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7280U -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7280U
CN220437280U CN202321847564.XU CN202321847564U CN220437280U CN 220437280 U CN220437280 U CN 220437280U CN 202321847564 U CN202321847564 U CN 202321847564U CN 220437280 U CN220437280 U CN 220437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etection
abutting
detecting
circum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7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瑞敏
万晶晶
张海刚
谭建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7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7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7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7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包括固定组件、支撑组件和检测组件。其中,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待检测的工件,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和成对设置的抵接件,基座的顶面为平面,抵接件设置于基座,成对的抵接件中两个抵接件共线,且成对的抵接件中两个抵接件可相向或相背离的滑动;支撑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的顶部,且支撑组件设有竖直方向的滑轨;检测组件包括连接件、安装件和若干检测件,连接件通过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支撑组件,安装件可转动的设置于连接件,各检测件设置于安装件的底部,且各检测件绕安装件的转动中心设置。该检测工具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在零件生产后,需要对工件圆周方向孔相对于工件中心孔和相邻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最常见的检测方法是人工测量计算法,人工测量计算是将零件水平放置后,人工采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测、计算并与图纸相关参数相比较,以此判断零件是否符合要求,但是,人工检测时测量和计算结果可能出现的误差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改变缺少可以测量工件圆周方向孔的简便测量工具的现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该检测工具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包括:
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待检测的工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和成对设置的抵接件,所述基座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抵接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两个所述抵接件共线,且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两个所述抵接件可相向或相背离的滑动;
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顶部,且所述支撑组件设有竖直方向的滑轨;
检测组件,包括连接件、安装件和若干检测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安装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各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底部,且各所述检测件绕所述安装件的转动中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底面设有直线型的导轨,各共线所述导轨的连线穿过所述安装件的转动中心,所述检测件可滑动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导轨;
和/或,所述安装件的底面还设有环型导轨,且各所述环形导轨的中心均为所述安装件的转动中心。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端部设有可使所述检测件脱离所述导轨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珠。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底部具有限位杆,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插接部,所述限位杆可插入所述插接部,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插接部的侧壁抵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不同位置的周面具有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所述抵接件的底部具有所述丝杆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具有可与所述反向螺纹段或所述正向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一个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正向螺纹段,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另一个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反向螺纹段;
所述基座的底部具有腔室,所述基座的顶部具有直线型的第二通孔,所述抵接件的底部位于所述腔室,且所述抵接件的顶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凸出于所述基座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抵接件具有用于与工件抵接的尖角,且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两个所述抵接件的所述尖角相背离设置;
