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3506U -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3506U
CN219873506U CN202320181515.0U CN202320181515U CN219873506U CN 219873506 U CN219873506 U CN 219873506U CN 202320181515 U CN202320181515 U CN 202320181515U CN 219873506 U CN219873506 U CN 219873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main body
assembly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15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15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3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3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3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车辆包括电机驱动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设有进液流道、出液流道、多个装配位和多个液冷流道;装配位用于装配待冷却件;各液冷流道与各装配位对应设置;通过液冷流道的冷却液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的待冷却件;进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出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如此设置,使得多个待冷却件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可有效改善多个待冷却件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功率模块、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以下称为待冷却件)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产生过热进而发生损坏,因此通常采用冷却装置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散热。
在一些情况下,当待冷却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基于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多个待冷却件之间会出现温度差,也即是多个待冷却件的温度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旨在改善多个待冷却件的温度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设有:
多个装配位,装配位用于装配待冷却件;
多个液冷流道,各液冷流道与各装配位对应设置;通过液冷流道的冷却液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的待冷却件;
进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
出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各液冷流道和各装配位对应,以使通过各液冷流道的冷却液可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上的待冷却件,且还设置均与多个液冷流道连通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冷却装置工作时,冷却液可先通过进液流道,再分别通入多个液冷流道,最后通过出液流道流出。这样,冷却液可并列地通入多个液冷流道,以对对应的装配位上的待冷却件进行冷却散热,而无需依次通过多个液冷流道以依次对多个装配位上的待冷却件进行冷却散热,如此使得多个待冷却件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可有效改善多个待冷却件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位设有用于装配待冷却件的装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待冷却件的至少部分可装配于装配槽内,通过装配槽可实现对待冷却件的定位和限位,如此便于待冷却件在主体结构上的装配操作,也可使得待冷却件具有较为可靠的装配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流道设于装配槽内,且与装配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冷却件装配于装配槽,且冷却装置通入冷却液时,冷却液通入液冷流道内时可直接接触于待冷却件,如此可使得冷却液和待冷却件之间具有较佳的换热效果,进而可提高冷却装置对待冷却件的冷却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装配槽内的密封圈,液冷流道设于密封圈的内圈对应的装配槽的空间,且密封圈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于抵接装配槽的槽底与待冷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冷却件装配于装配槽时,待冷却件盖设于液冷流道,且密封圈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装配槽的槽底和待冷却件,如此设置,使得待冷却件和密封圈共同实现了对液冷流道的密封,从而可改善液冷流道内的冷却液流出外部环境的问题。如此设置,便于冷却液接触于待冷却件,以对待冷却件实现冷却散热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位设于主体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液冷流道和进液流道、液冷流道和出液流道均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体结构的体积预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较多的冷却液,进而能够提高冷却液分别通入多个液冷流道,以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散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结构包括主体部和盖板,液冷流道设置于主体部,装配位设于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设于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盖板装配于主体部,且盖设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装配位、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在主体部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的成型工艺。另一方面,盖板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冷却装置的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减小冷却装置的整体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流道设置于主体部沿第一方向背向进液流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液冷流道在主体部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的成型工艺,提高冷却装置的制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流道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均沿第一方向贯通主体部;第一进液口连通进液流道,第一出液口连通出液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液冷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在主体部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的成型工艺。