏压力。在阻尼弹簧344的偏压下,阻尼34能够抵抗连杆322在合闸期间的运动。为了防止阻尼34在阻尼弹簧344的偏压下过渡偏转,第二支板302还形成有止挡臂305,其与阻尼33的凸伸出的止挡部333形成止挡配合。
下面结合图8至图10,对通过手柄2操作操动机构3进行合闸和分闸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8至图10示出的是单极断路器100的分闸状态。出于合闸的目的,将手柄2沿合闸方向进行旋转,例如以图8所示方位为基准,进行顺时针旋转。通过储能弹簧23,手柄2的旋转转化为支撑轴31的旋转,并进一步推动连杆32的第二支腿322沿锁扣34的滑槽341运动并远离支撑轴31。此时由于锁扣34与跳扣35锁合,连杆32的运动不会造成锁扣34绕销轴346的枢转,锁扣34在连杆32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外壳1保持静止。还是参考图8,连杆32的第二支腿322的运动带动了闩锁36沿远离支撑轴31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传动件371绕销轴373逆时针枢转。在传动件371的作用下,触头弹簧372驱动动触头5绕销轴373逆时针运动从而与静触头6接合。
在合闸期间,在动触头5开始旋转并靠近静触头6,但尚未接触静触头6的过程中,连杆32的第二支腿322在运动一段时间后会被阻尼33的第一挡槽331所阻挡,在阻尼弹簧334的偏压下,连杆32暂时停止运动。这期间动触头5运动至接近静触头6但仍与静触头6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在连杆32暂时停止运动并将支撑轴31暂时卡住时,手柄2仍可以绕支撑臂31沿合闸方向继续旋转,由此储能弹簧23受压开始蓄能。直到手柄2旋转至其凸起21(参考图11)碰触阻尼33的第二挡槽332,手柄2沿合闸方向的继续旋转将克服阻尼弹簧334的偏压力,由凸起21将阻尼33推开,连杆32和支撑轴31被释放。此时储能弹簧23积蓄的动能释放,动触头5由此以较快的速度迅速与静触头6接合,实现单极断路器100的两段式快速合闸。
单极断路器100的分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正常回路状态下通过手柄2手动分闸,以及在异常回路条件下通过分闸机构进行分闸,包括在短路状态下通过短路分闸机构7进行分闸,以及在电流过载状态下通过过载分闸机构8分闸。
通过手柄2手动分闸时,只需要沿与合闸方向相反的分闸方向旋转手柄2。手柄2的旋转通过储能弹簧23和支撑轴31带动连杆32同步运动。连杆32的第二支腿322沿着锁扣34的滑槽341被朝着支撑轴31的方向拉动,进而拉动闩锁36。闩锁36的运动驱动传动件371绕销轴373反向旋转,将动触头5从静触头6拉开。为了加快分闸速度,在支架30的第一支板301的第一悬臂303与从传动件371伸出的安装臂374之间连接有分闸弹簧38。在单极断路器100合闸期间以及分闸过程中,分闸弹簧38始终向传动件371施加拉力,进而拉动动触头5沿分闸方向快速运动。
过载分闸机构8安装在外壳1内并对应于跳扣35的第一止挡凸起351设置。过载分闸机构8能在回路电流过载时推动第一止挡凸起351,克服跳扣弹簧354的拉力而驱动跳扣35向第二状态枢转,完成与锁扣34的脱接。跳扣35向第二状态转动时,会触动锁扣34的凸出部344,使锁扣34被弹起并绕销轴346枢转。此时,手柄弹簧22能够驱动手柄2沿分闸方向枢转,进而重复与上述手动分闸相似的过程,实现单极断路器100的分闸。在一个实施例中,过载分闸机构8包括安装于外壳1内的双金片。在电路承载大量电流导致温度变化时,双金片产生变形从而推动第一止挡凸起351。
短路分闸机构7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对应于动触头5安装的电磁机构71和对应于跳扣35的第二止挡凸起352安装的摇杆72。参考图3至图4、图7和图15所示,电磁机构71的套筒711固定在外壳1内,线圈712绕设在套筒711上,其中线圈712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静触头62,而线圈71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端子42。分闸杆713沿轴向可运动地穿设在套筒711中,且两端从套筒711伸出。在套筒711内,磁轭714在靠近动触头5的一侧套设在分闸杆713上并相对于套筒711固定,而衔铁715在远离动触头5的一侧套设在分闸杆713上并能够相对于套筒711沿轴向运动。衔铁715与分闸杆713之间形成驱动配合。在分闸杆713与磁轭714之间抵接有复位弹簧716。摇杆72可枢转地安装至销轴721,而销轴721连接在支架30的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之间。在分闸杆713的远离动触头5伸出套筒711的端部,摇杆72与分闸杆713形成止挡配合。例如,摇杆72可以形成有凹部或通孔,分闸杆713从该凹部或通孔伸出并设有止挡凸缘,通过止挡凸缘可以带动摇杆72运动。
电磁机构71可以布置在静触头6的第一静触头部61与第二静触头部62之间且分闸杆713可以从第一静触头部61和第二静触头部62之间朝向动触头5的方向伸出。一旦发生短路情况,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力将驱使衔铁714运动靠近磁轭714,从而驱动分闸杆713运动撞开动触头5。而分闸杆713沿靠近动触头5方向的运动会驱动摇杆72绕销轴721枢转,通过摇杆72推动跳扣35的第二止挡凸起352,克服跳扣弹簧354的拉力而驱动跳扣35向第二状态枢转,完成与锁扣34的脱接。跳扣35向第二状态转动时,会触动锁扣34的凸出部344,使锁扣34被弹起并绕销轴346枢转。此时,手柄弹簧22能够驱动手柄2沿分闸方向枢转,重复与上述手动分闸相似的过程,实现单极断路器100的分闸。
