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3838U -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3838U
CN220433838U CN202320820480.0U CN202320820480U CN220433838U CN 220433838 U CN220433838 U CN 220433838U CN 202320820480 U CN202320820480 U CN 202320820480U CN 220433838 U CN220433838 U CN 220433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on
water
mud
tank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04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华升
陈雷
何全
王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ngh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ngh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ngh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ngh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04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3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3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3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包括两格调蓄池,由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并排连接组成,其前端设有配水系统,配水系统包括有进水管,进水管一侧分别通过进水管道连通在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顶部一侧,无斜板调蓄池末端内侧底部安装有初雨提升装置和底泥提升装置,有斜板调蓄池内侧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部整流装置和排泥系统、中部斜板沉淀系统、上部集水系统和冲洗系统,有斜板调蓄池末端设有集水池,集水池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设置两格调蓄池组合工艺,无斜板调蓄池可防止初雨高浓度污染物直排水体,有斜板调蓄池可提高排砂效果及SS、COD、TP等去除率,投资少、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调蓄和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污染浓度较高,甚至超出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程度,很多研究发现降雨初期5-20min的雨水污染物浓度很高,如果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入河湖,会对城市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中后期降雨带来的污染物浓度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有大量颗粒污染物存在,特别是在降雨强度不大的长历时降雨,初期雨水效应不强,中后期雨水污染物浓度也比较高,所以对降雨中后期的雨水也进行净化是必要的。目前,尽管有各种初期雨水调蓄或净化的技术,但很少有针对降雨中后期雨水也进行适当净化的技术,特别是既可收集和调蓄初期雨水又能对降雨中后期雨水也进行净化的集成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具体为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调蓄和中后期雨水沉淀净化的集成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可以收集调蓄降雨初期10-20min的初期雨水,并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可以利用带斜板沉淀功能的通过式调蓄池,净化降雨中后期的雨水进一步消减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浓度;该系统具有占地省、工艺简洁、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包括两格调蓄池,所述两格调蓄池由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并排连接组成,所述两格调蓄池的前端设有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包括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分别通过进水管道连通在所述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的顶部一侧,所述无斜板调蓄池的末端内侧底部安装有初雨提升装置和底泥提升装置,所述有斜板调蓄池的内侧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部的整流装置和排泥系统、中部的斜板沉淀系统、上部的集水系统和冲洗系统,所述有斜板调蓄池的末端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初雨提升装置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内侧底部的初雨提升泵,所述初雨提升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底泥提升装置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内侧底部的排泥泵一,所述排泥泵一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一,所述排泥管一延伸到无斜板调蓄池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有斜板调蓄池的前端内侧且靠近进水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底部和有斜板调蓄池的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有配水孔。