另一方面,使得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能够尽可能地占用主体部背向液冷流道的一侧,如此可使得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具有较大的容积,利于提高冷却液的流量,进而可提高冷却液对待冷却件的冷却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连通进液流道,第二出液口连通出液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设置于盖板上,在成型时只需在盖板上形成通孔即可,如此便于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在主体结构上的成型,利于简化冷却装置的成型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装配位沿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主体结构的多个装配位可沿直线方向延伸或曲线方向延伸,如此使得装配于主体结构的多个待冷却件也相应地沿直线方向延伸或沿曲线方向延伸,如此使得冷却装置对待冷却件具有较高的装配灵活性,也即是使得冷却装置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分布类型的待冷却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装配位呈环形分布;进液流道围设于出液流道的外周,或者,出液流道围设于进液流道的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装配位沿环形方向依次分布,进而使得冷却装置上的多个待冷却件呈环形分布。并且,进液流道围设于出液流道的外周,或者,出液流道围设于进液流道的外周。这样,进液流道可均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且出液流道也可均连通于液冷流道,从而使得进液流道内的冷却液可分别流入多个液冷流道,进而可流入出液流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冷却装置;
功率模块,设置于冷却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由于采用上述涉及的冷却装置,同样具有多个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的优点,进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位设有装配槽,液冷流道设于装配槽内,功率模块设有装配于装配槽内的装配部;装配部用于将液冷流道限定成蛇形流道,或者,装配槽内设有将液冷流道限定成蛇形流道的分隔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液冷流道弯曲延伸设置,这样,当冷却液流入液冷流道时,冷却液可在液冷流道内弯曲流动,从而使得冷却液可充分地与功率模块进行接触、换热,进而可提高冷却装置对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驱动系统,由于采用上述涉及的冷却装置,同样具有多个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的优点,进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机驱动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上述涉及的冷却装置,同样具有多个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的优点,进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冷却装置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图2所示的控制器的功率模块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冷却装置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所示的主体结构的主体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主体结构的主体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4中沿B-B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0-电机驱动系统;100-控制器;200-马达;2000-电池;10-冷却装置;101-装配位;102-装配槽;1021-液冷流道;103-进液流道;104-出液流道;105-第一进液口;106-第一出液口;107-第二进液口;108-第二出液口;11-主体结构;111-主体部;112-盖板;113-分隔件;12-密封圈;20-功率模块;21-装配部;Z-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相应地,“多组”的含义是两组以上,包含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功率模块、电容等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产生过热进而发生损坏,因此通常采用冷却装置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一些情况下,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液和电子元器件换热的形式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其中,冷却液可以是水、用于冷却的溶液等介质。
在一些情况下,当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液一般依次经过多个电子元器件,以依次对多个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
例如,当冷却装置应用于控制器时,控制器可采用三相功率模块、四相功率模块、六相功率模块、七相功率模块等,以使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冷却装置对应于每个电子元器件均具有液冷流道,且分别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的液冷流道依次串行设置。使用时,冷却液先经过与第一个电子元器件对应的液冷流道,以与第一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第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然后,冷却液经过与第二个电子元器件对应的液冷流道,以与第二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第二个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以此类推,最后,冷却液经过与最后一个电子元器件对应的液冷流道,以与最后一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最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显然,当冷却液与第一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后,冷却液的温度得以升高,从而使得冷却液对第二个之后的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能力下降。当冷却液与第二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后,冷却液的温度再次升高,从而使得冷却液对第三个之后的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能力进一步下降……以此类推,冷却液在依次经过多个电子元器件的过程中,冷却液的温度逐步升高,冷却散热能力逐步下降,从而使得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效果逐步降低。
因此,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散热效果不同,使得多个电子元器件之间会出现温度差,也即是多个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一致性较差。在对多个电子元器件构成的控制器等装置进行可靠性和性能评估时,则需以温度最高的电子元器件为基准去进行评估,进而以温度最高的电子元器件的评估结果作为对所述装置的评估结果,如此使得多个电子元器件的性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即是所述装置容易出现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浪费。
