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0696U -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0696U
CN220420696U CN202322045802.1U CN202322045802U CN220420696U CN 220420696 U CN220420696 U CN 220420696U CN 202322045802 U CN202322045802 U CN 202322045802U CN 220420696 U CN220420696 U CN 220420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attery pack
module
cool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58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和平
刁义伟
杨辉
卢娜
徐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58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0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0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0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电池包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集成模块、第一冷却模块以及第二冷却模块,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位于壳体内;第一冷却模块用于冷却电池模组;第二冷却模块用于冷却集成模块,该电池包能够为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分别提供一套冷却模块,以分别对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进行冷却,进而为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分别提供最佳散热温度区间,以减少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

Description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内的电池模组与集成模块通常采用一套热管理系统,即通过一套冷却装置同时对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进行冷却降温,而电池模组与集成模块的最佳散热温度区间不同,会造成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设备,该电池包能够为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分别提供一套冷却模块,以分别对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进行冷却,进而为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分别提供最佳散热温度区间,减少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集成模块、第一冷却模块以及第二冷却模块,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集成模块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第二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所述集成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包括供第一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液体流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模块包括供第二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液体流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流路包括公共进口、公共出口以及连通在所述公共进口和所述公共出口之间的多条分支流路,多条所述分支流路并排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和/或底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具有与所述公共进口连通的分配流道和与所述公共出口连通的回流流道,所述分配流道连通于至少两条所述分支流路的进口,所述回流流道连通于至少两条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形成所述分配流道和所述公共进口;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并排布置,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相互隔断的分配段和回流段,所述分配流道通过所述分配段连通于所述分支流路的进口;以及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并排布置,所述第三管体形成所述回流流道和所述公共出口,所述回流流道通过所述回流段连通于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所述第二管体以形成所述分配段和所述回流段的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管体之外,以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和/或,用于分隔所述第三管体以形成所述回流流道;以及/或者,至少一个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管体之外,以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用于分隔所述第一管体以形成所述分配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模块还包括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中间段,
所述分支流路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一条进液管和至少一条回液管,所述至少一条进液管和所述至少一条回液管通过所述中间段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分配流道,所述回液管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回流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模块还包括均温板,所述均温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多条分支流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模块包括安装座,所述集成模块位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液体流路形成在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流道槽以及与所述流道槽连通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覆盖所述流道槽,以与所述流道槽共同围成所述第二液体流路。
可选地,所述底座具有底面,所述流道槽形成在所述底面上,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流道槽的外表面与所述底面平齐,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用于连接所述集成模块的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液体流路包括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段以及沿电池包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流路包括公共进口和公共出口,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于所述公共进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于所述公共出口。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连接接插件的安装面板,所述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安装面板上,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公共进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公共出口,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避让槽。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可采用上述任一可选方案所述的电池包。
