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5783U -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5783U
CN220435783U CN202322040412.5U CN202322040412U CN220435783U CN 220435783 U CN220435783 U CN 220435783U CN 202322040412 U CN202322040412 U CN 202322040412U CN 220435783 U CN220435783 U CN 220435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ushing
travelling mechanism
dislocation
buri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4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荣熙
王殿常
彭寿海
王万琼
李佳颖
陈晓龙
李雅晴
李韦烨
张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20404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5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5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5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件、行走机构、顶推装置和控制器,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前后两端;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顶推件和第二顶推件,所述第一顶推件和所述第二顶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侧面上;控制器与所述摄像装置、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和顶推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有效解决了市政管道管节错口难以修复的难题,相比于现有的非开挖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三、四级严重错口的修复,不仅能全面恢复管道过流断面,还能防止错口进一步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埋地市政管道,尤其是脆性管道,由于施工时管道接口连接不牢固、管道上方荷载发生变化、管周土体流失或发生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导致经常发生错位等缺陷,严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
目前对于管节错口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挖处理,但市政管道多处于城市繁华地区,很多情况下不具备开挖条件;另一种是非开挖修复处理,非开挖修复仅能处理一、二级轻微错口,对于三、四级严重错口尚无法有效处理。此外,以排水管道为例,管道错口发生后,势必会影响管道过流断面,而非开挖修复仅为功能性修复,只能修复由于管道错口引起的渗漏,无法恢复过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管道非开挖修复处理仅能处理一、二级轻微错口,无法有效处理三、四级严重错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包括:
安装件;
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前后两端;
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顶推件和第二顶推件,所述第一顶推件和所述第二顶推件对称设置;
控制器,与所述摄像装置、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和顶推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具有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件,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具有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件,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铰接。
可选地,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具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摄像装置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工作台或所述第二工作台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或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摄像装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
依次首尾铰接的至少两组连杆单元,首端的所述连杆单元的尾端与所述转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的首端与所述摄像装置铰接;
伸缩件,具有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连杆单元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补光件,所述补光件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四周,用于给所述摄像装置补光。
可选地,所述第一顶推件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件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所述第一顶推板和所述第二顶推板与管道内壁结构适配。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顶推装置具有多组,多组所述顶推装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周向上均布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均为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包括安装件、行走机构、顶推装置、摄像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带动顶推装置移动至待修复位置,顶推装置启动,对错口进行推动,使错口逐渐恢复,有效解决了市政管道管节错口难以修复的难题,相比传统的开挖修复,更加省时省力,且无需开挖地面,减少了对城市交通干扰,更加符合城市化发展要求,相比于现有的非开挖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三、四级严重错口的修复,不仅能全面恢复管道过流断面,还能防止错口进一步发展。
顶推装置设置在安装件上,安装件前后设置的行走机构分别位于错口位置的前后管道内,不会影响顶推装置的作业,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提高了错位修复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行走机构上具有第一工作台,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一工作台上的第一高度调节件铰接,第二行走机构上具有第二工作台,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高度调节件铰接,在安装件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一高度调节件和第二高度调节件的调节,将安装件处于管道的轴线位置,在中心位置进行顶推,保证了顶推作用和修复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还包括摄像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上,摄像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摄像装置,保证地面操作人员可以清晰的定位缺陷的位置和观察错口的整体状态,更好的完成对管道的错位修复。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摄像装置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第一工作台或第二工作台上,调节组件可以调节摄像装置的位置,根据错位的实际位置,调节摄像装置的位置,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对错口进行观察,提高了观察范围。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调节组件包括转动件和调节件,转动件的设置实现了摄像装置在360度范围内的旋转,调节件的设置可以对摄像装置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根据要观察的区域,对调节组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了对摄像装置的位置调节。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调节件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至少两组连杆单元和伸缩件,通过伸缩件和连杆单元的调节及对摄像装置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实现在最大范围内的调节,并且通过连杆单元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所占空间较小。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还包括补光件,用于给所述摄像装置补光,管道内环境较暗,补光件的设置提高了摄像装置的拍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更清晰的对错口进行判断和精准修复。