单极断路器100的分合闸状态可以通过指示件39向外界传递。外壳1形成有指示窗口,指示件39包括分闸指示部391和合闸指示部392。分闸指示部391和合闸指示部392能分别对准指示窗口。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分闸指示部391连接至合闸指示部392,而合闸指示部392绕固定于外壳1的枢轴可转动地设置。指示件39的分合闸指示状态切换可以由闩锁36驱动。例如,可以在闩锁36中形成容纳槽362,并将合闸指示部392的一部分嵌入容纳槽362中。由此,闩锁36的运动可以驱动合闸指示部392连同分闸指示部391枢转,分别使分闸指示部391或合闸指示部392对准指示窗口。分闸指示部391和合闸指示部392可分别以颜色进行区分,例如分闸指示部391涂有绿色涂层,而合闸指示部392涂有红色涂层。或者,分闸指示部391和合闸指示部392也可以通过文字来进行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件39,例如合闸指示部392,可以伸出有定位臂393,防止指示件39在枢转过程中侧翻。
在本实施例中,灭弧机构9可对应于每个断点布置一组灭弧栅片91,每组例如可以包括10片灭弧栅片91。此外,对应于每个断点,分别在各组灭弧栅片91上下两侧布置引弧片,从而形成对应于每个断点的引弧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灭弧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触头的相对两侧(例如在相对应的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一动触头部的相对两侧、在相对应的第二静触头部和第二动触头部相对两侧)、在每个引弧通道的相对两侧和每组灭弧栅片的相对两侧布置增磁块,并在每个触头的相对两侧(例如在相对应的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一动触头部的相对两侧、在相对应的第二静触头部和第二动触头部相对两侧)和每个引弧通道的相对两侧布置产气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手柄(2),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1);
操动机构(3),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并包括:
支架(30),固定至所述外壳(1)内;
连杆(32),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并能由所述手柄(2)驱动;
锁扣(34),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30)并能相对于所述连杆(32)运动;
跳扣(35),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30)并具有与所述锁扣(34)锁合以限制所述锁扣(34)枢转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锁扣(34)分离的第二状态;
闩锁(36),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并能由所述连杆(32)驱动;
触头机构,包括:
静触头(6),固定至所述外壳(1)内并包括第一静触头部(61)和第二静触头部(62);
动触头(5),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30)并能由所述闩锁(36)驱动,所述动触头(5)包括串联的第一动触头部(51)和第二动触头部(52),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部(51)能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部(61)接合或分离,而所述第二动触头部(52)能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部(62)接合或分离;
灭弧机构(9),对应于所述触头机构安装至所述外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3)还包括:
阻尼(33),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30),所述阻尼(33)被构造成在第一合闸阶段阻碍连杆(32)的运动并在第二合闸阶段被沿合闸方向枢转的手柄(2)推动而枢转;
阻尼弹簧(334),向所述阻尼(33)施加使其复位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断路器(100)包括:
支撑轴(31),相对于所述支架(30)可枢转地布置,其中所述手柄(2)可枢转地接合于所述支撑轴(31);
储能弹簧(23),抵接在所述支撑轴(31)与所述手柄(2)之间;
手柄弹簧(22),向所述手柄(2)施加使其沿分闸方向运动的力;
其中,所述连杆(32)接合至所述支撑轴(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4)具有滑槽(341),所述连杆(32)具有接合至所述支撑轴(31)的第一支腿(321)和插接在所述滑槽(341)中并能够沿所述滑槽(341)运动的第二支腿(322),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腿(321)与所述第二支腿(322)之间连接有搭扣(3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3)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支架(30)的传动机构(37),其中所述传动机构(37)连接在所述闩锁(36)与所述动触头(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7)包括:
传动件(371),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架(30)并枢转连接至所述闩锁(36);