可选地,所述用电设备为车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第一冷却模块可以单独为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第二冷却模块可以单独为集成模块进行冷却,针对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的不同散热需求,可以分别为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提供不同的最佳散热温度区间,可以减少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冷却模块和第二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却模块的具体流向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冷却模块中,集流管结构拆解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却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冷却模块;10-第一液体流路;101-公共进口;102-公共出口;103-分配流道;104-回流流道;110-分支流路;111-进液管;112-回液管;120-集流管;121-第一管体;1211-第一通孔;122-第二管体;1221-分配段;1222-回流段;1223-隔板;1224-第三通孔;123-第三管体;130-中间管;140-均温板;150-插槽;2-第二冷却模块;20-第二液体流路;201-第一槽段;202-第二槽段;210-安装座;211-底座;2112-底面;212-盖板;213-流道槽;214-第一进液口;215-第一出液口;216-第二进液口;217-第二出液口;218-安装面板;219-避让槽;220-第一连通管;230-第二连通管;3-壳体;4-电池模组;5-集成模块;501-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不同参考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参考图1至图10所示,该电池包包括壳体3、电池模组4、集成模块5、第一冷却模块1以及第二冷却模块2,电池模组4和集成模块5位于壳体3内,第一冷却模块1用于冷却电池模组4;第二冷却模块2用于冷却集成模块5。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冷却模块1可以单独为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第二冷却模块2可以单独为集成模块5进行冷却,针对电池模组4和集成模块5的不同散热需求,可以分别为电池模组4和集成模块5提供不同的最佳散热温度区间,可以减少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
第一冷却模块1和第二冷却模块2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参考图2所示,第一冷却模块1可以包括供第一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液体流路10,以通过第一液体流路10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其中,第一冷却介质可以采用冷却液,例如冷却水等。或者,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模块1也可以包括例如半导体制冷片或热管,以通过例如半导体制冷片或热管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考图10所示,第二冷却模块2可以包括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液体流路20,以通过第二液体流路20对集成模块5进行冷却,其中,第二冷却介质可以采用冷却液,例如冷却水等。或者,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却模块2也可以包括例如半导体制冷片或热管,以通过例如半导体制冷片或热管对集成模块5进行冷却,本公开不限于此。
另外,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一条冷却流路对电池模组和集成模块进行冷却,在冷却流路的末端行程中,冷却液由于吸热会使得温度升高,从而冷却效果变差,造成电池模组等各部分区域的冷却效果不均匀。
由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9所示,第一液体流路10包括公共进口101、公共出口102以及连通在公共进口101和公共出口102之间的多条分支流路110,多条分支流路110并排布置在电池模组4的顶面和/或底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当冷却液进入第一液体流路10时,可以通过公共进口101同时进入多个分支流路110内,以同时对电池模组4的多个不同的区域位置进行冷却降温。另外,多个分支流路110的设计,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一条冷却流路的方式,也缩短了冷却液的流动行程,进一步地提高了多个分支流路110内流动的冷却液对电池模组4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9所示,第一冷却模块1包括集流管120,集流管120内具有与公共进口101连通的分配流道103和与公共出口102连通的回流流道104,分配流道103连通于至少两条分支流路110的进口,回流流道104连通于至少两条分支流路110的出口。通过这种方式,冷却液可以先通过公共进口101进入分配流道103内,再分别流向多个分支流路110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对电池模组4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多个分支流路110再回流到回流流道104,并从公共出口102排出,通过上述冷却液的循环方式,可以更好地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9所示,分配流道103可以分别连接四个分支流路110的进口,回流流道104可以分别连接四个分支流路110的出口,这样,可以形成四条并排布置的分支流路,同时供冷却液进行流动,可以提高第一冷却模块1对电池模组4的冷却效果,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分支流路110的数量,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分配流道103和回流流道104也可以设置多个,以使得来自公共进口101的冷却液通过多个分配流道103流向多个分支流路110,并自多个回流流道104回流至公共出口102,同样可以起到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的效果,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9所示,集流管120包括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以及第三管体123,第一管体121形成分配流道103和公共进口101;第二管体122与第一管体121并排布置,第二管体122具有相互隔断的分配段1221和回流段1222,分配流道103通过分配段1221连通于分支流路110的进口;第三管体123与第二管体122并排布置,第三管体123形成回流流道104和公共出口102,回流流道104通过回流段1222连通于分支流路110的出口。通过这种方式,冷却液经由公共进口101进入形成分配流道103的第一管体121内后,由于第一管体1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211,第二管体122与第一管体121贴合的位置也具有与第一管体121上的第一通孔1211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211和第二通孔,经由第一管体121流通至第二管体122内,进入第二管体122内的冷却液会进入相应的分配段1221中,并通过分配段1221分别流向一个或多个分支流路110的进口,进入分支流路110中,以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降温,对电池模组4冷却降温后的冷却液会回到回流段1222中,由于分配段1221与回流段1222相互隔断,因冷却电池模组4而升温后的冷却液便不会再回到分支流路110中,由于第二管体122的侧壁上设有与回流段1222连通的第三通孔1224,第三管体123与第二管体122贴合的位置也具有与第三通孔1224位置对应的第四通孔(图中未示出),液体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224和第四通孔,经由第二管体122流通至第三管体123内,进而从第三管体123上的公共出口102排出。通过这种液体流道的布置方式,即提高了对电池模组4的冷却效果,还可以提高集流管120自身内部结构的空间利用率。
其中,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以及第三管体123可以提前将其各表面的孔状结构加工完毕后,再将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以及第三管体123焊接组合形成集流管120,这样,既可以提高集流管120的空间利用率,也可以让其加工方式更加简洁和方便。
此外,在本公开中,分配段1221和回流段1222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同时,与分配段1221连通的分支流路110的数量以及与回流段1222连通的分支流路110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例如,可以在第二管体122上设置单个分配段1221,单个分配段1221可以连通至少两个分支流路110的进口;或者,分配段1221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每个分配段1221可以连通至少一个分支流路110的进口;同样的,也可以在第二管体122上设置单个回流段1222,单个回流段1222可以连通至少两个分支流路110的出口;或者,回流段1222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每个回流段1222可以连通至少一个分支流路110的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9所示,第二管体122内设置有用于分隔第二管体122以形成分配段1221和回流段1222的隔板1223,通过这种方式,隔板1223可以将分配段1221和回流段1222间隔开来,这样,经由分配段1221进入分支流路110进口的冷却液和经由分支流路110出口进入回流段1222的冷却液会通过隔板1223进行隔断。
另外,多个隔板1223中可以使得至少一个隔板1223延伸至第二管体122之外,以用于连接于第三管体123,和/或,用于分隔第三管体123以形成回流流道104。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通过隔板1223连接第二管体122和第三管体123,并且还可以利用隔板1223来分隔第三管体123内的空间,以形成回流流道。由此,可以便于加工制造,节省制作成本。