基于以上考虑,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各液冷流道和各装配位对应,以使通过各液冷流道的冷却液可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上的电子元器件,且还设置均与多个液冷流道连通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冷却装置工作时,冷却液可先通过进液流道,再分别通入多个液冷流道,最后通过出液流道流出。这样,冷却液可并列地通入多个液冷流道,以对对应的装配位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而无需依次通过多个液冷流道以依次对多个装配位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如此使得多个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可有效改善多个电子元器件出现温度差致使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可用于任意需要进行冷却操作的待冷却件,待冷却件一般为电子元器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装置可以应用于控制器,例如用于对控制器的功率模块、电容等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当然,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冷却装置也可用于除控制器以外的其他设备中,以对该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具体地,电机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可用于控制电机的驱动工作。例如,控制器可控制电机启动,以驱动车辆启动、行驶等。控制器还可控制电机的关闭,以驱动车辆停止。其中,该电机可不仅用于驱动车辆,还可用于驱动除车辆外的其他用电装置,以下会对用电装置做出对应解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机驱动系统可应用于需要进行控制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电动玩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示意图。车辆的内部设置有上述电机驱动系统1000,电机驱动系统1000包括控制器100和马达200,控制器100可用于实现对车辆的控制。例如,车辆还可以包括电池2000,控制器100用于控制电池2000为马达2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过程中的工作用电需求。其中,电机为这里所述的马达200。
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均以待冷却件为功率模块20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10包括主体结构11。主体结构11设有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多个装配位101和多个液冷流道1021。装配位101用于装配功率模块20。各液冷流道1021与各装配位101对应设置。通过液冷流道1021的冷却液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101的功率模块20。进液流道103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1021。出液流道104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1021。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位101是指主体结构11的用于装配功率模块20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位101可以是主体结构11的其中一部分结构,也可以是主体结构11的一个面,甚至可以是由主体结构11限定出的虚拟空间等等。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主体结构11时,功率模块20位于装配位101。
如图2和图3所示,一个装配位101可用于装配一个功率模块20,这样,多个装配位101的设置,以使主体结构11可装配多个功率模块20。
其中,液冷流道1021、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均可以是主体结构11的能够用于通过冷却液的内腔。可以理解的是,主体结构11为具有内腔的实体结构,主体结构11可以是板状、块状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液冷流道1021和多个装配位101一一对应设置,也即是每个液冷流道1021均对应一个装配位101。并且,每个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用于冷却对应的装配位101上的功率模块20。换言之,每个功率模块20可通过对应的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进行散热。具体地,当液冷流道1021内通过冷却液时,该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可与对应的装配位101上的功率模块20进行换热,从而实现该对应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工作。
其中,装配位10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六个、七个等。为使得多个装配位101和多个液冷流道1021一一对应,以使多个液冷流道1021可一一对应地对多个功率模块20实现冷却散热,则液冷流道1021的数量可设置为和装配位101的数量相同,也即是液冷流道1021也可对应设置为三个、四个、六个、七个等。
具体地,进液流道103连通多个液冷流道1021,出液流道104也连通多个液冷流道1021。也即是,每个液冷流道1021均连通于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则每个液冷流道1021均与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连通形成一个单独的流道。这样,多个液冷流道1021均与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连通,以对应形成多个并行设置的流道。如此,冷却液可并列地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而不会依次通过多个液冷流道102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10在工作时,冷却液可先流入进液流道103内,然后分别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内,最后流入出液流道104内,并流出冷却装置10外。这样,冷却液流入进液流道103后,可并列地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以分别对对应的装配位101上的功率模块20进行冷却散热。冷却液无需依次通过多个液冷流道1021,从而无需依次对多个功率模块20进行冷却散热。如此设置,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可大致相同,且每个功率模块20均可通过对应的冷却液实现冷却散热,从而使得多个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工作单独进行、互不影响。因此,多个功率模块20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从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20在通过冷却装置10的冷却作用后仍然出现一定的温度差,进而致使的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基于此,当多个功率模块20构成的装置进行可靠性和性能评估时,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所有功率模块20的可靠性和性能,进而能够有效改善所述装置的性能过剩、性能浪费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多个装配位101间隔分布于主体结构11。基于此,便于多个功率模块20在多个装配位101上的装配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多个液冷流道1021间隔分布于主体结构11,且出液流道104与进液流道103间隔分布。基于此,使得每个液冷流道1021均与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连通形成的流道可以是独立的,便于实现多个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工作单独进行、互不影响的效果,进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20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且结合其他附图,主体结构11于装配位101处设有装配槽102,装配槽102用于装配功率模块20。