触头弹簧(372),抵接在所述传动件(371)与所述动触头(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71)与所述支架(30)之间连接有分闸弹簧(3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断路器(100)包括过载分闸机构(8),所述过载分闸机构(8)可变形以驱动所述跳扣(35)向所述第二状态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断路器(100)包括短路分闸机构(7),所述短路分闸机构(7)包括:
电磁机构(71),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并包括对应于所述动触头(5)布置的可运动的分闸杆(713);
摇杆(72),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30)并能被所述分闸杆(713)驱动以推动所述跳扣(35)向所述第二状态枢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机构(9)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并对应于所述第一静触头部(61)和所述第二静触头部(62)各设有一组灭弧栅片(91)。
1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极断路器(100)串联而成,其中每个单极断路器(100)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断路器。
CN202321528423.1U 2023-06-15 2023-06-15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Active CN220439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8423.1U CN220439511U (zh) 2023-06-15 2023-06-15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8423.1U CN220439511U (zh) 2023-06-15 2023-06-15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9511U true CN220439511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8423.1U Active CN220439511U (zh) 2023-06-15 2023-06-15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9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3703B1 (en) High energy closing mechanism for circuit breakers
WO2017020816A1 (zh) 断路器储能操作机构
WO2017020817A1 (zh) 断路器脱扣机构
EP0918348A2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automatic catch to prevent rebound of blow open contact arm
CN111681928A (zh) 断路器
US6340925B1 (en)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tripping cam
CN220439511U (zh) 单极断路器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CN219106039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11681930A (zh) 断路器
CN218957657U (zh) 断路器的操作装置
US10522314B2 (en) Magnetic trip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CN210607151U (zh) 一种低压真空断路器脱扣装置
CN115602502A (zh) 断路器脱扣结构
CN201238017Y (zh) 一种断路器的简易操作机构
CN114220700A (zh) 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13539759A (zh) 断路器和具有该断路器的5g配电柜
WO2001065576A2 (en) Block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reaker contact structure
CN107452567B (zh) 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20774248U (zh) 断路器
CN21652870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1238128U (zh) 一种双保护的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215869239U (zh) 断路器脱扣结构
CN220041759U (zh) 电磁操动机构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CN212303596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20065596U (zh) 开关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