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0653U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0653U
CN220420653U CN202322017990.7U CN202322017990U CN220420653U CN 220420653 U CN220420653 U CN 220420653U CN 202322017990 U CN202322017990 U CN 202322017990U CN 220420653 U CN220420653 U CN 220420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management
fuse
conductiv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79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志双
尹雪芹
曹虎
李善鹏
尹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79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0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0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0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绝缘树脂安装架、一次回路元器件和二次回路元器件。绝缘树脂安装架包括底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底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第一侧壁位于第一侧面且从底板的周缘沿远离第一侧面的第一方向延伸,以在底板和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侧壁位于第二侧面且从底板的周缘沿远离第二侧面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在底板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一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二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布局更加紧凑,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通常采用钣金箱体,钣金箱体底部或侧壁通常采用铆钉、螺柱和螺母等来固定各种电气元器件。
然而一些元器件因为与钣金表面电气绝缘性不够,需要额外增加绝缘层或绝缘垫片等部件,提高了成本和装配的复杂性。并且,钣金箱体由于具有防腐蚀的需求,钣金件表面通常需要喷涂底粉和油漆,这也提高了成本和工序的复杂程度。
而且,钣金箱式的安装结构,还导致电气元器件之间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距离要求,进而导致不能紧凑布局而体积较大,无法做到高度集成。
因此,需要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绝缘树脂安装架,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从所述底板的周缘沿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
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从所述底板的周缘沿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
一次回路元器件,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二次回路元器件,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绝缘树脂安装架作为安装结构,允许以更高的集成度安装各种元器件,有利于减小体积;并且绝缘树脂安装架本身无需额外的绝缘处理和防腐处理,节约成本并简化了工艺;且一次回路元器件和二次回路元器件分别设置在绝缘树脂安装架的正反面,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使得布局更加紧凑,更加有利于节省空间。
可选地,所述底板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端部处设置有第二导电件,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贯穿所述底板设置。
可选地,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包括沿从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三方向依次排列的隔离开关、主接触器和熔断器,其中所述主接触器连接在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隔离开关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绝缘隔墙,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熔断器和负极熔断器,且所述正极熔断器和所述负极熔断器被所述绝缘隔墙隔开。
可选地,所述绝缘隔墙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绝缘隔墙包括第一绝缘隔墙和第二绝缘隔墙,其中所述正极熔断器和所述负极熔断器被所述第一绝缘隔墙隔开,所述正极熔断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隔墙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与所述负极熔断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绝缘隔墙隔开,所述预充电阻位于所述第二绝缘隔墙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处,所述熔断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
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手柄安装部,所述手柄安装部构造为能够贯穿所述底板并连接至所述隔离开关。由此,可以以使得手柄能够通过手柄安装部控制隔离开关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口;
所述主接触器包括正极主接触器和负极主接触器,所述正极主接触器部分延伸进入所述贯通口并连接至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负极主接触器与所述正极主接触器并排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
可选地,所述正极主接触器经由正极接触端子与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正极接触端子构造为以直线状延伸;
所述负极主接触器经由负极接触端子与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负极接触端子构造为以折线状延伸。
可选地,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包括高压检测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高压检测装置和主控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三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所述第四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与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高压检测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三导电端还用于与电气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筋位,所述第一安装筋位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高压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筋位连接至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布线筋位,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至少部分所述布线筋位围成主控安装区,所述主控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控安装区。