可以理解的是,功率模块20的至少部分可装配至装配槽102内。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图4和图7所示,功率模块20具有装配部21,装配部21装配于装配槽102内,从而实现功率模块20在主体结构11上的装配。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功率模块20也可完全装配于装配槽102中。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槽102可以是设置于主体结构11的其中一侧、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凹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槽102也可以是贯通于主体结构11的通槽或其他类型的槽。可以理解的是,装配槽102暴露于主体结构11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功率模块20的至少部分可装配于装配槽102内,通过装配槽102可实现对功率模块20的定位和限位,如此便于功率模块20在主体结构11上的装配操作,也可使得功率模块20具有较为可靠的装配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1可不设置上述的装配槽102,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位101时,功率模块20固定于主体结构11一侧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且结合其他附图,液冷流道1021设于装配槽102内,且与装配槽102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液冷流道1021可以认为是装配槽102的其中一部分。也即是,装配槽102的其中一部分用于装配功率模块20,另一部分为液冷流道1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装配槽102未装配功率模块20时,液冷流道1021暴露于主体结构11外。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槽102时,功率模块20盖设于液冷流道1021,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液冷流道1021隔绝于外部环境。这样,液冷流道1021内通入冷却液时,冷却液可在功率模块20的阻挡作用下维持在液冷流道1021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槽102,且冷却装置10通入冷却液时,冷却液通入液冷流道1021内时可直接接触于功率模块20,如此可使得冷却液和功率模块20之间具有较佳的换热效果,进而可提高冷却装置10对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流道1021也可与功率模块20液体隔绝。如此设置,使得主体结构11的部分结构位于功率模块20和液冷流道1021之间,以隔开功率模块20和液冷流道1021。相较于本实施例,上一实施例的液冷流道1021和装配槽102连通的方案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且结合其他附图,冷却装置10还包括密封圈12。密封圈12设置于装配槽102内,且液冷流道1021设于密封圈12的内圈对应的装配槽102的空间。密封圈12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于抵接装配槽102的槽底与功率模块20。
密封圈12可以是橡胶圈、硅胶圈等具有密封效果的环形结构。其中,密封圈12具有轴向和径向,轴向和径向垂直。密封圈12的内圈,具体是指密封圈12沿径向上的内周侧所限定出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装配槽102的与密封圈12的内圈对应的空间为液冷流道1021,也即是密封圈12的内圈将装配槽102的空间限定出上述的液冷流道1021,以使密封圈12围设于液冷流道1021的外周。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槽102的其中一部分用于装配功率模块20,另一部分用于装配密封圈12,又一部分为液冷流道1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槽102时,功率模块20盖设于液冷流道1021,且密封圈12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装配槽102的槽底和功率模块20,如此设置,使得功率模块20和密封圈12共同实现了对液冷流道1021的密封,从而可改善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流出外部环境的问题。如此设置,便于冷却液接触于功率模块20,以对功率模块20实现冷却散热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装配位101设于主体结构11沿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液冷流道1021和进液流道103沿第一方向Z依次分布,且液冷流道1021和出液流道104也沿第一方向Z依次分布。
其中,第一方向Z如图4中示意的方向Z。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进液流道103可以设于主体结构11上的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的位置,相应地,出液流道104也可设置于主体结构11上的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的位置。也即是,进液流道103和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且出液流道104和液冷流道1021也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进液流道103也可以设于主体结构11上的不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的位置,相应地,出液流道104也可以设于主体结构11上的不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的位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装配位101设于主体结构11沿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则当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位101时,功率模块20可占用主体结构11沿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的较大面积,也即是主体结构1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截面较大。通过将进液流道103和液冷流道1021、出液流道104和液冷流道1021均沿第一方向Z依次分布,可使得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结构11上的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的位置上,这样,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也均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较大的截面,如此在主体结构11的体积预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较多的冷却液,进而能够提高冷却液分别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以对功率模块20进行冷却散热的效率。相应地,当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内可通过的冷却液的量预定的条件下,主体结构11沿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无需设置过大的尺寸,进而可减小主体结构11的整体体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分别设于各液冷流道102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二方向与多个装配位101的分布方向交叉。其中,第二方向可以是图2、图3、图5和图6中示意的方向Y,也可以是图中示意的方向X。其中,方向X为多个装配位101的分布方向。