同理,多个隔板1223中可以使得至少一个隔板1223延伸至第二管体122之外,以用于连接于第一管体121,和/或,用于分隔第一管体121以形成分配流道103。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通过隔板1223连接第一管体121和第二管体122,并且还可以利用隔板1223来分隔第一管体121内的空间,以形成分配流道103,以便于加工制造,节省制造成本。
具体地实施方式中,隔板1223可以插入第一管体121和/或第二管体122和/或第三管体123上的插槽150中,进而可以将第一管体121连接于第二管体122,也可以将第二管体122连接于第三管体123,例如,为了便于将集流管120进行组装,可以先将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以及第三管体123并排布置,并将隔板1223一一地对应插入多个插槽150中,将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以及第三管体123安装好后,再将第一管体121和第二管体122的接触部分进行焊接,将第二管体122与第三管体123的接触部分进行焊接,即可完成集流管120整体的组装过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隔板1223起到连接相邻两管体的作用,而不需要分隔管体内的空间时,可以如图9所示,在一些隔板1223上设置开孔,以便于冷却液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第一冷却模块1还包括中间管130,中间管130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中间段,分支流路110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一条进液管111和至少一条回液管112,该至少一条进液管111和该至少一条回液管112通过中间段连通,进液管111的入口连通于分配流道103,回液管112的出口连通于回流流道104。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冷却液通过分配流道103进入分支流路110的至少一条进液管111时,会沿着进液管111的延伸方向朝向远离分配流道103的方向流动,流动至最远离分配流道103的位置时,冷却液可以通过流入中间管130内,并通过相连通的至少一条回液管112再回流至回流流道104,以完成一次循环流动。其中,每条分支流路110中的进液管111和回液管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图2和图4中示出了每条分支流路包括并排布置的一条进液管111和一条回液管112的实施方式。此外,进液管111和回液管112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加工为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为了节省电池包内部的空间,进液管111和回液管112可以为扁平形状的管体,并且可以将进液管111和回液管112两端进行弯折,并连接于第二管体122上的分配流道103和回流流道104,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包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第一冷却模块还包括均温板140,均温板140位于电池模组4和多条分支流路110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均温板140可以将经由集流管120进入分支流路110的冷却液的温度均匀分散到电池模组4的各个位置,以能保证电池模组4各位置的温度一致,还能提高对电池模组4的冷却效果。其中,多条分支流路110可以直接贴合于均温板140,或者可以通过例如导热胶等导热材料间接与均温板140导热连接。同理,均温板140可以直接贴合于电池模组4,或者,也可以与电池模组4间隔布置,或者,还可以通过例如导热胶等导热材料与电池模组4导热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及图10所示,第二冷却模块2包括安装座210,集成模块5位于安装座210上,第二液体流路20形成在安装座210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用于安装集成模块5的安装座210来集成第二液体流路,以减少第二液体流路在电池包内部的占用空间,且安装座210上形成的第二液体流路20可以为集成模块5单独进行冷却,可以减少冷却系统的性能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该电池包对于集成模块5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所示,安装座210包括底座211和盖板212,底座211上设置有流道槽213以及与流道槽213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14和第一出液口215,盖板212连接于底座211且覆盖于流道槽213,以与流道槽213共同围成第二液体流路20。通过这种方式,冷却液可以从第一进液口214进入流道槽213内,并对处于安装座210上的集成模块5进行冷却,对集成模块5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从第一出液口215排出,流道槽213在底座211上加工完毕后,盖板212可以盖住流道槽213,这样,在第二液体流路20内流动的冷却液便不会向外泄露,提高了对集成模块5进行冷却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及图10所示,底座211具有底面2112,流道槽213形成在底面2112上,盖板212的背离所述流道槽213的外表面与底面2112平齐,底座211的背离底面2112的一侧用于连接集成模块5的电路板501。通过这种方式,盖板212的外表面与底面2112平齐可以保证底座211的平面度,流道槽213内流动的冷却液也可以对集成模块5的电路板501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冷却模块2对集成模块5的冷却效果。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集成模块5内部的高发热元件例如磁元件或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可以依据磁元件或功率模块安装在集成模块5上的位置,适应性调整流道槽213的在沿底座211背离底面2112的一侧朝向底面2112的方向上的深度,进而将流道槽213设计为立体水道的形式,以更好地对磁元件或功率模块等高发热元件进行冷却降温。
例如,参考图1、图2及图10所示,第二液体流路20包括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段201以及沿电池包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段202。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槽段201可以为连接于底座211的顶面或侧壁面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第二槽段202可以为连接于底座211的侧壁面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例如,第二槽段202可以贴合在元件的侧壁,进而流通冷却液来对元件进行降温冷却,以对底座211上的元件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此外,第一槽段20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槽段202的延伸深度也可以依据元件在底座211上的排布而选取任意合适的布局,例如,参考图3所示,第一槽段201可以在底座211上呈曲线状排布,且可以设置有多条分支流路,以对底座211上的多个元件同时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及图10所示,第一液体流路10包括公共进口101和公共出口102,安装座210上具有第二进液口216和第二出液口217,第二进液口216连通于公共进口101,第二出液口217连通于公共出口10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池包内部的利用率,也可以减少第一冷却模块1和第二冷却模块2在电池包内部的占用空间,冷却液可以直接通过第二进液口216流至公共进口101,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出液口217流至公共出口1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及图10所示,安装座210包括用于连接插接件的安装面板218,第一进液口214、第二进液口216、第一出液口215以及第二出液口217设置在安装面板218上,第二进液口216通过第一连通管220连通于公共进口101,第二出液口217通过第二连通管230连通于公共出口102,安装座210上具有用于避让第一连通管220和第二连通管230的避让槽219。通过这种方式,安装面板218可以供电池包内其他元件或外部设备的插头进行插接,进而保证电池包能为其他元件或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或信号连接,设置在安装面板218上的多个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也可以减少第二冷却模块2占用电池包内部的空间,且参考图2和图3所示,避让槽219可以为第一连通管220和第二连通管230提供避让空间,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包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冷却液可以依次经过第二进液口216、第一连通管220后进入公共进口101,并依次经过公共出口102、第二连通管230后从第二出液口217排出。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且该电池包具有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捷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或新能源汽车;电动玩具可以是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等;电动工具可以是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冲击电钻等,在电池包能够应用于对应的用电设备的情况下,本公开对于用电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集成模块,位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所述电池模组;以及