可选地,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线束连接端子,所述线束连接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主控装置和传感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安装筋位,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筋位,且所述第二安装筋位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构造为能够和紧固件配合。
可选地,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构造为一体构件。
可选地,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挡板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电池;以及
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电池管理系统,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电池;以及
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具有电池管理系统,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安装架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绝缘树脂安装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管理系统 110:绝缘树脂安装架
111:底板 112:第一侧面
113:第二侧面 114:第一端部
115:第二端部 116:第一侧壁
117:第二侧壁 118:第一绝缘螺柱
119:第二绝缘螺柱 120:第一绝缘隔墙
121:第二绝缘隔墙 122:第一导电件
123:第二导电件 124:贯通口
125:第一安装筋位 126:第二安装筋位
127:布线筋位 128:手柄安装部
140:隔离开关 141:正极主接触器
142:负极主接触器 143:正极熔断器
144:负极熔断器 145:正极接触端子
146:负极接触端子 147:预充电阻
148:副接触器 149:散热风扇
160:主控装置 161:高压检测装置
162:输入端子 163:输出端子
164:手柄 165:正极电流检测器
166:负极电流检测器 167:线束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1到附图4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考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100。该电池管理系统100包括绝缘树脂安装架110、一次回路元器件和二次回路元器件。
绝缘树脂安装架110包括底板111、第一侧壁116和第二侧壁117。底板111具有第一侧面112和与第一侧面112相反的第二侧面113。第一侧壁116位于第一侧面112且从底板111的周缘沿朝向远离第一侧面112的第一方向D1延伸,以在底板111和第一侧壁116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侧壁117位于第二侧面113且从底板111的周缘沿远离第二侧面113的第二方向D2延伸,以在底板111和第二侧壁117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可选地,第一侧壁116、第二侧壁117和底板111构造为一体件,由此绝缘树脂安装架110能够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造,例如注塑等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并且绝缘树脂安装架110优选为绝缘树脂制成,绝缘树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例如PC、ABS、PBT、PPO等热塑性树脂。可选地,绝缘树脂也可以是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即在热塑性树脂中复合增强纤维。示例性的,绝缘树脂安装架110可以由添加30%玻璃纤维的PBT树脂制成。
一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二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绝缘树脂安装架作为安装结构,能够以更高的集成度安装各种元器件,有利于计生空间;绝缘树脂安装架本身无需绝缘处理和防腐处理,节约成本并简化了工艺;且一次回路元器件和二次回路元器件设置在绝缘树脂安装架的正反面,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还使得布局更加紧凑,更加有利于节省空间。
其中,一次回路元器件指的是诸如高压元器件,其可以包括隔离开关140、主接触器和熔断器。二次回路元器件指的是诸如低压元器件,其可以包括高压检测装置161和主控装置160。安装有一次回路元器件的第一侧面112背向操作者,以避免误接触,因此可以将第一侧面112称之为背面。安装有二次回路元器件的第二侧面113面向操作者,以便于操作者的接线与检修,因此可以将第二侧面113称之为正面。
底板111具有第一端部114和与第一端部114相反的第二端部115,第一端部114处设置有第一导电件122,第二端部115处设置有第二导电件123,且第一导电件122和第二导电件123均贯穿底板111设置。第一导电件122和第二导电件123可以构造为铜柱。
其中,第一导电件122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其中第二导电端位于第二安装腔,换言之第二导电端构造为第一导电件122的位于第二安装腔的端部。第二导电端用于与电源连接,例如通过输入端子162与诸如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的电源连接。第一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换言之第一导电端构造为第一导电件122的位于第一安装腔的端部。该第一导电端与一次回路元器件电连接。由此,第一导电件122的第二导电端在正面与电源连接,方便接线,第一导电端在背面与一次回路元器件电连接,使得第一导电件122能够将来自电源的高压电流从第二侧面113(正面)引入第一侧面112(背面)。
第二导电件123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三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第四导电端位于第二安装腔,换言之第四导电端构造为第二导电件123的位于第二安装腔的端部。第四导电端与一次回路元器件电连接。第三导电端位于第一安装腔,换言之第三导电端构造为第二导电件123的位于第一安装腔的端部。第三导电端与二次回路元器件电连接。由此第二导电件123将在背面传输的经过一次回路的电流引导至正面传输给二次回路。并且,第二导电件123的第三导电端还用于与电气设备连接,例如通过输出端子163与诸如逆变器、配电箱等的电气设备连接,以向用户或电机等输送电能。这样一来,在第二侧面113(正面)连接第二导电件123和输出端子163,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的接线操作。
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和/或第二侧面113设置有多个固定部,优选为一体地设置。该固定部构造为与紧固件配合,用于安装、支撑或固定上述各类元器件。可选地,固定部构造为绝缘螺柱,紧固件构造为螺栓或螺丝。至少部分绝缘螺柱中设置有嵌入螺母。即,绝缘螺柱包括适用于螺栓的带有植入螺母的第一绝缘螺柱118,以及适用于自攻螺丝的不带植入螺母第二绝缘螺柱119。其中第二绝缘螺柱119用于无需频繁拆装的部件的固定。
下面将分别结合底板111的正反面(正面为第二侧面113,反面为第一侧面112)来更详细地介绍本申请的电池管理系统100。