如此设置,需使得主体结构1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截面较大,才可使得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和液冷流道1021沿第二方向分布。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本实施例,上一实施例中涉及的进液流道103和液冷流道1021、出液流道104和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依次分布的方案,所需的主体结构1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截面更小,冷却装置10的整体体积更小。相应地,在主体结构11的体积预定的条件下,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可通过的冷却液的量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图8和图9,且结合其他附图,主体结构11包括主体部111和盖板112。液冷流道1021设置于主体部111,也即是液冷流道1021为开设于主体部111的内腔。装配位101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其中一侧,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盖板112装配于主体部111,且盖设于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
装配位101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其中一侧,并暴露于主体部111外。当盖板112装配于主体部111之前,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且暴露于主体部111外。可以理解的是,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为设于主体部111背向装配位101的一侧的凹槽式的内腔。当盖板112装配于主体部111,盖板112盖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背向装配位101的一侧,以盖设于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从而可实现对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的密封,进而可保证冷却液在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内的流动。基于此,在设置冷却装置10时,可先在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其中一侧设置装配位101,在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凹陷设置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然后,将盖板112盖设于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主体部111上装配盖板112之前,装配位101、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暴露于主体部111外,如此便于装配位101、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在主体部111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10的成型工艺。另一方面,通过将主体结构11分为主体部111和盖板112,相较于传统的圆柱形的流道来说,盖板112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冷却装置10的沿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进而可减小冷却装置10的整体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1和盖板112之间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这样可使得盖板112可对主体部111上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实现较强的密封效果。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体部111和盖板112之间还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8和图9,且结合其他附图,液冷流道1021设置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背向进液流道103的一侧。
液冷流道1021设置于主体部111的具有装配位101的一侧,且液冷流道1021也暴露于主体部111外。可以理解的是,液冷流道1021为设于主体部111背向进液流道103的一侧的凹槽式的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液冷流道1021在主体部111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10的成型工艺,提高冷却装置10的制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图9,且结合其他附图,液冷流道1021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进液口105和第一出液口106,第一进液口105和第一出液口106均沿第一方向Z贯通主体部111。第一进液口105连通进液流道103,第一出液口106连通出液流道104。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进液口105沿第一方向Z贯通主体部111,且第一进液口105连通于液冷流道1021和进液流道103。可以理解的是,液冷流道1021和进液流道103分别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的相对两侧,且液冷流道1021和进液流道103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相应地,如图所示,第一出液口106沿第一方向Z贯通主体部111,且第一出液口106连通于液冷流道1021和出液流道104。可以理解的是,液冷流道1021和出液流道104分别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的相对两侧,且液冷流道1021和出液流道104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基于此,液冷流道1021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其中一侧,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且均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使得液冷流道1021暴露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暴露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如此便于液冷流道1021、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在主体部111上的成型,进而可简化冷却装置10的成型工艺。另一方面,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且均与液冷流道1021沿第一方向Z对应设置,使得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能够尽可能地占用主体部111背向液冷流道1021的一侧,如此可使得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具有较大的容积,利于提高冷却液的流量,进而可提高冷却液对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盖板112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二进液口107和第二出液口108,第二进液口107连通进液流道103,第二出液口108连通出液流道104。