和/或,所述成对的所述抵接件中两个所述抵接件的所述尖角相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具有施力部,所述施力部的周面设有防止打滑的凸起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其包括把手和伸缩件,所述把手与所述安装件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滑轨,用于推动所述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为两根沿竖向平行设置的杆状结构,所述滑轨为直线型凹槽,且滑轨设置于两根所述杆状结构相对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固定组件中的基座位于该检测工具的底部,用于支撑工件、抵接件、支撑组件和检测组件等,基座的顶面是平面,则可以支撑平放的工件,防止工件沿轴向的运动;成对抵接件设置在基座顶部,且成对抵接件中的两个抵接件共线,两个抵接件可以相对或相背离滑动,则可以与工件的内周共线的两个位置或外周共线的两个位置抵接,从而可以限制工件沿径向的移动,使得工件被固定住;支撑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顶部,且支撑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滑轨;检测组件的连接件用于支撑活动的安装件,连接件具有与滑轨配合的凸起,从而使得连接件可以沿滑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安装件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安装件的转轴穿过上述通孔,使得安装件可以相对连接件转动;安装件在连接件的底部,检测件在安装件的底部,从而检测组件沿滑轨向下滑动可以使得检测件与工件的顶面接触,各检测件绕安装件的转动中心设置,与工件各待检测的孔对应;检测件为柱状结构,且检测件的截面尺寸与工件待检测孔的截面尺寸相近,使得检测件可以插入工件待检测的孔中,且检测件的周面与工件待检测孔的侧壁贴合。
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基座的预设位置,调整成对设置的抵接件沿基座滑动,使抵接件与工件的周面或内部圆孔的周面抵接,从而将工件固定住;朝向底部推动检测组件,使得连接件沿支撑组件顶部的滑轨,直至检测件的底端与工件的顶面抵接,转动连接件,且此时继续向安装件施加朝向底部的压力,从而带动各检测件绕安装件的转动中心转动,且在压力的作用下,如果各检测件与工件的各孔对齐时,检测件可以插入对应的孔中,安装件转动一周后,在转动过程中,如果检测件插入工件待检测的孔中,则该工件合格,否则该工件不合格,该检测工具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一的检测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二的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二的检测件的剖视图。
图1-图7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固定组件、11为基座、12为抵接件、13为插接部、14为第二通孔、2为支撑组件、21为滑轨、3为检测组件、31为连接件、32为安装件、321为导轨、322为环型导轨、33为检测件、34为滚珠、4为限位杆、5为第一驱动组件、51为丝杆、52为施力部、6为第二驱动组件、61为把手、62为伸缩件、7为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该检测工具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包括固定组件1、支撑组件2和检测组件3。
其中,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待检测的工件7,固定组件1包括基座11和成对设置的抵接件12,基座11的顶面为平面,抵接件12设置于基座11,成对的抵接件12中两个抵接件12共线,且成对的抵接件12中两个抵接件12可相向或相背离的滑动;支撑组件2设置于固定组件1的顶部,且支撑组件2设有竖直方向的滑轨21;检测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安装件32和若干检测件33,连接件31通过滑轨21可滑动的设置于支撑组件2,安装件32可转动的设置于连接件31,各检测件33设置于安装件32的底部,且各检测件33绕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设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1中的基座11位于该检测工具的下方,用于支撑工件7、抵接件12、支撑组件2和检测组件3等,基座11的上表面是平面,则可以支撑平放的工件7,防止工件7沿轴向的运动;成对抵接件12设置在基座11上面,且成对抵接件12中的两个抵接件12共线,两个抵接件12可以相对或相背离滑动,则可以与工件7的内周共线的两个位置或外周共线的两个位置抵接,从而可以限制工件7沿径向的移动,使得工件7被固定住,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制成对抵接件12的对数,两对或三对等,只要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支撑组件2位于固定组件1的上方,且支撑组件2沿竖直方向设置滑轨21,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制支撑组件2的类型,比如L型框架结构或者倒置的U型框架结构,在竖向的杆上设置滑轨21。
检测组件3的连接件31用于支撑活动的安装件32,连接件31具有与滑轨21配合的凸起,从而使得连接件31可以沿滑轨2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安装件3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安装件32的转轴穿过上述通孔,使得安装件32可以相对连接件31转动,优选的,安装件32为圆盘结构,结构简单,且所需活动空间较小;安装件32在连接件31的下方,检测件33在安装件32的下方,从而检测组件3沿滑轨21向下滑动可以使得检测件33与工件7的上表面接触,各检测件33绕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设置,与工件7各待检测的孔对应,可选的,可以在安装件32的下方绕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圈均匀的设置检测件33;检测件33为柱状结构,且检测件33的截面尺寸与工件7待检测孔的截面尺寸相近,使得检测件33可以插入工件7待检测的孔中,且检测件33的周面与工件7待检测孔的侧壁贴合。
使用时,将工件7放置在基座11的预设位置,调整成对设置的抵接件12沿基座11滑动,使抵接件12与工件7的周面或内部圆孔的周面抵接,从而将工件7固定住;向下推动检测组件3,使得连接件31沿支撑组件2上面的滑轨21向下运动,直至检测件33的底端与工件7的上表面抵接,转动连接件31,且此时继续向安装件32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带动各检测件33绕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转动,且在压力的作用下,如果各检测件33与工件7的各孔对齐时,检测件33可以插入对应的孔中,安装件32转动一周后,在转动过程中,如果检测件33插入工件7待检测的孔中,则该工件7合格,否则该工件7不合格,该检测工具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安装件32的底面设有直线型的导轨321,各共线导轨321的连线穿过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检测件33可滑动的设置于对应的导轨321;和/或,安装件32的底面还设有环型导轨322,且各环形导轨322的中心均为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安装件32的下表面设置若干直线型的导轨321,其中,共线导轨321的连线穿过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的位置,则检测件33可以沿安装件32的径向滑动以调节检测件33的位置,则该检测工具的适用范围较广。
可选的,在安装件32的底面设置环型导轨322,且该环型导轨322的圆心与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重合,从而可以绕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调整各检测件33的位置。值得说明的是,该环型导轨322与上述直线型的导轨321的同时设置,也可仅设置其中一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轨321的端部设有可使检测件33脱离导轨321的开口。