参考图1和图3,隔离开关140、主接触器和熔断器在第一侧面112沿从第一端部114到第二端部115的第三方向D3依次排列。即,隔离开关140设置在第一端部114处,例如图1中虚线圆圈示出了隔离开关140的安装位置,底板111在该安装位置处朝向第二方向D2凹陷。隔离开关140主要用于整个系统的机械性通断,以便于在检修接线时对整个系统电隔离。第一导电件122的位于第一安装腔的端部与隔离开关140连接。具体地,隔离开关140通过四个第一绝缘螺柱118固定在第一侧面112。
熔断器设置在第二端部115处,其用于在电流过大时熔断,起到保护作用。熔断器包括正极熔断器143和负极熔断器144。可选地,为了提高安全性,还可在第二端部115处设置两个散热风扇149,分别对应正极熔断器143和负极熔断器144。第二导电件123的位于第一安装腔的端部与熔断器连接。更具体地,两个第二导电件123分别与正极熔断器143和负极熔断器144导通。
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一体地设置有绝缘隔墙,正极熔断器143和负极熔断器144被绝缘隔墙隔开。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绝缘隔墙包括第一绝缘隔墙120和第二绝缘隔墙121,且二者沿从第一端部114到第二端部115的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一绝缘隔墙120和第二绝缘隔墙121优选平行设置,这样不但便于成型生产,还有利于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其中正极熔断器143和负极熔断器144被第一绝缘隔墙120隔开,以使得正极熔断器143位于第一绝缘隔墙120和第一侧壁116之间。可选地,一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预充电阻147,预充电阻147与负极熔断器144之间通过第二绝缘隔墙121隔开,以使得预充电阻147位于第二绝缘隔墙121和第一侧壁116之间。
主接触器位于隔离开关140和熔断器之间,用于在电信号的作用下实现电路的开闭合。主接触器包括正极主接触器141和负极主接触器142,其中正极主接触器141通过两个正极接触端子145分别与隔离开关140和正极熔断器143导通,负极主接触器142通过两个负极接触端子146别与隔离开关140和负极熔断器144导通。
其中,底板111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口124,正极主接触器141部分延伸进入贯通口124并连接至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由此使得隔离开关140、正极主接触器141和熔断器三者的接线端能够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正极接触端子145可以构造为以直线状延伸。负极主接触器142与正极主接触器141并排设置于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这样的设置方式导致负极主接触器142、隔离开关140和熔断器的接线端不在同一水平面,具体而言负极主接触器142上的接线端高于隔离开关140和熔断器的接线端,因此负极接触端子146构造为以折线状延伸。其中正极接触端子145和负极接触端子146可以构造为铜排。主接触器可以通过第二绝缘螺柱119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隔离开关140和正极主接触器141之间可以设置正极电流检测器165,其与正极主接触器141电连接。隔离开关140和负极主接触器142之间可以设置负极电流检测器166,其与负极主接触器142电连接。并且,正极电流检测器165和负极电流检测器166还与主控装置160电连接,以向主控装置160提供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而主控装置160则能够通过接收到的电流信号来控制主接触器的通断。
可选地,一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副接触器148,该副接触器148设置在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底板111的第一侧面112还设置有布线筋位127,以便于布置线缆。上述的副接触器148与预充电阻147可组成检测支路,二者在系统启动时起作用。具体而言,副接触器148与隔离开关140电连接,预充电阻147与副接触器148电连接,且预充电阻147还与主控装置160电连接,副接触器148与预充电阻147二者在电池管理系统启动时向主控装置160输送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稳定后主控装置160再发出信号关闭副接触器148并打开主接触器,以闭合主一次回路。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启动时的电涌现象对输出端用电器产生冲击。
下面请参考图2和图4,底板111的第二侧面113一体地设置有第一安装筋位125。第一安装筋位125位于第二端部115处,并且第一安装筋位125相对于第二导电件123更远离第二端部115,换言之第一安装筋位125相对于第二导电件123更靠近第一端,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安装筋位125位于第二导电件123的右侧。高压检测装置161通过第一安装筋位125连接至底板111。第二导电件123的第三导电端(第二导电件123位于第一安装腔的端部)与高压检测装置161连接。为了便于安装,第三导电端优选构造为铜排状。其中高压检测装置161可以是高压检测线路板。
底板111的第二侧面113一体地设置有布线筋位127,以利于线缆的布置。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位于第二侧面113的部分布线筋位127围成主控安装区,主控装置160则设置于主控安装区。优选地,主控安装区中设置八个第一绝缘螺柱118,以便于主控装置160的安装固定。其中主控装置160可以是主控线路板。
二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线束连接端子167,线束连接端子167用于连接主控装置160和传感器。线束连接端子167位于第二端部115处,具体而言位于第二侧面113的第二端部115的角落处,如图2中虚线框所示。底板111的第二侧面113还设置有第二安装筋位126,线束连接端子167设置于第二安装筋位126。
继续参考图2和图4,底板111的第二侧面113设置有手柄安装部128,其具体位于隔离开关140的安装位置在第二侧面113的凸出处。手柄安装部128构造为能够贯穿底板111并连接至隔离开关140,以使得手柄164能够通过手柄安装部128控制隔离开关140的通断。
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了绝缘树脂安装架,其本身可一体地设置多种安装固定结构,生产简单且集成度更高,且减少了复杂的装配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自身的绝缘特性使得安装各元器件时不需要额外添加绝缘件,且由于树脂耐腐蚀性强,从而节省了喷漆环节,加之本身材料的价格低,进而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整体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电池管理系统,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其包括电池以及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具有电池管理系统,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管理系统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7)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绝缘树脂安装架,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从所述底板的周缘沿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
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从所述底板的周缘沿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