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顶推件上的第一顶推板和第二顶推件上的第二顶推板的结构与管道内壁结构适配,使得第一顶推板和第二顶推板和管道内壁更加贴合,提高了管道的受力效果,提高了修复效果及效率。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安装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件,顶推装置具有多组,多组顶推装置在连接件的周向上均布分布,每组顶推装置独立动作,确保其适用于各种形式错口。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均为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有助于辅助装置提高越障能力,便于越过管节错口部位,到达另一节管道,此外,履带式设计,可以提高机器人适应复杂工况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摄像装置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顶推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放置于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件;2、第一行走机构;3、第二行走机构;4、第一顶推件;5、第二顶推件;6、摄像装置;7、控制器;8、第一工作台;9、第一高度调节件;10、第二高度调节件;11、转动件;12、调节件;13、连杆单元;14、伸缩件;15、补光件;16、第一顶推板;17、第二顶推板;18、连接件;19、第二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可以进入埋地管道内进行非开挖修复处理,实现了对三、四级严重错口的修复。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安装件1、行走机构、顶推装置和控制器7,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2和第二行走机构3,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的前后两端;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上,所述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顶推件4和第二顶推件5,所述第一顶推件4和所述第二顶推件5对称设置;控制器7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第二行走机构3和顶推装置电连接。
控制器7控制行走机构带动顶推装置移动至待修复位置,顶推装置启动,对错口进行推动,使错口逐渐恢复,有效解决了市政管道管节错口难以修复的难题,相比传统的开挖修复,更加省时省力,且无需开挖地面,减少了对城市交通干扰,更加符合城市化发展要求,相比于现有的非开挖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三、四级严重错口的修复,不仅能全面恢复管道过流断面,还能防止错口进一步发展。顶推装置设置在安装件1上,安装件1前后设置的行走机构分别位于错口位置的前后管道内,不会影响顶推装置的作业,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提高了错位修复的效率。
其中,控制器7设置在地面上,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7对行走机构、顶推装置进行驱动,第一顶推件4和第二顶推件5可以为电缸、气缸或者油缸等,通过伸缩实现对管道错位的修复。安装件1为板式结构,占用空间小,且支撑效果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行走机构2具有第一工作台8,所述第一工作台8上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件9,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9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具有第二工作台19,所述第二工作台19上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件10,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10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1的另一端铰接。其中,第一高度调节件9和第二高度调节件10可以为电缸、气缸或者油缸,高度调节件竖直设置,可以带动安装件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在安装件1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一高度调节件9和第二高度调节件10的调节,将安装件1处于管道的轴线位置,在中心位置进行顶推,保证了顶推作用和修复效果。可以在安装件1上设置水平传感器,可以更好的调整安装件1的位置。另外,作为可替换实施方式,安装件1的两端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工作台8和第二工作台19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还包括摄像装置6,所述摄像装置6具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8和所述第二工作台19上,在顶推装置工作时,所述摄像装置6均朝向所述顶推装置,在行走机构行走时,摄像装置6朝向运动方向,所述摄像装置6和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通过摄像装置6,保证地面操作人员可以清晰的定位缺陷的位置和观察错口的整体状态,更好的完成对管道的错位修复,摄像装置6为高清摄像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摄像装置6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工作台8或所述第二工作台19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6的位置。根据错位的实际位置,调节摄像装置的位置,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对错口进行观察,提高了观察范围。另外,作为可替换实施方式,摄像装置6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工作台8或第二工作台19上,也可以安装在安装件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调节组件包括转动件11和调节件12,转动件11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8或第二工作台19上;调节件12设置于所述转动件11的输出端,所述调节件12与所述摄像装置6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6的位置。转动件11的设置实现了摄像装置6在360度范围内的旋转,调节件12的设置可以对摄像装置6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根据要观察的区域,对调节组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了对摄像装置的位置调节。其中,转动件11可以为电动旋转盘或者电机。另外,作为可替换实施方式,摄像装置6也可以不通过调节件12直接与转动件11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调节件12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至少两组连杆单元13和伸缩件14,首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的尾端与所述转动件11的输出端连接,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的首端与所述摄像装置6铰接;伸缩件14具有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连杆单元13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14,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与所述摄像装置6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14,所述伸缩件14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通过伸缩件14和连杆单元13的调节及对摄像装置6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实现在最大范围内的调节,并且通过连杆单元13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所占空间较小。具体地,连杆单元13越多,调节范围越大,本实施例中连杆单元13设置有三组,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对摄像装置6的调节。伸缩件14为电缸、气缸或者油缸。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还包括补光件15,所述补光件15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6四周,用于给所述摄像装置6补光。管道内环境较暗,补光件15的设置提高了摄像装置6的拍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更清晰的对错口进行判断和精准修复。具体地,补光件15为LED灯,补光件15可以安装在摄像装置6的支架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工作台8和第二工作台19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顶推件4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16,所述第二顶推件5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17,所述第一顶推板16和所述第二顶推板17与管道内壁结构适配,第一顶推板16和第二顶推板17的外端面为弧形面,使得第一顶推板16和第二顶推板17和管道内壁更加贴合,提高了管道的受力效果,提高了修复效果及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安装件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件18,所述顶推装置具有多组,多组所述顶推装置在所述连接件18的周向上均布分布,每组顶推装置独立动作,确保其适用于各种形式错口。具体地,连接件18可以为圆柱形结构,也可以为多棱柱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第一行走机构2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均为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有助于辅助装置提高越障能力,便于越过管节错口部位,到达另一节管道,此外,履带式设计,可以提高机器人适应复杂工况的能力。