基于此,冷却装置10工作时,冷却液可通过第二进液口107流入进液流道103内,然后分别流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随后从多个液冷流道1021流动至出液流道104内,最后通过第二出液口108流出冷却装置10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第二进液口107和第二出液口108设置于盖板112上,在成型时只需在盖板112上形成通孔即可,如此便于第二进液口107和第二出液口108在主体结构11上的成型,利于简化冷却装置10的成型工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液口107可设置于主体部111。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液口108也可设置于主体部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5和图6,且结合其他附图,多个装配位101沿直线方向依次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功率模块20分别装配于主体结构11的多个装配位101时,多个功率模块20沿直线方向依次分布。其中,多个功率模块20的分布方向如图中示意的方向X。基于此,主体结构11的多个液冷流道1021也沿多个装配位101的分布方向依次分布。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多个装配位101沿曲线方向依次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功率分别装配于主体结构11的多个装配位101时,多个功率模块20沿曲线方向依次分布。其中,曲线方向可以是呈波浪状延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呈弧形延伸的方向,甚至可以是呈环形延伸的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主体结构11的多个装配位101可沿直线方向延伸或曲线方向延伸,如此使得装配于主体结构11的多个功率模块20也相应地沿直线方向延伸或沿曲线方向延伸,如此使得冷却装置10对功率模块20具有较高的装配灵活性,也即是使得冷却装置10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分布类型的功率模块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多个装配位101沿曲线方向依次分布。具体地,多个装配位101呈环形分布,也即是,多个装配位101沿环形方向依次分布,进而使得装配于主体结构11的多个功率模块20也相应沿环形方向依次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进液流道103围设于出液流道104的外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流道104也可围设于进液流道103的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装配位101沿环形方向依次分布,进而使得冷却装置10上的多个功率模块20呈环形分布。并且,进液流道103围设于出液流道104的外周,或者,出液流道104围设于进液流道103的外周。这样,进液流道103可均连通于多个液冷流道1021,且出液流道104也可均连通于液冷流道1021,从而使得进液流道103内的冷却液可分别流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进而可流入出液流道104。
基于上述构思,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且结合其他附图,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100,控制器100包括冷却装置10和功率模块20。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冷却装置1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10相同,具体可进行参考,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具体地,功率模块20设置于冷却装置10,具体地,功率模块20设于主体结构11的装配位101。
其中,功率模块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功率模块20的数量为一个时,功率模块20可以设置于主体结构11的任意一个装配位101。当功率模块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功率模块20可分别设于主体结构11的多个装配位1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入多个液冷流道102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可大致相同,且每个功率模块20均可通过对应的冷却液实现冷却散热,从而使得多个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散热工作单独进行、互不影响。因此,多个功率模块20的散热效果大致相同,从而可有效改善多个功率模块20在通过冷却装置10的冷却作用后仍然出现一定的温度差,进而致使的温度一致性差的问题。基于此,当控制器100进行可靠性和性能评估时,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所有功率模块20的可靠性和性能,进而能够有效改善控制器100的性能过剩、性能浪费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且结合其他附图,装配位101设有装配槽102,液冷流道1021设于装配槽102内。其中,本实施例涉及的装配槽102和上述各实施例中涉及的装配槽102相同,具体可进行参考,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功率模块20设有装配于装配槽102内的装配部21。可以理解的是,功率模块20装配于主体结构11时,功率模块20的装配部21安装于装配位101上的装配槽102,从而实现功率模块20和主体结构11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装配部21用于将液冷流道1021限定成蛇形流道。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部21装配于装配槽102内时,装配部21将装配槽102内的液冷流道1021分隔形成蛇形流道,以使液冷流道1021弯曲延伸设置。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装配槽102内设有分隔件113,分隔件113将液冷流道1021限定成蛇形流道,以使液冷流道1021弯曲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液冷流道1021弯曲延伸设置,这样,当冷却液流入液冷流道1021时,冷却液可在液冷流道1021内弯曲流动,从而使得冷却液可充分地与功率模块20进行接触、换热,进而可提高冷却装置10对功率模块20的冷却效果。
基于上述构思,请参阅图1,且结合其他附图,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系统1000,电机驱动系统1000包括控制器100。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控制器10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控制器100相同,具体可进行参考,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其中,控制器100用于控制电机的驱动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电机驱动系统1000内的多个功率模块20具有较佳的温度一致性,进而可改善电机驱动系统1000的控制器100的性能过剩、性能浪费等问题。