一次回路元器件,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二次回路元器件,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端部处设置有第二导电件,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贯穿所述底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包括隔离开关、主接触器和熔断器,其中所述主接触器连接在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隔离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绝缘隔墙,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熔断器和负极熔断器,且所述正极熔断器和所述负极熔断器被所述绝缘隔墙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隔墙包括第一绝缘隔墙和第二绝缘隔墙,其中所述正极熔断器和所述负极熔断器被所述第一绝缘隔墙隔开,所述正极熔断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隔墙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所述一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与所述负极熔断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绝缘隔墙隔开,所述预充电阻位于所述第二绝缘隔墙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处,所述熔断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
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手柄安装部,所述手柄安装部构造为能够贯穿所述底板并连接至所述隔离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口;
所述主接触器包括正极主接触器和负极主接触器,所述正极主接触器部分延伸进入所述贯通口并连接至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负极主接触器与所述正极主接触器并排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主接触器经由正极接触端子与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正极接触端子构造为以直线状延伸;
所述负极主接触器经由负极接触端子与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负极接触端子构造为以折线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包括高压检测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高压检测装置和主控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三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所述第四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与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高压检测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三导电端还用于与电气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筋位,所述第一安装筋位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高压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筋位连接至所述底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布线筋位,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至少部分所述布线筋位围成主控安装区,所述主控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控安装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回路元器件还包括线束连接端子,所述线束连接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主控装置和传感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安装筋位,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筋位,且所述第二安装筋位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构造为能够和紧固件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构造为一体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树脂安装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挡板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17.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02322017990.7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Active CN220420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990.7U CN22042065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990.7U CN22042065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0653U true CN22042065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990.7U Active CN22042065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0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5487B2 (en) Power controller
CN106061145A (zh) 电动车电气部件总成
JP2003243049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107487A (zh) 包括受保护的配电条的配电板
CN220420653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和储能系统
CN109228868A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CN208931140U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CN108550445B (zh) 一种带电显示支柱绝缘子及开关柜
CN212435595U (zh) 一种逆变器接线盒
CN108306177B (zh) 一种保险丝易修型高压配电盒
CN211182810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机载高压直接启动柜
CN215452222U (zh) 一种配电箱及电池包
JP2001177927A (ja) 配電盤
CN206983737U (zh) 一种高压箱继电器续流板
CN214153599U (zh) 一种易装配式高压电气盒
CN110993297A (zh) 一种适用于10kV小型化开关柜的电流互感器
CN220341448U (zh) 一种储能汇流柜
CN220753323U (zh) 高压控制盒及用电装置
JPH1118216A (ja) 絶縁配線配電盤及び裏配線用端子台
CN216085243U (zh) 一种高集成式混动电池配电bdu
CN210027051U (zh) 一种多合一高压配电箱
CN213692403U (zh) 一种绝缘座、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CN219677791U (zh) 一种配电盒的铜排组件及配电盒
CN211151324U (zh) 绝缘封闭式低压电缆分支箱
CN211126518U (zh) 一种新型的低压多传动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