如图4所示,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将组装好的错位修复装置通过检查井下放到待修复的管道内部;
通过控制器7操作错位修复装置在管道内行走,利用摄像装置6确定管节错口的位置,到达位置后,利用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的摇臂作用,辅助前方的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越过管节错口部位到达另一节管段;
调节摄像装置6的位置,使两个摄像装置6均面向错口的位置,保证地面操作人员能够清晰观察错口的整体状态;
调节第一高度调节件9和第二高度调节件10,使安装件1大致处于管道轴线位置,然后调节顶推装置,使第I组顶推装置的顶板与管节端口内壁接触。
顶推装置顶进,使错口逐渐恢复,并通过摄像装置6观察顶推过程和最终的恢复状态;
当管节错口完全恢复、顶推装置无法顶进时或管节端口处开始破裂时,停止顶进,保持液压设备不动;
通过管内或管外注浆的方式,对管道周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回收错位修复装置,采用非开挖局部修复技术,对错口部位进行修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1);
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2)和第二行走机构(3),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的前后两端;
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上,所述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顶推件(4)和第二顶推件(5),所述第一顶推件(4)和所述第二顶推件(5)对称设置;
控制器(7),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第二行走机构(3)和顶推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具有第一工作台(8),所述第一工作台(8)上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件(9),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9)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1)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具有第二工作台(19),所述第二工作台(19)上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件(10),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10)的输出端和所述安装件(1)的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装置(6),所述摄像装置(6)具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8)和所述第二工作台(19)上,所述摄像装置(6)和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6)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工作台(8)或所述第二工作台(19)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6)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转动件(11),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8)或所述第二工作台(19)上;
调节件(12),设置于所述转动件(11)的输出端,所述调节件(12)与所述摄像装置(6)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6)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2)包括:
依次首尾铰接的至少两组连杆单元(13),首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的尾端与所述转动件(11)的输出端连接,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的首端与所述摄像装置(6)铰接;
伸缩件(14),具有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连杆单元(13)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14),尾端的所述连杆单元(13)与所述摄像装置(6)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件(14),所述伸缩件(14)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件(15),所述补光件(15)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6)四周,用于给所述摄像装置(6)补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件(4)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16),所述第二顶推件(5)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17),所述第一顶推板(16)和所述第二顶推板(17)与管道内壁结构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件(18),所述顶推装置具有多组,多组所述顶推装置在所述连接件(18)的周向上均布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均为双摇臂履带式行走机构。
CN202322040412.5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Active CN220435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12.5U CN22043578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12.5U CN22043578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5783U true CN220435783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412.5U Active CN22043578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5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36955U (zh) 一种专业的城市地下管道检测、修复及疏通机器
CN214618489U (zh) 一种排水管道自动爬行修复机器人
CN212801914U (zh) 一种箱涵清淤机器人
CN111962909B (zh) 一种适用于竖向狭窄空间的可滑动支撑系统
CN112031810A (zh) 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20435783U (zh) 一种埋地管道错位修复装置
CN211258658U (zh) 一种用于管片拼装的支撑架
CN212776268U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
CN210034767U (zh)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CN211231843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用铺装设备
CN115839437B (zh) 一种地下雨污水管线顶管施工方法
CN112376929B (zh) 一种适用于竖向狭窄空间的可滑动支撑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10219253B (zh) 一种车载折叠伸缩式可视化桥梁检测设备
CN113738993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地下管道修复机器人
CN112901893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地下管道修复机器人
CN219282756U (zh) 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支撑装置
CN216689725U (zh) 一种用于给排水管道的除污装置
CN112376928A (zh) 一种适用于竖向狭窄空间的可滑动支撑系统的安装方法
CN116928440A (zh) 一种埋地管道管节错口修复方法
CN110645441A (zh) 一种下水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20792463U (zh) 管道修复装置
CN214302148U (zh) 一种市政窨井淤泥杂物挖掘装置
CN114396070B (zh) 一种电力输送塔安装基座
CN217759244U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集水坑的清污装置
CN114482251B (zh) 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