基于上述构思,请参阅图1,且结合其他附图,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电机驱动系统10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车辆内的多个功率模块20具有较佳的温度一致性,进而可改善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1000的性能过剩、性能浪费等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冷却装置10包括主体结构11和多个密封圈12,主体结构11包括主体部111和盖板112。主体部111具有进液流道103、出液流道104、多个装配位101和多个液冷流道1021。主体部111于每个装配位101处设置有装配槽102,多个液冷流道1021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装配槽102内。多个密封圈12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装配槽102内,且每个液冷流道1021设于每个密封圈12的内圈对应的装配槽102的空间。装配槽102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其中一侧,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均设于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Z上的另一侧。每个装配槽102的槽底沿第一方向Z贯通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05和第一出液口106,第一进液口105连通于进液流道103,第一出液口106连通于出液流道104。并且,盖板112盖设于主体部111具有进液流道103和出液流道104的一侧。密封圈12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装配槽102的槽底和功率模块20。
基于此,功率模块20装配于装配槽102内后,冷却液可先流入进液流道103,然后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进液口105流入对应的液冷流道1021内,并接触于功率模块20,以对功率模块20进行冷却散热,然后通过对应的第一出液口106流入出液流道104内。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设有:
多个装配位,所述装配位用于装配待冷却件;
多个液冷流道,各所述液冷流道与各所述装配位对应设置;通过所述液冷流道的冷却液用于冷却对应的所述装配位的所述待冷却件;
进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所述液冷流道;
出液流道,连通于多个所述液冷流道;
所述装配位设有用于装配所述待冷却件的装配槽;
所述液冷流道设于所述装配槽内,且与所述装配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的密封圈,所述液冷流道设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圈对应的所述装配槽的空间,且所述密封圈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于抵接所述装配槽的槽底与所述待冷却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位设于所述主体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液冷流道和所述进液流道、所述液冷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主体部和盖板,所述液冷流道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装配位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设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盖板装配于所述主体部,且盖设于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背向所述进液流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流道,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流道,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装配位沿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依次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装配位呈环形分布;所述进液流道围设于所述出液流道的外周,或者,所述出液流道围设于所述进液流道的外周。
10.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位设有装配槽,所述液冷流道设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功率模块设有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用于将所述液冷流道限定成蛇形流道,或者,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将所述液冷流道限定成蛇形流道的分隔件。
12.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控制器。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
CN202320181515.0U 2023-02-01 2023-02-01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9873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1515.0U CN2198735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1515.0U CN2198735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3506U true CN21987350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1515.0U Active CN2198735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3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40011B1 (en) Drive unit
KR100689940B1 (ko) 구동 장치
EP1538731B1 (en) Drive device
CN102308466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219873506U (zh) 冷却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2086768U (zh) 液冷式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液冷式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13922568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KR20200142292A (ko) 모터냉각구조
CN113054801A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多通道水冷散热系统
CN112787456B (zh) 车辆、电机及壳体结构
CN212517344U (zh) 电池包外壳以及电池包
CN220545347U (zh) 散热装置、控制器、电机驱动系统及电动设备
CN220510106U (zh) 加热散热结构及电池
CN22027343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水冷电机壳体
CN220420696U (zh)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1210086U (zh) 压缩机及其控制器
CN214544000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多通道水冷散热系统
CN219959139U (zh) 风冷电池包
CN220307632U (zh) 散热结构、机箱及车载充电机
CN220021280U (zh) 一种冷却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
CN215816159U (zh) 一种电池系统及动力汽车
CN217769122U (zh) 电子承载组件、控制柜和打磨机器人
CN21448207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
CN217694151U (zh) 一种车载电源结构
CN115700974A (zh) 一种冷却流道装置以及功率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