优选的,所述整流装置包括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内侧底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连接有整流板,且所述整流板位于配水孔的正下方;所述排泥系统排泥斗、吸泥管、排泥泵二和排泥管二,所述排泥斗等间隔设置在所述有斜板调蓄池的内侧底面,且靠近整流板一侧的排泥斗和基座连接,所述排泥斗之间形成有集砂坑,所述吸泥管位于集砂坑的底部,所述排泥泵二安装在有斜板调蓄池的外侧,所述吸泥管和排泥管二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泥泵二的进口和出口。
优选的,所述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支架和斜板,所述支架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内壁和挡墙的底部一侧之间,所述斜板连接在支架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集水系统包括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两端连接在挡墙和集水池之间,且所述集水槽与集水池相连通;所述冲洗系统包括冲洗泵、冲洗管和高压水枪,所述冲洗泵的进水口连接有清水进水管,所述冲洗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所述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均匀连接有所述高压水枪,所述高压水枪的喷射口朝下且位于斜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的前端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冲洗管道,所述冲洗管道的端部安装有冲洗控制闸门。
优选的,所述无斜板调蓄池和有斜板调蓄池的顶部且靠近进水管道的出水端分别安装有进水控制闸门一和进水控制闸门二,所述冲洗控制闸门、进水控制闸门一和进水控制闸门二均采用手电两用的控制闸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两格调蓄池组合工艺,无斜板调蓄池可以防止初雨高浓度污染物直排水体,可以收集调蓄降雨初期10-20min的初期雨水,并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斜板调蓄池可以提高排砂效果及SS、COD、TP等去除率,降低受纳水体产生黑臭水体的风险,晴天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实行空池管理,便于下次降雨时恢复运行,具有投资少、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在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消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2)通过设置的冲洗系统,当雨后,开启高压水枪对斜板进行冲洗,提高斜板的沉淀效果和使用周期,在无斜板调蓄池需要冲洗时,可同时打开冲洗控制闸门,把有斜板调蓄池中贮存的较干净的雨水引入无斜板调蓄池作为冲洗水源,可以实现无斜板调蓄池的自动冲洗,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格调蓄池顶层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格调蓄池底层平面布置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格调蓄池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格调蓄池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格调蓄池C-C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两格调蓄池;11、无斜板调蓄池;12、有斜板调蓄池;13、挡墙;14、配水孔;15、冲洗管道;151、冲洗控制闸门;2、进水管;21、进水管道;211、进水控制闸门一;212、进水控制闸门二;3、初雨提升装置;31、初雨提升泵;32、排水管;4、底泥提升装置;41、排泥泵一;42、排泥管一;5、整流装置;51、基座;52、整流板;6、排泥系统;61、排泥斗;611、集砂坑;62、吸泥管;63、排泥泵二;64、排泥管二;7、斜板沉淀系统;71、支架;72、斜板;8、集水系统;81、集水槽;9、冲洗系统;91、冲洗泵;92、冲洗管;93、高压水枪;10、集水池;10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具体为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调蓄和中后期雨水沉淀净化的集成系统,包括两格调蓄池1,两格调蓄池1由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并排连接组成,两格调蓄池1的前端设有配水系统,用于收集和分配雨水,配水系统包括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一侧分别通过进水管道21连通在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顶部一侧,无斜板调蓄池11的末端内侧底部安装有初雨提升装置3和底泥提升装置4,有斜板调蓄池12的内侧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部的整流装置5和排泥系统6、中部的斜板沉淀系统7、上部的集水系统8和冲洗系统9,有斜板调蓄池12的末端设有集水池10,集水池10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1。
需要说明的是:两格调蓄池1的末端还有自控系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实现配水系统、初雨提升装置3、底泥提升装置4、整流装置5、排泥系统6、斜板沉淀系统7、集水系统8和冲洗系统9的自动控制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冲洗管道15,冲洗管道15的端部且位于无斜板调蓄池11的一侧安装有冲洗控制闸门151,当雨后,无斜板调蓄池11需要冲洗时,可通过打开冲洗控制闸门151,把有斜板调蓄池12中贮存的较干净的雨水引入无斜板调蓄池11作为冲洗水源,可以实现无斜板调蓄池11的自动冲洗;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顶部且靠近进水管道21的出水端分别安装有进水控制闸门一211和进水控制闸门二212,分别控制两格调蓄池的进水与空池管理,冲洗控制闸门151、进水控制闸门一211和进水控制闸门二212均采用手电两用的控制闸门,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控制系统的启停与空池管理工作。