具体的,安装件32可以脱离导轨321,则各种形状不同、尺寸不同的检测件33通过相同的支座可以与导轨321配合,可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支座为螺栓,检测件33与螺栓未拧紧时,可以沿导轨321或环型导轨322滑动支座,检测件33与螺栓拧进直至检测件33的顶面与安装件32抵接,即可完成检测件33的固定,或者采用其他任意类型的固定装置,只要在可以调整检测件33位置的同时可以使其实现固定即可。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大该检测工具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检测件33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珠34。具体的,如图5所示,滚珠34是球状结构,在检测件33的底端设置可转动的滚珠34,可实现的,在检测件33的底端开设拱形凹槽,且凹槽周边设置相对的圆柱型凸起作为滚珠34的转轴。如此设置,有效降低该检测工具在检测过程中对工件7的损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安装件32的底部具有限位杆4,基座11的顶面设有插接部13,限位杆4可插入插接部13,且限位杆4与插接部13的侧壁抵接。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插接部13是圆柱型的通孔或者凹槽,优选的,插接部13位于基座11的中心位置,则工件7放置在基座11上面后,可以承受均匀的支持力,有效保证工件7放置到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限位杆4为杆状结构,可采用圆柱结构或者矩形杆等,矩形杆与安装件32的转轴固定连接,焊接或者其他任意连接方式等,限位杆4的截面宽度与插接部13的截面宽度相近,使得限位杆4可以插入插接部13中,且限位杆4的周面与插接部13的侧壁贴合。
使用时,向下推动检测组件3,使得检测件33与工件7的上表面抵接,且限位杆4插入插接部13,则转动检测组件3时其不会晃动,有效提高通过该检测工具获得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其包括丝杆51,丝杆51不同位置的周面具有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抵接件12的底部具有丝杆51可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具有可与反向螺纹段或正向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成对的抵接件12中一个抵接件12位于正向螺纹段,成对的抵接件12中另一个抵接件12位于反向螺纹段;基座11的底部具有腔室,基座11的顶部具有直线型的第二通孔14,抵接件12的底部位于腔室,且抵接件12的顶部穿过第二通孔14凸出于基座11的顶面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丝杆51为圆柱状结构,沿丝杆51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外螺纹,且两处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抵接件12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具有与上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则丝杆51通过第一通孔穿过抵接件12,且转动丝杆51可以使得抵接件12沿丝杠长度方向移动,成对抵接件12中的两个抵接件12分别位于丝杆51的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则转动丝杆51可以驱动两个抵接件12相向或背离的运动。
基座11中部具有腔室,丝杆51贯穿腔室,丝杆51通过基座11的侧壁支撑,在基座11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通孔14,且第二通孔14的宽度与抵接件12的宽度相近,抵接件12通过第二通孔14自基座11腔室露出,则第二通孔14可以限制抵接件12使其不会随丝杆51同步转动。
使用时,正转丝杆51使得两个抵接件12运动,使得两个抵接件12可以将工件7固定住;相反的,反转丝杆51则使两个抵接件12反向运动放开工件7,此时可以轻松取下工件7,操作简单、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抵接件12具有用于与工件7抵接的尖角,且成对的抵接件12中两个抵接件12的尖角相背离设置;和/或,成对的抵接件12中两个抵接件12的尖角相向设置。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两个抵接件12相背离的侧面具有尖角,使用时,将中空的工件7放置在预设位置,转动丝杆51,使得两个抵接件12相背离的运动,抵接件12的尖角与工件7的内周面抵接,抵接件12与工件7线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工件7更稳定地固定,所需活动空间较小,且可以与齿圈的齿槽配合;当尖角位于两个抵接件12相向的侧面,使用时,将中空的工件7放置在预设位置,转动丝杆51,使得两个抵接件12相向运动,抵接件12的尖角与工件7的外周面抵接,抵接件12与工件7线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工件7更稳定地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丝杆51的一端具有施力部52,施力部52的周面设有防止打滑的凸起结构。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丝杆51的左端伸出基座11供操作人员施力以转动丝杆51,在丝杆51左端的外面套接筒状的施力部52,操作人员转动丝杆51时可以直接向施力部52施力,施力部52的周面设置凸起结构,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转动丝杆51时打滑,如此设置,便于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制凸起结构的类型,可以采用沿施力部52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结构,或者采用矩阵分布的圆柱状凸起等,只要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其包括把手61和伸缩件62,把手61与安装件32的转轴固定连接,伸缩件62设置于滑轨21,用于推动连接件31。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把手61是L型结构,竖杆供操作人员使用,横杆的自由端与安装件32的转轴固定连接,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则转动把手61可以驱动安装件32转动;伸缩件62是具有弹性可伸缩的结构,可采用弹簧或其他任意类型的弹性件,伸缩件62处于压缩状态,压缩件的一端与杆状结构固定连接,压缩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1连接,从而压缩件可以推动连接件31移动,即推动与连接件31相对固定的安装件32和检测件33移动,如此设置,该检测工具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有利于简化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组件2为两根沿竖向平行设置的杆状结构,滑轨21为直线型凹槽,且滑轨21设置于两根杆状结构相对的侧面。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组件2是两根杆状结构,且两根杆状结构平行的设置,在两根杆状结构相对的侧面均开设竖直方向的凹槽作为滑轨21,连接件31的在预设位置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起,从而使得连接件31可以沿凹槽滑动,如此设置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述的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上文所述的“上表面、下表面、顶部、底部”以及方位词“上、下、左、右”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待检测的工件(7),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基座(11)和成对设置的抵接件(12),所述基座(11)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抵接件(12)设置于所述基座(11),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两个所述抵接件(12)共线,且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两个所述抵接件(12)可相向或相背离的滑动;