第二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所述集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包括供第一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液体流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模块包括供第二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液体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流路包括公共进口、公共出口以及连通在所述公共进口和所述公共出口之间的多条分支流路,多条所述分支流路并排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和/或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具有与所述公共进口连通的分配流道和与所述公共出口连通的回流流道,所述分配流道连通于至少两条所述分支流路的进口,所述回流流道连通于至少两条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
第一管体,形成所述分配流道和所述公共进口;
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并排布置,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相互隔断的分配段和回流段,所述分配流道通过所述分配段连通于所述分支流路的进口;以及
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并排布置,所述第三管体形成所述回流流道和所述公共出口,所述回流流道通过所述回流段连通于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所述第二管体以形成所述分配段和所述回流段的隔板;
至少一个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管体之外,以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和/或,用于分隔所述第三管体以形成所述回流流道;以及/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管体之外,以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用于分隔所述第一管体以形成所述分配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块还包括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中间段,
所述分支流路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一条进液管和至少一条回液管,所述至少一条进液管和所述至少一条回液管通过所述中间段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分配流道,所述回液管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回流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块还包括均温板,所述均温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多条分支流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模块包括安装座,所述集成模块位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液体流路形成在所述安装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流道槽以及与所述流道槽连通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覆盖所述流道槽,以与所述流道槽共同围成所述第二液体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底面,所述流道槽形成在所述底面上,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流道槽的外表面与所述底面平齐,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用于连接所述集成模块的电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流路包括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段以及沿电池包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段。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流路包括公共进口和公共出口,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于所述公共进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于所述公共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连接接插件的安装面板,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安装面板上,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公共进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公共出口,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避让槽。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采用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为车辆。
CN202322045802.1U 2023-07-31 2023-07-31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420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802.1U CN220420696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802.1U CN220420696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0696U true CN22042069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5802.1U Active CN220420696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0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8675A1 (en) Contra flow channel battery heat exchanger
CN220420696U (zh)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111799238B (zh)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211909519U (zh) 一种新型集成电机控制器
CN115117514B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8299932U (zh) 一种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WO2022217980A1 (zh) 电芯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4043782U (zh) 液冷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4848203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电容器和功率器件组件
CN220191319U (zh) 散热器、电路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0627922U (zh) 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池包
CN115877927A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服务器
CN116847643B (zh) 一种可扩展的电子设备散热结构
CN219873506U (zh)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7589072U (zh) 一种电芯热管理系统、电芯模组及动力电池
CN218867215U (zh) 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包和汽车
CN210570165U (zh) 散热器和车辆
CN219780752U (zh) 热交换器和电子设备
CN220023410U (zh) 一种机柜
CN215989620U (zh) 液冷壳体及激光器
CN218039443U (zh) 电池壳体及电池模组
CN220585316U (zh) 一种液冷板、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CN113365469B (zh) 一种液冷板
CN217641544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
CN219228223U (zh) 功能模块、车辆控制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