在本实施方案中:两格调蓄池1在降雨前需进行空池管理,在使用时,顺水流方向(附图中标箭头的方向),初雨先通过进水管2、进水管道21和进水控制闸门一211进入无斜板调蓄池11,待其充满后,关闭进水控制闸门一211,同时开启进水控制闸门二212,初雨经过有斜板调蓄池12后,从出水管101排入受纳水体;通过有斜板调蓄池12内底部的整流装置5、中部的斜板沉淀系统7和上部的集水系统8,对中后期雨水进行沉淀净化工作,降雨停止后,通过冲洗系统9对有斜板调蓄池12内侧和斜板沉淀系统7进行冲洗,通过排泥系统6将底部沉淀污泥排入储泥池或污泥处理设施,通过初雨提升装置3和底泥提升装置4将无斜板调蓄池11内的初期雨水和污泥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并通过开启冲洗控制闸门151,对无斜板调蓄池11进行冲洗排泥及空池管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初雨提升装置3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11内侧底部的初雨提升泵31,初雨提升泵31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水管32;底泥提升装置4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11内侧底部的排泥泵一41,排泥泵一41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一42,排泥管一42延伸到无斜板调蓄池11的外侧。
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无斜板调蓄池11的内侧底面设有导流坡,且无斜板调蓄池11的末端位于导流坡的底端设有积泥坑,初雨提升泵31和排泥泵一41设置在积泥坑内,积泥坑的深度不小于0.5m。
在本实施方案中:降雨停止后,通过初雨提升泵31将雨水提升至就近污水管道,当池内水位降低到一定高度后,开启冲洗控制闸门151,当池内水位降低至初雨提升泵31停泵水位时,开启排泥管一42,将调蓄池内的污泥提升至储泥池或污泥处理设施,并对调蓄池进行空池管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侧且靠近进水管道21的一侧设置有挡墙13,挡墙13的底部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有配水孔14,能够防止进水直接冲刷斜板72影响沉淀效果,通过底部设置的配水孔14,使得雨水均匀分配到有斜板调蓄池12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整流装置5包括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12内侧底部的基座51,基座51的顶面连接有整流板52,且整流板52位于配水孔14的正下方,具体的,基座51和整流板52可设置成混凝土结构,也可设置成不锈钢结构,整流板52的高度与排泥斗顶点齐平,能确保配水均匀及防止排泥斗内的泥砂再次返回污水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排泥系统6排泥斗61、吸泥管62、排泥泵二63和排泥管二64,排泥斗61等间隔设置在有斜板调蓄池12的内侧底面,且靠近整流板52一侧的排泥斗61和基座51连接,排泥斗61之间形成有集砂坑611,吸泥管62位于集砂坑611的底部,排泥管二64安装在有斜板调蓄池12的外侧,吸泥管62和排泥管二64分别连接在排泥管二64的进口和出口,具体的,排泥斗61的高度H1根据调蓄池长度和坡度计算所得,排泥斗61的高度H1不小于0.5m。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时,启动排泥泵二63,通过吸泥管62将集砂坑611内的污泥吸走,并通过排泥管二64将污泥排入储泥池或污泥处理设施中及时排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斜板沉淀系统7包括支架71和斜板72,支架71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12内壁和挡墙13的底部一侧之间,斜板72连接在支架71的内侧,具体的,斜板72的净距宜为0.10m-0.12m,斜板72的长度宜为0.80m-1.00m,斜板72的水平倾角宜为55°-60°,斜板72的高度H3根据斜板72的长度和倾斜角计算所得,斜板72的上部水深H4宜为0.80m-1.0m,斜板72的底部缓冲层高度H2宜为0.80m,超高H5不小于0.5m,用于雨水的沉淀和净化。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集水系统8包括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集水槽81,集水槽81的两端连接在挡墙13和集水池10之间,且集水槽81与集水池10相连通,通过集水槽81将初雨收集在集水池10后通过出水管101排入受纳水体,其集水槽81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超过2.9L/(m·s)。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冲洗系统9包括冲洗泵91、冲洗管92和高压水枪93,冲洗泵91的进水口连接有清水进水管,冲洗泵91的出水口连接有冲洗管92,冲洗管92上均匀连接有高压水枪93,高压水枪93的喷射口朝下且位于斜板72的上方,当开启冲洗控制闸门151,同步开启高压水枪93对斜板72进行冲洗,提高斜板72的沉淀效果和使用周期,冲洗的污泥通过底部设置的排泥系统6排出,实现有斜板调蓄池12的空池管理,确保下次降雨时,系统能恢复正常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格调蓄池(1),所述两格调蓄池(1)由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并排连接组成,所述两格调蓄池(1)的前端设有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包括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分别通过进水管道(21)连通在所述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顶部一侧,所述无斜板调蓄池(11)的末端内侧底部安装有初雨提升装置(3)和底泥提升装置(4),所述有斜板调蓄池(12)的内侧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部的整流装置(5)和排泥系统(6)、中部的斜板沉淀系统(7)、上部的集水系统(8)和冲洗系统(9),所述有斜板调蓄池(12)的末端设有集水池(10),所述集水池(10)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提升装置(3)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