支撑组件(2),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1)的顶部,且所述支撑组件(2)设有竖直方向的滑轨(21);
检测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安装件(32)和若干检测件(33),所述连接件(31)通过所述滑轨(2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所述安装件(3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31),各所述检测件(33)设置于所述安装件(32)的底部,且各所述检测件(33)绕所述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2)的底面设有直线型的导轨(321),各共线所述导轨(321)的连线穿过所述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所述检测件(33)可滑动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导轨(321);
和/或,所述安装件(32)的底面还设有环型导轨(322),且各所述环型导轨(322)的中心均为所述安装件(32)的转动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21)的端部设有可使所述检测件(33)脱离所述导轨(321)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33)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珠(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2)的底部具有限位杆(4),所述基座(11)的顶面设有插接部(13),所述限位杆(4)可插入所述插接部(13),且所述限位杆(4)与所述插接部(13)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其包括丝杆(51),所述丝杆(51)不同位置的周面具有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所述抵接件(12)的底部具有所述丝杆(51)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具有可与所述反向螺纹段或所述正向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一个所述抵接件(12)位于所述正向螺纹段,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另一个所述抵接件(12)位于所述反向螺纹段;
所述基座(11)的底部具有腔室,所述基座(11)的顶部具有直线型的第二通孔(14),所述抵接件(12)的底部位于所述腔室,且所述抵接件(12)的顶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4)凸出于所述基座(11)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12)具有用于与工件(7)抵接的尖角,且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两个所述抵接件(12)的所述尖角相背离设置;
和/或,所述成对的所述抵接件(12)中两个所述抵接件(12)的所述尖角相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1)的一端具有施力部(52),所述施力部(52)的周面设有防止打滑的凸起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其包括把手(61)和伸缩件(62),所述把手(61)与所述安装件(3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62)设置于所述滑轨(21),用于推动所述连接件(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为两根沿竖向平行设置的杆状结构,所述滑轨(21)为直线型凹槽,且滑轨(21)设置于两根所述杆状结构相对的侧面。
CN202321847564.X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Active CN220437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7564.XU CN22043728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7564.XU CN22043728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7280U true CN220437280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7564.XU Active CN22043728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7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053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tial coordinate measurement
CN110954021A (zh) 基于数控运动平台的涡旋盘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735400B (zh) 齿轮检测台
CN220437280U (zh) 一种齿圈圆周均布圆孔位置度的检测工具
CN210128675U (zh) 一种便携式机械工程检测设备
CN111156941B (zh) 一种车辆刹车片表面全跳动检测装置
CN113188409A (zh) 一种直孔内o型槽的尺寸检测装置及尺寸检测方法
CN110440663B (zh) 一种螺纹检测设备及螺纹测量方法
CN110645946B (zh) 便携式大直径深孔内螺纹中径在位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08303013B (zh) 带有收涨功能的槽径同轴度量规
CN215261676U (zh) 一种半轴齿轮基于齿面的测量装置
CN213874098U (zh) 用于检测内齿圈齿顶直径的检具
CN210268488U (zh) 一种机械圆环形工件圆周度检测装置
CN220356264U (zh) 一种外表面带有凹台的环形部件自动化检具
CN216132686U (zh)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耐久测试装置
CN219589607U (zh) 一种角度测量仪器
CN111121600A (zh) 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
CN116399208B (zh) 一种法兰盘用中心距检测装置
CN220039423U (zh) 一种用于角向定位的检机装置
CN113984412B (zh)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耐久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8994213U (zh) 一种测量连杆精度的检测装置
CN117128832B (zh) 用于星形套的检具
CN209745163U (zh) 行星盘孔位测量装置
CN210154529U (zh) 一种长度质检设备
CN116202466B (zh) 一种用于导向轴加工的外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