11)内侧底部的初雨提升泵(31),所述初雨提升泵(31)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水管(32);所述底泥提升装置(4)包括安装在无斜板调蓄池(11)内侧底部的排泥泵一(41),所述排泥泵一(41)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一(42),所述排泥管一(42)延伸到无斜板调蓄池(1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侧且靠近进水管道(21)的一侧设置有挡墙(13),所述挡墙(13)的底部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有配水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5)包括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12)内侧底部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的顶面连接有整流板(52),且所述整流板(52)位于配水孔(14)的正下方;所述排泥系统(6)排泥斗(61)、吸泥管(62)、排泥泵二(63)和排泥管二(64),所述排泥斗(61)等间隔设置在所述有斜板调蓄池(12)的内侧底面,且靠近整流板(52)一侧的排泥斗(61)和基座(51)连接,所述排泥斗(61)之间形成有集砂坑(611),所述吸泥管(62)位于集砂坑(611)的底部,所述排泥管二(64)安装在有斜板调蓄池(12)的外侧,所述吸泥管(62)和排泥管二(64)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泥管二(64)的进口和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系统(7)包括支架(71)和斜板(72),所述支架(71)连接在有斜板调蓄池(12)内壁和挡墙(13)的底部一侧之间,所述斜板(72)连接在支架(7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系统(8)包括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集水槽(81),所述集水槽(81)的两端连接在挡墙(13)和集水池(10)之间,且所述集水槽(81)与集水池(10)相连通;所述冲洗系统(9)包括冲洗泵(91)、冲洗管(92)和高压水枪(93),所述冲洗泵(91)的进水口连接有清水进水管,所述冲洗泵(91)的出水口连接有所述冲洗管(92),所述冲洗管(92)上均匀连接有所述高压水枪(93),所述高压水枪(93)的喷射口朝下且位于斜板(7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前端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冲洗管道(15),所述冲洗管道(15)的端部安装有冲洗控制闸门(1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斜板调蓄池(11)和有斜板调蓄池(12)的顶部且靠近进水管道(21)的出水端分别安装有进水控制闸门一(211)和进水控制闸门二(212),所述冲洗控制闸门(151)、进水控制闸门一(211)和进水控制闸门二(212)均采用手电两用的控制闸门。
CN202320820480.0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Active CN220433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0480.0U CN22043383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0480.0U CN22043383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3838U true CN220433838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0480.0U Active CN22043383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3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545A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5625555B (zh) 一种合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11705866B (zh)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CN205475588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9353440U (zh)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03878648U (zh) 多功能雨水收集系统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10078926U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装置
CN220433838U (zh) 一种双格雨水调蓄和净化系统
CN112551820A (zh) 一种城市雨水分流、净化系统
CN209874028U (zh) 一种具有水力自净功能的雨水调蓄池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214884288U (zh) 一种利用曝气沉沙和排沙泵吸排泥沙清洗的雨水调蓄池
CN212001384U (zh) 一种楼房屋顶雨水收集过滤处理系统
CN110616795B (zh) 一种应用虹吸排水的回流水池装置的运行方法
CN220766607U (zh) 控制溢流污染的水处理装置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08777361U (zh) 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循环洗车装置
CN210002198U (zh) 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CN207582617U (zh) 一种带有初雨调蓄池和在线处理调蓄池的排水系统
CN219952200U (zh) 一种增设斜板沉淀装置的排渍泵站
CN201981631U (zh) 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弃流井
CN211080512U (zh) 一种应用虹吸排水的回流水池装置
CN219815376U (zh) 一种用于溢流污水预处理的斜板沉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